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空大智度論5大優勢

所以我們講感應道交,雖然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正式感應道交,佛陀現前,但是你平常念一句佛號,一念相應一念佛,你平常就應該念念感應道交,因為佛陀未曾滅度過。 以是善惡漏無漏業至成熟時所招感的果報。 阿賴耶識它是受業力熏習的,所以它的存在是一種果報,業是一個因。 這樣的一種因果,這種雜染有漏的因果要到金剛道後圓滿佛果才全部棄捨掉。

依空大智度論

三、乞士,士者清雅之士。 言比丘清淨自活,不生我慢不染世欲。 依空大智度論 上乞法以資慧命,下乞食以養色身。

依空大智度論: 法師篇:出家初心01

要閒居靜處,念所受法,要把所有的外緣都放下。 依空大智度論 在這個寂靜的山區,一次一次地去憶念你所緣的境界,閒居靜處,念所受法。 那麼經過精進以後,得到輕安,這個輕安就表示禅定。 依空大智度論 所以說,我們跟眾生的關系就錯綜復雜,有貪,有嗔。

所以我們這個課程等於是把前面的《百法》當中的心王,八識的心王,把它特別拿出來加以深入的探討。 這叫《八識規矩頌》,就是講這個八識,從凡夫的有漏的八識,講到聖人無漏的八識的一種轉變的過程。 這個就是我們整個《八識規矩頌》的一個重要的地方。 法相宗是源於印度的瑜珈行派,而瑜珈行派是推崇龍樹的中觀思想的。 依空大智度論 他們又認為瑜珈就是般若,是得到大菩提的最勝方便,兩者是統一的。

依空大智度論: 法師篇:出家初心02

他醒過來:哎呀,一百天也不是很久,我反正病也拖了二十幾年了,就是很用功地修行,吃素。 這個時候他都沒工作了,整天就是跟出家人一樣,修行。 如果第六意識它是跟潤生,說這個業不能造善也不能造惡,業的勢力很薄弱,它是個無明。 由於無明它不是貪瞋,他造了一個比較勢力薄弱的善業、惡業的滿業,這個業力也是一樣,過去以後熏習一種善惡的功能,成熟的時候招感六道的別報。

  • 這意思是什麼意思,離樂不悔?
  • 你得到了財富,得到了眷屬,隨時會失壞。
  • 那麼這個平等性智有什麼功能呢?

你說我要往東邊去、往西邊去,不可以,就是煩惱作主。 這個煩惱的現行就安立作纏,就是纏縛我們的內心。 這古人講的,你要有一個安心法門,八風吹你的時候,誘惑你的時候,障礙你的時候,你能夠在法寶中安住不動。 所以為什麼我們修行很強調要調心,很強調要把這個心帶回家,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第六意識它是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依空大智度論: 大乘起信論 第9集

若此識轉為平等性智,則前六識所修諸行,皆成無漏,名為淨依。 我這句話去查了一些唯識的注解,都沒有詳細解釋,《成唯識論》講虛妄熏習內因力故,後來我在《大乘起信論》找到答案。 執著識蘊為我的人多數要有禅定了。 八識的心王它是不善不惡,無記性的這個明了性為我,多數是有禅定才會執著識蘊為我。 主宰,你要能夠自己作得了主,要有主宰性。

  • 這個時候第八識就不再扮演我的角色了,這個時候第八識也就不再在三界中流轉了。
  • 就是不是你自己的業種子,就是他力,他力就是佛菩薩跟鬼神的力量。
  • 金剛道後異熟空,到金剛道後圓滿佛果,這一切的有漏的異熟的業種,完全都消失掉了。
  • 阿賴耶識是一種生滅相的,我們慢慢慢慢修,你修我空觀法空觀,當然修行是第六意識修行了,阿賴耶識不能修行。
  • 這個時候你取到這個境界,不帶名言,沒有名言的分別。

所以這個有覆無記的范圍是通於三界的。 答:對,他那個覆是覆蓋真如。 所以,他這個覆,是完全就著聖道來說的,障礙你修學聖道。

依空大智度論: 大乘起信論 第1集

他會造五逆十惡,但是他也會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 這個第六意識的情況就是這樣,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就是這句話。 所以凡夫這一念心的確是很難講的,很難講的,叫不定聚。 但是這個《瑜伽師地論》在觀心的時候它注重尋伺。

