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春三山國王廟詳解
建築為三殿二廂房,屋頂為三川脊,曾獲選文建會歷史建築百景徵選第三十一名。 風格融合潮州、泉州,其斗拱裝飾精美,牌樓面上橫眉木雕以《三國演義》及《隋唐演義》為題材,拜亭屋架有獅斗座、二儀四象與河圖洛書彩繪,推測應為廣東潮州師傅來台所建。 斗拱、木雕、石刻及剪黏都是名匠佳作,其中前殿青斗石豆型香爐,為嘉慶丁卯年之物。 由於廟體年久失修,斑白破損,主任委員提議組成重建委員會統籌重建事宜,民國六十六年農曆三月十二日破土動工,重建期間所有經費皆由四春里庄民全數捐獻,不到一年新廟體完成,並擇於民國六十七年三月二十日吉時舉行入火安座大典;至民國九十二年再募資重修殿內彩繪。 民國六十二年四春三山國王廟成立管理委員會,三山國王顯化於主任委員劉新元夢中,指示金身有所損因而整修;隔年舉行王爺聖誕千秋平安繞境,至代天府慈意堂陳主委家中,託請池府千歲與梁將軍將慈意堂借為代訓三山國王乩子,同年農曆三月十二日成立「三山國王慈善堂」,自始行醫救世、渡化眾生。 而台灣民間信仰中的「虎爺」,多為土地公等諸神的坐騎,擺設於神壇下方奉祀,但四春三山國王廟奉祀雞爺則是全台少見,同樣在主龕下祭祀公雞的,在台灣也只有嘉邑大天宮。
- 建築為三殿二廂房,屋頂為三川脊,曾獲選文建會歷史建築百景徵選第三十一名。
- 到了北宋時期,宋太祖趙匡胤借得三位山神的神力幫助,後才將劉張之亂平息,遂贈敕額,以太牢祭祀,封王爵,即巾山王、明山王、獨山王,宋太宗就分別賜封三位山神封號,巾山王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大國王)、明山王為助政明肅寧國王(二國王)、獨山國王為惠威弘應豐國王(三國王)。
- 四春里在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一七二二年)是力力社立石劃界地點之一,根據清光緒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鳳山縣府所撰的「鳳山縣采訪冊」記載,『四塊厝(港東),縣東三十五里,屋五間,乾隆五十九年陳春來募建,光緒二十年陳阿喜重修。廟租十九石。』依此推算,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一七九四年)至今已有二百二十八年。
-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並有當地仕紳所贈的「山靈永賴」、「維嶽降神」匾額。
- 還有一句用來表示兩地感情的諺語:「麟洛母舅,九如親家。」閩南人移入九如後仍祭拜三山國王,並將相關習俗延續。
- 同治五年(1866年)在現址完建,1920年代末期此廟再度重修。
- 據主委林國順表示,相傳三山國王廟的雞爺,除喚醒村民早起準備農作,每逢有災難要發生時會告示庄民注意,因此信眾在廟裡以雞籠象徵物奉祀,直到1978年廟身重建時,雕塑雞爺金身。
到了正月十五,九如人則會至麟洛迎回,先到鄭成功廟上香,再回王爺奶奶的娘家東海堂祭拜祖先。 2011年3月,屏東又發生4.8級地震,此廟左側三川殿及屋脊受損嚴重。 上梁部分坍塌危及信眾安全,縣議員尤慶賀抨擊2012年度全縣古蹟共編列四千多萬元經費,三山國王廟卻分配為零,將對文化處長徐芬春提出不適任案。
四春三山國王廟: 臺灣
不久之後,陳姓村民仙逝,居然降駕到村中乩童身上,說自己已經羽化登仙,而三兄弟是連傑、趙軒,喬俊,就是巾山、明山、獨山三山之神。 五、 本廟歷史文物廟內『山靈永賴、維嶽降神』匾額,其署名為嘉慶戊寅年歲陽月榖旦重修(嘉慶戊寅年 西元1818年),顯然於嘉慶年間本廟曾經修整過,匾額亦具有203年歷史,在此更證明本廟歷史悠久。 九二一大地震時此廟受損嚴重,建築師評估要維護需新台幣三千多萬元,安全年限只有十三年,不符投資報酬率。 2000年,信徒大會決議拆廟,而第三、四屆管理委員都決定重建。
