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殺戮日7大伏位

原來「新美國」的「新開國元勳」(New Founding Father)名叫「Donald Talbot」,亦提及到「New Founding Fathers of America」這個極右政黨在「9年前」(2014年)透過選舉成功上台開始執政,而第一屆的「國定殺戮日」則於2017年舉行。 「Donald Talbot」的縮寫是「Donald T.」,與剛剛當選為美國總統的Donald Trump的縮寫相同,兩人都同屬極右民粹主義,實在非常巧合。 最後,請你仔細看一看電影海報中的戴著自由神像面具的殺人狂,即使有國家法律的許可,人亦不能不面對自己個人所犯的罪;即使面戴象徵美國的自由女神像面具,但觀眾看到的,還是一張殺人犯的面。 除了限定規則以外,人們能夠在這十二小時中自由活動,宣洩一年下來所積累的傷痛、暴力或不安情緒,殺死所憎恨的人、或者素昧平生的人來“洗滌”靈魂。

與此同時,發酒瘋的公寓管理員突然拿着槍打算對她們施暴,然而,一夥身穿黑衣、手拿高級槍械的特種部隊,突然奔進公寓中殺死了所有居民,並將伊娃與凱莉拖出去,獻給了一輛裝載着加特林機槍的貨車,而貨車中的軍團領導者「老爹」也開始準備將她們倆斬首。 《無限殺戮日》(The Forever Purge)是《國定殺戮日》(The Purge)系列電影第五部電影,也是整個系列最後一部作品,電影公司昨日(5月12日)公開了首條預告,沒想到在「國定殺戮日」過後,有地下組織竟然無視「法律」,繼續四出殺人。 上集格局十分小,僅僅以一家人和他們家為主,讓觀眾感到有些頭重腳輕,也沒辦法好好來探討國定殺戮日這個題材,本集則完全讓人改觀,導演進步了,而且這是非常大的一步,本集戰線擴大到城市街道、窮人與富人家中、還有那充滿奢華與腐爛氣息的富豪聚會,承先啟後更深入探討「國定」與「殺戮」這兩個詞對一個國家影響有多大,發洩心中怨氣有利社會安全,清除飽和的人類數量有利於國家發展,這個節日原本就不存在有公平,當你自身難保時還有那個勇氣幫助別人? 大多數人應該都會覺得不要反過來被捅一刀就不錯了,救了對方可能還會被拖後腿,原本逃得掉結果最後大家一起沒命,所以當我們看到發生什麼重大災難當下有人奮不顧身救人的新聞時才會如此敬佩,是因為無法確定若是自己遇到會不會伸出援手。 《國定殺戮日》系列像為社會把脈,第一集(故事背景是 2022 年的美國)The Purge 看似行之有效,立法的「原意」是讓市民有宣洩不滿的渠道,因為政府認為人類本性崇尚暴力,適當的殺戮行為,有助平衡心理,The Purge 同時為社會清洗帶來負擔的人(窮人及老弱傷殘者),促進美國繁榮進步。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已經塵埃落定,共和黨的極右民粹候選人Donald Trump勝出,即將入主白宮,響起了全世界的警號。

國定殺戮日: 導演

「此播報不是演習,這是由美國政府批准之殺戮日開始前的緊急播報系統,所有四級以下的武器在殺戮日期間准許自由使用,其他武器則一律禁止,所有十級以上的政府官員擁有殺戮日的豁免權。 除了詹姆斯與瑪麗在黑暗豪宅裡四處尋找時,查理不情願交出他救的陌生人,而利用自己研製的具有視訊與閃光功能的機器人,將陌生人引導到自己的一個藏匿壁櫥中。 柔伊不慎找到他的躲藏地,因此被陌生人挾持為人質,詹姆斯將陌生人壓制後將他拿膠帶捆綁,甚至為了防止他亂動而用刀子折磨,所有人在無法接受這種殘酷手段後遠離他,霎那間領略到自己太過殘酷後,詹姆斯決心抗擊外面的敵人以捍衛家人。 外面的青少年們通過幾輛卡車和鐵鏈拴住所有鐵墻,在同一時間將所有的鐵墻全部拉塌,集體跑進豪宅裡中瘋狂破壞。 詹姆斯拿出家裡收藏的散彈槍殺死幾位敵人,青少年領袖突然出現一刀刺傷他。

