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米開朗基羅詳細資料
註10 米開朗基羅晚年聲稱自己獨立完成了壁畫,後人查證他的銀行紀錄中也確實沒有付給繪畫助手的支出,所以是吻合的。 至少可以確知,繪畫部分應完全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無疑。 至於搭建鷹架、準備灰泥塗料等的工人或助手則不排除。 「神按照自己的形像造了人」,這是許多古老民族的共同傳說。 這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根源,也是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藉以讚頌主神造人之榮恩的創作主體。 《創世》過程被簡化成三個場景:「創造光」、「創造日月與植物」、「分開陸地和海洋」。
它的位置,它的形狀,它的面積,都表明這是一個極為艱鉅的任務。 米開朗基羅本來不願從命,他更熱衷於自己喜愛的雕塑,但他一旦接受就追求完美,決不「褻瀆」藝術。 歷經四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傳世巨作穹頂畫《創世紀》。 從米開朗基羅作畫順序看,他從教堂大廳的入口處畫起,先是《大洪水》和諾亞,然後是有關創造人類的一組,最後是創造天地萬物。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必須按與此相反的順序觀賞這些壁畫──從祭壇回到入口處。 但是,如今一致的看法是應該依從畫家作畫的順序。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8)《創世紀》(下)
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力度非凡,拱顶似以因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在颤抖。 坎培尔以未来主义的方式重新阐述‘创造亚当’这幅作品,但人物却是亚当和女神,并穿着银色丝质的贴身衣服。 该幅画目前收藏于希腊的一座对外开放的古老建筑物中。
善於吸收學習的拉斐爾也從《創世紀》中脫胎出自己的預言家以賽亞形象,日後創作也更趨向崇高與恢宏大氣。 到了《亞當、夏娃受誘惑與墮落》情節時,米開朗基羅以一棵智慧之樹將故事的前後因果作了分割。 左邊是受蛇誘惑正在摘取禁果的亞當夫婦;右邊是被發現違反禁令而遭天使驅逐的二人。 神造的世界中,由於負面因素同時存在,所以也有不善的變異生命,如撒旦與蛇之類。 畫中誘惑夏娃的女身蛇纏繞在樹上誘惑夏娃,然而與《聖經舊約》敘述不同的是,亞當是自己主動摘取果實,而夏娃反而被動的轉身接過蛇遞給她的禁果。 最動人心絃的一幕 《創造亞當》《創世紀》裡最引人注目的是:上帝與亞當的形象,亞當洋溢著青春的生命,剛剛從夢幻中甦醒,等待著萬能的造物主給他力量。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創世紀畫作內容
不久禮拜堂再次再度閉門,米開朗基羅又獨自花了十二個月完成第二部份,從「創造亞當」開始回溯自萬物的源頭——宇宙主神的一念而造的光、世界和萬物,更重要的是「神的完美複製」——人。 越回溯及源頭,畫面越簡單,仿佛接近初始的渾沌,繪製速度也加快,到「分開光明與黑暗」時,米開朗基羅幾乎只用一天就完成。 這一戲劇性的瞬間,將人與上帝奇妙地並列起來,觸發我們的無限敬畏感,這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體魄豐滿、背景簡約的形式處理,靜動相對、神人相顧的兩組造型,一與多、靈與肉的視覺照應,創世的記載集中到了這一時刻。
- 左邊一個年輕人正努力爬上一棵光禿禿又傾斜的樹幹,然而在暴漲的水勢中顯得如此脆弱;觀眾可以想像,即使他們獲得暫時的安全,最終仍是難逃滅頂的命運。
- 但米開朗基羅卻得為別的事兒煩心,整個義大利的外部形勢也動蕩不安。
