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社庄福德祠詳盡懶人包

其中最大一筆捐款是出生在豐田里、經營精密機械廠的游姓董事長捐款三十萬。 臺灣臺中市潭子區嘉仁里嘉豐路與豐南街交叉口主神土地公地圖豐田里庄尾福德祠,是位於臺灣臺中市潭子區嘉仁里的土地祠,曾因廟地遭變賣,由居民上網募捐,與其他縣市民眾一同贖回土地。 一○三年初,監察院審計單位行文台中市政府,要市府對何厝庄福德祠老伯公所在的四期重劃區抵費地進行拍賣,並且因而完成標售。 由於半年前已進入「拆廟」還地的訴訟程序,造成地方上的恐慌,害怕深具何厝庄發展歷史意義的福德祠被強制執行拆除,讓「九何里」土地公信仰陷入危機。

2018年,時任市長的林佳龍在主持西屯區地花博座談會上,將保持此廟完整,說是維護何厝、何福、何安里里民宗教信仰權益。 同年10月2日,市政總質詢會議上,面對張立傑議員質詢,地政局長張治祥解釋因建築物未合法,不然縱使更改為寺廟專用區,福德祠也還無法成為公共建物,遂無法直接取得土地所有權,所以望廟方設法集資購買。 何厝庄福德祠是何厝庄的何厝里、何明里、何南里、何成里、何安里、何仁里、何德里、何福里、何源里等九個里的信仰中心,為該地最老的土地祠。 與何德里福德祠、何厝庄福夀宮、何厝六巷的何厝里福德祠、何明里福德祠、何南里福德祠等為萬和宮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回程的經過的廟宇之一。 臺灣在大街小巷,海邊山上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寺廟,除了是信仰寄託的場域,和每個社區的文化中心與藝術的殿堂,更是臺灣每個人的心靈原鄉。

中社庄福德祠: 關於 資訊書籤

民间认为土地神可赐人以福,教人以德,尊称“福德正神”,寄托人们袪邪避灾,祈福求安的美好愿望。 其實,在台灣民間的土地神信仰應算是最普遍的信仰之一,除了其具有凝聚社區情感、慰藉人民不安的心靈之外,我們也應從祭祀土地神之中,去感受先民對於土地神祗的崇拜,好好的疼惜大自然。 民國前百年在左營興隆內里桃仔園青雲宮內崇拜福德正神,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在桃仔園社頭興建福德祠;民國28年因日本政府征收桃仔園作為軍事用地,乃隨2/3居民遷往新庄 仔奉祀於青雲宮;民國43年再建福德祠於現址;民國76重建現廟。

一切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由於本網站受到「即時上傳內容」運作方式所規範,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內容,若讀者發現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由此碑文可知當時是日本殖民時期(1936年),正在推行皇民化運動,廣為設立神社改信日本神道教,然而這裡的主事者雖然表面上奉承了上意,實際上這座廟還是福德祠又是文教中心,此時離1895年已經有41個年頭了。 不過他也強調,土地公的「豪宅」並非走「高、大、尚」的風格,也沒有特殊稀有的建材裝修,反而是透過建築去傳達「靜默」與「質樸」的傳統意象。 評審團主席臺中市政府都發局住宅發展工程處副處長陳煒壬表示,此案設計突出,造型施工難度堪比臺中國家歌劇院的3D曲牆結構,是有技術門檻的建案。 他很高興有此兩家公司秉持著勇於挑戰的精神,展現技術實力,不計利潤積極參與。

中社庄福德祠: 宗教意義

由於年久失修,信徒前後商議修葺未成,迨至二次大戰期間,烽火遍地,日人禁止信徒奉祀,一時荒廢,直至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民國卅六年信徒有志修建,然一再延宕,民國四十三年在眾信徒堅持下,終於在原址修建完成。 年間 ,當年台灣知府蔣太爺(名允焄)遊歷大崗山,經崗山頭之際,睹見山腰間鍾靈毓秀、岡陵峰巒、林木翠綠,二仁溪淙淙而流,景緻秀麗,即擇地興建「大南天福德祠」,供奉「福德正神」土地公,迄今三百餘年,照耀大千。 關於建廟由來,擔任豐田里廿鄰鄰長的林文達回憶,風水師建議在當地稱為「水尾」的地方建土地公廟,就能庇佑全庄,仕紳林大福因而捐地蓋廟,但贈地只有口頭約定。 廟地由地主傳給第三房,之後三房的兒子以此土抵押借錢,但投資失利遭法院拍賣。

