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6大分析
神房前排正中為原代天府之李池吳三府千歲和劍印童;左側為來自鼓山之水仙尊王;右側為媽祖之駕前先鋒鐘府中軍。 有開台天后之稱,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主祀天上聖母,俗稱媽祖,安平人都稱天后宮為「媽祖宮」,在台灣算是歷史悠久的媽祖廟。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1664年鄭成功攻台逼荷蘭人獻城投降後,為了感戴神恩,鄭氏部屬便在1668年(明永曆22年)於安平渡口,建廟奉祀開台鎮艦媽祖與開台聖王鄭成功。
妥是公議,既有建立住家,未免建立廟宇保護,四處捐緣,集腋成裘,隨置媽祖宮一座,坐西南向東北,象祀媽祖婆、眾境主。 迨康熙三十年,成旗起藎,人煙稠密,華等恐畏廟地被混圖佔,即會同各姓頭人,公踏丈界,長二十九丈,闊十九丈,東至深溝墘,西至孫、洪二家,南至王家,北至郭家,四至丈明白為界。 自今伊始,不論何等人色,概不得假佔過界,倘有奸貪之徒,混蒙公地,議即會同公燬,決不徇私,並保此廟地份。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光復後,在安平仕紳力倡之下,安平天后宮方於民國51年重建於今址(原清代水師衙門),直到民國五十五年現址新廟完成,流離於各處的媽祖神像也才得以重新入廟。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安平港国家歴史風景区
其間鹽水溪多次潰堤, 原本位於堤防邊的土地公廟因大水一再往內遷移,今天看到的廟貌,是民國100年重建竣工入火安座。 耆老們無不笑稱,三靈殿是安平唯二的搬家廟宇,而且搬家次數還是安平最高! (另一個搬家的廟宇為開台天后宮,詳見天后宮網站﹕天妃漂流記) 圖片注釋﹕地方耆老蔡文漢推測,是當時早期土地公廟面向東方,而東方為四方位之首,所以三靈殿的福德正神神像,應是安平廟宇的中體積最大的土地公神尊。 二次大戰後,地方人士希望能重建天后宮,經臺南市政府撥允安平古堡前原水師衙門土地後,於民國五十一年(1962年)重建,四年後(1966年)的4月11日完工,迎回分散各地的神像。 在這之後廟宇仍不斷擴建,約到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時完工。
此外,據說開臺天后宮的媽祖是鄭成功從湄州天后宮迎請而來,該說法在日治時期初期的〈請求安平天后宮給還書〉便有出現。 小型動物園區:1917年於公園內的北門樓附近,圍起一座高12尺、佔地6坪多的動物園,並飼養了猴子、蛇、鳥類等動物;是台中市第一座動物園,更是中部地區首座動物園,因此吸引不少學校的老師帶領學生前來觀看,藉此能認識動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未恢復設置,使得台中公園內的動物園就此消失。 建於1908年,為紀念台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對於台灣的貢獻,因此在砲台山上立了大理石雕像。 國府接管臺灣後1947年,大理石雕像被拆建為抗日紀念碑。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臺中公園派出所:2010年2月10日落成啟用,2014年由駐在所改制為派出所。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安平開台天后宮
一如台灣的多數廟宇,旗后天后宮用了許多的「剪黏」來裝飾屋頂。 先以鉛線作為骨架編成各種不同的形態,之後糊上灰泥,再將彩色陶片、玻璃片、瓷片等剪成需要的形狀貼在灰泥上。 從最上方彎曲揚起的燕尾脊線往下,依次有雙龍、三仙翁、西施脊、大脊堵、排頭、捲草等,正脊邊緣的捲草紋飾相當精細,三川脊上有鯉魚吐水的紋路,傳說可以防火災脊帶上另外塑有取自忠孝節義的故事不同題材的牌頭人物。 在三川門兩側的屋簷下是一對蟠龍石柱,為清末台灣廟宇流行的典型之(一柱雙龍),或稱之為「天翻地覆」式。 上下各有一條鏤空的蟠龍環抱石柱作翻騰飛舞姿態,並以油彩塗色。
