二城福德廟詳細攻略
而台灣各處土地廟普遍設置,荒山、野地、田園、要道、圳旁、樹下、甚至墳墓等,隨處可見的情形,即為最佳明證。 台灣僑胞許庭禎董事長,祖籍高雄台北長大,在台灣中興大學畢業服完兵役,隨即負笈美國取得碩士學位後,在美國南加州創「全能商業地產公司」。 昨(十二)日上午許庭禎偕夫人翁建華到四結福德廟受到主委高志肇及廟方人員熱情歡迎。 宜蘭大學EMBA班友會理事林宏銘致贈西伯利亞白鶴第一名呂德興得獎攝影作品。 文史工作者陳榮楷致贈「許庭禎創全能商業地產公司鴻圖大展」藏頭文喜結緣。 並且還願、擲筊分靈「金身土地公」回美供奉,這也是金身土地公分靈大陸、新加坡之後,首度分靈美國南加州第三尊金身土地公。
年左右, 居民全部搬到山下,廟遭廢棄,後有人來此,出資闢建新廟,因前有水池,故名「明湖福安宮」,造成新、舊土地廟並存的現象,饒富趣味。 福德坑溪上游山區的下湖福德廟附近雖僅幾戶人家,但為求農作順利,吳姓住民在果園蓋廟,只是比較小間,路狹不便,處在深山,實屬難得。 光緒年間,劉銘傳另外興修途經坪林的臺北宜蘭之山地便道,日治後擴建為陸軍路,即戰後的北宜公路,由是帶動這個區域的山間小路,為了保佑徒步越嶺的安全, 路旁土地廟就應運而生。
二城福德廟: 雲林縣斗六市寺廟/主祀神像/寺廟地址/電話
道光4年,先民為保護耕地,劉諧等十五人共同鳩資建廟,尊奉福德正神,名曰福德祠,俗稱土地公廟。 (註3)明治36年,士紳林振茂等先賢,再行葺復,此時建築已為較具規模的土埆厝,坐西南向東北,名曰福德廟。 民國84年重建落成,占地近千坪,是本鎮目前規模最大之土地廟。 其不僅是居民的信仰中心,廟旁為早年社區托兒所所在,廟前空地是社區漢樂北管子弟團協蘭社早年練習之地、搶孤製作孤棧等社區大事也都在此進行,現在則是社區舉辦中秋聯歡晚會等的最佳場所,與社區居民生活十分緊密。 凡有人,就有信仰;凡有土地,就有土地公,土地公無所不在,這是台灣漢人民間信仰的特色。 土地公除了衛山林、護田園、守埤圳外,亦扮演守護村莊的角色。
兩座土地廟後雖皆歷經改建,今日北門福德祠大致仍維持日治時期大正5年 時由民眾樂捐修建而成的建築樣貌,以當時常見的土地廟形制來說,是比較罕見的大型福德祠,反映當地居民當時的經濟能力確實優於其他地方。 廟中供奉的土地公、土地婆與文武協侍神尊,係先民於同治年間自唐山請回,以樟木雕刻而成,廟內古物甚多,古廟氣息猶存。 以鎮內土地廟最多的福成里為例,其境內近90% 為山區,山多林廣,區域內因地勢高,多屬旱田。
二城福德廟: 頭城鎮平安粥
紀秀足(2009),〈臺灣土地公信仰探究:以嘉義市土地公廟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儘管頭城街區獨立土地廟為數不多,卻有二個特殊情況,值得敘說。 其一,南北門土地廟:頭城老街(和平街舊稱)之南北兩端,分別建立南門福德廟和北門福德祠, 且皆朝向街內,蘊含鎮守財氣之意;在空間結構上充分展現頭城老街「街頭街尾土地廟」的特色,形成老街特殊的街坊型制,全臺少有。
藉由老師傅陳清圳指導修廟工作,以蘭陽溪砂石混成混凝土地基,並在地基加裝汽車避震器,可耐8級強震。 修復祖廟的專案執行委員吳建和表示,此土地公格局雖小,卻具備傳統石材建築的完整結構,為探究台灣寺廟建築之美的入門實例,也會作為出巡之用。 28日舊廟舉行修復落成典禮,當日近百人合力把石廟抬上板車出巡,由貨車牽引進行6公里的繞村祈福。
二城福德廟: 台灣好新聞
