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特族全攻略
“尼特族”青年虽然属于个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权利,但无疑对国家、社会、自身都是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更重要的是,“尼特族”是对青年自身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在自身发展的黄金时代自动放弃了最宝贵的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自身、实现全面发展的大好机遇。 的确,我们应该承认“尼特族”青年属于个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但“尼特族”现象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公共议题,并非针对个体,而是从社会健康、良序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内在意义。 若这个现象不能得到改善,无疑对国家、对社会、对青年自身都是一种资源浪费。 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廉思推算,我国这一群体规模为500万人至600万人,其中20岁至24岁的比例最高。 廉思指出,他们主要生活在城镇地区,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等原因赋闲在家,在经济上依赖家庭,“啃老”过活。
除上述共同点外,各国“尼特族”现象还受其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 如日本“尼特族”依赖失业金生存、美国“尼特族”群体则在2020疫情爆发后加速壮大……对比其它国家,我国“尼特族”兴起的原因也存在不同之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吴强曾在2019年对广东4个县的“尼特族”群体进行调研。 他告诉记者,“尼特族”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对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和传统的养老观念产生冲击,对社会而言,更是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引起就业人口的结构失衡,成为社会治理和国家发展的潜在风险。 解决尼特族的问题首先,社会一定是要给予帮助和重视的,不能忽视这一群体的存在,甚至需要为一些人提供合适的工作。 其次,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生活观念,要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让他们可以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
尼特族: 狮城新闻 | 新加坡新闻
“尼特族”缺乏独立能力,就说明他们从小就被父母溺爱,没有养成独立自主的人格,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他们长大后不敢面对困难。 “躺平”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不求功利的上进,从来不会为了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更不会无缘无故给别人带来麻烦,不会执着用上流社会的圈子禁锢自己。 就拿我国“躺平族”举例,这些年轻人被高房价、彩礼、“996”加班压得喘不来气,不想被“内卷”压迫一生,于是就选择用“躺平”来对抗。 其实,这位男生毕业后也找过工作,只不过日本公司非常看重人脉和资历,越老越吃香,许多六七十岁的老人还占据着重要的岗位。 最近一段期间,网络又诞生了新名词——“躺平”,顾名思义,就是指年轻人不再满心热血,为了追求所谓的梦想、婚姻、孩子而奋斗。 而我们的应试教育放松乃至放弃了对子女独立自强、勤俭节约,奋斗不息等人格精神的培养,也进一步补涨了尼特族的崛起。
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为未就业或失业青年能够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了“尼特族”的后顾之忧。 因此,从本质上说,“尼特族”是一种社会发展与新一代青年共同作用形成的新现象,已成为部分青年自觉或不自觉选择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主要在发达国家和人力资源严重过剩、经济高增长、生活水准高国家的青年阶层中产生。 在香港则称之为双失青年(失学兼失业的青年);在美国称为归巢族,意指孩子毕业又回到家庭,继续依靠父母的照顾及经济支援;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也被称为啃老族,靠啃食父母老本生活。 由于实际上尼特族(无业在家)与家里蹲(不喜出门)所指的群体有所区别,故此现时多仿效日本直接以尼特族称之。
尼特族: 尼特族(術語)
其实,有时“迷惘”,也是一种“向上追求”,相对于懵懂地自我满足,“迷惘期”又何尝不是自我检视、思考的过程,无论是待业或在职,焦虑、迷茫在生活的各个阶段均存在。 对于“尼特族”青年自身而言,应该学会调整心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社会竞争,不灰心、不气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保持向上、奋斗的生活热情,主动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我国依赖人口红利、低人工成本的发展模式仍在继续。
- 即便真的發生戰爭級的衝突,這些平日訓練有素的漁防,只要配備正式攻擊武器,也會成為一支潛力無窮的軍事力量,恐怕連他國的海軍都會有所忌憚。
- 周燕玲:共性方面,中日尼特族都有一些特征,例如单身、啃老、“宅”等,其背景都是工作机会减少、全球资本主义带来的劳动雇佣关系非正规化、灵活化,同时也意味着正规、体面的工作更加稀缺。
