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8大分析
因上游水源污染,施工期間水域優養化情形日趨嚴重,邀集專家學者召開水域優養化改善會議。 採用生物防治工法,於上游處沉沙池放置狐尾藻,吸收水中的氨、磷,改善水質優養化。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 本工程於107年6月22日申報開工,工期為495日曆天,原預定竣工日為108年10月31日,因配合現地拌合填方用土,調整土方整地工程期程、植栽期程調整至適合季節等因素,工程辨理變更設計,變更契約工期為556日曆天,修正預定竣工日為108年12月31日。
導覽解說每隊15~20人,由一名解說員帶領導覽解說,全程參與之報名民眾,並完成學習單、意見調查單,方可兌換紀念品。 乾隆年間,有一批福建永春人(即發展五分埔的五大姓家族)來此開墾,因而把陂塘稱為「永春陂」。 不過,老台北人對福德街應不陌生,街底的南港公園(後山埤公園),前身是南港第三公墓,滿山遍野的墳墓,從清代、日治到現代,數量高達4668座,相當可觀。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永春陂為四獸山麓環繞的天然凹地,百年前曾為波光粼粼的陂塘,時代環境的變遷,已不見永春陂水域,陂塘已成閒置軍營,人造設施也切斷基地與周遭環境的生態鏈結。 秦慧珠議員批評,該公園規劃設計費375萬元、工程費8200萬元,總經費8575萬元,每年管理維護經費約230萬元,理應是北市近年最重要的生態公園,卻實在美中不足。 而現地挖掘出之卵石、混凝土塊等,整理後融入設施,成為建築材料的一部分,如卵石石籠牆、卵石造型座椅、廢料回收鋪面。 一方面可以減少購買新材料的費用,以及為了生產新材料所耗費的能源;同時,廢料的展示也成為環境教育的一環,提醒觀者重新省思對待「廢料」的態度,轉念之間,廢料也可成為再利用的材料。 此外,亦善用現地枯木,運用於枯木微棲地、鳥踏、地景藝術、入口意象、堤防擋水設施、碎石木屑砌石步道等,永續利用,讓原本的垃圾變成黃金。
人為活動區對一般民眾開放,其餘區域則僅供志工、維管人員及相關環境教育課程申請進入。 盡量減低人為生活干擾生物棲息,找到生態復育與市民活動的平衡點,創造都市療癒空間與生物棲地共存、共好場域。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是臺北市信義區的第一座都會型濕地公園 ,具有生態復育、環境教育、滯洪等功能,由原中華民國國防部閒置的土地經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改造而成,公園於2020年3月12日正式全面開幕。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 交通開車,可將導航設定松山家商或永春高中都行,二所學校都緊鄰著永春陂捷運,板南線永春站,出站後步行十分鐘左右即可抵達。公車路線,20、33、299、186副線,永春高中站下。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表示,永春陂濕地公園將是台北市首座兼具生態保育、人文歷史及永續發展的都會型濕地公園,計畫能順利推動,首先感謝市議會的大力支持,也感謝當地居民們踴躍參與提供意見,第一期完成設施包括:生態徒步道、跨橋平台、濱水平台、觀察教室及二座生態池。 繼南港新新公園後,北市再添一處濕地公園,歷經4年規畫、設計、施工的永春陂濕地公園今天正式開幕對外啟用,總水域面積多達6378平方公尺,除打造兼具生態功能的多樣性水域及林澤棲地外,更串聯四獸山(虎山、象山、獅山及豹山)步道系統,今一開幕就吸引不少民眾冒雨散步,直說期待好久了。 大地處說,屆時將視中央防疫政策之規定,如有必要,仍請參加民眾配合實名制,在報到時為大家量測體溫、記錄等措施,並自備口罩。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 請大家做好健康防護,一起運動健身,讓大自然提昇我們的免疫力。
原定要興建公共住宅,後來在2015年拍板定案,規劃設計成現在的「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讓營區恢復陂塘樣貌、成為生態棲地,把大自然帶回都市中。 民眾若要前往遊玩,大地處建議民眾可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至象山站,或是搭乘公車至永春高中或松山商職站,再轉騎乘Ubike或是散步到現場,體驗台北都市新綠地。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 台北市與森林共存的環境得天獨厚,過去曾因開發關係,造成動、植物漸漸退移至山坡地,現在台北市政府藉著四獸山山腳下「永春陂軍營」搬遷的契機,將自然生態帶回都市,打造台北市都會型濕地生態公園,以復育台北市原有生物為目標。 公園處表示,永春陂濕地公園面積3.98公頃,另外服務導覽站旁設有公園代言人Q版領角鴞,園內還設計高架棧道上,讓民眾可以俯拍公園溪畔的全景,幸運的話,還有機會在多功能展覽館的生態觀察窗發現陂塘鳥駐足。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 生態
服務導覽站會發現公園代言人Q版「領角鴞」、幸運兒還可以在多功能展覽館的生態觀察窗發現陂塘鳥。 陳德鴻老師發現園區目前正遭受到嚴重的強勢外來種的入侵,尤其是福壽螺、吳郭魚、小花蔓澤蘭和美洲含羞草等,台北分會號召棲地組、親子團的夥伴多次針對這幾種強勢外來種進行移除,在公園棲地維護工作上,花了相當多的時間人力! 其實這些外來入侵種都是人類帶來的,不只上述這些強勢外來種,還有許多家裡不想養的植栽、魚類、烏龜、牛蛙等也都經常能在公園裡發現,從去年11月開始,定期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由棲地組帶領的棲地維護工作假期。 荒野這幾年一直在推動公園生態化,不停的為公園裡的生物們發聲,吶喊著:你的公園我的家! 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時,原計畫於此地興建2000戶公宅,因專家學者反對而放棄此計畫。