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甲午戰敗,台灣割讓日本。 日軍在廟中殺了清兵約50多人,並把屍首被埋於廟後空地;當地居民從此不敢進廟焚香拜拜,所以香火日漸冷淡。 而後日本人設立安平公校(今石門國小),原開台天后宮便為教室之用,再將媽祖與諸神神像分別寄於安平各廟,直到民國55年現址新廟完成。 安平開台天后宮由鄭成功親赴湄洲恭迎三尊軟身媽祖神像,隨船護佑鄭王舟師來台,明永曆16年暫時供奉於熱蘭遮城中的荷蘭教堂內;後隨即於明永曆22年(西元1668年)就地興建(原址為現今的安平西門國小),並冠以 「開台」頭銜,原名天妃宮。 時至清康熙22年(1683年),清廷以天妃宮為鄭氏所建,而另建祀典大天后宮,而天妃宮則被改稱安平鄭氏廟,藉以轉移並消弭鄭氏對台民間信仰之影響。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沈葆楨治理台灣,為撫民而上書奏請正式恢復安平廟的地位,獲清同治御匾『與天同功』,進而改稱為天后宮。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媽祖出巡
廟宇左右為護龍的平面格局,東護室(左護龍)被分隔為兩個小間,分別為文昌殿及太歲殿,文昌殿祀奉呂仙祖、孟府郎君、大成至聖孔夫子神位以及臺灣水師協兩位將領之祿位,兩旁為源自臨水宮之王大太保及楊二太保;太歲殿奉祀太歲星君神位、觀音佛祖及分靈神尊。 西護室(右護龍)則採取總間的形式,後方為奉祀月老星君之神龕,前方則安奉王船及做為儲放神具祭器之用。 在大殿與護室之間另外搭有過水亭具遮雨功能,使獨立居中的正殿可以與左右護室相通。
- 明清時期的安平是中西文物交萃的軸心,也是一個經貿重地,漢人和洋人貿易往來都在此地進行,所以至今安平才會留有多處的洋行,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 露天音樂台:建於1962年,造型如切半的純白色花苞,原是供台中地區,音樂和戲劇團體公開表演的場所。
- 光復後,在安平仕紳力倡之下,安平天后宮方於民國51年重建於今址(原清代水師衙門),直到民國五十五年現址新廟完成,流離於各處的媽祖神像也才得以重新入廟。
- 2011辛卯年安平開台天后宮所主辦的「鄭成功迎奉媽祖來台350週年文化祭」活動,於九月五日(農曆八月八日)成立媽祖學院揭牌啟用展開序幕,隨後於九月三十日起展開各項活動。
- 從最上方彎曲揚起的燕尾脊線往下,依次有雙龍、三仙翁、西施脊、大脊堵、排頭、捲草等,正脊邊緣的捲草紋飾相當精細,三川脊上有鯉魚吐水的紋路,傳說可以防火災脊帶上另外塑有取自忠孝節義的故事不同題材的牌頭人物。
- 「安平迓媽祖」 四年一次的「迓媽祖」,為臺南市市定民俗,在媽祖的生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舉行,從開臺天后宮出發,到三鯤鯓海邊遙祭湄洲祖廟(上香山),恭送媽祖回湄洲祖廟省親進香。
- 台中神社(縣社):1911年,由台中廳長枝德二組籌委員會,請名古屋伊藤滿作設計施工建於新高町84番地,即台中公園北門樓北方,1912年10月27日落成,當時神社建築,有神殿8坪,拜殿15坪;為縣社,祀奉神明為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共四神。
- 1947年,台中參議會決議拆除後藤新平銅像,改立國父孫中山銅像。
安平人認為金鳳釵是皇帝御賜之物,不宜佩戴拜見聖父母,故在媽祖神靈自湄洲返回後再由德高望重的女性將金鳳釵插回。 安平開台天后宮的光明燈,啟點得天官賜福化解善男信女災厄,凡當年運勢有犯天狗、白虎、疾病、死符、五鬼、桃花、喪門,等凶星者,皆能逢凶化吉、轉禍為福,男增百福女納千祥,元辰光彩前途光明,財神永庇平安順利。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媽祖學院揭牌啟用
