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出走7大好處
此不是說在家人的資稟或善根薄弱,實由於他們的生活環境及職業身分所限,不易做到打內心起,長時間地放下萬緣,一心禪修的程度所致。 法師出走 據《出家功德經》云:「諸布施中,出家功德,最為殊勝。即使一日一夜受持出家淨戒,命終生天,二十劫中不墮三塗,常生人間天上,最後發心,成辟支佛。」因此,若能勸人出家,或者助人達成出家因緣,此人常生天上人中,恆為王者。 而「比丘」之名,又稱「怖魔」,當一個人發心出家,天上的魔宮因此震動,因為從此少了一個魔子、魔民的候補者了!
- 聽說福團禪聞法師找某縣市的珠寶公會會長,將福智黃金換成鈔票;原來處理一個金庫,換好之後,法師又來找他…
- 即使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諸大菩薩,常現在家身相,但那只是方便而不是究竟。
- 現今要離開福智僧團的法師,一定要很有謀略,才能安然脫身,若是放出要離開福智團體的聲音,可能會遭監禁的…
- 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強壯像水牛,心理脆弱像老鼠,就不能說健康。
- 參加福團法會,現場法師都不讓女居士穿緊身的,規定只能穿非常寬鬆的衣褲,或是居士服,但是為何唯獨金女可…
- 《唐六典.卷四.尚書禮部.祠部郎中》:「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曰法師,其二曰威儀師,其三曰戒律師。其德高思精,謂之鍊師。」。
台灣高等佛教教育現代化,是本所首開風氣,七十六年法師自行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仍沿襲此一學風,對於師生身、心之安頓、教學設備加強、師資之充實,從事校際、國際學術之交流不遺餘力。 二十年來,中華佛學研究所已是國際聞名的佛教教育與學術研究之重鎮。 不但本所師資、學者來自全世界;而且,本所學術刊物亦流通全世界;其主要原因,法師本人遍行全球弘法,廣為結識國際佛教學術界學者所致。
法師出走: 和尚出走鐘將還俗
初創時期,僧眾依循古叢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過著淳樸的農禪寺院生活。 法師出走 第一批剃度弟子果祥法師表示,以前師父常利用一起出坡的機會,針對弟子個別需要因材施教。 雖然沒有制度化的教育,但僧眾們以入眾、倚眾、隨眾、靠眾為生活規範,安住於僧團,調和身心,形成質樸踏實的道風。 當然,我們從明朝集成的《居士分燈錄》及《名公法喜志》所見,在中國禪宗史上也有不少位在家居士獲有相當高的見地,只是比起各種《燈錄》所收的出家禪眾之傑出者,便有不成比例之感了。
大學院教育是三大教育的基礎,而僧伽的培育更是法鼓山永續經營的關鍵,由僧伽大學所培育的出家眾受完教育後,再投入大學院的教學、研究工作,才能培育更多具悲心願力、住持正法的僧才。 學習最多的是師父的指導與身教,「心量要大,眼光要放遠……最重要的是創新……」方丈和尚拿出幾張筆記手稿,上頭寫滿了師父慈悲的教誨。 此外,細膩如人際應對進退,師父也不忘叮嚀。 二○○七年有一次師父到醫院例行檢查,仍在病床上教導應對外界活動邀約、出席宴會的原則。
法師出走: 人生寶貴,聞思為要!