- 畫中誘惑夏娃的女身蛇纏繞在樹上誘惑夏娃,然而與舊約敘述不同的是,亞當是自己主動摘取果實,而夏娃反而被動的轉身接過蛇遞給她的禁果。
- “创世纪”的9幅壁画中以‘创造亚当’最具盛名,同时是许多讽刺性创作作品争相模仿的题材之一。
- 神用地上的泥土,照著自己的形象、按著神的樣子造了人。
- 羅馬西斯庭小教堂內的天頂畫,是米開朗基羅的繪畫藝術豐碑,它與同一教堂的另一幅壁畫《最後的審判》,是他一生最有代表性的兩大巨製,這兩幅壁畫工程也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最偉大的藝術貢獻。
- 画面面积达14×38.5平方米,画题均取材于《圣经》的开头部分中,有关开天辟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见《创世记》)。
在这部电影中,镜头在壁画中渐渐移动,最后停留在上帝与亚当的手指接触的位置。 “创世纪”的9幅壁画中以‘创造亚当’最具盛名,同时是许多讽刺性创作作品争相模仿的题材之一。 这些题材通常都会将画中的上帝或亚当替代成漫画中的主角。 教堂里的天顶巨画,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琪罗的绘画艺术丰碑,以圣经《创世记》为主线,在拱顶上形成长方形。 它和那间教堂的另一幅壁画《最后的审判》并立为米开朗琪罗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巨制。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被臭名昭著的「遮羞布運動」大量破壞,加上了大量的遮羞布。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創世紀 Genesis
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1475年——1564年),他是人類藝術史上的一座高峰。 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大巨匠之一,他多才多藝,兼雕刻家、畫家、建築家和詩人於一身。 他得天獨厚活到89歲,度過了70餘年的藝術生涯,他以超越時空的宏偉大作,在生前和身後都形成了無與倫比的巨大影響。 五個多世紀來,人們懷著仰慕般的心情欣賞他的不朽傑作,並被他的蓋世才華、堅強毅力和雄偉氣魄所震撼。 他與列奧納多‧達‧芬奇和拉斐爾‧桑喬並稱「文藝復興三傑」。 據《聖經》記載,耶和華神在創造了萬物之後,最後,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創造人類。
他便決心要在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上畫出創造人類的上帝,同時也畫出繁衍的人類,畫出具有令人屏息凝神的美的人體,畫出人類的弱點和不可摧毀的意志等等,他的才思如泉湧,一發而不可收拾。 「西斯汀禮拜堂」在疫情前每年超過 600 萬觀光客前往朝聖,這裡進行的天主教教宗選舉也受到國際關注,其壁畫更可說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成就。 穹頂畫《創世紀》由藝術家米開朗基羅歷時 4 年、以 9 幅畫作打造而成,最知名的莫過於詮釋上帝創造人類的《創造亞當》,不但成為世界名作,也經常出現在影視和文學作品中。 一五一二年,《創世紀》的在教皇不斷催促下終於完成。 十月三十一日萬聖節前夕西斯汀禮拜堂再次開放,正式舉行開幕彌撒。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創世紀
