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 儲蓄險詳解
假設是還本型的終身壽險,則再加上一個「每年生存保險金」的變數。 仔細探究這些保單,除了都是6年分期繳費外,全都是保障終身的「終身壽險」,保戶必須當年度「自行解約」,才有保險金可拿。 唯一的差別只在於部分保單,加了「終身增額」或「終身還本」的機制而已。 壽險主管說,市場氛圍是大家喜歡炒短線,而且儲蓄險可以保本保息出場,報酬率看得見也抓得住;現在台灣保險市場全面大改版,不容儲蓄險存在,未來民眾買保單「真的只能買保障」,就算把錢存入保單裡,也要放20年以上才划算。
- 躉繳(1年繳)、2年、3年、4年、6年、8年、10年及20年期的保單。
- 所以,如果保戶不想賠錢,就至少要等到投保第5年底解約才不會賠本。
- 在挑選外幣保單時,建議選擇流通性較高的貨幣保單,如近期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佳,保戶拿新台幣換美元後投保,會比直接拿新台幣投保划算,但保戶仍需注意未來的匯兌風險。
- 而這些改變,往往都會牽扯到對金錢的使用,只要在這段期間需要動用到這筆錢,或者因為財務上的變動導致無法再維持同樣的繳費金額,未到期滿就解約,會造成本金的損失。
- 而購買理財商品就像買藥一樣,適時地尋求專業,對症下藥,絕對比單方面接收資訊、做決定,更能有效改善財務狀況。
- 不過這邊我們至少是稍微不推薦的,畢竟儲蓄險的資金活用度真的太低了,無法臨時當緊急備用金用。
一名男網友分享自己儲蓄險的心得,存了3筆6年的儲蓄險,加在一起滿期總額高達1010萬元,利息每年約21萬元,許多網友看完後紛紛大讚「真的很厲害」。 儲蓄險最主要的目的為以穩定、低風險的方式來增加資產,而近年來超夯的股票投資則屬於風險較高的理財方式,雖然網友們常拿兩者來做比較但其實兩者並不衝突,民眾可依自身需求分配資金,並以風險分散的方式來規畫你的財務配置。 除了利用其他投資工具,還有多餘資金,你可以投保儲蓄險,儲蓄險相較於股票、基金等更為保守,這筆錢可以做為未來資金的規劃。 簡單來說,儲蓄險就是你要在固定時間存入一定的金額,你在合約到期後解約可以領回本金還有利息,並且合約期間會給你一點點的壽險保障。
6年 儲蓄險: 儲蓄險6年內利息絕對比定存低!專家教你看穿真正報酬率
如果是投資10萬但分成每年投資1萬,10年後一樣變成20萬,這種資金流入、流出時間點不同的報酬率該怎麼計算呢? 而是保險公司將收到的保費扣除投資成本後,拿去投資所得到的投資報酬率。 由於宣告利率會隨著市場調整,且會依據保險公司每月、每年公告而有所變化,所以是「浮動利率」。 一般儲蓄險指的是”儲蓄型保險”,具有簡單的壽險保障內容,屬於壽險保單(不是單純的金融商品),但主要還是著重在儲蓄而非保險,建議要再另外購買純保障型的保險才夠完善。 就算定存利息很低又怎樣,定存時間沒到解約頂多也只是利息少拿,但是儲蓄險6年未滿(現在搞不好要改成7年未滿)就解約你知道虧多少嗎? 所以我常跟客戶說儲蓄險的風險就在於它的閉鎖期,如果你是一個即將滿30歲的成年人,你真的要想想,在這未來的6年其實你會遇到非常多人生的轉變。
許多理財初學者,會被儲蓄險既可以培養存錢習慣,又能在期滿後,因利率增加一些收入而心動。 本保險商品由國泰人壽/國泰產險提供,透過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行銷通路招攬,惟國泰人壽/國泰產險保有最終承保與否之一切權利。 講了儲蓄險該注意的三大事項,不是要去否定儲蓄險,而是想讓大家在購買任何商品之前,了解自己到底買了什麼東西。 但若未來10年內有考慮買房,或生活型態可能有改變(結婚、轉職等…),那買儲蓄險的流動性風險,就不能輕忽。
6年 儲蓄險: 儲蓄險投資利率是多少?最重要的是看儲蓄險的 IRR (內部報酬率)
假設一張儲蓄險為年繳保費137,498元,繳費年期為6年,第7年末解約時可領回894,425元,以IRR計算為1.8%。 儲蓄險終究還是保險,保險不是投資工具,所以不會有大富大貴的時候,所以如果是存這個心態規畫保險,我只能說你慢慢等囉。 該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發文,他提到自己買了儲蓄險20年期,每個月3236元,每年能拿回饋金3400元,第11年起每年拿6400元。 因此他計算若是繳了20年的時間,總共會繳出776640元,20年領的回饋金是102000元,第20年解約金有712300元。 只要是用金融帳戶(含郵局)自動扣款,通常會有1%的保費折扣,但用信用卡繳費就不一定有了(除非該保險公司背後有金控,例如說用富邦銀行的信用卡,去繳富邦人壽的保費,才會有保費折扣)。