不過,我們是大乘佛法的出家眾,求度出家的同時,也一定要發無上菩提心的。 到僧大就讀或出家之後,如果只是想到個人自我的出路或利益,就不能成為大善知識了,發菩提心,是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名利,是將自已奉獻給三寶及眾生,養成健全的僧格,便能作眾生的舟航,所以出家人要以修學佛法的慈悲和智慧給眾生做依靠。 我們希望佛法普及化,就要培養出家人可以用生活化的、人間性的佛法,通過簡明的表達方法,幫助廣大的眾生離苦得樂。 全台國小情報,「果聞法師為何離開法鼓山」台灣弟子反應:師父吉祥最近法鼓山的男眾法師們,不是離開道場就還俗,二個月前就男眾法師…下面是常聞法師的還俗 … 台灣弟子反應: 師父吉祥最近法鼓山的男眾法師們, 不是離開道場就還俗, 二個月前就男眾法師離山, 今天又有一位還俗, 這個頻率太高了, 讓一些居士都在議論著, … 法師主持「佛學研究所」研究與教育並重,賡續出版《華岡佛學學報》,開始招收研究生,以培植高級佛學人才為宗旨,除教授佛學專題研究外,尤其著重佛教古典語文如梵文、巴利文、藏文之教學,甚至對當代弘法之重要國際語文如日文、英文亦列入必修課。
「法鼓傳燈日」是為緬懷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所設的,而今年已經邁入第五個年頭。 雖然當天寒流來襲,刮著風下著雨,但是從各地前來與會的菩薩們,隨著法師以及鐘鼓聲的引導,安住在自己的位子上。 福智文化-我為你朗讀影片徵稿活動-氣勢磅礡的朗讀聲,獻給真如老師-《希望.新生》四季法語136則「…
法師出走: 佛法,是解決生死苦樂的教育
事實上,我們出家人都是普通人,男的就是男的,女的就是女的,只不過有願心,要過出家人的生活,不要結婚、不要有夫妻生活、不要有男女關係,這並不意味著有生理上的問題或心理上的障礙。 因此,我給那位女居士的建議是:出家人不同於在家人,如果要當在家人,就不要冀望要有出家人修清淨梵行的心態或出家人的生活方式,這是做不到的。 日常老和尚、真如老師最希望眾生能夠依靠佛法,得到提升,得到快樂。
回首這段不被人看好的建山過程,聖嚴法師依舊滿懷感恩,他認為正是因為有這些波折與不順遂,才能慢工出細活地將法鼓山精心雕琢成如今樣貌,擁有如此完善恢弘的規模。 法師出走 直到2005年,法鼓山的主體建築才終於完工。 就在同年的10月21日(農曆9月19日),亦即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這一天,法鼓山正式落成開山,以「大悲心起」為典禮主題,祈願發大悲心,利益眾生,同時也傳達出法鼓山這座觀音道場的精神。 聖嚴法師曾云,法鼓山的開山,最重要的意義並不在於園區建築的啟用,而在於藉此機緣籲請社會大眾一起來「開山」——開發人人心中都有的那座自性寶山。 事後有位張國英居士曾給予他如此的肯定:「法師,你真是修行人,遇到這麼多事,未見你發過一次脾氣。」一如以往,對所有的助緣與逆緣,他只有滿心的感恩而從無怨言。 而在百年樹人方面,聖嚴法師先是在農禪寺成立了三學研修院,培訓弘揚佛法及住持三寶的青年僧眾人才,初期以美國佛教會駐臺譯經院成員以及參加禪修的學生為主要成員,猜想當初他應該也沒料到竟會由此逐步孕育發展出如今制度健全的法鼓山僧團體系吧。
法師出走: 果聞法師為何離開法鼓山在轉心.轉大人青年從「出走」豐富人生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的討論與評價
聖嚴法師說,面對考驗時,他並不是完全沒有欲望、虛榮、怨憤、恐懼等等情緒,但他隨即便能放下這些心理反應,一如雁過寒潭,雁去潭不留影。 法師出走 於是,聖嚴法師謹遵師父遺命,火速返臺,承繼原本由東初老人主持的中華佛教文化館,以及當時才落成啟用一年多的農禪寺,從此展開了長年臺、美兩地奔波弘法的生活。 同時,他也一肩扛下了東初老人所有未竟的志業,除了慈善救濟事業,例如針對弱勢貧戶、老人院、育幼院、教養院、精神病院的冬令救濟;還有最重要的文化、教育事業,以及弘法活動等四大志業。