日據時期的一九四○年,日本實施皇民化政策,四春三山國王廟較大型金身被拆毁,幸小尊金身由庄民偷偷藏匿,香火得能傳留,直至台灣光復後再迎回廟中安奉,鎮殿金身再重新雕塑。 四春三仙國王廟於清嘉慶二十三年(西元一八一八年、歲次戊寅年、陽月穀日)十月重修一次,廟中尚保留當年重修後由地方士紳所贈之匾額「山靈永賴」,日據時期(民國二十九年),日本實施皇民化政策,四春三仙國王廟宇較大型金身被拆毁,幸小尊金身由庄民偷偷藏匿,香火得能傳留,直至再迎回廟中安奉,鎮殿金身再重新雕塑。 臺灣全島主祀三山國王大廟共有兩百三十一座,其中有潮汕人參與始建的就有一百六十座,佔百分之七十,由此證明三山國王不是客家人的獨特信仰,為潮州府籍的鄉土神信仰,是當地潮汕人、客家人的共同信仰。
四春三山國王廟: 台灣地方選舉的省思及政治衝擊效應
四春三山國王廟創建迄今已二百餘年,自古即為此地居民信仰中心,不乏有關三山王爺顯靈軼事,廣為善男信女所樂道,三山國王之生平事蹟,視之無論其人格功業,足以垂範千秋,為萬民所膜拜。 四春三山國王廟 本廟創建經歷滿清王朝、日據時代、於日人據台期間,所幸本庄信徒冒死藏匿神像,得以延續香火,並經由歷次修建,得有今日廟貌。 由於廟體年久失修,斑白破損,主任委員提議組成重建委員會,以籌重建事宜,民國六十六年農曆三月十二日破土動工,重建期間所有經費皆由四春里庄民全數捐獻,不到一年新廟體完成,並擇於民國六十七年三月二十日(西元一九七八年、歲次戊午年、二月十二日)吉時舉行入火安座大典;至民國九十二年再募資重修殿內彩繪。 民國六十二年四春三仙國王廟成立管理委員會,三山國王顯化於主任委員劉新元先生夢中,指示金身有所損因而整修;六十三年舉行王爺聖誕千秋平安繞境,至陳主委家中(代天府慈意堂),託請池府千歲與梁將軍將慈意堂借為代訓三山國王乩子,同年農曆三月十二日成立「三山國王慈善堂」,自始行醫救世、渡化眾生。 四春三山國王廟為潮州府饒平縣長彬村墾民攜帶故鄉長彬古廟、鴻程大廟信物前來,於雍正四年(1726年)在四塊厝的下頭建立。
她望見有一名騎白馬、相貌美挺的男子經過,內心愛慕,但別人看不到該男。 人們認為是三山國王中的大王爺娶她為妻,遂將她稱為「王爺奶奶」來祭拜。 四春三山國王廟 四春三山國王廟 文化處直到2013年終與地方取得共識,由縣府向文化部爭取約三千多萬經費進行修復工程,得以修復古蹟,原供奉廟內的三山國王神像移置組合屋。 本預計於2014年8月完工,但中間包商倒閉,重新招標,工期延宕7月。 同治五年(1866年)在現址完建,1920年代末期此廟再度重修。 從同治五年到1984年之間歷過三次修建,廟內已換成鋼梁、磁磚、水泥柱。
四春三山國王廟: 屏東三山國王廟
於108年3月18日由主任委員會同委員、乩身,前往大陸祖廟認祖,已得到驗證,潮州四春三山國王於四春肇基至今已屆295年。 另有一說指出,清雍正四年(公元一七二六年),大陸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長彬村先民渡海來台,攜帶故鄉長彬古廟、鴻程大廟三山國王信物,以祈求一路平安順遂,後落腳潮州四春入墾並立廟,作為保護神來供奉。 二○一九年三月十八日由主任委員會同委員、乩身,前往大陸祖廟認祖並得到驗證,潮州四春三山國王於四春肇基至今已屆兩百九十六年。 四春里在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一七二二年)是力力社立石劃界地點之一,根據清光緒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鳳山縣府所撰的「鳳山縣采訪冊」記載,『四塊厝(港東),縣東三十五里,屋五間,乾隆五十九年陳春來募建,光緒二十年陳阿喜重修。廟租十九石。』依此推算,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一七九四年)至今已有二百二十八年。
據不完全統計,粵東地區各地已知的三山國王廟超過200座,其中汕頭65座、揭陽60座、潮州25座、汕尾109座。 四春三山國王廟 由此,前述不完全統計,粵東三山國王廟超過200座是十分保守的。 也有講古、傳奇稱連傑、趙軒,喬俊結拜三兄弟,曾幫助隋朝建國,功成身退,後因保駕皇泰君,皆受封為大總管,又因保護代王侑,封護國公,唐朝興起後隱居於三山,死後在三山各自顯聖,被視為山神。 到了北宋時期,宋太祖趙匡胤借得三位山神的神力幫助,後才將劉張之亂平息,遂贈敕額,以太牢祭祀,封王爵,即巾山王、明山王、獨山王,宋太宗就分別賜封三位山神封號,巾山王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大國王)、明山王為助政明肅寧國王(二國王)、獨山國王為惠威弘應豐國王(三國王)。
