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大小詳細介紹

另一方面,由於獨特的尺寸限制,筆記型電腦主機板的外型往往會因製造商而異。 在目前的 PCIe 實作中,PCIe ×1 連結具有一個資料通道,傳輸速率為每週期一位元。 PCIe×16 通道通常是主板上最長的插槽(也是最常用於顯示卡的插槽),具有 16 個資料通道,每個週期最多可以傳輸 16 位元。 但是,未來的 PCIe 將使每個時脈週期的資料速率加倍。 高階晶片組(如 Z390)可提供許多優勢,包括超頻支援及更快的匯流排速度。

  • 另一方面,由於獨特的尺寸限制,筆記型電腦主機板的外型往往會因製造商而異。
  • 最后的ITX主板其实很有意思,这些主板专门为迷你小主机打造,一般的受众群体都是对DIY了解很深的玩家,这类主板的功能虽然少,但是性能其实不差,一些甚至ITX主板的供电表现甚至强于标准ATX主板。
  • 相對於ATX主機板來說,擴充套件性會少一些,在SATA介面、M.2介面、PCI-E介面等方面都會少一些。
  • 標準SSI-MEB規範長度16英吋,寬度為13英吋,與SSI-EEB的差異在於主機板邊緣增加一些空間以多容納兩顆CPU。
  • 從外觀來說,一整面的鋁鎂合金面板,延續到機身後方,表面綿密細緻的髮絲紋,不管是視覺還是觸覺,都能感受到高度的一體性。
  • 而比 ATX 小一號的叫 mATX,再往下小一號還有 ITX。

不過,對大多數的人來說,燈光可為電競電腦或工作站主機營造愉悅氛圍。 考量顏色、造型、設計和視覺的其他觀感元素,盡可能用「膚淺」的眼光評斷機殼,找到合適的款式。 裝上硬體前的確是很美,但如果你不打算花時間整理配線、藏起不堪入目的雜亂線材,最好別輕易選擇強化玻璃側面板。

主機板大小: 主機板規格說明

特別的是,這張主機板的記憶體插槽也會發亮,這個是比較少見的特點。 此外 WiFi 支援 802.11ac 2.4GHz 和 5GHz。 例如我們最近就有試過 i9 處理器搭配 H370 主機板,就會發生燒機不穩定的情況。 所以選購前可以先查查處理器在實際情況適合搭配的主機板。 挑選主機板,很重要也取決於你用哪個 CPU,處理器主要分成兩家,Intel 和 AMD,會對應到專屬腳位和晶片組,兩家晶片組和處理器是彼此不相容的。

主機板大小

USB 連接埠: 用於連接滑鼠、鍵盤、耳機、智慧型手機、攝影機及其他周邊裝置的常見連接埠。 它同時提供電源與資料(使用 USB 3.2,速度最高可達 20 GBit/s)。 目前的主機板可能同時配備經典的 USB Type-A 連接器與更纖薄、可反向使用的 Type-C 連接器。 在這種較舊的設計中,北橋,或稱「記憶體控制器中樞」,會透過所謂的系統匯流排或前側匯流排(FSB)的高速介面直接連結到 CPU。

主機板大小: 電腦主機板查出BIOS版本資訊以及可支援最大硬碟容量

為此,草雞今天就跟大家講一講,高階主機板和低端主機板究竟對主機整體效能的影響究竟為如何,以後要如何選擇主機板。 雖然B系列與H系列差別不大,但Z系列就差別很大了,因為Z系列有支援CPU超頻,而且記憶體時脈的支援也會比較高。 ▲上面這是第11代B560主機板,記憶體頻率的上限還會因CPU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有支援XMP記憶體超頻。 ※一些主機板會提供「註冊延長」四年或五年保固,這種板子您一定要在購買後「一個月內」上官網註冊才行,沒有註冊一樣只有三年保。

最后的ITX主板其实很有意思,这些主板专门为迷你小主机打造,一般的受众群体都是对DIY了解很深的玩家,这类主板的功能虽然少,但是性能其实不差,一些甚至ITX主板的供电表现甚至强于标准ATX主板。 為了強化靜電防護並避免音效失真,技嘉主機板內建噪音隔絕設計,透過主機板內建的模擬感應元件設計,降低主機板上潛在的靜電傷害。 為處理器提供更純淨、更精準的電力,並進一步強化散熱效能,可確保處理器在高頻率和高負載運作下的穩定性。 此外还配有6个SATA3接口,磁盘扩展方面非常夸张。