其中擁有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代理校長兼教務長的惠敏,更被視為是第一人選。 面對無常災難的考驗,我們的心要更有力地憶念上師三寶。 因為佛菩薩的功德、悲心是具足的,他們是眾生的不請之友,就像父母一樣。
法師出走: 真如老師給武漢同學的一封信!(暨福智共業計畫)
曾有一位居士看到我們出家眾,既無家累,又有飲食供養,有得住、有得穿,到我們寺院作客受招待時,吃了一餐好素齋之後,就說他也想做和尚了,理由是世俗間的生活太苦了。 我說:「做和尚更苦,那些好素齋是給你們這些不能吃苦的人吃的,我們平常不會吃這些東西。」出家人身無長物,只求平常餓不死,過冬凍不死,每天早起晚睡,白天為大眾服務,早晚要禪坐課誦及禮拜,終年無假日,終身無假期。 第一,出家生活,吃得差、工作多;第二,出家的苦修苦行相當於下地獄,如想出家,要有「難忍能忍、難捨能捨、難行能行」的心理準備。 唯有如此,在出家之後才會發現無礙自在的意境。 2016年1月15日 — 但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麼在法鼓山出家的法師,為了學習佛學、修習佛法 …
次年,剃度四位僧眾;其後每年剃度弟子,逐步建構僧、尼二眾的僧團。 僧眾以養成健全的僧儀、僧格、僧德為行持目標,致力於建立清淨和樂、如法如律的僧團,奉行師父教誨,「以凡夫身修出離行,以人間身修淨梵行,以出世心修菩薩行,以入世心成就眾生」,落實大乘菩薩道的精神。 在「奉獻即修行」的理念下,僧眾全力推廣以「心靈環保」為核心的三大教育事業,開展出禪修、佛學、人文教育、學術研究、社會關懷及慈善救濟等事業,並在國際間進行宗教交流、推廣和平。
法師出走: 和尚洲切仔麵|早上5點半就開門的蘆洲切仔麵,沒有招牌看起來很一般住家客人卻滿滿
一、國外行程-僅限至馬來西亞打繼程法師的禪十。 稀鬆平常中的不平凡果毅法師講聖嚴師父禪法的層次教學心得報告Eric 常皇 …. 只是師父後半段的歲月較短了一些,因師父二次出家時已三十出頭。 當心中產生疑惑時-頭一次聽金夢蓉開示,心裡立刻冒出,這什麼啊? 正如後來自然法師說的”心靈雞湯”,至於…
正文分為三部: 第一部為綜觀篇,含括法鼓山方丈和尚、法鼓山僧團、法鼓山組織體系概述,俾使讀者對2013年的法鼓山體系運作有立即性、全面性且宏觀的認識。 第二部為實踐篇,即法鼓山理念的具體實現,以三大教育為架構,放眼國際,分為大普化、大關懷、大學院、國際弘化。 各單元首先以總論宏觀論述這一年來主要事件之象徵意義及影響,再… 若要避免虛度此生,就必須在匆匆忙忙的例行生活中,偶爾停下腳步,好地想一想:如何善用生命,讓它活得快樂自在,活得更有價值? 聖嚴法師在書中與我們分享自己一路艱辛走… 東初法師(1908-1977),飽參實學,著作等身,重視傳統修持,極具時代意識,富有世界眼光的一代佛教思想史家。
法師出走: 真如老師為臺灣地震開示:皈依三寶,解脫災難怖畏
而法鼓山真的把佛教給徹底的人間化,像這種男女情愛的世俗事把它搬 … 生命電視台台長海濤法師近日他在臉書上傳一段影片,大談面對丈夫外遇和別的女人偷腥…我們熟識的法鼓山諸位大法師難道沒有用過這種手法? 而法鼓山真的把佛教給徹底的人間化,像這種男女情愛的 法師出走 …
佛世的時代,規定俗人,若發心出家,必須在清償了所有一切債務、責任和義務之後;若是犯罪、負債、父母不允、妻子或丈夫不許者,均不得出家。 到目前為止,要來我們寺院出家的人,也要求他們首先把所有一切世俗的錢財關係、感情關係,徹底清理之後,才可進入我們的寺院,而成為走上出家身分的第一步。 我說出家不是兒戲,並問她將來他們兩位是否還要生活在一起?