廟前過去曾是一寬闊港區,舟楫熱絡, 帆船點點的盛況,今已不復見,徒留歷史記憶。 二城福德廟 為慶祝兩廟被指定古蹟,民國96年初,北門福德祠與頭城文化協會、宜蘭社區大學聯合舉辦「創意神龜選美活動」,獲得極大的迴響,促使了「千龜來朝活動」的誕生。 希望能藉由此活動結合頭城老街的歷史空間、土地公信仰、頭城人文等特色,促進頭城老街文化再造,為老街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創新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吳建和以肖楠木特製一對巨大筊杯,於2009年2月21日由主委曾石旺與羅東鎮長林聰賢安座。 該筊杯號稱宜蘭縣最大,除在重要慶典請示神明外,平日不擲筊使用,只讓信眾摸筊,祈求平安順利。 廟方用百年老樹腐朽成的天然空心筒,設計成「神明郵筒」,在2009年土地公生日時啟用,提供紅紙讓信眾書寫祈求神明。
二城福德廟: 社區總體營造
本鎮的土地廟分布範圍廣大、數量多達全鎮廟宇總數之四成,居各主神之冠。 台灣民間亦發展出「田頭田尾土地公」、「水頭水尾土地公」、「庄頭庄尾土地公」、「街頭街尾土地公」等俗諺,來反映人們普設土地廟所形構出的特殊文化地景,印證對土地之神祭祀及信仰的普遍性。 土地公是每一處土地的守護者,在不同位置的土地公大多會被賦予某種特別的功能,在信徒的心理需求下不斷被擴充,成為轄區內的萬能管家,無所不管。 若依土地公所鎮守的空間位置來加以區分,我們可以將頭城地區的57 座土地廟大致區分為街頭巷尾土地公、田頭田尾土地公、水頭水尾土地公、庄頭庄尾土地公及山間古道中的土地公五大類型。 土地廟設置普遍是頭城寺廟的特色之一,由表3-2觀之,並非每個里的境內都可見其身影,在頭城鎮24 個里別中,計有龜山、大坑、竹安、城北、城西及新建6 個里未見土地廟分布,比例高達25%。
投50元後自取一式五種稟文發財金, 填好招財土地公金、五路招財金上的資料和祈願, 蓋上手印, 再與金紙貢品放置供桌。 頭城財神福德廟位於往頭城九股山路上,自吉祥路吉祥橋的吉祥福德廟廣場步行慢慢走約25分鐘 即可抵達頭城財神福德廟,沿途幽境景色怡人、樹蔭相伴、蟲鳴鳥叫,常見樹鵲、藍鵲、小彎嘴自由飛翔,依季節更能欣賞到不同的候鳥,灰面鵟鷹、赤腹鷹等,香客、遊客行如仙境。 四結福德廟總幹事陳榮楷表示,銅雕土地公2006年完工至今已有15年,遇雨滲水、表面斑駁等狀況頻傳,今年初經信徒大會決議通過,7月動工整修、8月竣工,花費約800萬元。 和平街為頭城鎮最早發展之區,亦是清代重要的商業中心,因此居民在街頭及街尾各興建一座福德祠,藉以堵住和平街的財氣,使此街永遠繁榮鼎盛。
二城福德廟: 宜蘭四結福德廟換新裝 全台最大銅雕土地公整修完成
另於里內信仰中心威惠廟四年一次請媽祖時,土地公會陪同出巡遶境,發揮保境安民的意義。 西門福德廟西鄰礁溪白雲村,白雲村在白石腳北側區域,集惠廟附近的集村聚落,亦稱之為城仔。 因早年先民係以三粒石頭砌在破布子樹頭成為福德祠,又名「破布子腳福德廟」,俗稱「朴仔腳土地公廟」。
- 2010年初舊廟修復動工,廟方為尋找相同的四稜砂岩石材,還遠赴中國大陸。
- 又因福德坑內共有七座土地廟,順溪而上,本廟為第一座,故居民慣以「坑口土地公」、「第一土地公」稱之。
- 本里面積9.75平方公里,居民335戶,1351人,以林、楊、吳、王、陳諸姓為多。