  • 豐田里長劉瑞銓表示,此廟是當地信仰中心,也是該地休憩聊天場所,居民會組成志工隊輪流舉辦慶典。
  • 由於義民爺身著清朝官服,因此義民爺的事蹟應發生在清朝時期。
  • 由於是神明錢,所以借了發財金有感應而經商、業務順利者,大多會多添香油錢向土地公感謝還願。
  • 後來由台灣海峽來了一批海盜,沿著阿公店溪一帶搶刼燒殺,千總乃率官兵與海盜激戰,凱旋而歸,對俘獲的海盜一一首示眾,此後阿公店溪及沿海一帶海盜絕跡。

但天后宮成立以後便取代福德祠稱為蕃薯寮信仰中心,福德祠週邊市街也因為諸多因素被天后宮週邊之市街(今市場巷一帶)取代。 豐田里庄尾福德祠約建於1930到1940年代,位在豐原區與潭子區交界嘉豐路與豐南街旁,廟地面積為37.969坪。 豐田里長劉瑞銓表示,此廟是當地信仰中心,也是該地休憩聊天場所,居民會組成志工隊輪流舉辦慶典。 另傳土地供為周朝士大夫家僕,為免讓小姐受凍,乃脫衣給小姐穿,自己卻凍死,建廟奉祀。 在府城太平街建公館而戴官帽穿官袍(這條太平街如上圖所附),神座下還有供奉土地公的腳力-虎爺 ; 至於虎爺斜前方的赤兔馬與馬使爺則是屬文衡聖帝的。 據說原來那組被偷走,趁著最近一次的翻修,廟方請示帝君,允筊後另雕。

中社庄福德祠: 中社庄福德祠

臺灣臺中市西屯區何厝里甘州街52號主神土地公地圖何厝庄福德祠,是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屯區何厝里的土地祠,為當地的信仰中心,廟地卻被列為臺中市第四期市地重劃區抵費地,導致曾面臨拆除危機。 民國二十五年,歲次丙丁,因為日本政府(當時為日據時代)拓寬道路,而廟位置正處路中心,被迫遷移,地方仕紳遂集合眾善信,最後大家一致同意:暫時寄放在大廟景福宮內。 一直到民國四十年初,地方仕紳楊錦等善信,鑒於台灣已重回祖國懷抱,天下昇平,遂發起重建福廟之議,並由原廟附近熱心人士林、周兩家,在原廟址北方約三台尺右邊,捐獻現址(中山路二號)土地以供作廟基之用。 交通隊會在中秋節廟會時主動提供茶水、廁所方便信徒使用,受民眾稱讚交通隊和土地公一起合作,保佑地方交通與治安。 2008年春安期間,中投公路相當平安,沒有發生死亡及重大車禍,霧峰分局轄內也沒有死亡車禍,員警認為是此土地公保佑。

中社庄福德祠

清領時期,由於官府兵力不足,導致「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民變頻傳,地方治安相當不良。 中社庄福德祠 重要商業聚落為求自保,多由地方自籌經費,召募訓練鄉勇,組織保甲團練,以維商業利益。 據耆老口述稱海盜沿著阿公店溪進入阿公店街搶劫,被義民擊退,當義民在今日岡山公園的竹林紮營時,農曆9月15日遭到海盜偷襲,戰況慘烈,後來為紀念義民及眾多民兵保衛家鄉的義行,街民設義民爺神像初奉於三塊厝,後移奉於壽天宮內,並於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日祭拜,此日期也是岡山籃籗會一年三次的舉辦日期之一。 民政局强调,今日举办入火安座大典的日兴宫福德祠,推算已有百年歷史,创祠之初原为三粒石头砌成,加上二棵吉祥树併成,为当地民眾信仰中心;因原庙身过于老旧,地方人士遂配合市地重划,购买土地兴建新庙,并已于107年举办上梁典礼,今日则隆重举办入火安座大典仪式。 福德祠與天后宮可以說是旗山街內最重要的兩大廟宇,旗山街內的廟宇出外進香回駕都會先至兩廟參香才入廟。 在天后宮四年一度的遶境大典時,福德祠土地公也會擔任隊伍最前端的前導工作。

