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級驅逐艦5大優點

经过抢修后,部分受损系统重新开始工作,军舰也恢复了平衡,但导致舰上17名水兵死亡,30多人受伤。 伯克Flight 2A配置两组MK-41 VLS,舰首仍维持四组八联装,而后部八组八联装VLS则位于机库结构的02甲板。 这样的容弹量与伯克Flight 1/2同级,但由于Flight 2A撤除了原本首尾各一的再装填模块,因此实际可用的发射管数比伯克Flight 1/2多六管,达到96管。

伯克級驅逐艦

第一艘第三批次伯克級驅逐艦將會是USS Jack H. Lucas (DDG-125),預定於2024年下水服役。 參考美國《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及新聞報導,這是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建造的第35艘神盾戰鬥系統驅逐艦,也是第三批次(Flight III)的首艦。 美國國防部希望維持驅逐艦招標的競爭性,並未透露這次升級付出多少代價。

伯克級驅逐艦: 計畫重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驅逐艦攜帶魚雷和水雷,頻繁進行艦隊警戒、布雷以及保護補給線的行動,並裝備掃雷工具作為掃雷艦艇使用,甚至直接支援兩棲作戰。 驅逐艦首次在大規模戰鬥中發揮主要作用是1914年英、德兩國海軍在赫爾戈蘭灣發生的海戰。 1917年德國發動無限制潛艇戰,驅逐艦安裝深水炸彈充當反潛艦,成為商船隊不可缺少的護航力量。 隨著戰爭的發展,驅逐艦已經具備了多用途性,逐漸向大型化方向發展,所裝備的武器也更具威力。 1916年英國V級驅逐艦和後續的W級驅逐艦,艦體採用較高的干舷,裝備4英寸火炮以及三聯裝21英寸魚雷發射管。

伯克級驅逐艦

Flight 2A仍继续使用SQS-53C舰首声呐,SQR-19线列阵声呐则由于成本控制而删除。 伯克級驅逐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平克尼号(DDG-91)开始又把鱼雷发射器移到机库顶部垂直发射器的两侧,拉近与鱼雷库的距离。 伯克级主武装为舰上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载弹量为90枚(八联装发射器十二组,舰身前部安装四组,后方八组,前、后各有一组八联装发射器中相邻三管的空间被用来安装一具再装填用起重机)。 MK-41的海上再装填起重机只能装填标准SM-2导弹,对于更重的战斧导弹就无能为力。 此外,同样为了降低造价,伯克Flight 伯克級驅逐艦 伯克級驅逐艦 1/1A/2的舰尾只有直升机甲板而无机库。

伯克級驅逐艦: 發展

1936年倫敦海軍條約到期,各國海軍開始建造比以前更大、武備更強的驅逐艦,排水量接近或超過2,000噸。 美國的班森級驅逐艦,日本的陽炎級驅逐艦,德國的Z型驅逐艦,是這一時期驅逐艦的典型代表。 雖然驅逐艦擔負的任務日益廣泛,但是集群攻擊仍然是這些以魚雷、火炮為主要武器的驅逐艦的主要任務。

金刚级的舰体设计完全出自日本之手,不过整体布局明显参照自伯克Flight 1,当然两者在细节上有许多不同,且金刚级的排水量更大些。 日本在2000年度便计划建造二艘改进型“宙斯盾”舰艇,这就是日后的爱宕级驱逐舰。 爱宕级的舰体发展自金刚级,加装了直升机库,战斗系统升级为“宙斯盾”Baseline 7.1,其基本设计理念与伯克Flight 2A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伯克級驅逐艦: 驅逐艦列表(近代,約至二戰結束)