以某家壽險公司的6年期保單為例,躉繳(一次付清)88萬5,400元、保證6年領回100萬元為例,如 果保戶買第1年就因急用而解約,只能拿回78萬8,215元,等於賠了9萬7,185元,損失近11%。 不僅沒賺到利息,反而還把本金虧了11%,實在不 划算。 號稱比銀行定存利息高2~3倍,風險卻和定存一樣低的6年期儲蓄險商品,近期成為保守理財族搶購的熱門商品。 這個問題一出,大多數人腦中浮現的就是儲蓄險,尤其6年期儲蓄險因年限短,又常被強調「保本、保息」,不僅「投資報酬率比銀行定存高」,還常伴隨著「第7年開始,每年2.25%複利增值」、「終身可領回還本金」等未來成長效益的想像。 在前面儲蓄險與定存的比較中有提到,若是購買6年期的儲蓄險,同樣的金額6年內放在定存的利息還比儲蓄險來的多,而且還不會有資金不流動的問題。
6年 儲蓄險: 儲蓄險優、缺點比較表
既然看宣告利率及預定利率都不準,那要如何知道該份儲蓄險保單真正的利率呢? 其實內部報酬率(IRR,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才是你該看的指標! 粗略來說,宣告利率與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將收到的保險費拿去做投資運用,「預期「可獲得的投資報酬率,既然說是「預期」可獲得的報酬率也就代表可能無法達成。 李雪雯指出,目前市售的「儲蓄險」多半保費昂貴,有些保單的購買門檻更是驚人,特別是外幣計價的儲蓄險保單,若想保個「還算滿意的保額」,要付出的代價可不小。
六年以上的屬於長期保單,年化報酬率普遍較短年期的保單來的差,主要是附加費用較高的原因。 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是一種投資的評估方法,也就是找出資產潛在的報酬率,其原理是利用內部報酬率折現,投資的淨現值恰好等於零。 網友認為,這20年他領102000元,加上第20年的解約金是712300元,加起來總共是814300元,比起總共要繳出776640元,20年來才賺了37660元。 對保險有任何的問題,你可以在這裡詢問眾多專家的意見,若對回覆的用戶有興趣,可以點擊「傳送訊息」進一步跟他聊聊。 如果你遇到無法註冊 / 登入,或是收不到註冊信等系統操作問題,小幫手都在這裡整理了常見 QA,讓我們一起輕鬆解決。
6年 儲蓄險: 熱門關鍵字
內部報酬率的定義為一折現率,該折現率能使一投資案之「投入成本之現值」等於「投資案所產出之現金流量之現值」,即使投資計畫「淨利益現值等於零」的折現率。 原PO在臉書社團「存錢公社」發文指出,他買了一張6年期的儲蓄險,存好存滿到合約到期時,解約卻發現「虧錢」,讓他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因此向網友們求救。 2020年新台幣升升不息,從年初30元步步走高,到年底升破28.1元,今年更是氣勢如虹,5日盤中驚見「27字頭」,改寫23年半來新高價後,昨、今日又破28元,宣告進入新匯率時代。 6年 儲蓄險 此舉,也讓美元保單變便宜刺激買氣強強滾,不僅匯價很划算,就連保單利率也比新台幣保單好很多,等於利、匯差兩頭賺。 但以「高保費」折扣為例,通常年繳保費都是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 如果不是「很有錢」的保戶,根本就只能拿得到1%的保費折扣,而6年下來的IRR數字,將因折扣多寡而大不同。
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台灣創速加速器合夥人暨財務長、圓子夢創辦人,人稱圓夢會計師,擁有國際會計師與臺灣會計師證照,同時為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榮譽會計師,曾任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智庫服務委員會委員。 有鑑於此,這張保單的要保人為林媽媽,財產就屬於林媽媽,無論是還本金抑或滿期金。 6年 儲蓄險 只要保險金的領受人不是要保人,就會根據實質課稅原則,課徵稅負。
6年 儲蓄險: 理賠審核從嚴 業務員被比怕
但是儲蓄險只有簡單的壽險保障內容,它主要是著重在儲蓄而非保險。 也許我說絕對不要買儲蓄險有點太嚴重,但我是希望你在規劃購買儲蓄險前,能夠清楚了解、並且在全盤分析後,最後在決定要不要買儲蓄險這個商品。 所有的投資工具都有存在的意義及價值,而是否要購買則是需要自己的評估,但千萬不要抱持著讓小錢變大錢的心態,儲蓄險並不能讓你大富大貴。 台灣人愛買保險,尤其是儲蓄險,除了參考年度熱門儲蓄險保單外,該如何自行挑選一份不吃虧的儲蓄險呢? 每張儲蓄險保單上的名稱都是這4個甚至更多名詞的排列組合,可以想像會有數十種、數百種以上的保單出現。
- 這樣的人,可能是快退休、或忙碌的中年上班族,不太懂其他投資工具(如:基金、股票等)、或沒有時間研究投資市場,可以透過保險公司為自己投資。
- 但儲蓄險可就不同了,除了利息之外,連本金都有損失的風險。
- 依《保險法》第14條規定:要保人對於財產上的現有利益,或因財產上的現有利益而深知期待利益,有保險利益。
- 不論是年金險、終身壽險、養老險,只要有儲蓄效果,並能在一定時間後取得增值效果的保單,都可以稱之為儲蓄險。
- 但儲蓄險真的如大家口中所說,能夠兼顧「保險」與「儲蓄」的功能嗎?