四春三山國王廟: 潮州鎮 三山 國王廟
廟方表示於廟後方的納骨塔,比此廟高,所以非改建不可,以及改建是三爺公用擲筊的指示。 四、 本廟供奉神祇三山國王、天上聖母、註生娘娘、福德正神、中壇元帥、玉面菩薩、觀音佛祖、雞爺將軍,主神為三山國王。 四春三山國王廟 一、本廟肇基本廟於清朝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由大陸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長彬村先民渡海來台,攜帶故鄉長彬古廟、鴻程大廟三山國王信物、以祈求一路平安順遂遷移至潮州四春入墾,作為保護神來供奉。
二、 本廟創建本廟創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四春三山國王廟經考證得知台灣文獻:鳳山縣采訪冊記載「四塊厝(港東),縣東35里,屋五間,乾隆59年陳春來募建,光緒14年陳阿喜董修,廟租19石」,此為本廟最早的歷史記載文獻。 乾隆59年(西元1794年)至今年西元2021年已滿227年悠久歷史。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並有當地仕紳所贈的「山靈永賴」、「維嶽降神」匾額。 正殿奉祀主神三山大國王、二國王、三國王,陪祀天上聖母、玉面菩薩、千里眼、順風耳、中壇元帥、五營兵馬,正龕下祭祀雞爺,左龕奉祀註生娘娘,右龕奉祀福德正神。 陳春聲:《三山國王信仰與台灣移民社會》,(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80期(1995年春季)。
四春三山國王廟: 四春三山國王廟
登錄種類:寺廟評定時間2012年11月20日詳細登錄資料九如三山國王廟,又稱九塊厝三山國王廟,是位於臺灣屏東縣九如鄉九明村的三山國王廟,以跨越閩客族群、連結九如鄉與麟洛鄉、長治鄉三地的傳說「九如大王爺娶麟洛徐氏女」與習俗聞名。 台灣廟宇神壇下方慣於擺設虎爺,但四春三山國王廟內殿則供奉現中國臺灣省罕見的雞爺將軍。 據主委林國順表示,相傳三山國王廟的雞爺,除喚醒村民早起準備農作,每逢有災難要發生時會告示庄民注意,因此信眾在廟裡以雞籠象徵物奉祀,直到1978年廟身重建時,雕塑雞爺金身。 四春三山國王廟 2021年3月27日,由經營蘭花產業的麒悅企業董事長許志賢捐獻、藝術家莊明旗製作的雞爺大型裝置藝術揭幕。 四春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是廣東省揭陽縣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神的總稱,後被宋太宗封為三山國王。 屏東縣潮州鎮四春三山國王廟,早年因有四戶先民至此擴墾,因而稱為「四塊厝」,四春里也相同的因廣東客家先民隨鄭成功來台並遷居至此擴墾,亦奉祀原鄉神祇祈求平安順利,安定後遂集資建廟成為該庄之信仰中心。
相傳三山國王廟原址在四塊厝的「下頭」,有隻金雞每天早晨沿路啼叫到東門頭,告知庄民天亮了,否則會耽擱農事糧食不足,但庄民從未見過金雞。 四春三山國王廟的右邊供奉土地公與媽祖,這是在台灣極為少見的供奉方式,另外在正殿案下的鳥占,則是較屬於平埔占卜的習俗。 從四春三山國王廟的供奉形式,隱約可發現族群融和的歷史足跡。 每年的正月初二,麟洛人都會到九如將大王爺和王爺奶奶迎回娘家麟洛,用折成長條狀鈔票再繫上繩子綁成花朵形狀的「結衫帶」贈與王爺奶奶,代表著客家人的祝福。 因還傳說當時由長治鄉的三座屋國王宮二王爺所作媒,因此王爺奶奶回娘家當日,也會遶境長治的國王宮。
四春三山國王廟: 臺灣公論報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