中社庄福德祠: 乾隆14年 (西元1749年)

該地號標售出去後,地方在2016年底成立自救會,群起向市議員陳淑華陳情以拯救何厝庄福德祠,短短幾日內就多達1500人連署。 對這類問題,廟方即使想購租土地來合法登記、立案,仍依然會卡在地目認定,像之前立委盧秀燕就幫曾幫北屯四民里集福祠購買廟地。 臺灣臺中市石岡區金星里金龍橋旁主神土地公地圖金星面庄中福德祠,是位於臺灣臺中市石岡區金星里的土地祠,有多顆當地人收集的球狀溪石。

臺灣擁有多元文化資源,無論是有形的寺廟、建築、老樹,或無形的民俗、信仰、傳統工藝,承載著各地不同的地方知識、文化乃至於經濟、政治的發展脈絡與軌跡。 同治元年(1862年),林日成趁林文察參與太平天國戰事,率領自家練勇進攻霧峰林家,發生阿罩霧庄攻防戰,並阻止烏溪水源供應。 相傳當時霧峰林家宗祠供奉的神農大帝顯靈,命令土地公在一座樟樹頭冒出甘泉,人稱「土地公井」。

中社庄福德祠: 寺廟 GIS 地圖

福德祠建於清乾隆年間,歷代迭有修繕,民國三十七年(1948)重建,而成今之廟貌。 現存福德祠位於正覺寺左側,為新建殿宇,洗石子地面,燕尾硬山式屋脊。 山川門留有古楹聯「福地多幽柴頭溪流環古廟,德光遍照蓮湖蟾影映神燈」。 神像後壁上,彩繪龍頭,淡紅淺綠,古樸雅緻:上書祈求,吉慶四字。

相傳郭聖王公原名郭忠福(923-938),於16歲於藤座上得道成仙,其母趕至欲將聖王搬下,卻只拉動左腳、右腳怎麼拉都拉不動,也就是聖王神尊雕刻左腳都自然垂下的原因,相傳聖王死後常顯靈庇佑鄉里,為福建泉州人的守護神,福德祠內供奉聖王,即清領時期福建墾民來臺,將原鄉信仰帶來的證明之一。 神龕上懸有清乾隆46年(1782年)的「福溢通濟」匾,與光緒7年(1881年)的「萬福攸同」匾、以及「福德祠」匾;中堂兩側的山牆上,各嵌有木質碑記,分別是「大西門重建福德祠碑記」與「大西門重建福德祠捐題芳名碑記」,這些不僅是具有歷史價值的古文物,也是研究該祠相當重要的史料。 陳淑華則是邀請地政局長張治祥、廟方前主委何茂進、現任主委鍾福立及多位里長,對廟地得標人花半年時間協調,讓得標人願意解除高達新台幣兩千萬的購地合約。 於是地政局接受請託,沒有透過預算審查程序,用重劃基金裡超支併決算的方式,拿重劃基金買回土地,再以當期土地申報地價總額5%為租金額,出租給廟方,於2017年4月報審計處。 廟宇遂得以保住的廟方則計畫先租後,日後再集結眾人之力籌募向市府標購土地。

