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詳解

明清詩話評論中,將七古與七言歌行相互代稱,其例更是不勝枚舉。 而另一種意見則認為,七古與歌行在體性上存在分別,這種分別而且甚大。 李中華、李會二位先生曾著文論述過這個問題,略曰:從形式上看,七古與七言歌行都是七言詩,又都不能算是七言律詩,故歸為一體,目為七古,似亦理所當然。 然而就各自詩體的源流、體式與風格而論,二者之間又存在着明顯的差異。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必定是社会,作家的心理以及整个社会心理发展的共同结果。

在唐代眾多的優秀文學作品中,七言古詩無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唐詩之所以成其為唐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七古在唐代的興盛。 七古作為一種古老的詩體,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發展歷程,終於在唐代走向成熟。 七古 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關注的是盛唐及其以後的七古作品。 但對文學史稍加關注就不難發現,任何文學體裁的發展都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過程。

七古: 七古古體詩

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如王勃《滕王閣》為古體詩,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聲律上近似分押仄、平兩韻的兩首七言絕句。 唐代律詩格律定型之後,詩人們的古體作品中更常溶入近體句式。 如王維、李頎、王昌齡、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頗有律句、律聯。 歌行體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 從文學風貌論,七古的典型風格是端正渾厚、莊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風格則是宛轉流動、縱橫多姿。 《文章辨體序説》認為“七言古詩貴乎句語渾雄,格調蒼古”,又説“放情長言曰歌”、“體如行書曰行”,二者風調互異。

七古

事实上,七言歌行体的基本章法,就是仄韵和平韵交替,四句一换韵。 (当然也有两句、六句等偶数句一换韵的。)换韵主要是依照意思的转折,如上举《燕歌行》,一结写主将奉命出生,是诗的起,用职韵。 二结四句,写出征途中的声势和敌方进犯的态势,是诗的承,换删韵。

七古: 七古诗作选登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完整七言诗。 鲍照的《拟行路难》18首,不仅在诗歌内容上有很大的扩展,同时还把原来七言诗的句句用韵变为隔句用韵和可以换韵,为七言体的发展开出了新路。 第二层,“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诗从第五句开始,转入送友的主题。 您走了,我要为您高歌一曲,鲲鹏展翅击浪从此开始了。 七古 第六句“鲲鹏击浪”,比喻纵宇一郎东行的壮举与气魄。

  • 如果把一個個的四句比作一粒粒的珍珠,那麼長篇七言歌行就是用一根絲線——詩的主題思想,把這一粒粒的珍珠串成一條美麗的項鍊。
  •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⑻。
  •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1979年《党史研究资料》。
  • 簡單的説,七、五是以詩每句的字數而言的。
  • 明清以來的詩論家,對於七言古詩的劃分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認為七古、七言歌行二者同體,可以互相替代,如胡應麟《詩藪》雲:“七言古詩,概曰歌行。
  • 后历任河南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湖南大学等校教授。
  • 一九七九年羅在《回憶新民學會(由湖南到北京)》一文中第一次提供本詩時,覺得有負故人厚望,改作“世事紛紜何足理”。

”寫出黃巢造反給人民帶來的不幸,堪稱有唐一代史詩冠冕。 從梁至隋代七言體詩歌逐漸增多,至唐代七言詩才真正發達起來。 七言詩的出現,為詩歌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豐富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表現力。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的第一首文人創作的完整七言詩。 鮑照的《擬行路難》18首,不僅在詩歌內容上有很大的擴展,同時還把原來七言詩的句句用韻變為隔句用韻和可以換韻,為七言體的發展開出了新路。

七古: 七古捣衣篇

這些評論,都揭示了七言古詩與歌行在美感風格方面的不同。 儘管在具體的詩歌創作中,以七古的筆法寫歌行、以歌行的筆法寫七古,一度成為時尚,然而在總體上仍不難看出二者之間的差異。 明清以来的诗论家,对于七言古诗的划分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认为七古、七言歌行二者同体,可以互相替代,如胡应麟《诗薮》云:“七言古诗,概曰歌行。

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 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 七古 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

七古: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作者简介

毛澤東用“二十八畫生”的筆名寫了這首詩送行。 羅章龍(一八九六——一九九五),湖南瀏陽人。 一九二一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三一年被開除出黨。

如王勃《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如果不考虑平仄,简直就是两首近体绝句连在一起。 又如杜甫《夜闻觱篥》: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同样,高适的《燕歌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一结)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二结)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七古: 七古白鹭鸶

然而声 未尝不和者,则以其于清浊轻重之律仍自调协尔。 赵秋谷执信 谓王阮亭古诗别有律调,盖有所受之,而未尝轻以告人。 或疑古诗既有律矣,与齐梁体又 何以异,而不知齐梁之调,主于绵密,古诗之调,主于疏越, 其筋骨气格文字作用,固迥然殊也,而今之能辨者或寡矣。 明清以來的詩論家,對於七言古詩的劃分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認為七古、七言歌行二者同體,可以互相替代,如胡應麟《詩藪》雲:“七言古詩,概曰歌行。 ”王士禛《古詩選》就徑直分五言詩與七言詩歌行鈔兩部分。