說,大梵天把我們的心創造出來,是他創造的,他如果不創造,我們的心就斷滅,這是有斷滅的思想。 龍樹菩薩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說一切法是無生,它的自性是不存在的。 如果它有自性,這個自性是怎麼有呢? 如果有因生,有三種情況:自生、他生、共生。

依空大智度論: 大乘起信論 第5集

有非善法亦非四無色者,一切不善五眾,及無記色眾,及四無色不攝無記四眾、虛空及非智緣盡。 依空大智度論 復次,眼見色壞故,名過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壞故,過有對相;於二種餘色及無教色種種分別故,名異相。 復次,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餘三隨從如人民。 先以慈心欲令眾生得樂;見有不得樂者,故生悲心;欲令眾生離苦、心得法樂,故生喜心;於三事中,無憎無愛,無貪無憂,故生捨心。

依空大智度論

你給它安排的道路是趨向於台北,這個車就開向台北;你給它安排的道路是趨向於高雄,南下,這個時候就開往南下。 所以這個車的方向是誰決定呢? 這個思心所也正是這樣,思心所它是造善造惡跟你的內心的名言有關,這個想心所有關。 謂作意,這個作,一般我們講這個作就是造作,但這個地方的作它是兩個意義,第一個是警覺,它能夠警覺心王的種子,使令它生起現行的活動,這是它第一個警覺的功能。

依空大智度論: 大乘起信論 第3集

安忍不動,這個不如意的境界也不可能恆常存在,它會過去。 暴風雨總會過去,太陽總要出來,這個時候你就順利過關了。 所以這個地方是很重要,忍辱以積大德,這句話是很重要的。 這鬼神道的世界是這樣子的,他很希望陽上的人,他的子孫裡面有人學佛,有這個資糧能夠回向給他。 但是你可能沒想到這件事,那他怎麼辦呢?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認為我們的五蘊的生命體有一個我,那個我相是不真實的。 然而我們修我空觀把它消滅以後,這句話是說明一切法是不生不滅的。 就是說增上了,你的生命由於這樣的善業使令你的生命比今生更好了,因為你加上這一分的善業在裡面。 這個善業的勢力能夠讓你暫時地快樂一下,就是這樣子,快樂完了以後就掉下來。 我們學過唯識就知道,阿賴耶識它受熏的,你生起了善念阿賴耶識也會變化,你生起了惡念阿賴耶識也會變化。

依空大智度論: 說明

所以古人說,書到今生讀已遲。 書到今生讀已遲,他為什麼能夠背那麼多呢? 你說這個人是偶然的,世界上的事不是偶然的。

這個認識可能是正確的認識,也可能是不正確的認識,所以這當中就有三種的差別,就是:第一個現量,第二個比量,第三個非量。 我們來說明這個識跟境界接觸的時候會有三種量出現,就三種的不同的認識。 就是說前五識,比如說我們眼睛去攀緣色塵,我們眼睛去取這個色塵境界,第一剎那的時候,是沒有名言的,只有自性的分別,不能夠去隨念分別、計度分別,這是第一剎那。 但是這種時間不會太長,馬上你第六意識就會跟著起來。 你問他:你家裡有沒有醍醐呢? 他說沒有也可以,因為他有乳,不是醍醐。

依空大智度論: 法師篇:出家初心03

我都要讓他們能夠達到除盡困惑苦惱,脫離生死輪迴的涅槃境界。 連到完全窮盡,一無殘餘。 指煩惱與肉身完全攝盡的狀態。 常在於念中,那又完全是阿賴耶識的種子所變現的。 這個就是我們積集了一個善的業力,業力起現行了,善業起現行了,就創造一個可樂的五蘊;惡業起現行,就創造一個不可樂五蘊。 但是不管可樂不可樂,都是變化的。

依空大智度論: 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

第二個,念力,欲勝解念定慧的念力,就是你經常去思惟什麼樣的境界,它會引生你的作意。 就是念,明記不忘,你經常去憶念什麼事情,這件事情也經常會生起作意。 但是你的身體有障礙,你第六意識也提不起來,這個就是你自己的內心的執著,你執著你的色身是我或者是我所。 依空大智度論 這個觀念我們在蕅祖的注解已經說過,我們看附表第三,把這個諸識生起的因緣跟它的差別作用作一個補充說明。

