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台北教區10大分析
12月28日,聖多福堂的主任司鐸馬迪雅神父,以及為孩子們帶領主日學的孔律德神父,陪伴著堂區內近50名教友一起到台北總主教公署拜會洪山川總主教,並接受洪總主教的降福。 洪總主教十分關懷菲律賓的新住民家庭及菲國華僑,特別是在菲律賓接連受到天災重挫之後,對於他們家鄉的重建十分關注。 天主教台北教區 3月19日,慶祝教宗方濟各就任彌撒大典,台灣主教團主席洪山川總主教、林吉男主教、劉丹桂主教、蘇耀文主教、江綺雯爵士及6位教友、慕道友組成慶賀祝禱團,表達台灣主教團對教會最高牧者的敬愛與共融。 教宗接受了樞機主教為他披上羊毛肩帶,並由樞機主教團團長索達諾為教宗戴上漁夫戒指,象徵肩負起牧養全球天主子民的新使命。 7月27~28日,於台北總主教公署友倫廳舉辦「終身執事試辦計畫講習會」,會中邀請香港教區陳志明副主教及終身執事代表前來協助指導、分享香港教區實施二十年之豐富經驗,來自全台7大教區百餘位教友的參與,可見教友答覆此一聖召的熱情。
- 5月17~18日,牧靈福傳處舉辦「青年教友粉紅泡泡營」,兩個天主教男女相識、相戀,在主內答覆婚姻的召叫,組成信仰家庭,擁有後續親子靈修及家庭祈禱,建立美好的聖化家庭,這樣的幸福家庭正是我們所樂見的。
- 由聖吉安娜生命維護中心分享「MARCH for LIFE為生命而走」的歷史背景,了解維護生命運動在全球各地推動的現況。
- 於台北總主教座堂舉行,7個堂區和幼兒園小朋友引吭聖歌、踴躍歡唱!
活動安排為更加體認天主的旨意,讓耶穌成為人類生命的救主,也把基督的救贖恩典與所有的人共同分享。 1945年,台灣進入戰後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日籍神職人員被全部遣返,台灣天主教會的教務改由華籍神父主導,但監牧再由道明會會士擔任。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之後,由於中國大陸新建立的社會主義政權採無神論治國,有不少本國及外國籍的天主教徒及神職人員離開中國大陸,其中的大部分來到台灣。 除了在台灣服務的修會增加外,台灣本地與中國大陸來台的神職人員也逐漸取代外國籍神職人員,成為台灣天主教會發展的主力。 1952年8月7日,台灣建立聖統制,正式由原有的傳教區體制轉為教區制;而台灣的教區數目,也逐漸由原本的1個監牧區,增加至7個教區、1個宗座署理區。 天主教會在台灣北部設置的教區,也是台灣地區唯一的總教區,成立於1952年,涵蓋範圍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市等地。
天主教台北教區: 台北宗座監牧區宗座監牧
1959年田耕莘樞機主教被任命台北總教區代理總主教,即居住於此。 台北總教區副主教、教區司鐸諮議會議員、教區參議會議員、林口聖福若瑟天主堂主任柏實理神父,因修會另有任用,予以卸任。 天母「天主之母堂」12月25日提前慶祝68週年堂慶,並進行新舊任本堂神父交接,台北總教區鍾安住總主教主持交接儀式,卸任本堂主任司鐸為穆希聖神父,新任本堂主任司鐸為柳學文神父。
耶穌肋傷修女會來台北;基隆聖心高中、新店耕莘護校相繼創立;福利會創立未婚媽媽之家、耶穌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成立。 聖言會於1960年購買大坪林土地一筆,目標是成立一家翻譯與出版社。 當時原址多為日式木造建築,位於中心的房舍被用做聖堂,地點大概介於現在會議中心與住宅大樓之間,後翻譯社未成立,此地成為聖言會士籌備在台灣重建北平輔仁大學的臨時居所。
天主教台北教區: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
【2005年】阮玉鼎神父由義大利回到本堂續任主任司鐸,早在2003年鄭總主教有鑑於本堂建物過於老舊,決定在舊址上重建六層建築供作本堂及教區牧靈用途,阮神父與當時傳協會會長陳貴糖、副會長姜震密切合作下完成重建工程等事項,感謝天主一路陪伴。 1963年】孟神父因年邁申請退休,次年返回比利時,1969年在比利時逝世,臨終前特別對由他親手創建的成功聖母聖心堂念念不忘。 申甫晉神父繼孟明琨神父出任本堂主任司鐸,申神父為河北省寧晉縣人,菲律賓若瑟聖經學院畢業。 申神父履新後隨即盡力推動堂務,首先籌畫改建舊聖堂,艱苦奔走,募集經費。 申神父原屬河北景縣教區,因此關係獲得該教區凌安瀾主教大力資助,加上熱心人士的捐獻,改建工程經費有了著落。 聖堂改建時借用成功新村社區大禮堂當為聖堂,長達一年,因此機會更增進教堂與社區群眾友善的交流。