  • 清王士禛《古詩平仄論》有云:“七言古自有平仄。
  • 毛泽东用“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写了这首诗送行。
  • 《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又说“放情长言曰歌”、“体如行书曰行”,二者风调互异。
  • 或疑古诗既有律矣,与齐梁体又 何以异,而不知齐梁之调,主于绵密,古诗之调,主于疏越, 其筋骨气格文字作用,固迥然殊也,而今之能辨者或寡矣。
  • ”寫出黃巢造反給人民帶來的不幸,堪稱有唐一代史詩冠冕。

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 〔世事纷纭从君理〕据罗章龙说,作者原诗如此。 一九七九年罗在《回忆新民学会(由湖南到北京)》一文中第一次提供本诗时,觉得有负故人厚望,改作”世事纷纭何足理”。 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万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台买讲团现案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单衣女王将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七古: 折叠 七古·送纵宇

而有的诗作者则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均有所创造。 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 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七古 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⑺。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⑻。 全诗以叙述友情为主,表达了作者学生时代就探索人生、追求真理的伟大抱负。

七古: 七古詩作選登

(五結)邊風飄飄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六結)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 君不見沙場爭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七結)就像是七首絕句串在了一起。

七古

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世事紛紜從君理〕據羅章龍説,作者原詩如此。 一九七九年羅在《回憶新民學會(由湖南到北京)》一文中第一次提供本詩時,覺得有負故人厚望,改作“世事紛紜何足理”。 清代王士禛更認為古詩有平仄,於是趙執信、翁方綱等人專門研究古詩聲調。 他們的研究,對於詩歌創作時自覺區別古體、近體聲律不無貢獻,但由於忽視古詩實以自然音節為主,因此頗有牽強,以至被譏為“不見以為秘訣,見之則無用”。

七古: 七古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三结)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四结)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五结)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六结)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七古 (七结)就像是七首绝句串在了一起。

简单的说,七、五是以诗每句的字数而言的。 律诗的限制比较严格,而古体诗的限制比较松。 古体诗类分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古诗三个栏目。 专括四策守门列出古体诗组,意与律诗(近体引表损 诗)进行区分。 古体诗不依律诗的平仄、粘、对、韵式等规定,句数也高粉无定数。 诗之有律,非特近体然也,即古体亦有之。

七古: 七古搗衣篇

后历任河南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湖南大学等校教授。 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姜夔説:“放情曰歌,體如行書曰行,兼之曰歌行。

如杜甫的七言古诗代表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丹青引赠曹霸将军》等。 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其次,就體式的主要特徵而言,七古要求與七言律詩(包括七律、七排)劃清界限。

七古: 词条信息

七古的發展同樣不是一蹴而就,盛唐詩人是在綜合了前代七古創作實踐的基礎上,轉益多師,才最終創造了七古的輝煌。 初唐時期,七言古詩的體制得以正式確立,從四傑到張、李、沈、宋諸人,七言古詩經歷了一個從形式到風格方面的緩慢演變的過程。 初唐諸詩人都為七言古詩的成熟與完善做出了各自的貢獻,並開啓了盛唐七古的先聲。 如果把一個個的四句比作一粒粒的珍珠,那麼長篇七言歌行就是用一根絲線——詩的主題思想,把這一粒粒的珍珠串成一條美麗的項鍊。 這種章法,被白居易、元稹等人發揚光大,稱為長慶體,併到了清代吳偉業那兒總其大成,是名梅村體。

七古: 七古白鷺鷥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 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

”王士禛《古诗选》就径直分五言诗与七言诗歌行钞两部分。 明清诗话评论中,将七古与七言歌行相互代称,其例更是不胜枚举。 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七古与歌行在体性上存在分别,这种分别而且甚大。 李中华、李会二位先生曾著文论述过这个问题,略曰:从形式上看,七古与七言歌行都是七言诗,又都不能算是七言律诗,故归为一体,目为七古,似亦理所当然。

七古: 七古出处

七、八两句,诗人给我们勾勒了一副水边壮行的送别图:船马上就要开航了。 这首七言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共分五层:第一层,“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白云亮了,南岳衡山积压的阴雨已消散,天马山、凤凰山还留有春天的树木。 开篇两句,为我们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也寓意祖国江山正在逢勃的春华里,让人们感到生机蓬勃。 少年英雄,峥嵘奋发,心怀屈原,贾谊之才。 因为屈原、贾谊都出自湘楚这个灵秀之地,青山秀水的灵气特别钟情于这个湘楚大地。

《滕王阁诗》和《燕歌行》,每四句换韵时,首句总是入韵的。 而一首诗多次转韵,常是平仄韵交替使用。 这和律句平仄字相间的意义相同,为的是使声调富于变化而又齐整和谐。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七古: 七古將進酒

後歷任河南大學、西北聯合大學、湖南大學等校教授。 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近體詩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