- 道光6年,清廷將烏石港定為東台灣唯一的正口,宜蘭對外的貿易由此進出,因此水運之便發展而成的頭圍街( 和平街舊稱) 成為蘭陽地區最早發展的商業街道。
- 土地公神尊輪祀於土地公會成員(會內8人)家中,並於每年農曆2/2、8/15時擲筊選出爐主,由當屆爐主供奉於家中。
- 魏愉真(2006),〈雲林土地公廟構造類型研究──以山線、海線、客家地區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同時,平地農工也會抽空到山上砍柴、抽籐、採竹等,凡此需有山路,以便行步。 走在荒山榛莽的崎嶇小徑上難免恐慌害怕,為保護行路安全,途中就地起造土地廟,雖甚簡陋,倒也心安,此乃頭城山區土地廟普遍的原因。 就算山區尚有其他寺廟,但大多是戰後才興建的,與早期的路徑功能無關。 草嶺古道是先民開闢淡水廳到噶瑪蘭廳間淡蘭古道的一段,途經新北市及宜蘭縣兩地分界的山嶺─「草嶺」,故俗稱「草嶺古道」。
二城福德廟: 宜蘭市區景點一次看!10個必遊景點推薦:金城武廣告地點、觀光工廠、日式庭院看這篇
廟內神龕上方懸有一方「威靈顯赫」匾,上款寫著「十年前張志丁受福德正神顯靈特於戊午年千秋奉獻」,下款「宜蘭站長許文正 蘇澳司機林火樹 敬獻」。 在早期,生活困苦,經濟能力有限,這些土地廟可能無廟, 僅以幾塊石板疊砌,因陋就簡,若有之,規模亦不大,有些無神尊,或以石製神位、香爐做為象徵物,除滿足人民對生活與信仰的需求,亦具有聚落空間界定的功能。 隨著物換星移,這些不起眼的小土地廟可能因為各種因素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被忽略、被併建、被拆毀,最終走向消失,是以,二城里今日分據舊聚落四方的四城門土地公,可謂是頭城土地廟中極具地方特色的類型。 據《頭城鎮志》記載,武營里福德廟與頭城老街上的南北門福德祠同樣建於同治2年。 武營一名的由來係因本處在清領時期為清軍兵營駐紮之地,故而名之,而駐紮之處大約就在今日頭城警察分駐所、消防隊後方一帶。 武營里福德廟位於老街北側,為一以農墾為主的集村聚落,因聚落位於武營前方,故稱武營前。
- 「千龜來朝」的活動獎項包括由學者專家評選出的「最佳造型獎」、由所有參觀民眾票選的「最佳人氣獎」,以及透過「擲筊」,由土地公欽定的「土地公賞」,此活動在慶祝土地公聖誕之時,同時也藉由舉辦活動凝聚社區居民的向心力,結合宗教信仰與當地居民生活。
- 初期商賈往來,旅人步行,農民以「柴馬」裝木材器具,用扁擔挑「香菇藥」、竹子及其他農產品,到外澳、頭城販售,所以內湖水汴仔路常現行人往來於途。
- 會選擇以龜來做為主題,其中主要取幾個吉祥意涵:一、烏龜代表長壽,適合祝壽,二、烏龜重心低,走路四平八穩,代表平安,三、龜屬於五行中的「北玄武」,北方屬水,水代表財,拜烏龜除了祝壽求平安,也代表求財。
- 南門福德祠因毀損嚴重,於民國64年(公元1975年)2次重建,以鋼筋水泥重建並貼上磁磚,旁邊有民國100年(公元2011年)重建財神龜。
- 這三座土地廟分別為:守坑口的吉祥福德廟(第一土地公)、中段的財神福德廟(第二土地公)與位於雙面坑附近的石鏡台福德廟(第三土地公)。
- 廟裡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二樓奉祀文昌帝君、月下老人,三樓奉祀千手觀音、太歲殿,來這裡的遊客和信徒絡繹不絕,當中還有許未婚男女來此祭拜月 下老人為求得好桃花、姻緣,聽說相當靈驗!
