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詳細攻略
九華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別在神光嶺、百歲宮、雙溪寺。 神光嶺肉身殿是安置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稱“地藏塔”。 九華山開闢為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成為一千多年來僧侶及大眾的朝聖地,緣起於新羅國僧人“金地藏”的修道故事。
九華山歷代高僧輩出,從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樽肉身,現有5樽可供觀瞻,其中明代無瑕和尚肉身被崇禎皇帝敕封為「應身菩薩」,1999年1月發現的仁義師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 終於抵達肉身寶殿,此地原名金地藏塔,俗稱“老爺頂”。 位於九華街西神光嶺頭,始建于唐代貞元十三年(西元797年),重建于清同治年間(西元1862~1874年)。 金地藏晚年以此為南台讀經,其圓寂三年後,仍顏面如生,正是菩薩降世應化之兆,遂在此建三層石塔安葬其肉身,即肉身塔,又稱地藏墳。
九華山: 苗栗銅鑼賞杭菊/九華山天空步道
而且時常將自己的米糧布施予貧病民眾,卻終身不受供養,以大悲心修習苦行,替人治病。 法師時常於板凳上打坐,一連數日,練就「不倒單」,二十 餘年未曾沾著床席。 在成長階段,法師一直是聰慧過人,早年就讀臺北市第三女子高中(即今北一女中)。 自幼,法師每見諸佛菩薩聖像,皆萬分虔誠,崇敬有加,再三頂禮。 平時行止端嚴,侍母至孝,悲心滿懷,時常布施便當飯菜,分贈貧苦同學而樂此不疲。
傳說他圓寂後三年依然顏面如生,僧徒視為菩薩靈跡,建一石塔將肉身供於石塔中,尊為“金地藏”,後來加建寺廟,即是我們今天所見到得“月身寶殿”。 由於佛教忌食肉,因此原名肉身寶殿,取它的古字月,改為現在的’’月身寶殿’’。 九華山號稱九十九峰、十八景,鼎盛時期,寺庵一百五、僧尼三四千。 李白遊山時曾讚九峰如天賜九蓮,詩贊「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於是九華之名遂聞於天下。
九華山: 旅行指南 :: Travel guide
「救世法師」部分舍利目前供奉在現址銅鑼九華山 大興善寺的舍利塔中,其餘則供奉在佛堂諸佛像的正前方,以燈光照射,反射出七彩神聖的光芒;而左前方比丘尼金身塑像,即是開山始祖無名法師。 參拜信眾,往來不絕;而法師一生造就九華山 香火鼎盛,信徒、志工遍及全省,成為臺灣著名朝山聖地。 苗栗縣的九華山「大興善寺」是知名的宗教聖地,目前有銅鑼及三義兩個道場,此篇介紹的是位於銅鑼鄉九湖村的道場。
被中國譽為「國之瑰寶」、世界奇觀,已成為中國壯麗山河的象徵。 黃山素有「中國第一奇山」之譽,山脈延綿250公里,呈東北往西南走向。 山勢峻極而險幻,千峰境秀,萬壑崢嶸,有千公尺以上高峰77座。 三十六大峰,巍峨峻峭;三十六小峰,崢嶸秀麗。 「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均海拔1800公尺以上。
九華山: 九華山位置境域
三、四進之間院牆上都還嵌有明、清以來的石碑。 有全臺最高天空自行車道的「九華山天空步道」,以環型車道設計的路線,全長約8公里。 由於某些路段與舊有的茶園產業道路結合,沿途會經過寬闊的綠油茶園田野景觀,實際到「天空步道」,有橫跨山谷的古意吊橋和景觀橋,站在景觀台上,銅鑼全景盡收眼底,讓人讚歎。
大興善寺在法師示寂後不久,據說「救世師父」曾親自現身, 指示弟子和信眾前往銅鑼鄉重新開闢九華山 叢林,建立道場,繼續廣度眾生,傳佛慧燈。 於是苑裡大興善寺便於同年(七十四年)農曆六月二十二日遷移至苗栗縣銅 鑼鄉九湖村十六鄰的茄苳峴頂,而寺廟所在地乃九湖村地理位置的最高處,即世人所稱之九華山 。 值得一提的是,在寺廟遷徙前,這一帶統稱為「九湖村」,直到大 興善寺遷移至此,此一山頭,也就是寺廟所在地即被冠以「九華山 」名號,至於寺廟以外的地方,仍延續「九湖村」舊稱。 在寺廟遷移之後,原先位於苑裡鎮苑南里 十鄰和平路一八一號的舊址就已廢除改建。 九華山 年地藏菩薩金地藏 降世,在九華山修行七十五年。
九華山: 九華山人文歷史