- 灣的聖統制度正式建立,成為中國第21個教省;台北監牧區於此同時升格為台北總教區,負責統領台灣所有教區,郭若石監牧也於同日升任總主教。
- 全國協主席李國強提醒:堂區傳協會長觀念要正確,與神長要充分溝通,互相包容;傳協會是一個橋樑,管理堂區是神職人員的職責;傳協會需協助本堂神父使徒工作。
- 透過音樂、見證、戲劇、互動祈禱,認識那位傳說中的「耶穌」,體驗在活動中溫馨被愛的感受。
- 奧地利維也納教區聖樂總監的沃夫岡‧萊辛爾博士(Dr. Wolfgang Reisinger),透過演講及親自示範彌撒司琴,對台北總教區禮儀音樂事工有實際助益,並且對天主教聖樂未來的發展提出看法,以期協助台灣天主教禮儀音樂事工更上層樓。
來自菲律賓的方永樂修士(CICM),於主曆2020年11月21日(六)上午十點,在台北市萬華 玫瑰聖母堂,領受執事聖秩,由鍾主教主禮。 鍾總主教祈求天主降福這聖山發展順利,有效管理,讓亡者得以息止安。 墓園也是一個福傳之所,讓外教者可以看到教會為亡者及家屬所付出的關愛,見證天主在世間為祂的子民所預許的一片淨土。 使與孩子的溝通更順暢、互動更好,和太太之間的爭執也減少了,最重要的,全家養成了一起祈禱的習慣,它使之成為合一的家庭。 在北台灣的烏來、石碇、基隆、達義營地、輔大醫院、台灣總修院歡樂共融。
天主教台北教區: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過不多久,當西班牙士兵前往淡水,道明會士跟隨著他們,一六三二年在淡水落腳。 天主教台北教區 在淡水西南跨過小山的關渡,道明會士建立了一座玫瑰聖母堂,在該教堂落成時,他們抬著從馬尼拉帶來的聖像從淡水到關渡作遊行。 一六三二年後他們不止進入淡水河,而且進入台北盆地,道明會士在北投和淡水河的左邊建立基督徒團體。
1948年3月5日,西班牙籍陳若瑟神父獲羅馬教廷任命,為台灣監牧。 1859年5月18日:三位來自菲律賓的西班牙籍傳教士及五位本國籍教友傳道員,由廈門橫渡台灣海峽抵達打狗港,天主教開始傳入台灣。 原定建物重建後同時將臺灣主教團遷入,但最終轉予輔仁大學做為附設醫院建地,臺灣總修院則在舊址附近的原輔仁大學玫瑰學苑易地重建。 台北總教區的最高統轄機構為台北總主教公署,位於台北市大安區樂利路94號,鄰近台北捷運六張犁站。
天主教台北教區: 天主教台灣總修院 Taiwan Catholic Regional Seminary
舉辦微電影競賽:聖召的喜樂 Let 天主教台北教區 Us Rejoice! 洪總主教鼓勵年輕人多多親近日常生活中的神父、修士、修女們,透過鏡頭下的觀察與真實的對話,更了解奉獻生活者的精神與生活,喚醒天主藏在每個人心底的呼召。 勉勵司鐸,不要怕有多少餅、多少人分餅,只要傳愛,餅的數量再少也都足夠。 在教宗特頒的「慈悲禧年」期間,更要以「看見」、「停下」與「觸摸」三部曲,行愛德、做天主悅樂的「慈悲傳教士」。
台北總教區教理推廣中心成立於1986年,目的在協助堂區的主日學教育及教理老師的養成。 本中心為教理老師所舉辦的講習包括:兒童、青少年、成人教理講授與聖事準備、成人教理進修、靈修培育、成人入門聖事等。 教理老師們所學習的是「全人教理講授五步驟」教學法,配以黑板畫圖、絨布板故事、視聽教具,並加入祈禱禮儀、聖歌、宗教美勞、信仰遊戲,以及團體活動等。 天主教台北教區 教理師資培訓及編印講授教材外,本中心也提供兒童、青少年的夏令營以及成人避靜活動。
天主教台北教區: 教區各單位
Rochester Charles Resuello為主講人,台灣主教團秘書長陳科神父現場口譯,約180位神父、修女參加。 天主教台北教區 透過推廣聖召基本原則、現代青年人特質與面對的挑戰、美國聖召研究報告、小組討論;探討聖召的短缺,學到推廣聖召的方法,並鼓勵更多年輕人對奉獻生活產生興趣。 陸代辦希望台灣教會未來「學校的教科書裡,不少是違犯天主教信仰和教理」,能促成政府注意並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