荷蘭時期,三鯤鯓位尚屬沙丘海島,日據時代當地屬安平支廳管轄,大正十一年(西元一九二二年)日本人沿一、二鯤鯓間低地開鑿新運河後,因交通路線被切斷而脫離安平區。 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行政區域整編時屬台南市南區鯤明里,民國四十三年二月份行政區域調整時,即因距離行政區過於遙遠而自成一里。 開鑿安平新港航道後與南區分割,民國六十八年八月行政區域調整為安平區漁光里。 當地漁民經常利用夜間駕駛竹筏出海捕魚,且在外海撒網處,每一座浮筒上置一盞燈為號誌,遠遠望去,萬點漁火漂浮海面上蔚為奇觀,故取名為「漁光里」。 台灣日治時期,台中因實施「市區改正」計畫,開始拆除城垣城樓以及大量清朝時期官署建築,僅留下大北門上層的明遠樓。 1903年台中公園落成,當時台灣地方士紳請願留城門作為紀念,便於10月28日,將門樓移到公園內的砲台山旁現址。
光緒21年(1895年)日軍侵台,宮內清兵慘遭屠殺並草葬於廟後空地,原址廟宇漸自荒廢而遭日人拆除。 民國55年開台天后宮才得於現址(清代安平水師衙門故址)重建。 每四年一次的安平迎媽祖活動有俗諺如是讚曰:『眠床戲棚上,大厝媽祖間。』,連光緒年間古籍『安平縣雜記-風俗附考』也有詳細的記載。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安平古堡
國姓爺鄭成功自南京兵敗之後,即時取台灣做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 攻台之時,為穩定三軍軍心,親赴湄洲恭迎三尊鎮殿媽祖寶像鎮舟。 安平天后宮的媽祖既來自湄洲,奉迎來臺時間,雖布兵旗上未載(據傳原之布兵旗,在光復前尚保存,然已污染。該旗之布面上充滿題文,有的墨瀋鮮明,有的字跡模糊。因其年深日久,腐蝕破爛,至光復後迎媽祖時,不堪使用,始廢棄重新之),然從客觀上可證明是隨鄭成功來臺者。 開台天后宮的三尊媽祖神像,據說是在鄭氏時期由鄭成功所帶來,屬於「軟身神像」。 所謂的軟身,是神像有關節,可以持物、改變神像動作,可以更模擬為人的形象。
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新建廟宇落成,恭迎天上聖母、史府千歲、中壇元帥、福德正神、註生娘娘等諸神奉祀,境內居民信仰擴大,已成為安平角頭廟之一,天宮壇諸神彰顯神威,香火鼎盛。 位於台中公園之日月湖內,不僅是臺中市市定古蹟,更是台中市的精神象徵,也是台中市政府府徽的意象來源。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為雙併式尖頂涼亭,亭子水面下以混凝土柱支撐,平台以上樑柱以木架為主結構。 二戰後初期的1947年雙十國慶,臺中市政府以國父孫中山塑像取代後藤新平銅像、昭忠碑被改為勝利碑、拆除初代臺中神社建物並增設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池亭更名為中正亭、第一橋改名為中山橋、第二橋改名為中正橋,公園名稱亦改名為「中山公園」。 1949年公園北側被挪建為空軍精武新村,同年7月臺中氣象臺亦遷建至公園北端,1950年空軍在公園內設置幼稚園,1952年中國佈道會透過市長楊基先在公園北側建思恩堂。 1958年改建中正橋,增設望月亭、市府路大門(委託王水河設計,其中的塑像因時任省主席周至柔不喜歡而在10天後被拆除)。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原英商德記洋行)
同年六月鄭王薨,世子鄭經繼位,在諮議參軍陳永華輔佐下,開發建設台灣,人民生活漸趨安定,遂於永曆二十二年(西元 1668年),在安平鎮渡口建廟(即今石門國小內),就地興建媽祖宮,稱為『安平天妃宮』。 【正殿】 民國五十年十月(西元1961年)間經地方父老集議諮商,決定重建卜地現址,即原水師衙門(現安平古堡前綠園南邊土地)於同月廿三日舉行動土典禮,直至民國五十五年(西元1966年)竣工落成,其間費時近四年,並於四月十一日吉時,奉請三尊媽祖寶像入廟安座,重興香火。 本宮奉祀主神田府元帥,廣澤尊王隨同主神奉祀,吳府千歲因感恩協助斬除境內妖孽有功恭迎奉祀,早期尚未建立公祠,輪流到爐主家供奉。