國定殺戮日

種種人與人之間的暗鬥,暗暗在公司排擠自己討厭的同事、耍小手段令敵人撞板、用手機拍下觸怒自己的人上網公審,我們以「無傷大雅」的借口安慰自己,以「復仇」的大義掩飾自己的行為,其實殺戮日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 由於首支電影的成功,電影隨之開拍續集,分別是2014年《國定殺戮日:全民瘋殺》、2016年《國定殺戮日:大選狂屠》以及2018年《國定殺戮日:屠亡前傳》,雖然已推出多部後續,但票房成績依然十分超卓,最新一部更獲得1.36億美元的票房成績。 拜此夜晚所赐,美國槍械管制被廢除,連一名八歲小孩都有權利進入一家槍械店購買武器。 許多人認為這個活動不僅可以用來宣洩社會壓力,甚至也可以借機除掉那些無法自保、對社會無用的敗類。

國定殺戮日: 國定殺戮日:無限狂屠

因此,逃亡在外的窮人、病人或無家可歸者則很可能會成為夜晚的首位犧牲者,只有十級以上的政府高官或者公眾人物擁有豁免權,在殺戮日中依然能受到保護。 當然,是否要加入活動是由自己選擇:如果選擇加入,動手之前先保證自己先不要被殺;如果選擇不加入,就盡其所能熬過這十二小時。 節日當天的夜晚十二小時中(晚上七點到早上七點),准許所有的犯罪活動:殺人、搶劫、放火……。 節日授權人們自由使用任何武器,而四級以上武器(爆炸物)則禁止使用。

國定殺戮日

有看過這齣電影系列的朋友,相信也會知道,「國定殺戮日」的真正目的是要清除貧窮、失業和老弱傷殘的人口。 這項政策不單止讓人能夠殺害自己的仇人,更重要的是,政策要讓有錢人和政府趁機殺死窮人和老弱傷殘。 所謂的「洗滌」,是只洗走領取政府福利的一群人,省掉政府開支,以改善經濟。 而在戲中,這項政策似乎是得到主流社會的支持,極右政府由2014年執政至2023年。

國定殺戮日: 系列最終章!《國定殺戮日 5》全新預告,美國人民最後一次「無限」大開殺戒!

當年試映時電影絕多數是獲得負面評價,多個著名電影評分網都給予中下的評分分數,爛番茄網更只有37。 之不過,這部300萬美元超低成本製作的電影,在甫上映後,即旋即獲得影迷們的喜愛,成功締造約近9000萬美元的票房,成為當年暑假最賣座電影之一。 軍團將李歐等人直接賣給了一個富人聚集的殺戮拍賣會上,讓一大群富人們舉手拍下參加屠殺他們的資格。 李歐等人被帶進殺戮競技場中,而所有殺戮者們則帶着夜視儀、全副武裝、手牽手、念完宣言後開始了自己的屠殺遊戲。 李歐在黑暗中殺死了幾個人後得到武器與夜視儀,富人們在驚慌失措下派遣了保安隊進入競技場進行圍捕,而夏恩則是直接死於亂槍之中。 此時反抗組織的軍隊在同一時間沖了進來、將保安隊殺得片甲不留,眾人在發現得救後對他們表示感謝,但麗茲因為悲痛而決定加入反抗軍的行列一同作戰,李歐、伊娃與凱莉與麗茲告別後,到停車場截了一輛車離開。