是不是當你到銀行處理定存時,經常會有理專推銷「6年期儲蓄險」, 表示「保本、保息」,且投資報酬率比銀行定存還高,同時還說「前6年報酬率18%單利增值,第7年開始每年2.25%複利增值」。 ,以月存3000、20年約來說,原本期滿就能拿回本金72萬,利息就是預定利率2%;但不得已必須把錢提前領出來的話,肯定會出現本金2%的落差,有些公司還會另外扣除費用,當然在數字上就並非呈現理想金額。 如同上圖,每年給付相同金額230,794元為期6年,左邊是儲蓄型保單,右邊是整存整付的定存,相信比較之下不難發現,在6年內(含)儲蓄險的報酬率是比定存還少的,甚至前五年是負的報酬率。 簡單而言,儲蓄險就是固定時間(月繳、季繳、年繳)存入固定的金額,在約定到期後可以領回本金及產生的利息,因此利息高低是購買儲蓄險一個主要的誘因。 儲蓄險首重預定利率%數,再看宣告利率,在現價未達所繳保費之前是否有足夠的保障額度,主要是看保費跟保額的倍數。
6年 儲蓄險: 風險 3 必須犧牲資金流動性
但應留意繳付保險費方面,父母須先把錢放在子女戶頭,再從子女戶頭繳納保險費。 由於父母分年贈與的是保險費,而不是要保人給受益人的滿期金或生存金,所以只要年度所繳保費及其他贈與,總金額低於220萬,就不必繳交贈與稅。 以該案例為6年期養老險、滿期金一千多萬元推估,每年所繳的保費假設為200萬,而貴婦每年贈與兒子200萬,等於6年共贈與1,200萬。 然而,由於保單價值屬於財產的一部分,變更要保人及受益人,相當於將原本個人應得的保險利益,變更為他人所有,屬於財產的無償移轉。 除非能證明過去所繳的保費,實際上均由子女支付,並且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否則國稅局將認定為贈與行為,對其課徵贈與稅。 之前有算過,股票的合理報酬率是5~10%,更進一步計算,每個月存下37000元,加上5%的報酬率,也要20年才能退休。
因此,一旦下手買儲蓄險,一定要有繳費期滿前絕不會解約的決心,這項產品適合閒錢太多、有資產配置需求的人;對薪水中等、人生正要開展的年輕小資族來說,切記三思再三思,否則,買儲蓄險的結果,不但沒法存到錢,反而是資產的縮減。 保險資訊媒合平台MY83產品經理陳品任指出,這些經過設計的保單,其實是附加超少保障的理財工具,因此,最好是做完人身保障,如醫療險、意外險、癌症險等,有能力再買儲蓄險。 這些刻意被凸顯的「優點」,直指人心,大多數人都忍不住埋單。 像是國泰人壽一檔6年期還本終身壽險「好事年年」,去年推出以來,創下帶進8000億元保費的驚人紀錄;至今,高儲蓄性質的壽險保單新契約保費也高達2500億元,吸金、吸睛功力同樣一流。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6年 儲蓄險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6年 儲蓄險: 儲蓄險
要維持儲蓄險合約超過10年所產生的利息才會與定存拉開一段差距,除非能確認這筆資金長時間內不會用到,否則儲蓄險不一定是一個好的儲蓄工具。 6年 儲蓄險 銀行定存利率就是IRR的數值,但你有聽過業務員跟你講過IRR嗎? 沒有沒關係因為你的業務也不敢算給你看,因為很多現有的保單算起來根本就比定存單爛,但是保險公司卻很喜歡賣,為什麼?