法師出走: 真如老師開示精彩輯錄
逆境,是修心的機會,因為透過它,我們能夠長養內心的力量。 如同日常老和尚在 SARS 與 921 地震時都曾為弟子眾開示,應以皈依三寶、斷惡修善等積極行為取代恐慌;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真如老師也特別錄製開示,祈願大眾一起為世界注入正能量。 >這題目,比較適合他的講題好像應該是跟師父相關的才對。
法師出走: 法鼓山法師出走在轉心.轉大人青年從「出走」豐富人生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的討論與評價
以前,我也認為出家人是屬於社會非生產的一群人,覺得他們對社會沒有什麼貢獻。 而且由於不瞭解出家人是怎樣在修行,因此我甚至和一般人一樣,也會認為他們是在混時間,日子過得輕鬆愉快,即使是在修行也不過是獨善其身,在寺院裡敲敲鐘、念念經,於社會無補。 在此三種方式之外,如果真心要出家,假以時日,先度父母皈敬三寶,也能如願;如果出家意願並不如何堅固,那就不用出家了。 沙彌求度出家,除了父母不聽不得度之外,尚有為了保持僧團的平靜清淨,為了順應世間常情常理及國家法令,故有「遮難」的限制,凡是太老(過八十、九十歲)、太小(七歲以下)、生理不正常、心念不正常、負債、奴僕未獲自由者、王法不許者,均不應度。 因為佛教的責任在於淨化人心、淨化社會,也要關心政治法令,但不介入政治法令的革命運動。 所以佛教傳到任何一個國家地域,便遵守其制度,順應其文化,然後於潛移默化中,改變其陋習及惡法,導正其方向的偏差。
法師出走: 修行菩提的良伴
誦戒的意義,在以清淨的戒行導正社會的風氣,在眾生群中程就菩提心,也助眾生發起菩提心。 九月二日,法鼓山舉辦第二任方丈接位大典,由長得像「彌勒尊者」的果東法師以黑馬之姿崛起。 此次遴選方式由僧團推選五人,再由聖嚴法師圈選其中一人,聖嚴法師指出,果東法師雖不是最優秀的人才,卻是最恰當的人選。 曾幾何時,法鼓山的某些法師淪落為爭著地盤不放,極盡排外之能事。 法鼓山某些所謂的大菩薩(尤其是欲與法鼓山合作納骨塔生意…私心的)卡著位子不放,讓年輕人出不了頭,無路可走。 年,應該有大監院在果東就任方丈之前後就坐上了位子的,那是多久了?
法師出走: 真如老師開示:慈心理念、素食行動
在中國佛教的禪宗史上,有大成就的高僧,大概都是在年輕時代打下了深厚的出家生活基礎。 三十五歲以上,就已過了青年階段的黃金時代,若非體力、心力、毅力過人,得大成就的便少了,所以我鼓勵優秀的青年,把握因緣,出家越早越好。 談到僧眾的調度,舊方丈下來、新方丈上來,位子是在移動的,肯定是要有人事調動的,但是這個人事問題,在法鼓山早就是歹戲拖棚的爛戲碼了。 真如老師教導大家一定要堅持誦《般若經》,因為《般若經》的傳承很不容易,充滿著強烈大乘發心的激盪力。 宗大師、師父及真如老師都是每日誦,也祈請大家不要間斷誦《般若經》。 真如老師在 2019 春節除夕,祝賀廣論學員:「豬年奮發向上,持續聞思修道次第,諸事大吉!」希望大家在過年的時候,多總結善行,造集隨喜的善業,並在新的一年勇於追求佛法正見,以利他的心意歡喜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