當詹姆斯與瑪麗看到查理放進來的陌生人時,亨利到樓下掏出手槍打算殺死詹姆斯,以和柔伊雙宿雙飛,卻先被有所防備的詹姆斯開兩槍身亡。 這時,十幾名全副武裝、面戴笑臉面具的青少年來到桑丁家豪宅前,其領袖靠桑丁一家門口擺放的支持殺戮日的藍花盆,希望他們一家能和平地將陌生人交出來接受他們的制裁,順勢斷掉豪宅的電力作為警告手段。 恐慌之餘,詹姆斯對家人坦白他的保全系統是外表看似堅固、並不是應對特殊緊急情況所設計的“裝飾品”,如果按兵不動絕對會被一網打盡,因此決定找出陌生人來兌現外面敵人的要求。

國定殺戮日: 票房

夜晚期間,醫院、警察局與消防隊等等救援服務則全部停止,直到早間殺戮日結束後才會正常恢復供應,因此所有人必須靠自己的努力來生存、度過十二小時。 The Purge 政策完全向社會既得利益者傾斜,潛台詞是,制定法例的議會,完全漠視弱勢社群的聲音(香港人是否有同感),第一集《國定殺戮日》以一場豪宅區內的鄰里殺戮告終,極具諷刺性:中產階級內的歧視和敵意可能更濃。 Charlie Mitchell 民望高企,是當選熱門,她正直,要贏得光明磊落,拒絕旁門左道的方法,是典型的理想主義者,特別是她年幼時曾目睹家人在「殺戮日」被殺,她是以政策受害人身份發聲。

在第三部中,由於執政黨為了防止反對黨的總統候選人當選,而臨時更動新的規則,讓政府高官也和平民一樣,沒有豁免被殺戮的權力。 在警報聲響結束後的十二小時以內,所有包括謀殺的犯罪活動全部歸為合法,警察、消防以及救援服務,全部會在殺戮日結束後正常開始。 電影首映周末,《國定殺戮日》獲得1680萬美元,周末結束後共得3410萬美元。 北美當地票房為6447萬3115美元,與全球共計8704萬3336美元,大幅超過僅300萬美元的預算。 殺戮日這部電影並不試圖解答「如何可以從仇恨中解脫」,而是道出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是渴望復仇的惡人,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醜陋,承認自己的缺德,人性本來就不是完美。

國定殺戮日: 國定殺戮日系列

在「新美國」,失業率降至1%,貧窮人口維持在5%,罪案率極低,原因在於每年一度的「國定殺戮日」。 這項政策容許國民每年有12小時,擁有合法地殺人的權利,聲稱讓國民得以釋放抑壓於內心的憤怒和壓力,洗滌心靈。 在城市貧困地區的一棟公寓樓裏,住着一對無產階級的母女倆伊娃與凱莉,凱莉在晚飯前突然發現她的父親已經不見蹤影,從他的信中得知他因為身患絕症,而決定將自己作為一個富人家族的犧牲品,藉此來為她們倆擺脫貧困生活。 伊娃隨後解釋說富人也想透過殺戮來釋放壓力,但他們的殺戮方式,則是花高價收買一些窮人或病人,將他們帶到自己安全又溫馨的家中再屠殺。

  • 而在戲中,這項政策似乎是得到主流社會的支持,極右政府由2014年執政至2023年。
  • 李歐氣憤下說出自己出來殺戮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己的兒子,於是打算收拾東西離開之時,譚尼婭的妹妹卻受不了丈夫偷情而引發了家庭內戰。
  • 上集格局十分小,僅僅以一家人和他們家為主,讓觀眾感到有些頭重腳輕,也沒辦法好好來探討國定殺戮日這個題材,本集則完全讓人改觀,導演進步了,而且這是非常大的一步,本集戰線擴大到城市街道、窮人與富人家中、還有那充滿奢華與腐爛氣息的富豪聚會,承先啟後更深入探討「國定」與「殺戮」這兩個詞對一個國家影響有多大,發洩心中怨氣有利社會安全,清除飽和的人類數量有利於國家發展,這個節日原本就不存在有公平,當你自身難保時還有那個勇氣幫助別人?
  • 殺戮日的確是個誇張的例子,但殺戮日精神卻是真實存在於現實當中。
  • 當然,是否要加入活動是由自己選擇:如果選擇加入,動手之前先保證自己先不要被殺;如果選擇不加入,就盡其所能熬過這十二小時。