隨著更多的驅逐艦進入各國海軍服役,驅逐艦開始安裝較重型的火炮和更大口徑的魚雷發射管,並採用蒸汽輪機作為動力,英國江河級驅逐艦已發展成伴隨主力艦隊的護航艦艇,英國部族級驅逐艦 開始使用燃油作為燃料。 編隊使用的驅逐艦已經成為海軍艦隊的主要突擊兵力,打擊敵人魚雷艦艇的同時還要對敵艦隊實施魚雷攻擊。 其特徵可以概括為:標準排水量1,000-1,300噸,航速30-37節,多採用燃油的蒸汽渦輪發動機,裝備88-102毫米艦炮以及 毫米魚雷發射裝置2-3座。 事實上,從本質而言,驅逐艦就是一種大型的魚雷艇,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驅逐艦取代魚雷艇而成為一種海上魚雷攻擊的主力,如其名字一般「驅逐」魚雷艇。 不過由於ESSM的開發時程趕不上伯克Flight 2A的服役,因此伯克Flight 伯克級驅逐艦 2A仍保留前、後各一的方陣系統安裝平台,以增加一種選擇。

伯克級驅逐艦

由於只需要單向的照明,SPG-62的構造比過去美國海軍的照明雷達簡化許多,沒有G波段搜索功能,只具備X波段(I)波段照明功能 (只有發射器,沒有接收功能),成本與重量得以降低。 得益於SPY-1相位陣列雷達的高速掃瞄能力與高精確度,與先前使用SPS-48E雷達掃瞄空域的防空艦艇(如維吉尼亞級巡洋艦、紀德級驅逐艦等)相較,神盾系統在防空接戰時無論是反應時間或連續接戰表現都大幅提昇。 以SPS-48E為例,至少需要三次 接觸才能建立目標檔案,再花費一次接觸取得第二次目標的方位距離並計算出速率,再經由數次計算速度向量來完成威脅判定 ,而SPS-48E的最大水平旋轉速率是每四秒一周,三次接觸就要花費12秒,更不提後續還需要更多雷達接觸來完成速率計算與威脅判定。 首波接戰後,SPS-48E需要3至8次掃瞄才能判定是否攔截成功 ,即便繼續天線保持在固定方位,起碼也需要3至8秒;如果發現攔截失敗,很難有機會以標準飛彈進行第二波攔截(只能仰賴艦上近迫武器系統自行接戰);而精確度與掃瞄速率高的SPY-1則可在不到1秒的時間完成再掃瞄,因此仍有時間進行第二次發射 標準飛彈。 以上假設還是基於威脅來自於單一軸線,如果同時因應兩個以上不同方向的威脅,考慮到SPS-48E還需要花費額外時間輪流轉至不同的威脅方位進行精確鎖定,加上配套SPS-49雷達比SPS-48E更低的精確度與目標更新速率(最快只能五秒完成一周掃瞄),整個接戰過程花費的時間只會更長,但同時對周遭全部空域保持密集監視的SPY-1相位陣列雷達則不受影響。 由於較為注重防空戰力的保持,反潛能力上伯克級就較提康德羅加級遜色不少。

伯克級驅逐艦: 發展沿革

DDG-79~84使用的宙斯盾系统为Baseline 6.1,DDG-85~87使用Baseline 6.2,DDG-88~90则为Baseline 6.3;从Baseline6.3起,增加协同作战能力(CEC)与反弹道导弹(TBMD)能力,兼容海军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NAD)的SM-2 Block 4A。 近防方面,删除密集阵武器系统、改用ESSM舰空导弹,一方面是简化舰上的配置,当时美国海军质疑射程短、威力有限且一次只能对付一个目标的机炮CIWS,能否有效对付新一代反舰导弹,认为射程较长、威力相对较大、能主动追击目标且可同时发射多枚的新一代短程舰空导弹例如海麻雀ESSM,才是未来反导自卫的趋势。 不过由于ESSM的开发时程赶不上伯克Flight 2A的服役,因此伯克Flight 2A仍保留前、后各一的密集阵系统安装平台,以增加一种选择。 依照计划,前六艘Flight 2A(DDG-79~84)装备MK-15 Block 1B改进型密集阵系统,从DDG-85起,各舰下水与完工进行海试时,都没有装备密集阵系统。 从麦坎贝尔号(USS McCampbell DDG-85)开始,取消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

