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唄讚頌團7大伏位

佛光山梵唄讚頌團由星雲大師一手創辦,團員皆由佛光山僧眾組成,此行由總策劃慈惠法師、藝術總監慈容法師及團長永富法師帶領。 此場演出,是佛光山梵唄讚頌團在德州演出的最後一個場次,史丹佛市長率領市府團隊蒞臨觀賞,十七日適逢周日,同一時間是德州人最喜愛的德州棒球隊進入總決賽的賽程,即便如此,前往觀賞法音清流的當地人佔了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成為清淨的梵音弘法無國界的最佳證明。 專輯由佛光山法師禮敬誦持,以清淨身心、大慈大悲,為娑婆眾生祈福消障,至心懺悔,純淨完美的錄音技術,讓您如臨法會現場,感動再現。

早期到台灣的僧人多半來自中國福建鼓山湧泉寺,因此他們唱誦的調稱為「鼓山調」。 除「鼓山調」外,目前台灣梵唄的另一種唱腔為「海潮音」。 它是1949年跟隨從大陸浙江省及江蘇省的僧人帶入台灣,因此,於1949年之前已經在台灣流傳的梵唄曲調可以泛稱為「鼓山調」,亦稱為「本省調」。

梵唄讚頌團: 歡喜‧自在

佛教音樂逐漸受到大眾的歡迎,發展的速度也十分快速,然為迎合市場商業化的需求,部份作品未達理想,匆匆上市,有造成佛教音樂世俗化之虞,這也是促成本研究的原始動機。 妙勤法師說,法師的梵唄聲讓場面莊嚴神聖,而國樂團加入演出則讓現場氣氛更加熱絡活潑;台上演出者和台下互動頻頻,擔任樂團首席的名二胡演奏家溫金龍,更帶著大家打節拍,活潑的現場氣氛和多元的表演方式,和過去單純的梵唄音樂會截然不同。 梵樂團首場演出地點選在新竹市音樂廳,法寶寺住持妙勤法師回憶,一千二百多張票一下子就被索取一空,還有許多民眾不斷以電話詢問,他說這場首演回響極大,也可說打響巡迴音樂會的第一炮。

梵唄讚頌團

新創作的讚頌音樂與傳統讚唄並無本質區別,皆屬佛教音樂之讚頌類。 二十日演出的兩個小時裡,佛光山百名僧眾透過梵音海潮音,流露出家人對眾生的慈愛和不捨,以及發自內心真誠的祈願。 尤其誦念「金剛薩埵百字咒」時,氣勢雄壯深厚,配合錫杖振地、大鼓聲隆,不少聽眾擊節應和,頓時讓台上台下的情感融合、心靈交會。 很多觀眾第一次現場聆聽佛教梵唄,不但對典雅悠揚的梵樂讚譽有加,甚至感動落淚。

梵唄讚頌團: 佛光緣美術館虎年特展 民眾沾虎氣喜納福

由數十位佛光山法師及音樂工作者,重新整理、編曲、配唱錄音,歷時兩年完成,全套22片裝,分有誦經類5張、懺悔類4張、拜願類3張、欣賞類5張、念佛類5張。 梵唄讚頌團 為使聽眾攜帶方便,特別限量發行平裝CD,隨時隨地在梵唄聲中,享受法喜,使精神趨於平衡,思緒趨於平靜,提供生命的能量,打開如來的智慧。 佛光山梵唄讚頌團也到過歐洲、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的大會堂演出,例如美國的林肯中心、英國的皇家音樂廳、澳洲雪梨歌劇院等等。 而且都是當地人買票入場,演出結束以後,更是全場起立鼓掌幾分鐘不休息。

梵唄讚頌團

記得剛到宜蘭的時候,我經常帶著歌詠隊的青年們下鄉弘法布教,為了吸引人來聽,就用唱歌的方式;因為唱歌,大家都來了。 我就用一塊布,寫上字,他要看上面的詞句,但字不是很大,看不清楚,於是他們就會向前,就這樣慢慢的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回想一九五三年,我初到宜蘭弘法,當時有一批優秀的年輕人,像林清志、張慈蓮、謝慈範、李慈莊、張慈惠、吳慈容等人,他們時常到寺院裡來,我為了度他們學佛,因此成立「佛教歌詠隊」。