政府其實是有計劃地,透過小型軍隊消滅弱勢群體或政治異見人士,這正正是「國定殺戮日」的大陰謀。 你可能會認為電影過份誇張,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會發生出這種慘無人道的事情來。 但我們先回到上一段的內容:殺戮日所推廣的,是在合法的框架下推崇透過傷害他人去釋放仇恨與壓力。 黃子華亦講過:「香港人睇人XX(撞板)最開心」在合法的框架下,看見自己的仇敵受苦,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總是會暗暗感到「心涼」。 殺戮日的確是個誇張的例子,但殺戮日精神卻是真實存在於現實當中。

國定殺戮日: 沒有列出

這種因為「以刑去刑」的方式的確可以有效減少犯罪,但同時在法律覆蓋不了的暗處,又或者如電影中法律,給予了人作不義之事的權力。 一行人經過地鐵站時,發現許多為躲避殺戮而藏在隧道中的遊民,此時一群開着越野車的殺戮者衝入隧道。 國定殺戮日 李歐等人在地鐵出口迎擊殺戮者,雖順利擊敗殺戮者,但夏恩卻肩部中彈受傷,眾人到達了譚尼婭的家並受到譚尼婭一家人的照顧,並開始夏恩的急救,當伊娃開始對李歐表示感謝時,李歐發現時間僅僅剩下三小時,而決定取了車就離開,但伊娃則卻說出譚尼婭一家根本沒有汽車。 李歐氣憤下說出自己出來殺戮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己的兒子,於是打算收拾東西離開之時,譚尼婭的妹妹卻受不了丈夫偷情而引發了家庭內戰。 李歐將伊娃等人疏散走後突然發現老爹的貨車已經追蹤到了公寓樓門口,於是帶領其他人翻越圍牆離開,卻在翻越圍牆後就直接被尾隨在後的面具軍團截獲。 《國定殺戮日》(The Purge)是一齣2013年的美國電影,在故事中,我們現時熟悉的美國政府已經遭到推翻,由一個新的政權所取代。

國定殺戮日

同時,這次選舉結果也讓筆者聯想起《國定殺戮日》(The Purge)這齣電影系列,因為當中的「預言」好像已經開始成真。 殺戮日的主題正正被放在這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產生的恨意,畢竟世上沒有聖人,每個人都會有一時半刻對某人某事產生恨意。 可能今天你上港鐵時因為車門前的一個男人不願意後退一步而令你錯過了列車,可能你在今天重要的工作匯報時被同事一句無意的笑話冒犯到。 這些小小的仇恨心人人皆有,但我們的社會倫理教育我們要以理性行動,這些純粹因衝動而發的仇恨不但毫不理性,更是「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所以絕不應該受到鼓勵。 但可以被壓抑絕對不代表不曾存在,在經典心理學當中,壓抑情緒並沒有將情緒消除,反而只會將壓力推至潛意識當中。 佛洛依德在精神分析學的角度認為,被壓抑的情緒即使沒有在表意識層面被訴諸成暴力傷害他人,也可能會導致在主體無意識的狀況下爆發,例如不願意參加某一個朋友飯局,而剛才約會當中你忽然發燒或受傷,佛洛依德認為這些意外並非單純意外,而是一種「被製造的意外」,一種潛意識為主體釋放被壓抑的壓力的手段。