從下面表格可以看出,以月繳方式繳費最不划算,不管什麼繳費別最後拿到的解約金都是相同的,但若不選擇躉繳或年繳,就要再多繳納一些保費。 既然看宣告利率及預定利率都不準,那要如何知道該份儲蓄險保單真正的利率呢? IRR的意義跟年化報酬率相同,只差別在計算方式的不同。 粗略來說,宣告利率與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將收到的保險費拿去做投資運用,「預期」可獲得的投資報酬率,既然說是「預期」可獲得的報酬率也就代表可能無法達成。 繳費別指的是每期保費收取的時間點,有躉繳(一次繳)、年繳、半年繳、季繳、月繳之分。
6年 儲蓄險: 還本型保險
如果這時候業務員再加上:「公司要停賣這種高利率的保單了」或者「下個月開始保費要提高了,不然公司不划算」之類的話,通常還沒清醒的你就有可能會簽下這份『會後悔的合約』。 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前提下,雖然儲蓄險比起基金、股票來說報酬率不高,但至少是不會賠錢的,而且放長期的話還會產生額外的利息,算是穩賺不賠。 因此如果是無法承受其他投資工具會賠錢的人,儲蓄險會是你的好選擇。 雖然在第7年後,儲蓄險的報酬率會漸漸比定存還要高,但誰能保證在6年前間內不會遇到需要緊急解約的時候呢? 6年 儲蓄險 一般儲蓄險指的是「儲蓄型保險」,具有簡單的壽險保障內容,屬於壽險保單(不是單純的金融商品),但主要還是著重在儲蓄而非保險,建議要再另外購買純保障型的保險才夠完善。
原PO在臉書社團《存錢公社》發文指出,6年前她入手一張儲蓄險,一年約繳交18多萬元,如今終於期滿,直呼「努力收穫滿滿,真的是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長久累積下來也滾出人生第一桶金,羨煞不少網友,相當佩服她的毅力及堅持。 如果是領到薪水後就會花光的月光族,購買儲蓄險就有約制力的效果,強制每個月必須繳納固定的金額,好處是至少可以為你存下一筆錢,不至於存不到半毛錢。 大部分有購買儲蓄險的納稅義務人,在每年5月所需申報的綜合所得稅中,可以有免稅或者是成為列舉扣除額的繳稅優惠。 躉繳(一年繳)、二年、三年、四年、六年、八年、十年及二十年期的保單。
目前,儲蓄險的繳費年期最常見的為 6 年期,而 8 年、 10 年、 20 年等 6 年以上的繳費年期,就算是長期保單。 所謂的 6 年期,指的就是只要在 6 年內解約,取回的本金就會有所損失。 有鑑於此,投保人都會逼迫自己在期滿以前乖乖繳完,這樣一來不只可以逼自己儲蓄,還可以在期滿後得到本金以外的利息收入。 所謂的儲蓄險,指的是「儲蓄型保險」,也就是著重儲蓄效果,但保險作用相對較低的保單。 這也是為什麼談到儲蓄險時,我們常聽到「重儲蓄輕保障」。 「可以儲蓄又有壽險功能」、「利率比銀行高」,如果你正在考慮是否要買儲蓄險,肯定聽過大家這麼形容它。
6年 儲蓄險: 儲蓄險風險有哪些?
附加費用是指保險公司營業費用+業務員傭金費用,繳納的保費扣掉附加費用才是真正進入保單的保費,而長年期保單的附加費用較高,所以報酬率才會比較慢的變正數。 若持有滿7年以上,你才會開始領到每年2萬2,500元的生存保險金,解約金則是不太會變動,跟持有滿6年的解約金是相同的。 算起來的年化報酬率則會比目前的定存利率好一些,但會比保險員告知的2.28%還低。
6年 儲蓄險: 繳費年期越短越有利
李雪雯建議,買儲蓄險的錢,必須是「一定期間內不會用到」的閒置資金。 以市面上現有的6年期儲蓄險產品來看,最強的屬於增額終身壽險,標榜繳費期滿後,不需再繳費,壽險保障額度不僅會成長,同時可領回的解約金也會增加,因此稱為增額。 新制規定拉高「死亡給付」佔保價金比例,也就是說一份儲蓄險的保障效果提高了,而儲蓄的比重就會降低。 假設以往一張儲蓄險保費為 100 元,其中保障的成分佔 8 元,那麼儲蓄就佔了 92 元,但未來同樣一份儲蓄險,保障的成分會拉高到 15 6年 儲蓄險 元,這樣一來儲蓄就只能佔 85 元。
6年 儲蓄險: 保費節稅有眉角,誤踩紅線恐被國稅局盯上!
6年繳費後不解約,每期繳金額137,498元,等到第10年解約,最後第10年領回965,790元。 有時是不是覺得隨年紀增長,就越難找到一個符合自己條件的人呢? 其實有時並不是沒有對象,而是因為心中的標準變高了,…
6年 儲蓄險: 儲蓄險適合哪些人?
由香港SEO公司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