梵唄讚頌團: 人間通訊社

梵唄最初都是用來詠讚佛德,最常應用在講經前後,以及朝暮課誦。 例如現在的佛教徒,早晚課誦時,都會唱〈爐香讚〉、〈寶鼎讚〉、〈戒定真香〉,乃至〈佛寶讚〉、〈法寶讚〉、〈僧寶讚〉等讚子;後來隨著時代變遷,慢慢又發展出一系列修持的懺儀,如《梁皇寶懺》、《大悲懺》、《慈悲三昧水懺》,甚至《三時繫念》、《瑜伽燄口》等。 齊梁時,南方佛教興盛,金陵文宣王蕭子良於永明七年(489年)召集京師善聲樂音律的沙門於一處,研討並創作佛唄讚樂,從此確立了以哀婉為主要特徵的「南方梵唄」風格。 到了梁武帝時,武帝更利用裁定梁朝雅樂的機會,大量引入梵樂與商周以來之中華傳統音樂相融合,促成了梵唄的「中國化」轉型。

  • 能夠融入生活,合乎人情、人性的需要,他才會接受你;能夠讓他接受,你才能融入他、引導他,這種人性的管理,是身為管理者應該重視的首要之務。
  • 梵唄是佛教的傳統音樂,是佛教徒每日早晚課誦時,用來讚頌佛陀的音聲。
  • 記得剛到宜蘭的時候,我經常帶著歌詠隊的青年們下鄉弘法布教,為了吸引人來聽,就用唱歌的方式;因為唱歌,大家都來了。
  • 此次配合的樂團為「台北市立國樂團」,副指揮吳瑞呈先與團員針對演出曲目的段落與調性最做後確認,晚間團員們實際與國樂團所有老師、成員搭配演練。
  • 沒有祈願文,也可以唱念〈回向偈〉,〈回向偈〉有消災的、延生的,含有祝福的意思。

善知眾藝童子就是教導善財童子唱誦四十二梵字,而令其獲得菩薩解脫妙法。 或許你不會唱誦,也可以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或者稱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佛門裡,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只要有心,門門皆可進入。 答:唱誦梵唄除了讚佛,也是一種修行,能靜心、調息、發洩情緒,令身心舒暢。 尤其唱梵唄、敲法器不須用力,因為不用力,所以它能把人帶到一種空曠的世界,空無的境界,無邊的法界,心也就自然的平靜和諧了。 八句讚又比六句讚多兩句,唱腔比較多種,難度也高一點,如同是從六句讚中升級,是用於更隆重的法會。 答:梵唄讚偈中,最常見的是六句讚,主要代表是〈爐香讚〉:「爐香乍熱,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一共六句二十九字,所以叫作「六句讚」。

梵唄讚頌團: 佛光山梵唄讚頌團 出道日2019.08.22

另外,根據經典所載,唱頌梵唄能夠醫治身心疲勞,以及有強化記憶的功能。 尤其如前所說,梵唄都是用來讚歎佛德,所謂:「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當初釋迦牟尼佛就是因為多修了一個讚歎法門,所以早彌勒菩薩三十劫成佛。 可見「讚歎」的功德無比殊勝,讚歎別人,不僅自己受益,也讓對方歡喜,因此做人要學習多讚歎;尤其身為領導人,如果能以「讚歎」代替「責備」,多說鼓勵、讚美的話,一定能讓屬下心悅誠服的服從你,這就是最成功的管理。 現在有了這樣的因緣,我當然義不容辭,歡喜成就,只希望藉由「梵唄音樂」來弘揚佛法,不但帶動兩岸的和諧,同時促進世界和平,這是身為宗教家應有的「淑世濟人」的本懷。 就像現在很多的企業家,他們同樣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回饋心理,把利潤用來從事各種公益活動,藉以福利社會,造福人民。

