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法會5大著數
也有人認為「中元節」根本就是「中元劫」,是劫了無辜動物的生命,所以有不少人以素肉或以其他植物製品代替肉類。 在中元普渡中,全台有三大中元祭,分別為「北基隆、東宜蘭、南虎尾」,其中號稱「北基隆,南虎尾」這兩地最為熱鬧盛大。 雲林縣虎尾鎮有分為東、西、南、北、中、德興、福德等七區域進行普渡。 無形除寬釋幽靈亡魂,也釋放地曹陰氣能量,維持天地人三曹的和諧共振。
普渡後,則行「謝壇」的儀式,表示謝神與送神,最終再舉行關鬼門的儀式。 水燈頭繞境結束,各陣頭、藝閣、表演團體散去,各字姓水燈頭則集合於海洋大學門口。 於當晚十時許,前往中正區八斗子長潭里望海巷,舉行放水燈奉厝儀式。
中元法會: 輪值字姓
即便自己的親人過世多年,可能已轉生至某一道(例如人道),也可收到功德。 而消除業障、開顯智慧、積累福報,乃至親近佛門修行,終至究竟圓滿佛果! 凡夫不可能超渡凡夫,只有成就者參與的清淨僧團才會有此功德和能力。 佛陀曾經開示:「超過千人的法會,必有阿羅漢應供。」 超渡有其真實的必要性和功德利益:「陰超陽泰」,真正達到「冥陽兩利」。 恭請尊貴 龍德上師、地藏王菩薩慈悲主法,以佛法甘露利益贊普善信之先亡祖先、冤親債主、水兒…等。
而台灣本為移民社會,開拓過程中,許多人死於船難、瘟疫、械鬥等,凡死於非命而又無妥善安葬者,常被認為將化身「厲鬼」。 因漢人社會特別重視血緣傳承、宗族延續,沒有後嗣的「羅漢腳」,死後無人祭拜則被視為無主孤魂。 為安撫這些厲鬼與孤魂,台灣隨處可見有應公、萬應公、大眾爺、金斗公、百姓公、萬善爺、大塚公、水流媽等陰廟信仰。 “曾誠熾” 道長初到香港,當時之生活甚為艱苦;因其心存弘道,對道教常存一份熱誠之心,;故位於九龍石硤尾租了半間石屋,除作居住用途外,再於家中供奉由廣州帶來的 “呂祖師尊”神像。 找來三位對道教有認識之朋友,以一個簡單的沙盆和乩筆來開乩,開始其展開弘道之理想,而當時只有曾道長有緣有法能持鸞開乩。 或者還有《七如來懺》,請七大如來加持,第一位是「寶勝如來」,能令餓鬼業火消滅。
中元法會: 中元普渡
當地佛教界希望讓盂蘭節發展爲助人爲樂的節日以及與塵世鄰里共慶的活動。 農曆七月鬼門開又被稱為鬼月,而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台灣民眾多會舉辦中元普渡的儀式,而這個宗教活動為結合佛教、道教思想的儀式。 在臺灣,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無論政府機關、公司行號、社區住宅、神壇廟宇,都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好兄弟(臺灣閩南人對遊蕩鬼魂的尊稱),並祈求全年的平安順利。
除了上列法會和賀誕科儀以外,青松觀還會因應重大的社會、宗教或個別事故、事件,而舉行更大規模的法會。 農曆七月十四日午後,各宗親會先祭拜大士爺後,便一一至安排地點排隊等候。 傍晚五點市區開始進行交通管制,禁止外來車輛進入。
中元法會: 道教中元法會
其以中元節為核心,涵蓋相關民間宗教儀式與官方、民間的週邊藝文活動。 大體上從農曆七月一日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歷經十二日主普壇開燈放彩,十三日迎斗燈遶境祈福,十四日放水燈遊行、海濱放水燈頭以及十五日公私普渡、跳鍾馗,八月一日的關龕門等,祭典活動時間長達一個月。 於2008年1月29日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定為「國家文化資產」之國定重要民俗。 中元法會 ),又稱盂蘭勝會、盂蘭法會、中元法會、中元建醮等,閩南地區、臺灣又稱為公普或聯普(相對於家庭、機構的普渡「私普」),是中元、佛歡喜日與盂蘭盆節的祭祀儀式。 