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藝術祭7大優勢
因此為了活化當地,從2000年以來舉辦第一屆大地藝術季開始,當地慢慢地有了新的活力。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每3年舉行一次,每次舉行分春、夏、秋三期,由於會場範圍極大,單是一個島嶼便可能要花一至兩天去遊覽,你可以選擇當地的巴士遊,那裡也有一些住宿設施提供給參加者,在欣賞藝術之餘順便旅遊。 北川富朗面對每屆藝術祭都有不同的問題挑戰,每屆藝術祭都會思索如何更加深入社區,在解決各式各樣的課題之同時,還要尋求國內外的藝術家或團體來參與,找尋不同的據點來設置藝術創作;而2012大地藝術祭將是在震災當中重新站起來的復興運動。 以堅固耐用,小型而抗風險的設計為基本概念重建新的「澳大利亞之家」,作為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的標竿,象徵從東日本大地震和海嘯中不畏艱難,重新復甦的精神,更見證兩國的友誼,顯現澳洲支持越後妻有的情誼不變。
中原佑介是有名的評論家,參與的前二屆的「大地藝術祭」提供了基本的論述,支持這一場逐漸形成的藝術行動。 「里山」不是一種論述,而是生活中的日常用語,世界觀,存在於生活世界的背景裡,可以描述、可以體驗、可以生活的所在。 林純用、楊海茜兩位藝術家共同打造的《穹頂上有花》位於鹿野鄉公所綠地草皮,利用自然竹編搭配彩色勾織構成玫瑰花窗,讓民眾一進入穹頂之內,便能感受如同教堂裡的聖潔光芒,同時也能靜下心沉澱自己的身心靈,找到生命價值。 大地藝術祭 由國際知名竹藝師徐暋盛親手製作的《蛻變前的等待》,位在關山親水公園榕樹群中,闡述昆蟲蛻變成蛾或蝶的奧秘過程,希望大家可以藉由作品體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大地藝術祭: 大地藝術祭主選單
從第五屆藝術祭開始,我們策劃了JR飯山線藝術計畫, 打算在越後妻有境內的飯山線車站展出作品,希望都市和鄉村的居民能以地區支線的「車 站」作基礎,加深彼此的交流;更希望「車站」能夠成為邁向其後的村莊與大自然的「港 口」。 在這些旅程中,如果可以將過去五屆的作品做一個「檢索」,關於作品與基地、作品與作品、作品與時間、作品與生活、外來與在地、藝術與食衣住行等等的關聯性的量測。 在展覽結束之後到下一次藝術祭開展之間,這些作品經過時間,對於所在社會延伸的種種作用。 來自於公部門、策展團隊與當地生活者的的社會性轉變已經將這些作品與地域經驗編織在一起了。 在「台灣鑼」的前導下,參與津南祭典「夏日浴衣節」初步亮相,在「四季日夜神像」作為背景下,穴山集落的居民使力的搖晃「大地之母」的神座,一起繞境。
特別的是,部分創作展期結束直接留置原處,甚至改為民宿供遊客「住進藝術品」,除了製造話題,隨著展期遞增,新潟可望成為隨處可見藝品的創作重鎮,粉絲可以按圖索驥,在境內找出歷年展品,極具尋寶樂趣。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雖然3年辦一次,但規模日益壯大,開辦18年參觀人次自前兩屆10多萬至近年突破50萬,周邊經濟效益超過50億日圓,成功活化偏鄉,帶動農業大縣轉型。 馳名國際的戶外藝術盛典策展處「新潟」,戰國時期是名將上杉謙信統治地「越後國」,轄下「妻有庄」指今日新潟南部十日町、津南町一帶,面積廣達760平方公里,也是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場域。 《接觸─足湯計畫》(2006)Prospecter(日本)在溫泉旅館「湯之島」境內,使用100多件家具廢材,建蓋足湯。 《為了許多失去的窗戶》(2006-)內海昭子(日本)為了再發現從桔梗川到信濃川支流芋川能看見的越後妻有風景,設計了這扇窗戶。 片段的風景若沒有藝術品展示,就只是山村、深山;可是一旦有了藝術品,那麼從舊中里村桔梗原看出去的清津川、芋川,就變成這樣的景致。
大地藝術祭: 日本絕美冬天景點 – 北海道、白川鄉、蔵王樹冰,還有還有…
除了新潟十日町每年冬季都會在夜空中綻放燦爛的煙火「越後妻有雪花火」,最讓人期待的,就是由藝術家髙橋匡太創作的「Gift for Frozen Village」! 搭配日本音樂家 mica bando 的音樂,邀請每個參與的人拿著 LED 大地藝術祭 燈,在大片雪地中找個屬於自己的位置,種下光之種子,待夜幕低垂,七彩的燈光在雪中點點亮起,就像大家贈與雪地的「光之花田」。 專長於公共藝術策展及藝文活動的吳慧貞老師今年也親自造訪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用其藝術活動的觀點及如同再度回到所熟悉的地方的心情,寫下了這次對於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感想,帶著我們細細品味藝術與當地樸實人文所混合出的獨特氛圍。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 於是議題在山野間展開,關於城市的(廢棄)、關於議題的(回應)、關於對話的(里山)。