  • 海潮音是過去我們不少年輕同道從大陸帶來台灣,後來逐漸傳播出去的。
  • 我們把傳統的梵唄音樂與現代的佛教聖歌結合,配合國樂、西樂、舞蹈共同演出;這一次史無前例的創舉,不但受到社會大眾的極大好評,佛教界也表示高度認同。
  • 一般而言,課誦本並不提供旋律的標示,因此念誦經文就沒有绝对既定的旋律,而只是有个大概的模式,在汉地、藏地均有不同的模式。
  • 我想,把眼光放大,不以一己、一家、一國之利為目的,而能抱持為舉世大眾謀福興利的善心美意,這是一個國家、一個團體,或是一個企業的領導人,都應該有的管理理念與胸懷。
  • 永富法師指出,此次演唱會不同以往歌星一半、法師一半的演唱方式,全場將由法師演唱。
  • 答:佛教的讚偈有許多種類,大致分有:六句讚,例如經常聽到的〈爐香讚〉,平常都是在法會開始的時候唱誦,用於奉請諸佛。

展演團從二〇〇四年起,開始在台灣、北京、上海、港澳、美加等地區巡迴演出,表演融和梵唄音樂、舞蹈、武術,展現出佛教慈悲、平等、和諧的精神。 這可以說是中國佛教界一大盛事,藉由此舉,不但擴大了佛教的影響力,並且寫下了海峽兩岸佛教交流的新篇章。 例如,一九九九年,我親自帶著「天籟之音──佛光山梵唄讚頌團」,前往歐洲巡迴弘法公演一個月。 其中一場是在世界知名的德國柏林愛樂廳演出,現場百分之八十的觀眾都是當地人士,甚至連奧地利總理及部長級官員都到場觀賞。

梵唄讚頌團: 大悲懺 佛光山梵唄讚頌團

不過,所謂「歲月不待人」,希望能有後進弟子發心承擔,藉助梵唄音樂的弘化,將佛法擴展開來。 答:將梵唄音樂從寺廟搬上表演舞台,不但沒有褻瀆的意思,還因為唱者以一份恭敬、虔誠的心唱誦,而令聽聞者感受到諸佛菩薩的大悲願心,生起歡喜與尊敬之心。 答:在日本、韓國、泰國,或是南傳、藏傳、漢傳佛教國家,不管是獨唱或合唱,他們在梵唄唱誦上都各有專長,誦經的內容,雖然我們聽不懂,但是音聲聽來卻都很好聽,很感動人。 尤其是印度在各地很流行的梵文〈大悲咒〉,大家也都念得很熟悉了。 梵唄讚頌團 總之,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梵唄唱誦,雖然音調都不同,不過音聲卻都很莊嚴。

梵唄讚頌團

《金剛寶懺》,全名為《大乘金剛般若寶懺》,簡稱《金剛懺》,是依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行的懺法。 梵唄讚頌團 《金剛寶懺》藉著禮懺的方式,以如金剛一般無堅不摧、無障不破的般若智慧,破除無明煩惱,斬斷芸芸眾生累世多劫的虛妄執著,回歸眾生本具足的清淨自性。 會後,很多學者、觀眾紛紛表示,這次梵唄演出的機會相當難得,讓他們從中認識佛門儀規,也一起體驗修道人簡樸而意義深遠的一天生活。 此外,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王文章副院長、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民族音樂學博士陳慧珊小姐等音樂藝術專業人士,也到場聆聽梵樂。

梵唄讚頌團: 第十二講 梵唄唱誦

佛性的音符,止息你我心中的徬徨及恐懼,將心靈最深處的光明、樂觀、快樂浮現面容。 願所有聽聞梵樂的有緣人,能將佛法常住心中的喜悅,感染每個與你擦肩而過的人,並輕輕為其烙下菩提種子。 甚至像二〇〇三年,正逢我到台灣弘法五十周年,當時擔任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的慈惠法師,發起舉辦「人間音緣」佛教歌曲徵選活動。 梵唄讚頌團 他把我撰寫的文章,摘錄作成歌詞,彙編成冊,寄發到世界各地,鼓勵大家創作歌曲。 結果竟然有來自世界五大洲二十幾個國家、一千多名的作曲家,創作了三千多首各種語言的作品參賽,當中甚至連修女都來參加。 而這一切,可以說都是從宜蘭這一個鄉下的小地方開始起步的。