主機板大小: Mini-ITX 機殼

高階主機板通常具備自動測試與微調功能,來給 CPU、GPU 和記憶體超頻,進而提供了一種易於使用的替代方法,無須在 UEFI 環境中手動調整頻率和電壓數值。 它們還可能配備用於精確控制 CPU 速度的內建時脈鐘產生器、強化的 VRM(電壓調節器模組)、位在超頻元件附近的額外溫度感測器,甚至可能在主機板上有用於開始和停止超頻的實體按鈕。 主機板的外型規格決定了所需的機箱大小、必須搭配使用的擴充插槽數量,以及主機板佈局與散熱等許多方面。 通常,較大的外型可為製造商提供更多 DIMM、全尺寸 PCIe 和 M.2 插槽。 標準ATX板型,目前最常見的主機板,在擴充套件性、散熱等方面都比較好。 一般都會配置三條PCI-E插槽,支援雙通道4條記憶體,支援兩組M.2插槽。

首先是ATX,ATX是Intel在90年代中期所推出的主板结构,它是AT主板的扩展结构,多年来ATX早已成为标准主板的代名词。 通常一块完整的ATX主板有9个螺丝孔,俗称9孔大板。 常见的电脑主板有ATX、MATX、ITX以及EATX,你知道这些板型的区别吗? T客邦由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T客邦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採用網站分析技術,若您點選「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這很棒耶 現在借款方式變好多元喔 我自己就遇過車貸、房貸、黃金借款或3C借款的 這樣真心大大幫助無法去銀行借錢的人…

主機板大小: 資訊月「智慧城鄉應用」現場直擊,看新創如何應用 AI 與創新思維協助改善環境與日常生活體驗

不管如何,如果是matx的鐵粉,就儘量選一些熱銷的,口碑好的,沒錯的。 還有當年的z170 主機板大小 oc formula有matx和atx兩種(matx名字帶有m),結果超記憶體方面小板直接把大板打到懷疑人生。 草雞嚴肅的告訴你,一般家庭及日常使用的影響是微乎其微,只要是一個正常的人類是感覺不到影響的,說沒有影響也完全不過分。 詳細問了一下購買經過,機器也看了下沒啥毛病,就是展樣時間有三個月之久,不說以全新還偏高的價格購買了一個展樣三個月的“二手”機器,其購買過程時售賣小哥說了一句話,讓我影響深刻,甚至開始佩服他起來。

主機板大小

主機板製造商往往會加入 UEFI 公用程式,以簡化電腦 CPU 主機板大小 或記憶體超頻的過程,並提供有用的預設設定。 它們還可能有別具特色的外觀、附加記錄和螢幕擷取畫面功能、簡化從其他磁碟機啟動等過程,以及顯示監視器的記憶體、溫度和風扇速度。 M.2 裝置具有不同的「鍵位」(末端金色接點的排列),這些鍵位決定與主機板上插槽的相容性。 主機板大小 儘管它們可以使用許多不同的介面,最常見的 M.2 卡使用四條 PCIe 低延遲資料通道或較舊的 SATA 匯流排。 2、 考慮電腦的擴充套件性、效能等因數,可以優先考慮ATX標準大板,不僅可以支援雙卡交火,而且在散熱、硬碟擴充套件等方面都更有優勢,其次考慮MATX小板,最後是ITX迷你主機板。

主機板大小: 【教學】2020 電腦機殼選購心法

Micro-ATX與Standard ATX同為最常見的主機板規格。 選購機殼也要注意散熱器高度,尤其是塔式散熱器,因為塔式散熱器通常都挺大顆的,加上要是機殼比較小、比較窄,就無法放下十幾公分高的散熱器,到時側板蓋不上就糗了。 主機板大小 另外有的機殼也可能因為空間小,容納不下 360 水冷,這個也是比較常會發生的狀況。 整合最多功能,擁有最多的擴充插槽,是連接所有零組件的橋樑。 主機板決定了一台主機對應什麼樣的CPU,應該搭配哪些零組件,以及日後的升級空間。 更進一步來說,電腦有沒有娛樂或超頻、甚至是CPU開核等特異功能,主機板都是舉足輕重的採購關鍵。

它還有助於預防操作帶來的損壞,確保在將主機板安裝到機箱時,不會因輕微刮擦或撞擊而中斷跡線。 每條導電「跡線」(覆蓋電路板表面的可見線條)都是獨立的電子連接。 如果其中一條跡線受損,電路將不再完整,而主機板元件將無法正常運作。

主機板大小: 主板分类,尺寸大小

電腦主機板的規格主要分為E-ATX、ATX、Micro-ATX和Mini-ITX等,最常見的就是ATX和Micro-ATX主機板,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大板和小板。 其實從效能來講,大板和小板並沒有太大差別,但大板的介面更多一些,佈局更寬鬆一些,擴充套件性更好一些,對於多顯示卡以及超大散熱器支援更好。 在電腦裝機是選擇大板或小板,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硬體配置來決定。 例如在 TRX40 平台,這樣的晶片組搭配的主機板大小都是 ATX、EATX 了,價格通常在一萬~兩萬,通常是專業用途、資深的玩家才會選購。 對於這樣的族群來說,其實主機板大小都會考慮到了,反而擴充性、頻寬、用料、供電數、散熱、設計方式這些規格上看不出的參數,才是高階產品的賣點。 ASUS Prime 系列經過專業設計,可完全發揮 AMD 和 Intel 處理器的潛能。