- 人,他們沒有工作的真正原因包括賦閒在家、等待當兵等種種因素,所以扣除等待當兵等因素後,才是真正的尼特族。
- 普通的人为了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舒适的生活方式,工作是唯一有保障的选择,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社会健康运转的方式。
- 新尼特族之所以成为尼特族,是因他们认为世间冷漠,所以应传达世间还是有温暖的讯息,让新尼特族了解生命的意义是与他人连结及付出,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找出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
- 一个喜欢蹲在屋子里看电脑屏幕的“天才少女”紫苑寺有子,一位对自己人生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的高中生藤岛鸣海,一群不升学,不就业,终日“无所事事”的尼特族们,却用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经历,写下了一部名为《神的记事本》的故事。
- 他那时打算在离开学校后,在一个父亲朋友经营的园艺公司工作,当一名普通工人,每天搬搬泥土,养养花什么的。
- 人力资源部门、高校就业机构、共青团组织、社区基层组织等要织密自身服务对象中成为“尼特族”青年的经常性联系网络,同学、朋友、亲戚、邻里、社工也要多多关心,主动与“尼特族”青年保持联系,避免“尼特族”青年的自我封闭。
在儿童青少年白皮书中,关于成为“无业青壮年”的原因,调查对象从“想工作但没有求职(有就业意愿)”和“不想工作,不想求职(没有就业意愿)”两方面分别给出了原因。 整体数据来源于“就业构造基本调查”,由于该调查5年一次,所以目前数据更新至2017年。 帮助“尼特族”回归职场,社会应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再就业培训体系。 现有的培训方式存在简单粗放、层次不高问题,未能同劳动力市场形成供求信息反馈体系。
尼特族: 社會問題
毕竟它描写的是尼特族,是一群被社会边缘化,不参与“集体行动”的群体。 虽然常常出现在各种MAD中,但《神的记事本》中的女主角却并不那么令人熟知。 毕竟在故事里常常被称作爱丽丝的她,甚至连紫苑寺有子这个略微“复杂”的名字也经常被人们忘记。
- 台北大學生物產業傳播及發展系教授陳玉華表示,“尼特族”拖延獨立,選擇讓父母養,造成家庭經濟負擔。
- 余闲:媒体是这样的,有这种大新闻,不添油加醋就怪了,至于后果,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考虑,不过这事要发生在今天,大概就没那么大的影响力了,事件传播会更快,但也会被很快遗忘,马上就有新的事情值得关注。
-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百度云等相关站点自动搜索采集信息,相关链接已经注明来源。
- 整体数据来源于“就业构造基本调查”,由于该调查5年一次,所以目前数据更新至2017年。
- 15至24岁未升学与未就业人数,结果显示约占12.
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显示,全球有将近五分之一的青年属于“尼特族”,而且自2005年以来,任何地区的“尼特族”青年比例都未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这表明“尼特族”现象已然成为困扰各国的全球趋势性问题。 社区可以提供更多公益性岗位,发掘不同青年的兴趣点,变个人兴趣为职业乐趣,让他们在满足兴趣的过程中逐渐体现个人的价值,并从公益性岗位逐渐过渡到正常的社会职业,让公益性岗位成为他们未来就业的“孵化器”。
尼特族: 新加坡“尼特族”数量持续攀升,不上学、不工作…政府不会养你的
社区还可以提供部分以参加工作或劳动为前提的经费资助和项目帮扶,鼓励他们从事“自雇性”或“灵活性”的工作。 通过专业的社工组织,为其家庭提供互动模式的治疗服务,帮助其改变不健康的家庭关系,逐步提高家庭对该群体再就业的支持力度,从家庭结构角度帮助该群体就业创业。 当前,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劳动力短缺问题越发明显,似乎社会上应该是“四海无闲人,青年皆就业”的图景。 可现实恰恰相反,当前青年“慢就业”“主动不就业”现象日益凸显。 这个现象有一个国际通用名称——“尼特族”,它是英文“NEETs”的音译,是英国政府反社会排斥办公室于1999年首创的术语,指处于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三种状态并存的社会群体。 更具影响性的是,这些具备劳动能力的青年自愿选择不就业的生活状态所形成的舆论导向,不利于奋斗精神和劳动精神的养成,其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消解了社会的实干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广大青年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动力。
还有些尼特族,整天在家呆着,不出去找工作,哪怕父母提供有很好的工作机会,他们也不愿意。 37岁的阿亮,自从博士毕业后,再也不出门,也不找工作,就在家啃老。 余闲:媒体是这样的,有这种大新闻,不添油加醋就怪了,至于后果,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考虑,不过这事要发生在今天,大概就没那么大的影响力了,事件传播会更快,但也会被很快遗忘,马上就有新的事情值得关注。 小宅:在埼玉县连续发生4起女童失踪案,后来发现就是这个宫崎勤干的,而且是虐待、杀人、甚至是食人饮血,所以才会造成全社会的震动。
尼特族: 社会问题