而廟宇平面格局則是屬於兩進三開間兩護室之形式,三川殿與正殿之間又有一座拜殿相連。 從廟埕踏入三川門的三級花崗石台階,是由明鄭永曆廿七年(1673年)渡海所用的壓艙石砌成。 進入三川門門口之後,除了斗拱之外,就是各種造型及表現不同技法的石雕作品,其中包括龍柱、龍壁、虎壁、石獅和壁雕造型等,雕工頗有可看之處。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事後,台南地院依《業務侵占罪》判處唐女3年1月刑,犯罪所得追徵,但唐女付不出侵占金額,因此5樓透天厝便遭法拍。 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率領明朝遺族,繼續與清朝對抗,也是由安平登陸,並在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設府置縣,並確立台灣的行政制度。 擲筊事後,湄洲祖廟代表見安平信徒虔奉媽祖至誠,乃稍作讓步同意將三媽正身留在安平廟奉祀。 於是大媽、二媽歸宗,湄洲另塑大媽、二媽金身,奉祀在安平廟,事情遂告解決。
有一班逃不了的清兵在媽祖宮內被圍,共五十六人慘遭屠殺,日軍將其潦草埋葬於廟後空地,因神聖廟堂為血腥所濺,又有冤魂出沒的傳說,於是香火冷落、廟宇自然荒廢了。 船政大臣沈葆楨奉旨巡視台灣,為使鄭氏遺民與皇親國民不分彼此團結一致,才上書使安平廟的地位正式恢復。 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接公園路由南門圓環至民生路(過臨安橋即是安平路),沿安平路續行至與國勝路交接口即達安平開台天后宮。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太歲燈
安平天后宮位於安平古堡右側,是台南安平地區最大的寺廟,又稱「開台天后宮」,是安平地區信仰中心,與安平一樣在台灣開臺歷史文化中占有不可抹滅的地位。 又據民國八年(西元1919年)日人所編「臺南祠廟名鑑」一書,記載本宮創建年代為康熙七年(即永曆二十二年,西元1668年),可為上述說法之佐證。 一、親和招財的福德正神 三靈殿的建廟起源,相當符合地方產業與聚落特色,三靈殿委員蔡文漢先生表示,十二宮社鄰近鹽水溪流域,漁獲資源相當豐富,在鹽水溪工作的附近居民,就在提防邊,簡單搭建了可供休息的草寮。 可以遮風避雨的草寮,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喝茶、談天、商業買賣的群聚集場合。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基於「有拜有保庇」及對生命安全的期望,也開始了神明崇祀。 有親和力又能招財的福德正神,往往是地區神明崇祀的第一選項,所以奠定三靈殿的福德正神的信奉的基礎。
福建沿海居民到台灣來大都由安平登陸,當家鄉的人問起:「要到何處去」,大都回答說:「去台灣」,台灣漸漸成為台南的代稱,一六八四年清廷,將台灣納入版圖,康熙皇帝將台灣定名為「台灣府」設府於台南市。 由此可見台灣這個名詞是由安平的原住民部落音譯而來的,而安平也是最先和漢民族有接觸的地方。 明清時期的安平是中西文物交萃的軸心,也是一個經貿重地,漢人和洋人貿易往來都在此地進行,所以至今安平才會留有多處的洋行,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清代時安平也是一個軍事樞要之地,有眾多軍營及軍裝局、海關、領事館、醫院…等皆設置於此。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安平開臺天后宮橫遭祝融降臨,但是熊熊烈火卻止於正殿,三尊媽祖神像與其他神像竟然安然無恙,安平市民嘖嘖稱奇,咸稱媽祖靈驗保佑所致。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歷史沿革
石將軍據說原本立在天后宮(舊址)後殿外牆東邊,據連橫的說法兩尊石將軍分別是平埔人半身像與鄭成功墓前的石翁仲,不過安平地區另有說法認為石將軍跟天后宮媽祖一樣是鄭成功所帶來。 物產陳列館:1900年臺中縣物產陳列館竣工(今址為舊台中車站),1903年遷建於砲台山南側並更名為臺中物產陳列館(今2003年臺灣燈會主燈-吉羊康泰放置處),建築風格採用新古典主義,後曾短暫改名為臺中博物館。 1926年,物產陳列館併入行啟紀念館(今址為自由、中正路口之舊遠東百貨)。 砲台山原是東大墩孤丘,海拔89公尺,為日治時期的台中市第一高峰(當時北屯、西屯、南屯三區尚未納入台中市)。 一為清康熙年間,台灣鎮總兵藍廷珍平朱一貴事件時,於大墩街旁置高點處架設兩門砲,而得砲台山之名。 另一個為1895年時日本攻打台灣,在此地架設三座大砲以防止台灣反抗軍,後稱為砲台山。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文昌燈