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 2006年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7年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今存寺廟90餘座(其中9座列為全國重點寺院,30座列為省級重點寺院),有僧尼近600人,存真身(肉身)5尊,佛像6300餘尊,藏歷代經籍、法器等文物2000餘件。 九華山 當中最莊嚴神聖的,要算是肉身殿,又稱神光嶺肉身寶殿,位於九華山神光嶺。 據說,殿內藏有金地藏的肉身舍利,可說是到九華山朝聖參拜的必到之地。 「慈航」法師民國43年圓寂,弟子依所囑裝缸,五年後開缸,大師肉身完整,呈玻璃色,五官分明,鬚髮生長,兩手下垂,肉身不壞,雙腿盤坐,宛然如生,成為台灣省保存第一位肉身菩薩。 民國74年6月底大興善寺遷移至苗栗銅鑼鄉九湖村茄冬峴,後有兩年多時間母親即不在朝拜,主要也聽到女尼已往生。 慈明和尚金身,當膜拜時,尚置於大悲樓內,大悲樓殿堂中央供奉觀世音菩薩,我參拜之時,主殿大雄寶殿及地藏殿尚施工階段,四周磚土一片狼籍,經四年有餘應已峻工了。
九華山: 佛教救度生命的三種模式
殿宇面闊三間,進深16米,地面平鋪漢白玉石。 殿內供有騎著獨角靈獸“諦聽”的地藏菩薩塑像。 中央為1.8米高的漢白玉塔基,基座四角有回柱頂梁,基上矗立七級木質寶塔,高約17米。 遊人可在這裡看到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台之上的肉身菩薩。 塔的每層八面皆有佛龕,每龕均供奉地藏金色坐像,共大小不等五十六尊,塑造於清光緒十二年。
許多遊客和信徒來自九華山的必去之處也是這裡。 這裡是安葬高僧金喬覺也就是地藏菩薩的地方。 這座肉身寶殿是殿中有一座塔,塔裡面有一口缸,缸裡面便是金喬覺的肉身。 但是可以燒香祈福,或者進入大殿內順時針的繞塔祈福。 更多的遊客是在祈福拜完之後繞著寶殿走三圈,據說這樣可以更靈驗哦。 交通資訊:遊客乘飛機可抵合肥、安慶、黃山、南京等機場。
九華山: 肉身舍利
於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展,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 遊人可以在寺裏的肉身殿看到這具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台之上的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涅槃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于新罗王族,姓金名乔觉,于唐开元间(一说永徽间)渡海至此,见山明水秀,于此修行。 建中初,唐德宗赐名化城寺,为九华山第一座寺庙。
不設功德箱是大興善寺的一大特色,每位師父除了唸佛,每天均需不斷從事出坡勞務,恭身實踐佛法。 的大門前,這是一家九華山佛教協會開辦的賓館,專門接待來九華山朝拜的四方信徒與遊客。 他臨時起意,打算搬到這裡小住,於是踏進大門到總台查詢。 建在平坦的九華街外,大部分都建在山嶺上或懸崖邊。
九華山: 九華山主要山峯
个别岭岗顶部宽度窄仄,两侧坡度陡峻,如化城岭(428—580米),属此类型。 一般岭岗都顶宽坡缓,风化覆盖层厚,如大岭头(646—820米)、八都岗(663—720米)、平田岗等。 沉积岩——砂岩、页岩和灰岩等组成的低山,多呈连绵起伏状态,主要分布在山体的西南部和北部。 如南山(816.8米)、白家山(751米)、灰石壁(833米)、峰尖(589米)、云双山(565米)等。 其中质纯、厚层灰岩组成的低山,有幽深的溶洞发育,如九华山南麓的神仙洞、鱼龙洞即是。
- 此間佛教對內主要靠自立自強、對外靠擴大交往,擴大國際影響。
- 花岗岩体虽很坚硬,但有裂隙可循,雨水、地面流水沿裂隙冲刷,逐渐把它分解开来。
- 有時巧石不只一個,是多個巧石的組合,這種組合能構成某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景觀,例如“蓬萊三島”巧石恰好有三塊,而這三塊巧石周圍又常常有雲霧回繞,如翻滾的海浪,因此稱為“蓬萊三島”。
- 如据1942年九华山僧道名册统计,九华道院、太极茅蓬、海慧寺、净修茅蓬、西来庵等处共住有道士8人,女冠13人。
由于组成其山体的花岗岩十分密致、坚硬,抗风化、流水冲蚀能力强,故形成浑圆顶状的山峰。 九華山 峰西有罗汉墩,是山脊上展开的一大片空旷地,遗有古庙基。 九華山 天柱峰位于青峭湾西北,海拔1004米。 清代《九华山志》载:“天柱峰耸拔千仞,如柱倚天,此华东(指九华山东部)第一峰也。
九華山: 行程費用說明
景區座標於安徽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擁有大小寺院九十九座,前往的遊客大多會選擇一些重點寺院遊覽,首先,個人推薦化城市,因為它是九華山的開山祖寺,擁有不可逾越的地位和高度。 其次,前往肉身寶殿,金地藏的肉身就供奉在這裡,值得一去。 然後前往上禪堂,在這裡可以接觀音聖水,明目增智,淨化心靈。
九華山: 九華山最出名的是什麼?他的開山祖師又是誰?為何成為旅遊勝地?