福成,取自福德坑,當地人稱之為土地公坑,顧名思義應與土地公廟有關。 二城福德廟 本里在清代屬於福成庄;日據明治33年將福成庄分為福成、福德坑二庄,次年又將該二庄重新併為福成庄,下轄福成、福德坑二土名,大正九年改福成庄為大字,下轄福成、福德坑二小字,光復之後,福成大字又改為福成里。 南門福德祠因毀損嚴重,於民國64年(公元1975年)2次重建,以鋼筋水泥重建並貼上磁磚,旁邊有民國100年(公元2011年)重建財神龜。
二城福德廟: 台灣 機場名單
據耆老表示,北門坑福德廟於清領時期即已存在,初始無廟,亦無神尊,信眾僅於今廟後大石下的石洞內,置香爐乙座加以奉祀。 因昔日廟旁周圍近十甲田地皆為頭城盧家所有,在此承租耕作的佃農親砌一座約三尺(相當於現在的90公分) 高的小祠。 至民國77年,因廟身矮小,信徒無法入內參拜,管理人吳萬金等人發起擴建。 北門坑福德廟恰位於灌溉溝渠引水處附近,亦兼具把守水口的功能。 沿武營溪岸往下游走,即可通往武營尾,出武營橋,往市區方向不遠處,於台二線濱海公路旁也有一座土地廟。 雲林縣斗六市保長廍福德爺宮 位置:雲林縣斗六市保庄里建興路116號 建廟沿革:民國乙未年興建 對聯:(1)福昭合境安和樂利欽其正 德被全民吉泰康寧仰是神 (2)香焚精誠朝臨通法賜福錄 …
北埔地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111年第一次公開招標「二結王公廟側廂工程」公告️️️ 二結「王公廟」過火所用的木炭多達兩萬斤以上,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過火儀式,每年都會吸引許多民眾前來觀賞,王公過火也成為二結地區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 二結王公廟每年農曆11月15日古公三王聖誕,都會舉辦盛大的「過火」儀式。
二城福德廟: 福安宮簡介
此埡口處也是草嶺古道與桃源谷步道的交會點,因此,假日至此登山健行的民眾頗多,登至最頂時即可看到此廟。 本廟為一石砌小祠,小祠立於一長約250cm、寬約245cm、高約35cm的基座上;建築主體面寬132cm、進深140cm,簷高110cm,石頭土地公坐鎮其中,繼續守護往來民眾。 石鏡台福德廟,位於福德坑溪和雙面坑兩溪流匯合處附近,居民稱為「第三土地公」。 廟旁有一巨石,高約六公尺,寬五公尺,石面平滑如鏡,當地人以「鏡石」稱之。 相傳,福德坑內曾有貓精作怪,福德廟對岸的福崇寺王公(開漳聖王)顯靈收服貓精,石鏡因陽光反射驅走魔怪,保護福德坑居民平安。 因石鏡高聳,大正13年甲子年的山洪爆發,附近居民為了保命,紛紛攀上石鏡頂上避災,因而救回了生命,自此當地居民對鏡石產生尊敬和感激之心。
二城福德廟: 社區規劃