中社庄福德祠: 廟宇簡介

透過GIS的時間與空間組合,可以勾勒出彼此的關連性與異同處。 臺灣每年從年頭到年尾,各地有至少數百場規模大小不一的遶境活動,範圍從小村莊到跨越數個縣市,透過現代空間技術勾勒出地方民眾、信徒與宮廟陣頭的虔誠與熱忱。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傳內容的方式運作,對所有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土地公為地方村社的守護神,管理某一處地面、某一地段,故有庄頭庄尾土地公之俗諺,以表處處皆奉之、人人皆祀之。 身為府城最早的土地公廟之一,蕃薯崎小南天福德祠創立於明永曆二十年(也就是清康熙五年,西元1666年)。 主祀當然是土地公,但比較不同的是左右神龕所配祀的是招財童子與進寶童郎(現在已經換成左右神龕都是土地公了,現在全國廟宇網上的照片還是以前合祀招財進寶童子的照片,可自行點閱);而民國四十五年的重修,還迎來開基武廟的文衡聖帝一同合祀。

中社庄福德祠: 資訊專區

因內政部不同意備查,公園可建廟的爭議條文遂被刪除,之後市府遇到資金不足、無法申請在重劃區原地保留的廟宇,就把該廟地劃為抵費地,認為一般民眾應該不會競標,再請廟方募集資金投標,以徹底解決土地合法性問題。 可是,當何厝庄福德祠廟地被劃為臺中市第四期市地重劃區的抵費地時,居民卻不諳法令及行政程序,未及時購地、取得用地。 因為石珠向來不會滾過金星溪的金龍橋,居民相信橋旁的此土地公有意留阻,所以又慣稱石珠為「土地公珠」,一發現就撿捧一些較大置列在福德祠四周,說要給神明當手靠。 老一輩長者說,這些石珠被移到廟旁供信徒膜拜,拜拜後順手摸珠便可心想事成,像是200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黃仲生妻子就來摸石頭祈求選勝廖永來。 此外,還傳言有外地人盜走了祠旁的石珠,結果沒多久就鬧腹痛,嚇得趕緊送回。

中社庄福德祠

直至光緒7年(公元1881年),由總理陳上流(生卒年不詳)發起,邀請當地宗親陳振聲(生卒年不詳)、陳春煙(生卒年不詳)及何秋華(生卒年不詳)、余上論(生卒年不詳)等人重修西門福德祠,將原有正殿中堂增高,依據舊制修復拜殿與迴廊,並買下左側土地建置左翼室,致使西門福德祠不僅恢復原廟貌,規模更加宏大。 日治時期兩側翼遭當地居民占用,又因此時期彰化市進行市區改正拓寬西門,而拆除了部分的西門福德祠建築,廟宇也被迫往後遷移,致使格局縮減為僅有正殿前帶拜亭,即現存所見之廟貌。 通常先民會尋找「靈石」為石主(土地神),在墾墾初期祭拜除有著祈求神祗准予開墾外,也希望其能墾植時能佑在斯土地上人員的平安與五榖豐登外,也有立石為界的含義。 在大湖裡,有一座土地公廟石碑上雋刻著「圓墩」,乍看之下,頗讓人有股一探究竟的好奇,經向當地人探訪,才知早期先民到此開墾,是將土地公廟蓋於一近似圓形的土丘上,狀似一圓墩,故將此曰為「圓墩」。 隨著階梯而上,又是另一驚奇的發現,在這於民國八十五年竣工的土地公廟下,竟還留著早期先民搭蓋很傳統的土地公廟,即是用簡單的石板搭成一小祀祠(石棚),而所供奉的土地公則是狀似人形的石主,雖然簡陋不過卻充分顯示先民對於土地的崇拜。

中社庄福德祠: 歷史

老一輩的村民認為該村子弟受召當日本兵,別地方的征丁多半死難無歸,該村因有土地公保佑,全部安然歸來。 有村民講,一次軍車過橋時衝向溪去,但卡在溪邊,認為是此土地公護佑肇事者。 廟旁的雜貨店老闆娘在1981年報導時訴說,她家在福德祠後有好幾棵樟樹,數年前曾準備砍了售賣,可是工人揮斧伐樹時總是落向自己腳背。 2001年廟宇整修時,尚未嵌入水泥內的石頭則放置在居民家中暫時收藏,等到土地公廟落成之後再放回。