首次出現並應用在1959年在電影《賓虛》的片頭開場動畫中,甚至更早於電影《雄獅利奧》。 人們評價米開朗基羅用健康和生命的代價完成的《創世紀》,為後人留下的不僅是不朽的藝術品,還有他那種為藝術而獻身的精神。 《創世紀》的場面佈局宏大,色調強烈,顯示出來米開朗基羅對體感、量感、質感三種效果的追求。 米開朗基羅在繪製這副巨作時,他把自己封閉在教堂之內,拒絕外界的探視和其他助手的協作,從腳手架設計到內容安排、從構圖草創到色彩實施全部由他獨自一人親自動手掌握完成。 「神按照自己的形像造了人。」這是許多古老民族的共同傳說。 《舊約》記載的主神創世時先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海洋、動植礦物等等,那也是為人預備一個能賴以生存的環境,和生命得以循環不息的範圍。
- 當西斯廷禮拜堂建成不久,一幫前輩藝術家就被召喚來繪製了牆壁上的繪畫,而天棚按當時教皇的指令,被畫成了星空的模樣。
- 歷經四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傳世巨作穹頂畫《創世紀》。
- 其中主畫面《大洪水》中人物有六十多人,藝術家表現了人們被洪水沖散並奮力求生的情景。
- 首次出现并应用在1959年在电影《宾虚》的片头开场动画中,甚至更早于电影《雄狮利奥》。
- 《創世紀》的9幅壁畫中以《創造亞當》最具盛名,同時是許多諷刺性創作作品爭相模仿的題材之一。
他们认为画中上帝的喉头和胸部位置出现了一些不规则的轮廓,而且和画中其他人物的光源来自下方不同,上帝颈部的那个部分是直接光源照射,显出画家对此是别出心裁。 科学家把人体大脑解剖图像和画中上帝颈部的影象重叠,发现两者的轮廓刚好相称,而上帝穿着的长袍突出的一段布料则暗暗代表了人体脊柱。 米开朗基罗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巨幅天顶画《创世纪》,人物多达300多人,分成中央和左右两侧三个部分。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是米开朗基罗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最大杰作。 整个屋顶长36.54米,宽13.14米,平面达480平方米。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西斯汀禮拜堂壁畫全集》登台!創世紀、最後的審判再現神作風采
第一個畫面描述的是「混沌之初,神說要有光,於是有了光。」這裏的「光」顯然不是來源於日月星辰,而是來自主神的一念。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在柏拉圖理論中,「光」代表著最高的智慧與真理。 也就是說,神給人造的世界是二元的,有了光明與黑暗,在表現上就有了晝、夜;但在另一層意義上也有了陰、陽,正、負,既對比又互補的「相生相剋」的特性。 经过对画作研究之后,他们最近在一份脑外科期刊《神经外科》上发表文章说,他们发现画作最西边的《主分光暗》部分,暗藏玄机,应该是大师刻意之举。
而耐人尋味的是,米開朗基羅並沒有讓這兩隻手碰在一起迸發出神創的奇蹟。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那相差一點點的距離成為了一個永恆的期待的瞬間,給人留下了永遠的想像的空間。 隨後,為了表示尊敬,他在那幅《雅典學院》的前景,添了一個埋頭思索的希臘哲學家,據說就是按照米開朗基羅的形象畫的,以表示致敬。 他的第一個角色就是一個包工頭,他的形象、個性和生活做派也非常像。 他的身材矮胖、鼻子扁平、脾氣暴躁,而且他在生活中邋遢得一塌糊塗。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文藝復興巨匠 米開朗基羅 《創世紀》(一)
他把在克拉拉山上採石期間,腦海中澎湃湧現的各種人物姿態,盡情地發揮在這裏了,然而用的是畫筆而不是鑿刀。 《西斯汀禮拜堂壁畫全集》照片隨導覽文字逐步放大拉近,讀者可近距離欣賞畫作的筆觸、顏色、線條與肌理等細節。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註13後來米開朗基羅嘗試一種由助手賈克卜(Jacopo l’Indaco)發明的抗黴配方,解決了問題。 註6 這些裝飾性的健美裸體青年,是與《聖經》毫無關聯的異教的元素,還是屬於整體一部分的無羽翼天使呢? 有個值得注意的小細節:造物主巨大的斗篷中除了許多小天使,還多了一位女性,這女人正是下一幕要出現的夏娃。