二為中崙里的福德祠,此廟位於田中央,原是現址榕樹旁黃槴花灌木叢下,立有四片石板架構而成的小廟,沒有神尊,僅有一石製香爐供信眾膜拜。 後黃槴花死去,民國70年,時任里長的林美智女士獲地主同意後廣邀庄頭的人募建而成,規模雖然不大,卻是極具代表性的土地廟。 三為頂埔里的福德宮,原位於堤防道路旁旱田的石頭縫中,居民用磚石堆砌當作供桌,有爐無神尊,因廟小不起眼,長年無人聞問。 後因堤防道路的興建,原址將被覆沒,捐地人思及古有「田頭田尾土地公」之諺,人都有屋住,土地公怎能無厝棲身,慨然捐此地做為土地廟建地,並刻一尊土地公金身供奉,由信徒捐資興建,民國79年竣事。 四為位於北宜公路南端山區,圓通寺前方谷地的城仔田福德廟。 羅永昌、林智培、洪華伶(2010),〈林美社區土地公信仰初探〉,《宜蘭文獻雜誌》85/86: 。
其二,二圍四城門土地廟:據地方耆老稱,嘉慶初年,吳沙率三籍先民入墾烏石港南,建立頭圍,繼之進至二圍,墾民推築土堡,設置城門,並供奉福德正神,以祈求物產豐收,保佑民居,因而形構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四城門福德廟的特殊景象。 東門福德廟設立與威惠廟同時,至今約有二百餘年,位於舊稱東門口,今二城路上, 是早期居民通往中崙及頭城的要道。 日,都會在門前祭拜土地公,以求生意興旺,增進財源, 斯為無形的土地公信仰,從而得知其如何的深入人心。 二城福德廟 土地廟神格雖低,規模亦小,但所有百姓的事務,均在其護佑之內,故廟聯曰: 「次天子位一,首諸侯寶三」。 早期資源缺乏,且不拘神格與廟貌,土地廟是最好的選擇,致使頭城沿岸分布許多土地廟。 何況這些土地廟位在頭城北段的現今濱海公路邊上,充為早年往來淡蘭古道行旅商人的保護神,所以頭城海邊的土地廟扮演多重角色與功能。
北門福德祠現存廟貌,為日治時期大正5年(公元1916年),由當地民眾發起、捐資修建而成,以當時土地廟宇規模相較,為罕見之大型福德廟,內政部曾於民國74年(公元1985年)指定為3級古蹟,但於民國83年(公元1994年)解除。 二城福德廟 南門福德祠曾於明治40年(公元1907年)整建,有別於北門福德祠的保存狀況,南門福德祠因毀損嚴重,於民國64年(公元1975年)2次重建,以鋼筋水泥重建並貼上磁磚,此全部翻修的狀況讓當初建築的原貌已不復見,但從留存照片比對,外貌仍保有舊有樣式。 每年春節,四結福德廟都會舉辦【摸春牛】活動,古時候為肯定牛在耕作上努力打拼,一方面也認同人、牛之間的親密關係,在春節牛隻休憩中,撫摸牛隻期 許新年有好的開始,形成摸春牛的民俗文化活動。 對於摸牛的各個部位都有各自吉利的象徵,例如:摸牛頭─起大樓、摸牛嘴─大富貴、摸牛腳─趕緊做阿爸…等特 殊表徵。 廟裡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二樓奉祀文昌帝君、月下老人,三樓奉祀千手觀音、太歲殿,來這裡的遊客和信徒絡繹不絕,當中還有許未婚男女來此祭拜月 下老人為求得好桃花、姻緣,聽說相當靈驗! 也是讓廟宇裡香火鼎盛的原因之一,另外廟內還有百年土地公展示,可供信徒、遊客們觀賞。
二城福德廟: 社區