依照原本的計畫,前四艘伯克Flight 2A(DDG-79~82)裝備MK-15 Block 1B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作為墊檔,從接下來的哈沃德號(USS Howard DDG-83)起再以ESSM取代方陣系統,因此從DDG-83開始,各艦下水與完工進行海試時,都沒有裝備方陣系統。 然而由於ESSM的研發測試時程超乎預期,直到2003年3月才進入美國艦隊展開實際驗證,因此DDG-83到DDG-102等服役時省略方陣系統的各艦,在日後進塢整修時 便陸續加裝方陣系統; 不過,只有DDG-83、84安裝了兩套方陣,DDG-85以後各艦僅在艦尾直昇機庫上方裝置一座方陣Block 1B。 依照美國海軍的計畫,到2013預算年度,所有DDG-85以後的柏克級都會裝備一座方陣Block 1B。 美國海軍內部對於完全放棄方陣、全靠ESSM的作法並不是沒有疑慮,即便ESSM帳面數據再漂亮,飛彈總有一段無法彌補的最小射程死角;如果懷有敵意的小型快艇或慢速飛行器(由於識別問題,這種目標不像高速的反艦飛彈,只要出現在偵測範圍就可以逕行攔截) 接近到認定必須接戰時,能夠直接瞄準開火的方陣Block 1B近迫系統才是最有效的最後一道防線。

伯克級驅逐艦: 發展計畫

除了雷达隐身外,伯克级也在抑制红外线信号方面下了功夫,烟囱内设有喷射气冷装置,让高热废气先与外界冷空气混合降温再排出,烟囱顶部废气出口设有能屏壁烟囱内热气管道的装置,而舰上几个温度较高的部位也以隔热材料加以屏壁。 噪音抑制方面,伯克级舰底设有气泡幕噪音抑制系统,能掩蔽舰体与推进系统产生的噪音。 美國海軍2021年6月7日表示,伯克級驅逐艦Flight III首艦「傑克盧卡斯號」(DDG-125)於2021年6月4日在密西西比州的帕斯卡古拉英格爾斯造船廠下水,成為第一艘安裝最新一代AN/SPY-61相陣列雷達的驅逐艦。

  • 金刚级的舰体设计完全出自日本之手,不过整体布局明显参照自伯克Flight 1,当然两者在细节上有许多不同,且金刚级的排水量更大些。
  • 得益於SPY-1相位陣列雷達的高速掃瞄能力與高精確度,與先前使用SPS-48E雷達掃瞄空域的防空艦艇(如維吉尼亞級巡洋艦、紀德級驅逐艦等)相較,神盾系統在防空接戰時無論是反應時間或連續接戰表現都大幅提昇。
  • 依照美國海軍的計畫,到2013預算年度,所有DDG-85以後的柏克級都會裝備一座方陣Block 1B。
  • 二戰,日本是主要的發起國之一,進入白熱化階段後,日軍開闢多個戰場,瘋狂入侵了十幾個亞洲國家,甚至戰線都拉到了大洋洲,入侵了澳大利亞,而太平洋的美軍基地也遭受日軍的偷襲。

伯克級採用SQQ-89(V)4整合聲納套件,其中包含了SQS-53C艦體聲納雷達、SQR-19拖曳陣列雷達和SQQ-28直升機資料鏈等。 但艦上唯一的反潛武器系統為Mk 46歸向魚雷,早先原有計畫用Mk-41 VLS垂直發射ASROC反潛火箭,不過遭到取消。 當時設計觀念認為艦隊中已有其他船艦搭載足夠的直昇機,因此伯克級只需要有直升機甲板(cross decking)即可。 DDG-52後,伯克級開始安裝RAST輔助著艦系統,且有幫助直升機加油和補充彈藥的設備。