源於佛教盂蘭盆法會,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到三十日舉行(七月十五達到最高峰),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迴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 由於道教的地官赦罪日同時也是祭祀一切亡靈的日子,佛教法會中的施眾僧又被演變為施餓鬼儀式,後來民間就相傳那一天地府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被釋放出來,由冥間大神面燃大士普渡真君管理。
- 民間信仰中,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中國大多數地方是七月十五祭祖,少部分地方是七月十四祭祖,十五日祭其他的幽靈。
- 此外,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歌臺和電子花車上常出現的一些橋段如愛說黃色笑話的主持人、脫衣舞舞孃,等都讓許多人對盂蘭盆會的表演節目產生誤解。
- 農曆七月十五稱作中元節,是中元地官大帝考核眾生功過簿籍的日子。
- 今日台灣東北角的頭城與西南隅的恆春、香港潮汕社群舉辦的盂蘭勝會依然有此儀式。
- 漢人傳統上認為星斗符應人間,為生命根源,而宗親會公斗則代表全體宗親。
- 青松觀遵奉道教尊天敬祖的宗旨,每逢朔望節日或先師眾聖誕期(如四月十四日呂純陽祖師寶誕、九月初九日九皇寶誕等),都會舉行禮斗、朝懺、讚星、供諸天等道場科儀活動。
- 習俗中,各字姓水燈頭如漂流越遠,火勢越盛,則代表宗親運勢旺盛。
道教有《太乙天尊接引浮生法事》、《呂祖懺》、《全真青玄濟煉鐵罐施食》。 中元法會 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三寶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佛像放置高台,貼出榜文,硃筆簽押,昭告鬼神共來聽經聞法,領受功德,享得冥福,脫離惡道。 民眾設置各樣供品,祭祀往來的孤魂,使眾家好兄弟共襄盛舉,獲得飽餐。 朝鮮半島的中元節又稱「百中節」、「百種節」、「亡魂節」等,是朝鮮的一個傳統節日,來自中國道教的中元節與佛教盂蘭盆節,然後發展出朝鮮族特色。 中元法會 相對於中國、日本的中元節較著重於祭祖及普渡,朝鮮的中元節則保留較多秋季農夫慶豐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儀式則其次。
中元法會: 法會訊息:
日本、琉球則有盆踊,朝鮮半島有農樂、假面舞等。 中元節是一個道教節日,日期為農曆七月十五,又稱地官誕,是指掌管地獄的地官大帝誕辰。 依道教說法,農曆七月會釋放獄中鬼眾,重返人間享受香火、施食,以激起其向道之心,經由民間普渡與道士法事,協助超渡亡魂餓鬼,使其得以早日解脫。 因此後人也習慣於農曆七月十五這天,藉由供養十方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報答父母、祖先恩德,為他們累積功德,免去因果之苦重新投胎做人,與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符,唐朝時期,法會活動呈現興盛。 佛教有《八十八佛寶懺》、《梁皇寶懺》、《慈悲藥師寶懺》、《大乘金剛寶懺》、《慈悲三昧水懺》、《慈悲懺首》,最為主是《燄口施食要集》和《地藏菩薩本願經》。