对于家庭生活的依赖和对于社会生活的不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不同点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四点:其一,日本尼特族直接源于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的经济萧条,就业率因而迅速下降。 而中国2000年前后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开始出现尼特族和失业大学生现象;其二,社会福利保障系统不同。 日本尼特族部分依赖失业金生存,而中国此类情况很少;其三,中国尼特族有部分是因工作过程中的体验问题,而选择离开职场,比如过劳、收入低、无尊严等。 我国依赖人口红利、低人工成本的发展模式仍在继续,这与日本在程度上、性质上有所不同;其四,中国年轻人与家长“一体化”以及啃老的现象比较突出,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缺乏主体性,职业指导的社会教育较为稀缺。
“‘尼特族’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劳动力升级速度快于产业结构升级速度。 ”廉思说,当下,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战略性调整时期,产业结构处在转型升级阶段,存在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而高校教育培养模式超前,社会无法提供与现有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相匹配的就业岗位。 总而言之,尼特族产生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社会、家庭、个人等等的问题融合在一起,很容易产生这样的一类人群。 他们可能心里也会质疑、会迷茫,但是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指正,最终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一种生活方式。 尼特族就是我们国家所说的啃老族,他们不工作,不社交,终日无所事事,所有的生活来源全靠父母。
尼特族: 尼特族收集狂热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2017年的数据,全球尼特族人数占青年人口总数的21.8%,其中发展中国家为12.1%,新兴国家为25.2%,发达国家为13.1%。 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尚不充分,社会认可度低,在人才筛选和分流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也催生了部分“尼特族”。 当下,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战略性调整时期,产业结构处在转型升级阶段,劳动力升级速度快于产业结构升级速度,社会无法提供与现有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相匹配的就业岗位。 好工作、好资源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必须依靠竞争才能得到。 我国高校毕业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新增就业岗位的供给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不匹配,使得就业竞争愈发激烈。 ・“忙于校外进修学习”等原因的人群是在对自己未来进行规划之后成为“无业青壮年”的,这和被视为一大问题的“尼特族”在本质上并不一致。
,也能做一些事情,雖然花家裡的錢,可以讓所得重分配,對社會還是有貢獻,但如果對人生了無生趣、載浮載沈的話,就值得注意了。 啃老族(行業人物) 啃老族,又稱“吃老族”或“傍老族”,或者尼特族,尼特族是NEET在台灣的譯音,NEET的全稱是,最早… 尼特族 尼特族 尼特族是NEET在台灣的譯音,NEET的全稱是,最早使用於英國,之後漸漸的使用在其他國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學… 尼特族(術語) 尼特族是NEET在台灣的譯音,NEET的全稱是,最早使用於英國,之後漸漸的使用在其他國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學… 在所有人文科學落後的國家形態下,人類的幼年會如何度過,這個過程總能成為頗受社會關注的焦點。
尼特族: 尼特族自闭型
他希望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比如在建筑业或甚至在农业工作,但当时他找不到这样的工作,也不想再回学校学习或者接受培训。 但理查德只在这个园艺公司待了一个月,就被公司以“经济衰退”为由解雇了。 理查德只能重新找工作,找一份不需要资质的工作。
生活起居几乎全部依靠他们,前几个月自己搬出去住了。 衣服自己洗,饭自己烧,他们又怕我吃不好,天天邀请我回去吃饭,但我又不想出门,就让父母帮我送下生活物资和他们自己烧的菜。 平时需要花钱的地方都是父母出,尽管不是自己所有的需求父母都能满足,但是活着没问题。 据2016年全国青年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有约2万100名尼特族,占青年居住人口的4.1%。 比起2013年的1万9700名(3.7%),攀升了0.4%。
尼特族: 新闻
然而當經濟情況長期未見好轉時,尼特族造成對社會秩序的壓力會與日俱增,衝突也會激化。 有證據顯示,為了解決青年勞動力過剩的問題,國家會透過公共建設、強制就業或募兵等方式來消除此問題,但如果經濟本身不能改善,以吸收失業人口,在資源不足下,政府的強制性作為會使事件變得更糟,甚至引發內亂或戰爭。 日本與德國皆曾面對青壯年人口在經濟蕭條期大量失業的情況,亦使用強制手段來解決,結果卻演變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因此除了以經濟層面解決外,別無他法以治本。