作品場面恢弘,刻畫震撼人 心,是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 《創世紀》由「上帝創造世界」、「人間的墮落」、「不應有的犧牲」三個部分組成,每幅場景都圍繞著巨 大的、各種形態坐著的裸體青年,壁畫兩側則是生動的女巫、先知和奴隸。 這個主題包括了《諾亞的獻祭》、《大洪水》和《諾亞酒醉》,也是整個壁畫中最早完成的部分。 其中主畫面《大洪水》中人物有六十多人,藝術家表現了人們被洪水沖散並奮力求生的情景。 左邊一個年輕人正努力爬上一棵光禿禿又傾斜的樹幹,然而在暴漲的水勢中顯得如此脆弱;觀眾可以想像,即使他們獲得暫時的安全,最終仍是難逃滅頂的命運。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雖然隔壁就座落了建築規模宏偉、全世界最大的的聖彼得大教堂,但西斯汀教堂知名度卻毫不遜色,正正是因為這幅舉世聞名的《創世紀》。 這幅巨型的拱頂裝飾畫,面積十分龐大,平面達480平方米。 米開朗基羅一直擅長的是雕塑,但在1508年卻被教皇邀請作壁畫。 根本沒有實際壁畫經驗的米開朗基羅,認定是對手布拉曼特(Donato Bramante)想藉此打擊他的名譽。
他的脸色不再是发号施令时的威严神气,而是又悲哀又和善的情态。 此时,我们注意到亚当不仅使劲地移向他的创造者,而且还使劲地移向夏娃,因为他已看见在上帝左臂庇护下即将诞生的夏娃。 我们循着亚当的眼神,也瞥见了那美丽的夏娃,她那双明亮妩媚的双眼正在偷偷斜视地上的亚当。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創世紀畫面佈局
此時,我們注意到亞當不僅使勁地移向他的創造者,而且還使勁地移向夏娃,因為他已看見在上帝左臂庇護下即將誕生的夏娃。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我們循着亞當的眼神,也瞥見了那美麗的夏娃,她那雙明亮嫵媚的雙眼正在偷偷斜視地上的亞當。 在一個靜止的畫面上,同時描繪出兩個不同層面的情節,完整地再現了上帝造人的全部意義,這是何等高超的繪畫技藝。 在《創世紀》誕生之前,歷來教堂穹頂畫多為宇宙、日月星辰的圖案,如此龐大複雜的穹頂畫,可稱得上空前絕後。 出於妒忌,他極力阻撓米開朗基羅繼續陵墓雕刻,唆使教皇強令米開朗基羅去畫西斯廷教堂的天頂壁畫。 米開朗基羅從禮拜堂的東邊(即祭壇對面)開始,將故事從反向畫起,依序完成「諾亞酒醉」、「大洪水」和「諾亞獻祭」;接著畫「失樂園」,到「創造夏娃」完成第一階段。
註一:吉蘭達優在當時的佛羅倫斯是最有能力的優秀畫家之一。 畫中誘惑夏娃的女身蛇纏繞在樹上誘惑夏娃,然而與舊約敘述不同的是,亞當是自己主動摘取果實,而夏娃反而被動的轉身接過蛇遞給她的禁果。 隨後,麥第奇家族為了補償米開朗基羅,委託給他另一項大工程,這一次是在佛羅倫斯聖洛倫佐大殿為麥第奇家族設計家族陵墓。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7)《創世紀》(上)
米開朗基羅是人類天才、智慧和勇氣的結晶,他的光榮與成就屬於全人類。 小編在週五【藝述】中和大家分享了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天分,今天讓我們再看看這位脾氣火爆天才的繪畫才能吧。 他結合所有已知的筆法和自己開創的新技術,運用自如的發展出更多樣、表現力更強的面貌,遠遠超過以往的壁畫效果。 这一幕原本是「上帝将生气吹入他的鼻孔里」,可能是考虑到这个画面看起来有点变态,于是米开朗基罗设计了一个手指过电的造型。 首次出现并应用在1959年在电影《宾虚》的片头开场动画中,甚至更早于电影《雄狮利奥》。