農曆七月九、十日兩天,基隆慶安宮延請僧人,以三人為一組,由鼓吹陪同,前往各姓氏宗親會會館、主普委員、爐主家中,贈送主普燈。 主普燈為白色的布製燈籠,燈上書寫「某姓主普」、「廣讚中元」等字樣。 各宗親會執事,應在家中備妥香案迎接,由僧人誦經為其祈福。 《釋氏六帖》也記載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施諸寺。 自此以後,蔚成風氣,歷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在香港潮汕人盂蘭勝會中,這程序包括「發關」和「啟請」儀式。
中元法會: 日本本土
是祭水幽的另一種儀式,把一隻紙紮船放進水裡,代表引領亡魂聽經,送他們到極樂世界,得到解脫。 一些地區有特別的放法船儀式,例如香港長洲的盂蘭盆會會放一隻名為「佛山輪」的法船,法船的造形是模仿一艘於1971年在當地對開海面沉沒的客輪「佛山輪」,是為了超渡該意外中的死者。 中元法會 日本長崎縣、熊本縣和佐賀市放法船儀式也別具特色。
以「郭祖、子民、儀式」為活動內涵,以郭祖「郭子儀」做活動代言人,統整2008所有鷄籠中元祭活動內容,並發行紀念公仔為歷年來之創舉。 燈篙上懸掛「天燈」、「地燈」,垂掛布幡,幡上靳寫符咒,書寫坐鎮之神祇名諱。 所懸掛燈籠則用斗笠覆蓋,燈篙底部以草蓆或竹篾覆蓋,並安置紙糊神將鎮守,藉以保持燈篙潔淨。 燈篙前設有七盞燈火,俗稱七星燈,用以照引孤魂,前來享受民間普渡祭品。
中元法會: 台灣中元法會
漢人傳統相信幽冥中陰暗無光,點燈乃為返回人間的孤魂野鬼照路,也稱「老大公燈」、「七月燈」、「鬼提燈」。 是夜,主普宗親先在三姓公廟祭拜點燈、開龕門,而後前往老大公廟祭拜,夜間十二點廟埕前所建的燈排、燈樓會全部亮起,所有燈籠由善男信女敬獻。 老大公廟整建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普宗親會執事、各宗親會執事、基隆市長、市議會議長、中央民代一同與祭。 在閩南式中元普渡中,祭祀講經既畢,或請道士、藝師扮演驅魔真君鍾馗,是謂「跳鍾馗」。
除了祭祀、娛樂外,一些盂蘭盆會還有團結地區、族群的社會功能。 佛教徒在佛歡喜日供養眾僧,以功德迴向父母,稱為盂蘭盆法會,後來這天就有了盂蘭盆節的名稱。 道教出現後,加入了道教相關內容,這天在道教又是中元地官寶誕,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除原有的祭祖習俗外加入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 中元法會 道教為祖先及亡魂祈求赦罪與佛教作功德令累世父母祖先解脫的儀式目的相似,且同樣符合東亞傳統的孝道,於是佛、道的習俗結合起來。 每年除各輪值宗親會舉辦傳統宗教儀式外,基隆市政府、基隆市文化中心、基隆社區大學,以及地方文藝團體也經常舉辦相關的藝文活動。
中元法會: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一個有福報的人,自然招感富貴臨身,家庭幸福美滿。 佛陀開示:「佛法殊勝,能幫助我們解冤解業、消災解厄。」我們不是只有參贊普桌來超渡祖先、與冤親債主釋結而已。 對我們本身而言,就是在累積大功德,彌補自己往昔所造的惡業,並在佛前行廣大的供養,虔心禮佛懺悔,消除五毒的障礙。 參加法會的過程,無形中能消弭許多怨氣,化消本來會遭遇的橫劫不幸,轉戾氣為祥和,令我們自己心境平和,福自然而生。
農曆七月十四日清晨,慶安宮延請道士舉行「發表科儀」,由各宗親會執事、爐主共同參與祭祀。 向上天發表祝禱,宣告即將舉行中元普渡,請諸神降臨鑒察。 整個儀式包含開壇、為大士爺等神祇開光、發表、請觀音、請神、請三界公、安灶君、安監齋、開懺獻供、拜懺招孤魂、拜大士山、寒林所、同歸所等。 發榜文通知人、鬼、神祇將展開中元普渡的儀式,請十方孤魂前來,並請大士爺監視普施壇所。 基隆主普壇於清代時,皆臨時搭建於當地「新店」、「草店尾」或媽祖宮廟埕等處,而後以木料固定搭建於高砂公園。