羅漢峯位於天台峯西北,海拔1280米。 由於組成其山體的花崗岩十分密緻、堅硬,抗風化、流水沖蝕能力強,故形成渾圓頂狀的山峯。 峯西有羅漢墩,是山脊上展開的一大片空曠地,遺有古廟基。 天台峯又名”天台正頂”,海拔1306米,九華山第三高峯。
九華山: 九华山天台峰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随海拔高度而增加,其他三季随海拔高度而减小。 九華山 百岁宫比九华街位置高,但降水量反而少。 这是因为百岁宫地处突出的山脊,风速比低凹处九华街较大,小雨滴被风吹走不易下降,故而九华街降水量比百岁宫多。
,相傳一古人持懷疑態度登山,至此始信黃山之奇,故名之。 主要景觀有黑虎松、連理松、童子拜觀音、狗熊爬山、臥龍松、探海松、轅門松等。 隨後前往北海散花塢,這裡的主要景觀包括夢筆生花、筆架峰、駱駝峰、上升峰、飛來鐘、姜太公釣魚等等。 ,黃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譽,海拔一千八百公尺,以「奇峰、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中外的名勝,自古以來即是眾騷人墨客的靈感泉源。
九華山: 九華山水文情況
古拜經台在天臺峰下,距觀音峰約2華里。 相傳金地藏曾在此處拜誦《華嚴經》,僧人建此寺紀念,名為「大願庵」(佛教稱金地藏「大願菩薩」)。 因為「拜經」較通俗易記,所以都稱它「古拜經台」。 PS:前往洛迦山碼頭搭船時,碼頭會有很多遊客排隊等上船,請跟緊團體前進,抵達洛迦山後導遊會宣佈回程開船時間和集合地點,請務必遵守時間返回集合點,勿遲到以免錯過船班時間,造成團體行程延遲。
文人骚客的雅助、帝王的扶助,遂使九华山佛教至于鼎盛。 4、九华山佛教“结社”护教(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前)。 成立“九华山佛学院“加强佛学研究与交流,广泛增进同朝、印、日等国外佛教界的交往。 此间佛教对内主要靠自立自强、对外靠扩大交往,扩大国际影响。 从建国初“农禅两不误”到“文化大革命”浩劫。 九華山位於中國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薩的道場。
九華山: 九華山花臺景區:最是一年秋好處天然彩畫最撩人
九華山河溪屬長江水系一、二級支流的中、上游段,從山體中心部位呈放射狀向外流出,鑲嵌在山地、丘陵之間。 規模最大的為九華河和青通河,它們均為長江一級支流,沿斷層和岩層接觸帶發育。 山南以陵陽河和喇叭河規模最大,均向南匯入太平湖,經青弋江入長江。 九華山地流出的河流河谷縱剖面呈階梯狀,多裂點、陡坎,形成許多飛瀑,如龍池瀑、九子泉、舒姑泉等。
該塔原位於九華山化城寺廣場東南側,清末被毀,後在原塔址掘井,恢復了當年廣場原貌,待福德之人重建此塔。 九華山佛教是佛教徒弘通世俗,導化、融合儒道的產物,九華山就是釋儒道互動下形成的佛化自然。 作為一種文化化自然,九華山千百年來承載着民間對地藏精神的信仰,這種信仰及其活動又繁衍了特定的九華山的文化。 九華山佛教及其文化的形成、發展並非單純的文化現象,有着極其複雜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原因。 九華山體的中山多為絕壁危崖環繞,且山巔、坡上多有怪石。
白天風沿山谷向山頂吹,稱為穀風;夜晚風又沿山谷向山下吹,稱為山風。 九華山 九華山花崗岩體形成陡懸式中心峽谷區,九華的奇峯、怪石也多分佈於此。 青陽巖體分佈於九華山的外圍,形成於晚三疊紀的印支運動,巖體本身為九華山岩體侵入破壞而不完整,侵入圍巖為下古生界,接觸面外傾,接觸帶發生明顯變質現象。 根據岩石成分和結構,可分三個巖相帶,中心相以二長花崗岩為主;過渡相以中細粒花崗閃長巖為主,佔巖體出露面的70%以上,邊緣相以細粒花崗岩為主,寬數十釐米至數十米。
九華山: 全台最高的自行車道!苗栗「九華山天空步道」還能遠眺海岸線 單車族會愛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