伯克級驅逐艦: 美國海軍測試 軍機成功遙控兩架無駕駛戰機飛行

肯定不是的,無論是瀕海戰鬥艦還是朱瓦特級驅逐艦,它們的技術單獨拿出來都是最先進的。 但是伯克3,畢竟是一款過度的艦體,你艦體還是老的嘛,排水量有限,特別是發電功率有限,影響裝備了雙波段相控陣雷達,所以開發新的一款驅逐艦勢在必行。 但是我們知道最近十年以來,國際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人也緩過神來了,我們不是沒有對手,只不過我們大意了,這個對手呢,還越來越有危險,就是太平洋對岸的中共。 那麼,無論是南海局勢還是台海都將是未來20年全球的焦點,也是最有可能發生戰爭的地方。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美國海軍的戰略思想發生了轉向,由一個海向的海洋大軍,轉向成為一個由海對陸進行支援和進攻的這麼一個建軍思維。 2000年10月12日,当地时间中午时分,隶属于大西洋舰队的科尔号奉命赴海湾地区,参加海上拦截行动,正当停泊在亚丁港准备补充燃料时,2名恐怖分子驾驶1艘装满炸药的小型橡皮艇全速冲向科尔号,并撞在左舷中部的水线部位,将左舷炸开了一个长12米,宽4米的大洞,大量海水从破口处涌入舰内,致使军舰向左倾斜最大达40度,动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瀕海戰鬥艦這個火力你不適合遠洋作戰,也沒有裝載中遠程的防空導彈,甚至沒有空間裝備,垂直發射系統,那你不就是個雞肋了嗎? 朱瓦特級驅逐艦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貴了,一艘船頂人家英國人造一艘航空母艦了。 首批伯克級驅逐艦(Flight I)於1991年開始服役,在35年的服役年限下,如果不進行延壽計畫,將在2026年起陸續退役,美國海軍將損失27艘伯克級驅逐艦,加上「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洛杉磯級」核子攻擊潛艦也逐步退役,成為未來海軍艦隊戰力缺口的隱患。 韩国在本世纪初期开发的KDX-3大型防空驱逐舰,于2002年决定采用美制“宙斯盾”系统。

伯克級驅逐艦: 服役動態

由於飛機已經成為重要的海上突擊力量,驅逐艦開始裝備大量小口徑高射炮,加強防空火力,以擔當艦隊防空警戒和雷達哨艦的任務。 針對嚴重的潛艇的威脅,舊的驅逐艦進行改造投入到反潛和護航作戰當中,並建造出大批以英國狩獵級護航驅逐艦為代表的,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護航驅逐艦。 經過研究之後,美國海軍認為當時造艦界流行以輕質鋁合金作為上層結構主要建材以降低艦體重心的作法已經不合時宜,因為鋁合金低燃點、低融點的特性正是福島戰爭中幾艘英艦中彈失火後災情迅速擴大、沒有機會滅射控制局面的主因。

伯克級驅逐艦

其實早在1975年美國海軍貝爾納普號巡洋艦與甘迺迪號航空母艦 (CV-67)相撞而失火燒毀整個上層結構後,美國海軍就已經領教到鋁合金建材耐火性差的問題,而福克蘭戰爭則促使美國造艦當局正視這個嚴重缺陷。 伯克級約有提康德羅加級75%的防空能力,美國海軍在伯克級上縱向安裝了Mk 41垂直發射系統(VLS),可發射SM-2 MR飛彈和戰斧巡弋飛彈。 但是在艦艏的Mk 41垂直發射系統只安裝了四組各8枚的發射模組(8-cell Modules )而不是提康德羅加級的八組,所以垂直發射口數量也由提康德羅加級的122具減至90具,而Flight IIA伯克級,因取消安裝垂直發射系統重填裝裝置,因而有96個垂直發射口。 從平克尼號驅逐艦(USS Pinckney DDG-91)開始,原本位於煙囪兩側船舷甲板的Mk 32型水面船艦魚雷管便移至機庫頂部垂直發射器的兩側 ,以拉近與魚雷庫之間的距離,解決了早期伯克Flight 2A不易進行魚雷再裝填的問題。 此外,從平可尼號到班布里奇號(USS Bainbridge DDG-96)等六艦,配備新開發的AN/WLD-1遙控偵雷/獵雷載具(Remote Minehunting System,RMS)進行測試,為此也 在後煙囪右側增設一個AN/WLD-1的收容庫,與尾部機庫結構融為一體,平時以庫門密封。