中元法會: 宗教服務
燈篙越高則招引範圍越廣,為免祭品不足供養,反招鬼靈作祟,所以燈篙一般到十二台尺上下,不超過廟簷為限。 1884年(光緒10年),清朝與法國為爭越南主權,引發清法戰爭,同年10月1日,法軍統帥孤拔攻打基隆,俗稱「西仔反」,義軍領袖林朝棟率兵抵抗。 中元法會 由1884年至1885年間,共有七百餘名法法軍士兵死於此役,收埋於今日基隆市中正區正砂里「清法戰爭遺址」,昔日稱為法國公墓,其中法軍骨骸已陸續遷回法國安葬,目前訂為基隆市市定古蹟。
中元法會: 中元法會
民間信仰中,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中國大多數地方是七月十五祭祖,少部分地方是七月十四祭祖,十五日祭其他的幽靈。 但閩南人的祭祀活動一般在舊曆七月初一到七月底之前進行,並不限於特定的一天。 ,有漳籍、泉籍雙方大老、頭人出面調解,藉以平息械鬥,將雙方死難骸骨稱為「老大公」,合葬祭祀,廟名「老大公廟」。 協商以字姓輪值主普,以宗親血緣取代祖籍地域觀念,融合漳泉,輪流舉辦中元超渡、普施孤魂幽靈。
道教祭儀中,豎燈篙用以招請天界諸神與冥界鬼魂前來,接受供養。 基隆中元祭則在農曆七月十一日,立六根燈篙於慶安宮與主普壇前。 所立燈篙須擇選高直而堅硬的青竹,削去竹枝,留下竿尾,俗稱為「透腳青」,象徵有始有終,閩南語所謂「有好尾」。 每年農曆七月初主普宗親會會邀集基隆市長、市議會議長、法國在台協會代表,於「清法戰爭遺址」舉行普渡,準備葡萄酒、法國麵包等西洋食品及印製成美金、歐元的冥幣祭拜,並由佛教法師舉行灑淨。 當地正砂社區發展協會、正砂里辦公室、安瀾橋大砂灣發展促進會等地方團體,則化妝踩街。
中元法會: 超渡先亡
打開錦盒後,在登記簿上登錄開龕門時辰與姓名,而後開啟龕門。 農曆七月初一民間陰廟依例開啟納骨塔或龕門,象徵釋放陰魂,俗稱「開鬼門」。 基隆地區以獅球嶺三姓公廟與老大公廟為代表,惟開龕門時間有所差異,因百姓認為所祀先民骸骨,護佑後代子民,足以成神,所以稱儀式為「開龕門」。 電燈普及後又有人稱「開燈夜」,又稱「陰光照路」。 每年輪值主普宗親會,於農曆七月之前一、二週會於各主要街道懸掛平安燈。 基隆各陰廟於農曆六月最後一日夜間交子時分,點亮「普渡公燈」,直到七月底。
中元法會: 日本
在青松觀修奉的諸多科儀中,尤以「讚星禮斗」科儀最能得到廣泛信眾的踴躍參與。 青松觀每逢農曆的正月初三、正月十五、九月初九、十二月二十二,都會公開為信眾舉行「讚星行大運」儀式。 信眾除了得到高功、經生為他們進行讚星科儀、祈禱消災延壽之外,更可親身參與由壇內經生帶領的「行大運」儀式,以祈得到星斗護佑、時來運轉。 八月一日早上九時起,再次啟請神明,稱為「重白」。 接著設天公壇,舉行拜天公的儀式,感謝天恩庇護,使一個月以來所有的祭典順利。 隨後道長一一呼請全台灣各地的神祇降臨,直至近午時結束。
中元法會: 七月初一要拜拜!盤點農曆七月不能不拜的五個大日子
「發關」儀式是化紙紮白馬到陰間,這是送出關文,表示 「值符使者」 接引孤魂。 「啟請」 儀式則是恭迎佛、菩薩、諸神來壇中希望承佛、菩薩、諸神的加持,孤魂能夠聞佛法。 祭祀講經既畢,或請道士、藝師扮演驅魔真君鍾馗,是謂「跳鍾馗」。 在城市七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在農村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進行。 也有送中元禮物的習慣,民俗上也會眾人聚集,跳一種名曰「盆踊」的舞蹈,專注於手部動作。 超渡親人的意義,除了慰藉在世之人心靈,更重要的是,先亡親人的境界對現世子孫命運有著極大的影響,若能得祖先庇佑,兒孫自然發達;祖先得到超渡,子孫也自然幸福安康。
中元法會: 盂蘭盆會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