- 藤田指出,西方關係性美學創作本源於反商業,如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1998年提出「關係美學」的概念時,就提及資本主義將一切,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商品化。
- 在全世界眾多的國際藝術展中,日本大地藝術祭並非最老牌也不是最知名的展覽,卻一直是我心目中最喜歡並且最想再重訪的展覽之一。
- 這時候,如果有一個「非常」的日子,讓你跳出「日常」軌跡,那你就能在這天透透氣,也能藉脫離常規的經驗,發現在「日常」無法獲得的可能。
- 標準校園的長廊,每一間房間上都還留著「保健室」等牌子,長廊的尾端有一束強光,面對光走的人們,都會成為黑色的剪影。
其實現在的新潟市位於信濃川與阿賀野川兩條河川的出海口,形成一片低窪處,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湖泊組成,形成潟湖,所以稱為「新潟」。 然而早期因易氾濫,後來先人們努力將其地形填補成易於栽種水稻的田地,爾後新潟便成為日本第一的「稻米之鄉」。 從成田機場、羽田機場來到東京站時,需在東京站轉搭電車或巴士。
大地藝術祭: 日本福井自由行:12個必去景點、福井美食、住宿推薦
從東京站搭乘JR上越新幹線到越後湯澤站,需1小時20分鐘。 之後轉搭本地線電車「北北線」前往十日町站,車程40分鐘。 三年一度舉行的「大地藝術祭」和越後妻有每天的活動,得自於眾多人士的支持與合作而成立。
大地藝術祭分佈在約略一個都會區的範圍內,這種空間操作接近所謂的「城市設計」,不只是關注與個別建築,關注於地域特性的規範與設計。 大地藝術祭 這樣的設計特性,在個體與整體之間操作「安排」,或是在之中建構一個可以理解的空間系統。 因為地理所形成的獨特環境特質成為了歷屆藝術祭的核心議題「里山」概念的真實景觀經驗。 所以當維持「原風景」的景觀條件,因為全球化力量對於在地經濟條件所造成的巨大改變。 大地藝術祭 在大環境的改變下,地域產業的轉變已經快速的改變經濟條件與社會組成,藝術行動成為一種生活中的抵抗力量可能的表現形式。 主要經手策展包含《安東尼 高第展》、《向種族隔離說不!國際美術展》、《FARET立川藝術計畫》等。
大地藝術祭: 推薦閱讀
更令人吃驚的是,福島先生在第三屆大地藝術季結束以後,又繼續開始耕作。 福島太太身體狀況不佳,福島先生2006年春天在梯田上告訴我:「到今年已經力竭。」所以這個梯田後來由我們承接,和福島的外甥共同照顧。 卡巴戈夫應該是想對那些在大雪地帶企圖從事稻米耕種,因而開墾山林、闢建梯田,縱使收成不佳只供溫飽的人們的嚴苛勞動致敬吧。 大地藝術祭 卡巴戈夫明白,在這樣困苦的環境中辛苦開闢的田地,卻不得不面對後繼無人的窘境;以及日本放棄農業的無理情況。
一言以蔽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前衛明明已死,卻仍行走天下」。 藤田指出,西方關係性美學創作本源於反商業,如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1998年提出「關係美學」的概念時,就提及資本主義將一切,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商品化。 「想分享溫暖?兩個人共同體驗美好生活?來喝我們的咖啡……」關係美學的一大價值,就在打破資本主義對人際關係的壟斷。 因此,關係美學在20世紀本來是具有批判性和前衛意識的。 大地藝術祭 藝術祭強調社區連結與創作過程,成品如何反而次要,這令藝術評論變得非常困難,因為藝評人單憑成品與創作紀錄書寫評論,會被視為不夠全面,但要求他們參與所有創作階段,又不現實。 事實上就算藝評人真有資源與耐性駐留整個創作過程,也不可能全面掌握每一個參與者的經驗及箇中的話語操作,於是無論評論人怎樣說,藝術家都可以指對方「不夠全面」、「看不清全局」,藉此逃避批評。
大地藝術祭: 策展與設計術: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啓發
邵馬,從未受學院訓練的他,作品卻屢屢受到國外展覽肯定。 Lafin的作品以木雕為主,但是幾乎見不到傳統原住民的圖騰和語彙,反而是一種更抽象且當代的線條和風格。 本次創作拾火 Kalo’orip,Kalo’orip是阿美族語,意指生活的依靠。 以「火」為主題,創作出火之意象的巨大木頭雕塑,來呼應生命的起源。 在原住民的傳統祭典裡,人們牽起彼此的手圍繞著「火」一起吟唱、一起舞蹈,我們也一起感謝大自然,感謝祖靈。