從來沒有出現過怎麼會有這樣的相貌呢? 佛陀要我們修我空觀就是把心中所捏造的那個我,把它消滅掉,所以一切法不生也不滅。 所以這個蛇從來沒有出現過,沒有出現過我心中怎麼有蛇的影像呢? 那是一個繩子,你把心中的蛇的影像去掉,就是這樣子。

依空大智度論: 大乘起信論 第3集

《瑜伽師地論》講出一個譬喻說,說我們這個人皮膚長了一個膿瘡,癰疽,這個瘡如果跟火一接觸的時候,哎呀痛苦,這就是苦受。 這個瘡本來就很痛,跟這個火一接觸不得了,痛得很厲害,這就是苦受。 偶爾這個瘡跟冰水一接觸,哎,得到一點樂受,這叫樂受。 就是這樣子,我們的快樂就是這個癰疽裡面跟這個冰暫時一接觸,那個痛苦的感受暫時消失一點點,安立作樂受。

這個頌有孤起頌,還有重頌,這個是屬於孤起頌。 那麼這個頌,它能夠總持一切的法義,使令我們容易背誦,所以這個頌也有它的好處。 那麼第三個階段就翻譯《大般若經》的思想,就翻這個六百卷的《大般若經》,總共花了四年。 五年——十年——四年,總共十九年,那麼翻出了有七十五部經典,那麼對中國佛教的貢獻是太大了。 那麼這個唯識就是萬法唯識,就是這個大師所立的宗旨。 大師的意思就是說,這一切萬法不是大梵天所創造,也不是自然而有,是我們的心識所變現。

海內海外,全島南北,一紙派令,心甘情願。 「入了佛門,我早已覺悟沒有個人、沒有自己,叫我們上台就上台,叫我們下台就下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他不疾不徐的說。 回顧台灣佛教發展歷史,六十年代中期也正是蓄勢待發,前途有無限可能性的關鍵時刻。 佛光山星雲大師洞悉未來佛教將更多元化、僧伽水準將更精英化,而佛光山必須走在大趨勢之前。

依空大智度論: 說明

所以這個玄奘大師乃誓游天竺,以問惑辨疑。 他到印度去呀,不是去觀光欣賞風景,主要的是要解決心中到底是當常還是現常的一個疑惑。 說這個隋炀帝當太子的時候是一個晉王廣,李廣。 他的父親隋文帝把南北朝統一以後,隋文帝這個皇帝是好皇帝,勤政愛民,自己很勤儉,他自己的生活用的很簡單,但是對老百姓的生活照顧得很好。

依空大智度論: 大乘起信論 第5集

偶爾起煩惱,稍微正念一現前就調伏了,就是這樣子的。 如果攏總來說,四智菩提都是如來自受用報身,這個報身有自受用、他受用。 佛陀自受用的那個無量功德莊嚴的報身,都具足四智菩提,只是四智菩提各有各的作用。 說這個人看到這個人事,他會以一種比較包容、寬厚的名言來安立,有些人觸惱他:沒關系呀,他也不是故意的,他會講出這樣的比較厚道的名言出來;有些人的名言刻薄。 所以從你內心的名言當中可以看出這個人是薄福之人。

依空大智度論: 法師篇:出家初心01

這個佛陀的成所作智能夠盡未來時,沒有停止的,永遠永遠地到十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表現出清淨的三輪——身輪、口輪、意輪這種不思議的神通變化。 度脫一切有情出離生死的苦輪。 我們看佛在世的時候,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國王,他要供養佛陀三個月安居,就去請佛陀,三個月當中不要托缽,由這個國王來供養。

所以我們經常能夠觀心無常,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這個生滅變異當中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 你經常這樣子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觀這一念心是因緣所生,畢竟空,你慢慢慢慢你內心的執著就松脫了,你的思想就會有很大的變化了。 就是說,從世俗谛來說,這一切的生命的現象是由心識的流動所決定的。 他為什麼到三惡道去了呢? 因為他的心識裡面,染污的心識的力量強。 它的心識裡面善的力量強。

依空大智度論: 大乘起信論 第1集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