安平開臺天后宮沿革記載,其所供奉的媽祖,是1661年隨船護祐鄭成功率舟師來臺的守護神,於永曆二十二年(1668年)正式建廟。 但清朝方志並未明確記載該廟的創建年代,而最早記載安平開臺天后宮的志書是康熙廿五年(1686年)的《福建通志》,只提到「天妃宮」在安平鎮渡口一事。 到了昭和八年(1933年)的《臺南州祠廟名鑑》,才明確寫說興建於1668年。 對此學者李獻璋與石萬壽的說法支持建於明鄭之說,而學者盧嘉興、蔡相煇的說法則質疑明鄭究竟有無流行媽祖信仰。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紀念物、碑類
康熙三十年(1691年)之後,渡海移居旗后的人口越來越多,而當時旗后的土地多屬於「無主地」,居民爭相將土地劃為己有。 徐阿華唯恐媽祖宮的廟地也被居民侵占,遂同當初一同來台的蔡、洪、王、李、白、潘六姓族人共同劃定界地:長廿九丈、寬十九丈,並明定開墾契文,以資後代共守。 根據判決書指出,唐女自2007年5月起在安平開台天后宮擔任會計,主要負責處理廟方的收入、出納、記帳及製作報表等業務。 不過,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間,她卻以「收多報少」方式,在收支報告表上收入欄位記載低於收據所載的金額,藉此侵佔高達1465萬2424元的油香、光明燈、太歲燈、文昌燈等金錢收入。 位於將軍殿內的兩尊石雕將軍像原是用於安平渡口制煞,話說石門國小建立後便於校園內建一小廟奉祀此二位石將軍。 民國79年,安平天后宮發生一場大火,之後大規模改建,於民國83年完工,成為今日之風貌。
《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後是高雄市政府所公告的直轄市定古蹟。 清乾隆年間(18世紀)媽祖廟由庄民鳩資重建,光緒十三年(1887年)天后宮第一次大規模修建,日本大正十五年(1926年)信徒蔡吉六發起修建,並著重保存其古拙面貌。 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列為三級古蹟(目前為直轄市定古蹟)。 民國一百零九年(2020年)歷時三年古蹟修復完工,並於隔年10月16日入火安座。 建於康熙七年(即永曆二十二年,西元1668年),故有開臺天后宮之稱,是當時延平郡王鄭成功自福建湄州請做為護軍之用。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安平護軍媽祖現神蹟
「開台天上聖母」是指安平媽祖為台灣最早奉祀者,「繞境」是繞指安平區各境,「全台平安」意指安平媽祖所庇佑者遍及全台。 有關安平媽祖的神蹟傳說故事,如「三媽最後一筊得留佑台」、「曾遭祝融,正殿無恙」均為當地人津津樂道。 另外當地還有一個特殊的信仰,那就是石將軍的文昌信仰:考生在試前會到石將軍前抱抱佛腳,為安平區特有的。 日治時期天后宮雖遭日本官方佔用,但迎媽祖的活動仍有舉辦,後來才因故中斷。 二次大戰後,海頭社在1947年重新發起迎媽祖活動,日期仍在農曆三月二十日,但「香山」改設於安平海邊。 次年海頭社廣濟宮在元宵節後邀請六角頭社廟宇執事商議,再次舉行,1949年改由港仔尾社靈濟殿舉辦。
2011辛卯年安平開台天后宮所主辦的「鄭成功迎奉媽祖來台350週年文化祭」活動,於九月五日(農曆八月八日)成立媽祖學院揭牌啟用展開序幕,隨後於九月三十日起展開各項活動。 安平開台天后宮總幹事陳宏明表示,主辦該次活動是希望回溯歷史、正本清源,並建立完整的媽祖信仰學,將﹁安平迎媽祖﹂祭典,成為常態性的文化觀光活動。 康熙廿三年施琅將寧靖王之─元子亭園,改修為「大天后宮」,即今台南市大天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