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wi-1000x介紹

不过我对 Bose QC35 依然有两点不太满意的地方:第一是包耳式头戴设计让它的体积比较大,出差时放在包里会有些占空间;第二是音质,虽然我很喜欢 Bose QC35 宽松均衡的声音调教风格,但毕竟声音素质有限,不够「Hi-Fi」。 作为一个「小烧」,在过去的几年里,我陆陆续续地买了不少所谓的「Hi-Fi」器材,包括多单元动铁入耳式耳机、大尺寸振膜的头戴式耳机、便携解码放大器、台式解码放大器。 不过在「烧」了一堆器材之后,我发现日常使用最多的却是去年 6 月国行首发时购入的 Bose QC35。 第一个叫做「自适应声音控制」,原理是根据佩戴者的状态自动选择匹配的环境声或降噪方案,比如在候机厅的时候自动打开环境声,避免因为听不到登机通知而造成延误,坐上飞机之后再切换成主动降噪。 当然了,如果想体验到高品质的无线音频传输,光有耳机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手机等发射设备的支持,好在 Google 已经在 Android 8.0 中原生增加了对 LDAC 和 aptX HD 的支持,未来应该不缺前端。

sonywi-1000x

整體的設計採金屬流線,原先羊角編以為頸掛式會以運動風為主打,拿到實品才發現是兩回事,沒想到頸掛式耳機也能夠做的如此有設計感。 平常喜歡都會時尚或是特別喜愛英倫風穿著打扮的玩家朋友,都相當適合這副耳機,以外型來看就已經是個不賴的時尚單品。 既然是一篇專業開箱文,不免俗的我們就要把所有的東西一一拿出來檢閱一遍囉,裡頭附了一條耳機線、傳輸線、產品說明書、耳機轉接頭以及多種尺寸的耳機套和一個攜帶收納袋。 羊角編開箱後拿出這些配件,一開始是有點小失望,畢竟要價萬元的耳機,附件顯得有點單薄。 不過換言之,也代表Sony對於這款耳機相當有自信,不用過多的配件來分散注意。 WH-1000XM2 則屬於去年推出的 MDR-1000X 二代升級款,與 Wi-1000X 同樣具備針對環境氣壓調整的抗噪功能,續航力則為 30 小時(聽音樂+開啟抗噪)、40 小時(僅開啟抗噪)、38 小時(僅聽音樂),其餘則與上一代幾無差異。

sonywi-1000x: 【曜德】SONY WI-1000X 智慧抗躁藍牙入耳式耳機 無線麥克風 2色 可選

如果您所購買的是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一經您事先同意後始提供者,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您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這款搭載 HD 降噪處理器 QN1 與全新彈性頸帶設計的頸掛式入耳式耳機,將您的音樂聆聽體驗帶向全新境界。 安裝於該產品或透過該產品存取的部分或所有軟體 / 服務可能會變更、中止、移除、暫止或終止,而不另行通知。 來源根據為 Sony Corporation 依照電子資訊技術產業協會 規範之測量方法而得的研究結果。 WI-1000XM2 耳機具備線控、磁吸式耳塞與折疊式設計等貼心功能,方便您使用、收納並隨身帶著走。

同時有金色和黑色可以選擇,這次羊角編拿到的是金色,原先以為會是土豪金或是亮眼一點的色系,但這款金色採相對低調的色澤,並且在金屬面上拉有髮絲紋,整個耳機顯得低調卻不失奢華風格,讓羊角編相當驚豔。 整副耳機將按鍵設計在頸掛內裡,已浮出式的圖樣顯示,使用者配戴過程不會因為按鈕而感到不適。 要說羊角編拿到這副耳機的第一個念頭,腦海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都會型男美女,在森林公園騎著腳踏車配戴WI-1000X無線降噪耳機,享受著美好的芬多精。

sonywi-1000x: 最長達 10 小時的聆聽時間

两者低频部分类似,1kHz左右不同,但实际上各有不足都不完美,高频部分BOSE整体的能量偏低,可能听上去相比于索尼这种高频过量的更自然一些,但10k左右过于凸起。 sonywi-1000x 不过以上也只是频响曲线对比,蓝牙耳机之间的音质不止和频响有关。 sonywi-1000x 而实际主观听感也和这个曲线略有不同,我在后面的主观评价环节会有详细解释。