永春陂營區占地約3.98公頃,未來將以恢復陂塘樣貌、復育台北市原有的生物為目標。 地理環境上,它是一處被南港山系——四獸山麓(象山、獅山、豹山和虎山)環繞的天然凹地;歷史沿革方面,該區域自清乾隆年間已有漢人開墾耕作,為取得灌溉水源,便在四獸山下,依山勢地形築堤儲水,故稱為「陂」。 百年前儲水甚豐且景色秀麗,後因流路阻塞,陂床淤淺,水面日漸狹隘,而成為耕地。 陂塘景觀大約消失在日治時期末期,除天然淤積,亦因上游開採煤礦,礦渣泥沙受雨沖刷流入陂內,因此逐漸乾涸,國民政府遷台後1956年新建軍營使用,至1976年永春高中遷入現址,基地已無永春陂水域。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 台北內湖步道系列
豐盛生態之際,促使都市伸入山區的「灰手指」一一退出,把「綠手指」延伸回城市。 「我們的永春陂故事」第一場專家學者專題講座及參與式工作坊,開啟臺北市都市型濕地公園序章。 規劃設計階段辦理二場專家學者專題講座,一場願景工作坊,一場設計說明會,共計有14人次專家學者及97人次民眾共同參與研商、討論。 開放水域設置人工浮島、枯木微棲地、鳥踏、翠鳥土壁等;次生林帶規劃領角鴞樹屋等,並規劃爬藤隧道、生態通道、及生物逃生坡道,因地制宜營造棲地及生物廊道。
柯文哲說,其實這邊一開始是要規畫做公宅,但剛好民國105年通過濕地保育法,大家要知道,台灣總人口今年是最高峰,接下來就開始下降,所以公宅固然要蓋,但是不是要留給台灣更長遠的東西,剛好濕地保育法通過,考量濕地因素、自然景觀,再加上旁邊是四獸山,所以決定做台北市濕地公園。 目前道路與人造設施切斷基地與周遭環境的生態鏈結,須找到生態復育與市民活動的平衡點,定位不同使用強度與分區,以縫合基地與南側山系間的介面,建構點、線、面完整之都市生態廊道系統,以維持生物多樣性。 為了重現埤塘風貌、提供市民豐富生態體驗,園區規劃為生態復育區、緩衝區及人為活動區三大區塊,僅保留3棟既有營舍改為公園場館。 也考量到四季色彩更迭,植栽精心挑選能招蜂引蝶、具變化的喬木,數量則多達38種,每次前來走走都會有不同舒心感受。 其二則是與周邊社區的溝通,營造「生態棲地」的公園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常會讓人自動帶入荒煙蔓草、植栽很密走不進去的那種想像,所以一開始的規劃以分區為策略,在參與工作坊上透過生態專業者的分享,也有技巧的引導居民設想分區的空間範圍,順利得到居民的支持。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 開放時間
大地處陳彥成科長表示,由Q版領角鴞代言的永春陂濕地公園,是臺北市第一座以營造溼地生態為主題的公園,以恢復過去永春陂地景、復育臺北市原有的生物為目標,公園空間寬闊,有多個水流相互連接的池塘,打造兼具生態功能之多樣性水域及林澤棲地,提供市民休閒遊憩新選擇。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是臺北市信義區的第一座都會型濕地公園,具有生態復育、環境教育、滯洪等功能,由原中華民國國防部閒置的土地經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改造而成。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 居住台北東區的人真的很有福氣,繼南港「新新公園」啟用後,現在又有全新的散步景點了! 位於信義區四獸山下的「永春陂濕地公園」於3/12正式開幕,是信義區第一座都會型濕地公園,恢復了原有的埤塘自然生態,成為都市人下班、放假散步新去處。
透過適宜生物植栽,種植烏桕、白桕營造長吻白蠟蟬棲地,種植青剛櫟食用植物群吸引大赤鼯,延伸四獸山系生態棲地,進行棲地修補與縫合,成為都市生態跳島,串連都市邊際的自然環境。 臺北市林欽榮副市長表示,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作為公園主體的第二期工程的進展。 經過多次的協調研商,市府已在106年7月20日與國防部達成協議,正式簽訂MOU合作同意書,將以容積調派的方式取得永春陂內國有土地,而私有土地則編列預算徵收取得,將在107年至108年12月施工完成,讓營區恢復成生態棲地。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 領角鴞是臺灣海拔分布最低,且生活環境最接近人類的鴟鴞科鳥類,是典型的鄉土鳥種,白天在樹上棲息,晚上才出來活動。 但因環境的改變,領角鴞幾乎已從都會裡絕跡,不過在積極保育之下,最近在永春陂已出現牠的蹤跡。 園區內步道平坦好走,可以帶腳踏車或滑步車讓小朋友騎,高架步道可欣賞遠山綠景與公園濕地全景,樹下綠地可野餐休憩,草皮空間是最棒的遊戲場地,若時間夠的話,還可串連四獸山步道,全家一起親近大自然。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 交通資訊
林志峯處長說明,正積極爭取水利會使用同意、並協調國有財產署。 台北市水利技師公會理事長凌邦暉擅長雨洪管理,他表示,被消除掉的永春陂曾是自然滯洪池,雖小型亦可解決洪峰逕流量大的問題,由水利角度來看,最怕水落下來僅變成逕流,太多人為利用如抽水站,習慣把內澇快速往外排。 如今面對極端氣候,都市防洪標準改變,從建築、綠地、森林、樹木做考量,將水蓄積起來慢慢排,透過非工程的手段來保護生活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