國定殺戮日: 命大! 美國警察頭部被開2槍 傷勢穩定等待動手術

在車中的伊娃與凱莉以及老爹的特種部隊聽到槍聲後來到了沃倫家門口,當三組人馬互相用槍指著對方時,幾聲警報聲的響起、2023年國定殺戮日結束。 所有人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槍,伊娃與凱莉在沃倫的幫助下開車火速將李歐送往醫院,期間,伊娃與凱莉開始為李歐在最後展現的善心而感到高興,並在到達醫院時看到了幾十輛打算前往屍體遍佈、血流成河的街道上收場的警車、消防車與救護車。 李歐剛好開車來到公寓樓邊,看到即將被殺死的伊娃與凱莉原本打算坐視不管,但在看到她們殊死抵抗後、基於本能而下車救了她們。 國定殺戮日 李歐之後在別無選擇下將母女倆一起帶走,卻在回車上後發現了躲在自己車中的夏恩與麗茲,因為兩面夾擊而只能一人帶着四個人啟動汽車離開。 眾人逃出後互相瞭解了一下對方的狀況,唯獨只有李歐一人不肯說出自己在此夜晚出來的目的,此時汽車因為被穿甲彈打穿引擎而拋錨,使得眾人只能下車步行,李歐因為堅持要去復仇而打算獨自離開,但伊娃卻建議所有人一起前往自己朋友譚尼婭的家避難、也順便將她的汽車提供給李歐。 李歐因為極需要汽車而決定一起行動,眾人在橫越了幾十條街後,到達了一般不會被任何人巡邏的金融街,在一條路上找到了一輛橫屍遍野的機槍貨車。

  • 李歐剛好開車來到公寓樓邊,看到即將被殺死的伊娃與凱莉原本打算坐視不管,但在看到她們殊死抵抗後、基於本能而下車救了她們。
  • 預算300萬美元,票房近9000萬美元(8932萬8627美元),三十倍的獲益。
  • 電影首映周末,《國定殺戮日》獲得1680萬美元,周末結束後共得3410萬美元。
  • 之不過,這部300萬美元超低成本製作的電影,在甫上映後,即旋即獲得影迷們的喜愛,成功締造約近9000萬美元的票房,成為當年暑假最賣座電影之一。

從這學說中可見,心理學者認為情緒只會被壓抑,不將其釋放只會為將來設下一個計時炸彈。 本片雖普遍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但許多評論家一致地認為這已比第一集還要進步許多,且與900萬美元的預算相比,電影1.11億美元的票房算是非常成功。 一群生存者萬萬都沒想到,有地下組織無視「法律」,竟在「國定殺戮日」後大開殺界,甚至在光天化日下設計捉拿民眾、四出放火及炸毀警車。 當中預告有一句:「有錢人可以躲在銅牆鐵壁後面,但如今就沒有這回事。」之後有人提到「要逃到安全的地方」及「這座城市將會崩塌」,然而墨西哥的邊境卻在六個小時後才會打開,沒想到,墨西哥會成為美國人逃亡的地方。

國定殺戮日: 殺戮元年(2018)

在Metacritic網站上,基於18位評論家,得分49/100,表示「混合或平均的評價」。 在CinemaScore上則獲得「B」的評價,比起前部的「C」要好上一些。 《國定殺戮日》大多獲得負面的評價,爛番茄分數37%,Metacritic根據33條評論得分41/100,在CinemaScore上則獲得「C」的評價。

但也有一小部分「反對者」認為這個活動只會增加人類的喪心病狂之程度,讓人類打破界限、做出絕事;而投票結果為支持者的聲音遠遠超過反對者。 但沒過幾年,美國的失業率與犯罪率幾乎不到1%,而政府同時將殺戮日作為減少經濟重擔、以及人口過多問題的解決方案。 首集 The Purge 是種宣洩,次集提升為政策,今集再提升至洗腦式的信仰,有遊客遠渡而來,參加所謂的「殺戮日旅遊」,他們認為 The Purge 是美國民主精神的最佳實踐……實情是社會已經病入膏肓,把許多不正常的行為正常化,甚至當成政策。 只有一個角色貫穿三集《國定殺戮日》,就是逃命至 James Sandin 家中的黑人流浪漢(到了今集才知他名叫 Dante Bishop) ,他死裡逃生,一年後在《全民瘋殺日》中,成了地下武裝份子首領,當時 The Purge 國定殺戮日 已經耳濡目染,被當成有效的政策,《全》中的弱勢社群更形絕望,長期病患的老伯伯甘願賣身給富人殺戮集團,成為獵物,換取金錢,冀能改善家人生活。 因為你我都知道,真正有這念頭的人,都是不動聲色的,正如電影中的一個個殺人狂,而這一點正正是殺戮日精神的核心:「透過殺戮,釋放靈魂」。