伯克級驅逐艦: 日本

2012年8月12日夜間,正在荷姆茲海峽航行的波特號驅逐艦與日本籍油輪MVOtowasan相撞,波特號右舷被撞開一個3米×3米的大口子,日籍油輪也嚴重受損,所幸的是並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但美國海軍為了修理波特號需要花費70萬美元,2012年10月12日,波特號修理完畢重返入役。 據消息人士稱,美國國防部計劃對伯克級進行45年延壽改造,伯克級I/IA/II型驅逐艦的設計壽命為35年,按伯克級首艦1991首艦服役的時間算,這將使伯克級的開始退役時間延後到2036年左右。 (USS Belknap CG-26)失火導致鋁製上半部全毀,以及觀察英國軍艦在福克蘭群島戰爭受損報告,而決定全鋼製。

伯克Flight 2A对于中弹后的生存能力进行改进(包括防护设计与损管系统)。 在被动防护设计方面,伯克Flight 2A增加了5个强化防爆隔舱,能减缓反舰导弹爆炸时带来的超压破坏;其中四个防爆隔舱围绕在主机舱区周围,为动力系统提供更好的保护。 由于增设机库导致舰体重心明显上升,连带减损了舰体倾斜时的复原力,因此伯克Flight 伯克級驅逐艦 2A针对涵盖3/4舰体长度的水下船壳进行加厚,一方面压低重心作为补偿,同时也改善了水线以下的抗爆震防护能力,并强化舰体大梁承受弯曲的能力。 不过为了控制成本,伯克Flight 2A取消了原本四个整体核生化防护区中的区域四(涵盖舰尾发电机舱),这使全舰抵抗空中核爆超压的能力有所降低。 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美国开始扩大海军建设投入,积极推行“海上计划2000”攻势理论(即前进战略),加上国会对海军以“经费导向”发展的佩里级护卫舰非常不满,众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更明确表示不支持经济性重于性能的造舰设计。

伯克級驅逐艦: 驅逐艦

葛茨辦公室的發言人赫南德茲上校表示,要達到355艘「大艦隊」的目標仍有許多變數,但海軍目前最優先要確保接替「俄亥俄級」的「哥倫比亞級」核子戰略潛艦準時服役,以維持彈道飛彈的嚇阻能力。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海軍擬取消「伯克級」驅逐艦(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的延壽計劃,認為其效益並不划算,這意味著2026年至2034年間,有27艘伯克級驅逐艦將從前線退役,也代表美國總統川普的355艘「大艦隊」目標幾乎無望。 伯克级DDG-51~67使用的为Baseline4,DDG-68~71采用的版本则为Baseline5.1/5.2。 主要雷达系统方面,伯克级采用新一代SPY-1D相控阵雷达,拥有比前一代SPY-1A/B更先进的技术,成本、重量与体积都较前者减少。

伯克級驅逐艦: 發展

該艦之後由半潛式重載船藍馬林魚號(MV Blue Marlin)從日本橫須賀基地載運回美國密西西比州船廠修理。 此外,在神盾系在設計階段時已經考慮到蘇聯各種電子反制措施的進步,故花了極大的心力,使神盾系統能在強烈的電子干擾環境中運作。 伯克級驅逐艦 而瀕海戰鬥艦的出現,你一聽這名字就知道,瀕海瀕海,它就是在潛水作戰的,所以瀕海戰鬥艦,它特點是吃水特別淺,速度特別高,採用的是噴水推進速度能達到50節以上,就是接近90公里了,就可比我們開車速度還要快,可以說是水上摩托車。 2000年10月,科爾號(DDG-67)在葉門補給時遭自殺小艇撞破船身,造成39名船員受傷、17名船員喪生。