Pro Workstation 主機板配備可擴充的顯示卡與儲存裝置、優異的連線能力,以及極佳的可靠性,是創意專業人士和 IT 管理者的理想解決方案。 大小主機板只是從尺寸大小延伸出他擴充套件性好的優點,假如在晶片組相同的情況下,他們的效能基本沒有差距。 3、加上現在電腦CPU, 記憶體等性能高了, 主機殼內部熱量也相對的增高了, 為了散熱方便, 主機殼內散熱風扇的數量增加也成了趨勢, 大主機殼可以給這些散熱風扇留有充足的安裝位置。 比如說x299 ex4和x299m ex4;z370 pro4和z370m pro4。 這個誰便宜買誰,反正供電什麼都差不多,普通人也不要太厲害的擴充套件性。 Micro-ATX和Mini-ITX等小版型主機板一般介面相對較少,佈局較為緊湊,拓展性相對較弱。

主機板大小: #1.CPU腳位

ITX主機殼只能容納ITX主機板, 即迷你主機殼, 範圍尺寸是:355(D)×88(W)×290(H)mm。 ATX主機殼, 可相容ATX和MicroATX兩種主機板, 即大尺寸主機殼, 範圍尺寸是:450(D)×185(W)×420(H)mm。 2、大板穩定性更好,大板很少會閹割主機板上一些重要部件,比如一些電容等保護性部件,當然也不能保證所有大板都不會有偷工減料的閹割操作,這就要仔細研究各主機板的佈局和用料了。 超頻可以提升效能,比如說五千當八千用,或者老機當新機用。 目前每一家最少都有提供三年保,但我建議要用五年保固的板子(如Gaming等級),多花幾百元選擇五年保固的板子基本上不吃虧啦。

主機板大小

PCIe 的每個修訂版本都將上一代的頻寬提升了約一倍,這表示 PCIe 裝置的效能更加提升。 PCIe 2.0 ×16 連結的理論雙向峰值頻寬為 16 GB/s;PCIe 3.0 ×16 連結的峰值為 32 GB/s。 相較於 PCIe 3.0 通道,許多固態硬碟通常使用的 ×4 連結具有 8 GB/s 的峰值理論頻寬,而 GPU 所利用的 ×16 連結則提供了四倍的頻寬。 更高階的晶片組比標準晶片組具備更多的 PCIe 插槽與 USB 埠,以及更新型的硬體配置和不同的 PCIe 插槽配置(更多直接連接 CPU 的插槽)。

主機板大小: 華碩:忠實顧客立刻理解

4、主機背板走線, 整潔的佈線可以給整個主機殼的散熱和美觀方面帶來好處, 大點的主機殼在這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 一個z370可以把cpu供電做到三四相,還是單項40-50a,佛了。 但是,有的型號只有matx,沒有atx,就要注意了。

主機板大小: 主機板結構

2、M-ATX主機板:緊湊型Micro-ATX主機板,尺寸為244 x 244 mm,也就是常說的“小板”主要用以一些小機箱。 板型的分類尚且如此複雜,更不要體積諸多主板廠商由於種種原因所推出的「形態各異」的「個性產品」。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把握好主板的板型來選擇合適的機箱呢? 透過這個插槽,大家不僅可以拿來插顯示卡,也能用來安裝其它裝置,比如音效卡、無線網絡卡、影片採集卡等等。 大板與小板最直觀的差別就是尺寸的大小,而尺寸越大,裡面能夠加入的插槽和插口更多,也就意味著,大板的擴充套件性更強。

能見度較低的二線廠商雖然比較沒有名牌氣息,卻也有一定水準之上的表現,通常價格也會比同級產品來的低,但售後服務也會比一線廠稍差。 沒有絕對正確的選項,就看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產品,如此而已。 不過隨著價格的下滑,廠商是否在用料上或者設計上面精簡,則是不為大多數人所探討,僅少數人會針對此點進行選購產品。 大多數人在選擇產品上都屬於效能、價格導向,性價比油然而生。 不過一款產品如何在價格、成本上取得平衡點,歸咎於設計上的考量,廠商要想將價格壓低,在設計層面上,勢必得取捨。 Mini-ITX(6.7 吋 主機板大小 × 6.7 吋):外形小巧,專用於無需風扇冷卻的精巧電腦。

主機板大小: 顯示卡長度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