周燕玲:共性方面,中日尼特族都有一些特征,例如单身、啃老、“宅”等,其背景都是工作机会减少、全球资本主义带来的劳动雇佣关系非正规化、灵活化,同时也意味着正规、体面的工作更加稀缺。 但我认为两者反映的社会结构问题不同:日本尼特族是典型的、全球性的青年就业问题,而中国更为复杂,是就业问题、劳动问题、职业问题三者交织的结果。 法媒《小日报》报道,“尼特族(NEET)”是指不学习,不工作,也不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社会人群,主要指16-35之间的年轻人。 NEET的全称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尼特族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某社会机构在199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之后作为一种普遍现象被越来越多人所知道。 虽然调查显示不升学未就业青年的家庭条件处于一般水平,56.28% 的家庭年收入低于10万元,但这些青年所处的家庭经济实力仍足以供养一个剩余劳动力,不需要其进入就业市场就可以实现生活基本保障,这使得他们就业的客观动力不足。
學者認為,“尼特族”長期“家裡蹲”,不僅加重家庭經濟負擔,也不利於勞動市場新陳代謝。 台灣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副教授李易駿說:“年輕人不婚、不育、不生、不養、不工作,究竟在做什麼? 尼特族 ”他擔心這些抗拒職場的青少年會誤入歧途,成為治安隱憂。 台北大學生物產業傳播及發展系教授陳玉華表示,“尼特族”拖延獨立,選擇讓父母養,造成家庭經濟負擔。
但正如《光明日报》所分析的,从大体上来说,一个经济体在达致一个阶段后,就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经济机会选择相对多元,加班加点的边际效益降低,自然会产生一批“扶不上墙”的年轻人。 首先父母要停止理想化他们后代的潜力,要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少部分“精英”儿童值得不惜一切的高投入的过高的期望。 研究人士称,“尼特族”不融入社会往往并非因为社会不给他们容身之地,相反,他们往往被父母精心呵护着成长,“好极了”和“我爱你”是他们童年的背景音乐。 他们的父母花费了大量金钱和时间来教育他们,相信他们的孩子有无限的潜力,相信他们的未来会一片光明。
尼特族: 帮助尼特族改变生活方式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社会现象的研究和讨论,不在于它是否符合统计学意义上的多数,而在于其蕴含的社会意义。 甚至社会学特别会关注“少数”现象,因为这类现象及其中的人往往因为处于少数、边缘位置而处于非常不平等、弱势的境况。 可以用部分这类现象的变化,来作为衡量社会内在机制和总体状态的指标。 例如社会学研究经典涂尔干的《自杀论》,认为自杀现象与“社会失范”直接相关。 全球已有2.6亿年轻人成为“尼特族”,即“不就业、不上学、不受训”的“三不青年”,其英文缩写是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尼特族 or Training)。
他的父亲为他联系好了这份工作,所以,他也不必为自己学历太低,找不到工作而担心。 从ONS的统计数量来看,尽管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尼特族的比例有小幅上升,但从2010年10月以来的总体统计数据来看,英国尼特族的比例在不断下降,从2011年4-6月最高的将近17%降至目前10.6%的比例。 2020年10月至12月,据估计,英国约有72.8万年轻人是尼特族,也创下了历史新低,与2020年10月至12月相比,减少了6.9万。 调查还显示,意大利的“尼特族”往往教育水平较低,主要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和半岛南部,特别是坎帕尼亚、卡拉布里亚和西西里。 从小时候开始就是个一无是处甚至是垫底的废物,同学间的关系也不好。 中考前就决定以后去电子厂打工然后一个人混完余生。
尼特族: 尼特族什么意思 为什么现如今“尼特族”越来越多
“尼特族”在身份上由于已经离开学校,不属于学生;又由于未就业没有被单位管理,处于事业“空窗”期,这种人生“悬置”状态如果长时间持续,就有可能导致行为上的“失控”。 新加坡人力部同国际劳工组织(ILO)也指出,尼特族是青年人口较弱势的一群人,他们在人力市场及社会排斥方面有更高的风险。 工作要求提高,再加上经济情况的不确定性,或导致尼特族数字会继续增长。 研究发现,对于一部分尼特族进行合理引导,他们的尼特现象会出现“自我恢复”的趋势。 当新尼特族真正意识到“持续尼特”并不能改变现有环境时,他们会将个人情感偏执转换为提升自己和改变现状的活力,从而转变为社会生产力。
尼特族: 租不起房的網咖難民、啃老尼特族 日本繁華社會背後的難題
随着年龄增长,“尼特族”在青年人口中占比下降,城镇规模高于农村,女性规模高于男性。 从普查数据分析,不升学未就业青年主要集中于 16—30 岁之间,其中20—24 岁的比例最高,可见该群体不工作的状态并非是永久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机会的到来,部分人群会脱离不工作状态进入职场。 在地区分布上,将近七成的不升学未就业青年集中于城镇地区,其中城市地区的比例最高。 认为目标太远太难、实现无望从而感到奋斗“无意义”,压力、焦虑、迷茫是很多“尼特族”的共同感受。 如今,65后、70后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对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无论是选择参加工作还是自主创业似乎都很难闯出一条新路子。
在失业过渡期,许多人曾积极寻求再就业、考研、考证等新出路,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性和不安于现状的奋斗精神。 当前,“尼特族”现象在国内已出现苗头,折射出一些领域社会矛盾突出、大众心理防御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对于这一苗头性问题,社会要予以正视,综合施策,帮助“尼特族”激发奋斗精神,回归职场,融入社会,摘掉“尼特”帽。 我們無法接受資本主義生產體制,不願意走入職場,然而在現行社會的教育與主流媒體散播的觀念中,卻幾乎沒有提供我們除了成為有用勞力(主要是對於私人資本積累而言)以外的替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