T客邦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採用網站分析技術,若您點選「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无论是解析力、声场、动态,还是低频的下潜、高频的延展性,WI-1000X 的表现都明显优于我之前听过的任何一款无线入耳式耳机。 即使是把 sonywi-1000x WI-1000X 放到传统的有线入耳式耳机中,WI-1000X 的声音水准也起码是千元级别的,注意是「起码」,WI-1000X 的音质比我听过的一些声音调得比较糟糕的千元入耳还要好。

sonywi-1000x: SONY索尼頸掛入耳式耳機價格 WI-1000X 藍芽 無線 智慧降噪 高音質

索尼 WI-1000X 更适合的是那些需要或者已经习惯了主动降噪的用户,它在继续拉高耳机主动降噪能力上限的同时,并没有在音质上做出妥协。 在有线模式下,使用高品质的音源和前端,WI-1000X 的音质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续航也因为没有了无线传输和解码放大的「负担」而有所延长(打开降噪,蓝牙模式下为 10 小时,有线模式为 14 sonywi-1000x 小时)。 右侧是降噪模式切换开关,按一下可以在主动降噪、关闭降噪、环境声(耳机麦克风拾取外界的声音并传到耳机内),长按时降噪优化(降噪部分会详细说这个功能)。 但两者都比较奇葩,正常来说很多蓝牙模块在不播放音乐的时候是mute掉的,所以不播放音乐的时候底噪很小。

那么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索尼wi1000x和w1000xm3在真实噪声场景下的降噪效果对比。 索尼wi1000x左右一致性测试BOSE QC30左右一致性测试我们从测试结果中不难发现,索尼的一致性强于BOSE。 但我一直听说BOSE产品的一致性控制非常好,由于是网友送测的耳机,我没有拆开测具体的单元,所以我在这里就自己推测一下是BOSE耳机的左右耳套有偏差吧。。。

sonywi-1000x: WI-1000X 無線降噪入耳式耳機

几天下来,除了运动时耳机晃来晃去有点烦人(WI-1000X 在颈圈上设计了收纳耳机线的凹槽,但用起来稍显繁琐),绝大多数时候,WI-1000X 几乎不会给我带来额外的干扰。 WI-1000X 采用了颈挂式设计,外观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这条被戏称为「狗圈」的颈带了,左右耳塞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到颈带的两侧。 BOSE耳机重量索尼耳机重量BOSE QC30比索尼wi1000x稍微轻一些,并且,和脖子接触的地方的材质,明显感觉BOSE更舒服,索尼有点异物感。 而且BOSE由于有鲨鱼鳍加成,耳机佩戴也比索尼舒服。

不过真听的时候,WI-1000X 的音质还是好得让我有些吃惊。 此外,相比起 Bose QC35、索尼 MDR-1000X 这样的头戴式耳机,QC30、WI-1000X 这样的入耳式耳机本身具备更好的被动降噪能力,特别是在主动降噪耳机通常处理地不太好的中高频人声,入耳式设计带来的被动降噪效果可以进行更好地进行隔离。 在 9 月初的德国 IFA 电子展上,索尼发布了三款 1000X 系列主动降噪耳机,包括上一代 MDR-1000X 的升级版、头戴式的 WH-1000XM2,类似 AirPods 的真无线入耳式耳机 WF-1000X 以及同为入耳但采用了颈挂式设计的 WI-1000X。 其实这两款耳机音质都比较差,我个人认为是不值1000多的,甚至比我之前测过的一些几百块的耳机还差,也比同样是索尼的w1000xm3差。 当然了,蓝牙耳机音质本来就是不如有线耳机的,尤其是BOSE这种只有SBC编码的,索尼的这款虽然LDAC比SBC好了很多,但是由于调音还是有些奇葩,所以整体表现也比较一般。

sonywi-1000x: 資訊月「智慧城鄉應用」直擊!一次了解 6 組新創團隊如何打造智慧、便捷的城市應用與生活服務

除非是在 app 当中强行改成稳定连接优先,这时候耳机会强行切换到采用 SBC 编解码协议,用是能用了,但在 SBC 模式下,WI-1000X 的音质会有明显的劣化。 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按住 WI-1000X 右侧项圈边缘的按钮,耳机会播放几秒钟的音乐,耳机在这个过程中就完成了优化。 此外,我们也可以在手机上的索尼 Headphones Connect app 中选择这个功能。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Bose 的 QC 系列一直代表了耳机主动降噪能力的最高水准,去年索尼推出的 sonywi-1000x MDR-1000X 头戴式耳机打破了这一局面,在主动降噪这一点上,索尼终于是追上甚至部分超过了 Bose 同期的 QC35,今年的 sonywi-1000x WI-1000X 也是如此。 索尼的这个耳机整体感觉就是声音偏薄,尤其是人声,高频过亮,甚至有些刺耳,这很容易从上面的频响对比中看出来。 但是人声比BOSE清晰很多,LDAC的原因吧。

具備方便的線控功能,包含調高/低音量、播放音樂、手機通話與可指派最愛功能的指定按鈕,讓您輕鬆就近操作基本功能。 您的瀏覽器似乎尚未啟用 JavaScript。 為能獲得 Sony.com.tw 的完整使用體驗,請將您的設定變更為允許 JavaScript。

sonywi-1000x: 禾豐音響 公司貨 B&W PI4 降噪藍芽耳道耳機 超越Sennheiser wi-1000x bose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sonywi-1000x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