後來擴大為護祐地方,安定百姓,賜人福德,成為庶民百姓最歡迎的神明,各行各業也都樂於祭拜。 加上土地廟比較低矮簡陋,興建方便,費用低廉,甚至三塊石頭即可成事。 最適合移墾社會信仰的需要,以致無論山地、平原、街區、水域、海邊均可見其蹤影,而為臺灣最普遍的寺廟,關係最密切的神明。 註2:頭城鎮福成社區發展協會,〈靈山寺〉,《2010 年宜蘭縣社區日曆》( 宜蘭,宜蘭縣政府,2010 二城福德廟 年),7月5日。 南門福德宮後方原有一個埤塘,故此處又稱南門埤仔,幾次颱風使得原有埤塘消失,成為適合農耕的良田,為威惠廟所有,其中有部分現已建為社區籃球場。
二城福德廟: 臺中市北區北新里福德堂
許庭禎表示:能夠與金身土地公結緣,因為在美國從報紙上看到四結福德廟金身土地公的報導,這是一個緣份,因此發願,在美國從事商業地產公司,事業興隆會還願而且每年捐款給廟方。 二○一九年十二月廿三日許庭禎夫婦與二位兒子,再度專程蒞廟參拜土地公,還答應日後會分靈一尊「金身土地公」回美國南加州「全能商業地產」公司供奉,庇佑駿業宏開鴻圖大展。 在四結福德廟主委高志肇秉報土地公,當場擲筊分靈「金身土地公」回美供奉,他心裡很感謝,也付諸行動表達誠意,經常做善事,共襄盛舉。 的土地公是"正財神",每逢過年期間都會發放發財金,好讓民眾求財,往年都會發1.5萬包發財金,每包是100元,吸引無數信眾前來求財。 福安宮位據台灣南端車城邑之西郊,廟背大海,東朝四重溪,南依龜山,北接里龍山嶺,形似環抱,鍾靈毓秀,氣勢雄偉,誠謂福神降靈濟世之聖域。
二城福德廟: 宜蘭早午餐懶人包!網羅超夯經典台味、寵物友善美食和健康日式飯糰
(註4)民國58年的芙勞西颱風,連日的大雨使得北勢坑、牛寮仔頂、紗帽山多處山區出現崩山,三十多戶民宅及多數田園慘遭埋毀。 更新里福德廟位於梗枋橋頭倚海側,又稱海墘仔土地廟,又本里有數個同姓的小聚落,如北坑仔、鼻仔頭、大塊厝、牛寮仔、大園等散布在不同的區塊,每個聚落各有屬於自己的信仰廟宇,本廟為全里居民共同的信仰中心,故又稱之為大公廟。 公廟意即公眾出資興建的廟宇,公廟依照規模又可分為跨域聯庄型、村里型(單一庄頭的信仰中心) 和聚落型等。 雖然土地廟的數量及普遍性皆高居眾神之冠,然因土地公神格較低,故以其為主祀神祇的村里型地方公廟比例卻偏低,甚至有被取代轉換的現象出現。 本鎮土地廟中,屬於村里型地方公廟性質者共有3座,茲分述如下。
民國48年,信徒以水泥紅磚建成三尺高小廟,雕塑福德正神神尊乙尊,供民眾奉祀。 因無法入廟參拜,民國77年,蔡炎坤先生捐獻現有廟地、由信眾捐資翻修為單開間廟堂結構。 民國90幾年,廟旁原來的破布子老樹不敵颱風侵襲,整棵被連根拔起,故在原址重新移植一株破布子樹,以彰顯其建廟歷史過程。 更新里,舊名「梗枋」,其地名源由說法有二,其一為相傳先民入墾時,本地曾設木板柵欄,防阻原住民與野獸侵擾而得名。 其二,因本區山勢地形陡峭,在無大水等外力作用下,山嶺時常無緣無故崩落,故取其「硬崩」(硬是要崩落)之諧音。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