梵唄讚頌團

它在人世間傳播,由於地域的關係,而有不同的調子,例如江浙一帶的「海潮音」,其音聲就像海潮一般,名為「漁山梵唄」,那真是「此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極為好聽。 現在常常一首歌曲的詞義、音調,讓人聽了痛哭流涕,改過自新,因此音樂可以管理自己,也可以藉著歌曲的音聲,改變別人。 此外,早期一般人還不是很懂得佛教,年輕人學佛的風氣不是很興盛;不過還是經常有一些青年男女,他們要求在佛光山出家。 於是我特地寫了一首〈為僧之道〉,讓那些新出家的人,有時候對佛門不大了解,不太懂得規矩,他就去唱〈為僧之道〉,從歌詞裡,他就知道如何過出家的修道生活,那麼他就可以安住身心了。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所謂「吹蕭散楚」的典故,說的是漢高祖劉邦開國之前與項羽互爭天下,有一次兩軍對陣時,張良獻計,由劉邦的軍隊在戰場上吹著楚曲,讓項羽的軍隊聞蕭聲而興起思鄉之心,失去鬥志,無心作戰,所以很快就把楚霸王項羽給打敗了。 由此可見音樂具有強而有力的內在感染力,可以滲透人心,產生強烈的影響力。

梵唄讚頌團: 【搜尋「佛光山」的人,同時也搜尋……】佛光山出版社

不過,在叢林裡,早晚課唱誦的海潮音,一般還是配以單音的法器,大磬「噹」、引磬「叮」、鼓「咚」、木魚「篤」。 金鼎獎作曲家 蔡介誠 老師製作,採用最新的錄音設備與技術,完整的呈現出梁皇法會莊嚴祥和的氛圍。 梵唄讚頌團 音樂是人類最美麗的表達方式,對人們來說,音樂最具親和力,一首神聖的樂曲,或虔誠的佛讚,往往把人的心靈昇華到聖潔的境界。 世界上任何宗教的儀禮,或宣揚教義,都少不了音樂的禮讚,所以就宗教弘法而言,音樂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接著,我為了進一步推動佛教音樂,於是把煮雲法師,以及台中朱斐居士、台北工專教授吳居徹、宜蘭高中楊勇溥、周廣猶、楊錫銘,和音樂家李中和、蕭滬音教授伉儷等人所寫的不少詞曲集結起來,於一九五六年編輯出版了第一本《佛教聖歌集》。 一時之間,在台中、高雄、澎湖等地,都有了佛教歌詠隊的成立,所以佛教的音樂慢慢受人重視。 當時為了這些青年喜歡唱歌,我雖然不懂音律,也不長於唱歌,但還是克服各種困難,努力寫了好幾首佛教歌曲,例如:〈弘法者之歌〉、〈鐘聲〉、〈西方〉、〈祈求〉、〈甘露〉、〈菩提樹〉、〈快皈投佛陀座下〉、〈佛教青年的歌聲〉等。 佛教的「梵唄音樂」起源很早,從印度佛世時,就有唄比丘以「梵唄唱頌」來弘揚佛法。 梵唄讚頌團 到了中國,三國時代的陳思王曹植,在一次出遊漁山時,聽到空中傳來梵天讚誦之聲,清雅哀婉,猶如天籟;感動之餘,乃摹其音節,作成了〈漁山梵唄〉,這是中國佛教梵唄音樂的濫觴。

梵唄讚頌團: 金剛寶懺-3CD

乃至梵唄音樂抑揚頓挫的節奏,讓人有規矩,二分之一拍、四分之一拍,不能亂唱,都有一定的拍數;音階該高該低,都有韻律的,不能亂來,所以它不只是一種人心、人性的管理,更是自我規律的管理。 回憶五十年前,我把大陸的「海潮音梵唄」帶到同文同種的台灣;五十年後,我又把佛教的梵唄音樂帶回到我們的源頭中國大陸來;可以說,透過佛教的梵唄音樂,使得相隔五十多年的時間又再連接起來,內心的感觸,真非語言所能形容。 正因為唱歌可以打動人心,可以讓人感動,可以貼近人情、人性的需要,這就是人間佛教的「人間性」。 所以我曾說,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人間佛教不但要符合「佛說的」,而且要能順應「人要的」。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