藝術祭的名稱「越後妻有」並非正式的地名,而是從日本古地名「越後國,妻有庄」而來,指的是新潟縣南部十日町市和津南町,最近的新幹線車站為「越後湯澤站」。 要在極其有限的時間裡規劃拍攝,勢必要拍到富有大地精神的指標作品,而藝術家磯邊行久是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 大地藝術祭 早在舉辦藝術祭之初,北川富朗就提出「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想法,希望調查越後妻有的自然狀況,於是找了有環境學背景的磯邊行久進行在地調查,展開了跨越百年的地理研究。 2019年4月,標舉「海的復權」的瀨戶內海藝術祭才剛展開,十年來、連續四屆的展覽,已成功地將世人的目光帶向這片被日本列島包圍的美麗海域。 這些散布海中的小島,各自有不同的島嶼性格和藝術亮點,或者更準確地說,因為藝術的介入,強化了每一個島嶼的特質,帶領人們探險式的在島嶼之間穿梭,不僅看見藝術也認識地方。
大地藝術祭: 日本「石川縣」自由行景點美食推薦:兼六園、金澤21世紀美術館、加賀溫泉必去,金箔冰淇淋必吃!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創始於西元 2000 年,每三年舉辦一次,原本是為了重振日益衰頹老化的農業地區,卻在這十多年期間茁壯成世界知名的國際藝術季。 由於「藝術祭」理論上能讓民眾疏導「日常」累積的負面情緒,也能擔當民間社會創新的存源,許多地方的文化政策都對「祭」的社會作用有著正面評價,有時更會明文強調辦「一連串藝術活動」要具備「祭」的功能。 比如橫濱三年展(Yokohama Triennale )有五個「行動指針」,其中之一就是「祝祭性」;負責東京藝文政策的組職「東京 ART COUNCIL」在東京 2020 奧運文化活動方針上,亦將其中一個重點對象定為「具有祝祭性的大型活動」。 比如聞名日本內外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它不只是「一連串藝術活動」,因為它所強調的,正是憑藉藝術製造「非常」的經驗,讓外來觀眾以至在地居民,得以發現「日常」以外的可能。 在越後妻有的冬天,不如把短短的旅程延長,跟著官方導覽來場一日旅行吧! 在往返新潟縣南部越後湯澤的旅途中,除了欣賞藝術與美景,還有「雪見御膳」餐食體驗,能品嚐當地保存食與特色餐點,讓你感受充滿雪國文化與古老智慧的午膳饗宴。
這些藝術作品更常設在六個區域(十日町、川西、松代、松之山、中里、南津),統稱為「大地藝術祭之里」。 當地政府與人民希望透過「大地藝術季」將希望再次帶入這片海洋,讓人們重新認識海洋與小島,因此於2010年開始,每三年舉辦一次「瀨戶內海國際藝術季」。 然而2019年的活動分成春、夏、秋三季,其大地藝術季規模逐年擴大,參與的大地藝術家更超過兩百多位。 越後妻有是新潟縣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的古地名,這個地區有著廣闊而豐富的大自然,在冬天也是有名的豪雪地帶。
大地藝術祭: 分享這篇文章
三年一度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此刻正在日本新潟進行,本文作者(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特別為未能親自參與盛會的讀者們,詳細寫下「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及「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兩個藝術祭產生的脈絡與展演內容,以及這樣的藝術行動對當地以及日本社會帶來的影響。 本文針對藝術祭的志工參與及國際交流效應作分析,閱讀系列其他文章,請見文末附錄。 「清津峽溪谷」本來就是當地知名的景點,穿越長長的溪谷長廊隧道,迎接壯闊的清津峽全景,十分壯觀。 在藝術祭的加持下,來自中國的MAD建築團隊,將平凡無奇的隧道,加入東方古代哲學「五行」元素,透過燈光、幾何造型、鏡面等設計,打造出非凡的感官體驗,讓這個景點再升級,變成人氣最高的作品之一,更是網美們爭相打卡的地方。 比如聞名日本內外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Echigo-Tsumari Art Field),它不只是「一連串藝術活動」,因為它所強調的,正是憑藉藝術製造「非常」的經驗,讓外來觀眾以至在地居民,得以發現「日常」以外的可能。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