後來為紀念義民爺及眾多民兵保家衛鄉的義行,街民設立義民爺於壽天宮內,並於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日祭拜。 前岡山鎮長林顯賢認為距今約三百年前的農曆9月15日土匪在岡山搶刼,眾人抵抗盜匪死傷重,為了紀念這些義士,因此定那天為義民節,且在三塊厝建廟,是在民國76年壽天宮福德祠建成後才請過來安奉。 距今300多年前,明朝覆亡,鄭成功之子鄭經治理期間,許多不願受清朝統治的人民紛紛避居台灣。 明永曆18年鄭經派了一位「千總」(武官的官名,其名字無記載,不可考)坐鎮本地,千總衙署設在街尾(今岡山國小與維仁路口附近)。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位在西屯何厝庄福德祠老伯公是當地九個里的民眾信仰中心,但因屬抵費地,一○三年遭市府拍賣,半年前進入拆廟還地程序,地方人士急忙成立自救會更發起連署搶救,經市議員陳淑華與市府、得標人多次協調下,得標人已同意解除契約,雖然福德祠需按月支付租金,但已讓地方人士鬆了一口氣。 正殿留下光緒7年(公元1881年)的「大西門重修福德祠碑記」,可了解到修繕過程與當時福德祠的整體建築格局規模。 正殿為燕尾屋脊的硬山式建築,建築構造為硬山擱檁式(直接將桁木置於山牆上的作法),共有九架檁,在前五架檁與七架檁間偏五架檁下方有一截面六邊形的燈樑,用以懸掛紙燈與線香。 正殿自建廟以來持續做為主要的祭祀活動空間,原本西門福德祠兩側有左右翼房做為儲存空間,但後來遭到占用,因此目前正殿還兼具儲藏功能,略顯壅促。 目前西門福德祠建築為一拜殿一正殿之歇山式建築,此格局稱為「三間起一條龍前帶拜亭」,係光緒年重建時之結構。

2015年考上中央警察大學的警員林殷毅,也感謝是這位鄰居土地公之佑。 旗山市街位於旗山區的中央偏西北位置,範圍為大致今日的瑞吉、竹峰、大德、湄洲及太平五個里。 這個區域位在屏東平原的最北邊,自古就是連結屏東與臺南的交通樞紐。 在康熙末年就開始有移民進入旗山拓墾,當時旗山隸屬於臺灣縣羅漢外門里,而旗山市街一帶則被西拉雅族稱為「施里庄」。 1 至於旗山市街最知名的舊名「蕃薯寮」之由來,則得因於旗山地區的土地不適合種植稻米,先民只能種植蕃薯為生的緣故。 道光28年(公元1848年)彰化地區大地震,造成福德祠毀損嚴重,隔年由當地西街信士陳庇捐獻修建正殿,其餘毀損部分因經費不足,暫時無力修復。

中社庄福德祠: 相關推薦文章

又相傳當時民兵没有武器,乃削竹為竿,埋伏在竹林叢草中與海盜決鬥,死傷慘重,為了紀念這個事件,每年在9月15日籮筐會,大家都到古戰場(今岡山公園)憑弔一番,並砍一些竹子回家編製器皿以示不忘,久而久之本地成為竹器市場。 有福、得祿和長壽等三個目標,一直是中國道教信徒和民眾追求的共同理想。 由於是神明錢,所以借了發財金有感應而經商、業務順利者,大多會多添香油錢向土地公感謝還願。 中社庄福德祠 中社庄福德祠 、土地公、土地爺、福德、土公、土地、土伯、土正、社神、社公、社官等。 祭祀土地神即祭祝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求財、保平安、保農業收成之意。

2014年初,監察院審計處行文臺中市政府,命令市府對何厝庄福德祠所在的中義段333地號進行拍賣,此舉引發信徒恐慌。 加上市府不再提供公園、綠園道公有地遷建廟,解決土地所有權及購地成為該些廟宇信徒的難題。 同年6月29日,臺中市政府地政局局長曾國鈞表示,臺中4期重劃區抵費地共有20多公頃,經多次標售之後,這次只剩下西屯、總面積417.87平方公尺的中義段333地號土地尚未標出。

中社庄福德祠: 廟宇介紹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