整座雕像沉浸在肅穆氣氛中,並洋溢著人類最偉大的母愛情感。 它已大大超出了題材的限制,將生與死、痛苦與慈愛化為一體。 作品一問世,立即引起轟動,人們不相信它出自一個年輕人之手,為此,米開朗基羅將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雕像中聖母胸前的衣帶上,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署名的作品。 「創造亞當」的構思體現了米開朗基羅得到超凡啟示的靈感,他以亞當的軀體為中心,亞當似乎剛從沉睡中醒來,舒懶地斜靠著,身體裡彷彿還缺少力量。
對他構圖背後的神學方面的支持,天主教廷的智囊團一定提供了不少參考意見,其中也包括教皇的意圖。 當西斯廷禮拜堂建成不久,一幫前輩藝術家就被召喚來繪製了牆壁上的繪畫,而天棚按當時教皇的指令,被畫成了星空的模樣。 《創世紀》主題的敘事場景中,人體幾乎是唯一的表現元素,背景和物像都被極其簡化。 《創世紀》主題的敘事場景中,人體幾乎是唯一的表現元素,背景和物象都被極其簡化。 而米開朗基羅雄壯的人體結構、扭轉姿態的對比平衡(也屬contrapposto形式)和人物本身情感的表現性,在當時及對後世的影響十分重大,可說從根本上改變了西方繪畫。
米開朗基羅將祂化身為一個白髮長鬚的老人;相貌威嚴、身形魁梧,揮手間帶著無比威勢。 這一幕沒有直接畫上帝塑造亞當,而是畫出神聖的火花即將觸及亞當這一瞬間:從天飛來的上帝,將手指伸向亞當,正要像接通電源一樣將靈魂傳遞給亞當。 米開朗基羅很了不起,這一幕真是驚心動魄,後人只能望之興嘆,難以超越。 註十七.:如來自威尼斯的Piombo的後期作品寧棄熟識的拉斐爾甚至家鄉的威尼斯風格而逐漸傾向米開朗基羅。 舊約記載的主神創世時先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海洋、動植礦物等等,那也是為人預備一個能賴以生存的環境,和生命得以循環不息的範圍。
描繪時,米開朗基羅先在上色區域用顏料大量薄塗在潮濕的泥灰上,待表面稍微乾燥後,回頭再用較線性的筆觸處理,加上暗面和細節;對於一些質地的表面,如毛髮和木紋,則採用稀疏筆刷營造紋理。 他結合所有已知的筆法和自己開創的新技術,運用自如地發展出更多樣、表現力更強的面貌,遠遠超過以往的壁畫效果。 可是那兩個指頭之間的那麼一丁點兒空隙卻被米開朗基羅永遠地保留下來了。 在與觀賞者交流這一點上,米開朗基羅一直是十分聰明的。 他和達芬奇一樣多才多藝,兼雕刻家、畫家、建築家和詩人於一身。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文藝復興巨匠 米開朗基羅── 《創世紀》(三)
善於吸收學習的拉斐爾也從《創世紀》人物中脫胎出自己的預言家形象(註十六),日後創作也更趨向崇高與恢宏大氣。 其中小的畫幅周圍飾以柱框,四角對稱地畫上生動的青年裸像(稱「Ignudi」)(註6),每兩人一組展示一面金牌,上面仿浮雕刻畫著《列王紀》中的情節。 上帝說「要有光」;上帝又說「讓一座堅實的圓穹從水中升起與水分開」。 上帝稱這圓穹為天空;上帝還說:「照著我的形象造人。」因此世上才有了人。 米開朗基羅突然明白了,這正是自己要征服教堂圓頂天花板的主題畫,他要以上帝創造的榮光去壓倒它。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 創作過程和技術
由於缺乏壁畫經驗,初期米開朗基羅求助於佛羅倫斯有經驗的畫師(註9),不久由於不滿意他們的表現,又將他們遣散,寧願自己獨立完成。 因為缺乏助手(註10),米開朗基羅省略了大圖稿轉描的繁瑣步驟(註11),直接以小稿在細泥灰壁面上打輪廓(註12)。 教皇的最初構想只是在西斯汀天頂畫出十二使徒,其餘用裝飾圖案填充即可。 他主動向教皇提議修改計畫,教皇便慷慨放手讓米開朗基羅「做任何他想做的」(註3)。 於是米開朗基羅(可能在教廷神學家協助下)從新規劃出帶有新柏拉圖主義色彩的《創世紀》的主題。 「1508年5月10日,我,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波納洛提,……這天開始畫西斯汀天頂壁畫……」米開朗基羅的筆記顯示出他簽署合約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