國定殺戮日: 電影

可以以較低成本預算拍攝、卻以刺激劇情和畫面來在全球賺取大量票房的驚悚片類型,在近年來的好萊塢颳起一陣流行旋風。 自從 2013 年開啟的《國定殺戮日》(The Purge)以未來的美國為背景,為了釋放國人心中的暴戾之氣,美國政府規定,每年會有 12 小時每個人可以自由地犯罪殺人,不必負責也不用接受法律制裁,而且在這 12 小時當中,警局和醫院的運作也將完全停擺,因此這 12 小時將成為了許多人的夢魘。 《國定殺戮日》首集拍攝成本僅 300 萬美元,卻在全球締造了超過 8932 萬美元的票房,投資報酬率超過 26 倍,成為 2013 年暑假最賺錢的電影,也讓這部電影開始發展成為系列之作。 先想一想,假使有暴君願意推行殺戮日政策,如果社會是我們想象中的理性的話,為何又會有人願意去參與其中? 現代社會的倫理討論氣氛不足,民眾對所謂正義的認識與反思都不足,很容易將正義訴諸於最具公信力的標淮—法律當中。 在日常生活中,人認為暴力行為不被容許除了因為所謂道德不容,更是因為暴力行為不為法律所容許,而犯法更是會被懲罰。

國定殺戮日: 影評: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上流社會的遊戲

詹姆斯忍著疼痛爬到樓梯口遇到瑪麗與查理,領袖也跟著他走到門口打算了結一家人,所幸柔伊將他開數槍射殺身亡而救下家人。 有統計資料指出,今年全美槍枝暴力事件發生頻率超過往年,截至目前為止,紐約的槍擊事件比去年同期飆升近40%,共發生767起槍擊事件,並造成885人死亡,不過由於去年受疫情影響而有不同程度的社會封鎖,此數據仍待後續分析評比。 國定殺戮日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週日(4日)適逢245歲生日,全國各地都有盛大的國慶活動,最新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國慶週末假期暴力犯罪激增,全美共發生400多起槍擊案,其中至少有150人死於槍下,而且數據還在不斷增加。 國定殺戮日 先把近期創高股拉出來觀察,因為他們的大趨勢已經確定向上僅僅是短線上的回檔修正,等待盤勢修正完畢強勢股將會續漲但弱勢股不一定會反彈哦! 如果不忍心將手中套牢的弱勢股砍掉就有可能會錯過下一次的行情了。

預算300萬美元,票房近9000萬美元(8932萬8627美元),三十倍的獲益。 《大選狂屠》是 James DeMonaco 在敲響喪鐘,提醒我們已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社會嚴重撕裂的時代,是徹底反省的時候。 Dante Bishop 也在改變中,他感召了不少志願者,在「殺戮日」保護弱者,另方面他在策劃暴力抗爭,目的是為 Charlie Mitchell 當選清除障礙,而因緣際會,拯救了Charlie Mitchell﹐正是 The Purge 的受害者:黑人小商戶及墨西哥移民 Marcos,尤其是 Marcos 仍然懷緬美國夢,全力支持 Charlie Mitchell ﹐《大選狂屠》雖然呈現了社會很多陰暗面,但骨子裡是積極樂觀(甚至有點老派),相信團結就是力量。 《全民瘋殺日》的故事發生在《全民瘋殺》的兩年後,亦從個人仇恨開展:前警員 Leo Barnes 在殺戮日晚上駕著防彈汽車,等待潛入開車撞死他女兒的「兇手」家中報仇,但一晚的經歷令他改變了想法:報仇原來也是件痛苦的事情,在《大選狂屠》中,Leo 成了 Charlie Mitchell 的近身保鑣,負責她的人身安全,因為預料政敵會在 The Purge 時殺她。 The Purge 在這 4 年間唯一的「民主」進程是廢除高級政府官員不能殺的條例(明顯為今集故事而設)。