新型伯克III驅逐艦以雷神(Raytheon)AN/SPY-6先進飛彈防禦雷達(Advanced Missile Defense Radar,AMDR)取代SPY-1雷達。 新型AN/SPY-6為主動電子掃瞄陣列雷達(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radar)結合氮化鎵收發模組,據稱功能比AN/SPY-1強30倍,探測距離約1000公里。 為支援新系統,新型伯克III驅逐艦的發電與冷卻系統比舊艦強大,新型的4百萬瓦勞斯萊斯(Rolls-Royce)發電機將取代原本的3百萬瓦發電機。

四面SPY-1D相控阵天线都安装在艏楼结构上,共用单一的雷达发射机。 为了不影响后方SPY-1D的搜索范围,伯克级的两个纵列式烟囱、后部照射雷达与MK-15 CIWS都沿着纵贯舰身中央的轴线,以阶梯状依次安装。 基于节省成本,伯克级的宙斯盾系统经过简化,例如UYK-43计算机总数由CG-47舰宙斯盾系统的7台减为5台,全舰只安装3部照射雷达。 由于将排水量限制在8000吨以内根本不切实际,因此在1983年5月进入合约设计阶段时,将DDG-51排水量基准放宽到8370吨;直到1984年合约设计阶段将近完成时,莱曼还是让英格尔斯厂提出一个采用斯普鲁恩斯级舰体的备案。 [7-8]1984年,美国海军在1985年度预算中列入首艘DDG-51的细节设计与建造经费,总计11.2亿美元,并计划在1987~1992年陆续订购后续28艘。

伯克級驅逐艦: 美國海軍測試 軍機成功遙控兩架無駕駛戰機飛行

據《國防新聞》此前報導,為了因應對俄羅斯和中國的超高速反艦飛彈、彈道飛彈所構成的各種威脅,AN/SPY-6雷達與舊的AN/SPY-1D雷達相比,可以同時執行反彈道飛彈、防空和反水面作戰行動,還具備全時段、360度全方位全空域內自動跟蹤數百個目標的能力,而且在後續的維修保養上,也更加容易。 一個國家海軍發展的策略是根據競爭對手制定的,在冷戰時期,我們知道美國人的競爭對手就是蘇聯,美國當時海軍的兩個重要任務,一個是反導一個是反潛。 為什麼要反潛呢,是因為當時的蘇聯有著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潛艇部隊之一,有著大量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

伯克級驅逐艦: 發展計畫

它的武器裝備不足,簡單來說,在一艘獨立及瀕海戰鬥艦上只有一門57毫米的火炮再加一座滾筒的公羊防空近程導彈,8具反艦導彈發射器這樣的一個火力配置,連中華民國的導彈艇都比不上。 那麼這個時候,美國海軍的主要任務就不再是在海洋上找對手打擊對手了,而是我從海洋上發動對陸地的進攻和支援。 那正是在這樣的思維指導下誕生了這麼三款軍艦,就是我們之前說的朱瓦特級驅逐艦,自由級和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伯克級驅逐艦 這就有一個問題了,從89年下水到現在已經30年過去了,美國為什麼現在還要建造伯克級驅逐艦? 我們今天就借伯克3下水的這個機會和大家聊聊,美國海軍過去幾十年走過的彎路。

儘管海軍信誓旦旦未來將繼續擴大艦隊,但在削減建造新艦和現有部隊的情況下,要如何達成目標仍是未知數。 这个方案经过水面战副作战部长、海军军备司令与NAVSEA司令审核后,上呈给海军作战部长海沃德;最后海沃德于1982年3月26日正式批准此方案,同时将DDGX更名为DDG-51,代表此计划的概念已经确立。 伯克級服役期間不斷進行改良,形成多個批次,美國海軍亦陸續將現役IIA型伯克級上使用的舊型AN/SPY-1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更換成新型的AN/SPY-64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 將CIC的戰鬥系統元件分散到三個不同區域的戰鬥系統設備室,並將戰斧巡弋飛彈控制台與聲納顯控台從CIC中移出另外設置;不過對於第一線美國海軍人員而言,無論哪一種方案都會改變現有的操作習慣,並造成過若干不便,所以一開始是帶有若干排斥的。

伯克級驅逐艦: 日本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