國定殺戮日: 國定殺戮日:大選狂屠

導演創作了前兩集冷酷無情的世界,今集卻仍然相信從制度中改革,選民的覺醒,才可用集體力量廢除 The Purge,顯然他也是位理想主義者,不過他不忘提醒大家,社會受壓迫的一群,已慢慢凝聚力量,準備反擊,而倡議「以暴易暴」的力量,會更易獲得被壓迫者的認同。 由布倫屋製片公司(Blumhouse Productions)監製的《國定殺戮日》(The Purge)系列,今年來到第五集《國定殺戮日:無限狂屠》(The Forever Purge),而身為系列監製的Jason Blum更向粉絲表示,今集將會是這系列中最恐怖的一集。 在它的首場週末,該片票房收入達到2840萬美元,名列第二位。

邦恩斯(法蘭克.葛里洛飾)阻止自己在國定殺戮日犯下後悔的復仇之舉已過兩年。 蘿恩參議員的保安組長,他的任務是在競選總統期間,以及一年一度將窮人與無辜者作為屠殺目標的節日保護她,然而內部的背叛迫使他們在孤立無援的那一夜,流落華盛頓特區街頭,他們必須活過黎明…不然將為反對殺戮日付出性命。 根據《CNN》報導,當前涉及槍枝的暴力事件頻率與嚴重程度持續上升,當地時間週五至週日(2至4日)這72小時內,全美槍擊事件與受害者人數分別超過400起、150人,不少行政區的死亡人數都比去年同期要來得高。

國定殺戮日: 國定殺戮日? 全美歡度國慶日 至少150人遭槍殺

如果說上集是個笑話,那麼本集可搖身一變成為神話,成功將本系列推上更高的階層,有些部份可能還是會突然冷場一下,不過大致上連貫得不錯,同時將觀眾的目光集中到國定殺戮日這深層議題上,片中反對聲浪已經越來越高漲,低層人民開始團結走上街頭對抗,不像上集那般只能逆來順受,成功替下集打下穩固的基石,如果下集導演還是詹姆斯狄莫納哥,他像本集一樣越導越厲害,那麼《國定殺戮日》這系列整個就是倒吃甘蔗,大發啊。 劇集甫播出後,旋即成為當時熱話,全因是對人性的黑暗面及劣根性的描寫十分詳盡,而最震撼觀眾莫過於是,暴力合法化且執法者的無視不理,令無辜市民頓時陷入黑暗地獄一樣,所以當第一季劇集完結後,USA Network亦為廣大「The Purge」送上好消息就是會開拍第二季,事隔半年,昨日官方終推出第二季的預告,並由電影導演James DeMonaco親自執導劇集,暫定今年10月推出。 《國定殺戮日》(The 國定殺戮日 Purge)是2013年恐怖驚悚電影,主要故事是講述美國政府為求達到「精英化」,同時減低罪案發生、疾病和貧窮的根源,批准每年其中一日定為「國定殺戮日」,市民可以在當日互相廝殺、犯法而不會受到法律制裁,可說是完全無法無天、無王管的時刻。 不到幾小時,電視直播到美國各地街道已戰火連連、屍體遍佈、血流成河,查理偷看家庭監視器注意到一名渾身淤血的陌生人來到他們家門口上求救,基於同情心而私自打開主門將他放進家裡躲避。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