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5大優點

製糖工場、日式木屋、防空洞、紅磚水塔等昔日古物保存完好;沿襲自日治時代的社宅事務所與俱樂部不但具有歷史意義,外觀面貌也是一絕,為日本人模仿荷蘭在東南亞殖民地的建築,除了架高的地基外,迴廊與連續拱門仿自歐洲建築風格。 橋頭糖廠相當重視糖業文史的保存與利用,高雄市政府亦不定時在糖廠內舉辦藝文活動,廠區內留有進駐藝術工作者之創作,與糖廠景物融為一體,成為最佳的裝置藝術。 橋頭糖廠園區與高雄花卉農園中心之間由觀光五分車連結,兩邊的設施特色迥然不同,是學校戶外教學的最愛。 自2000年開始,廠區開始推動保存及百年紀念運動,其中社區地方人士於2001年成立並進駐橋仔頭糖廠藝術村,並定期舉辦相關藝術活動。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在園區內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沒幾個人會走到這裡來的角落,立著一塊古老的石碑,石碑上密密麻麻的字,標題是「金木善三郎君碑」,顯示這塊石碑就是紀念他的。 為了紀念這位重要人物,在1930年由時任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社長山本悌二郎為他立碑。 除了製糖相關設備的先進化之外,橋頭糖廠的建築也都帶有非常新穎的樣式。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例如1901年興建的「社宅事務所」,宏偉的門柱、連續的拱門、寬廣的迴廊,讓人感到十足的歐洲風情。

目錄(立即跳往)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橋頭糖廠下午茶:吉照故里 茶道院

此外根據糖廠留下的文獻資料,偷吃1口甘蔗則罰30元,偷吃1節甘則蔗罰300元,而當時一般公務員月薪約3、400元,可見對於罰責上的處理相當嚴苛。 鐵道部分則源自於1901年1月開設,臺灣製糖最初向總督府官方提出橋仔頭停車場設置的申請,同年3月外則向鐵道部申請鋪設自橋仔頭停車場延伸入工場內的裝卸用鐵道,並於5月12日開通。 最初,橋仔頭製糖場鄰近區域的甘蔗採收除由水牛牽引的二輪車運送外,也有以人力推行的手押臺車設備。 其廠區原料線長度有1.23哩(約1.9公里),並於該年11月使用蒸汽機車。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陳其邁說,橋頭糖廠是台灣糖業、工業的起源地,山本銅像離開高雄超過一甲子,今天能將銅像迎回,不僅讓人們能奠基在歷史的紋理上展望未來,更象徵台日兩地百年的情感與羈絆,也盼雙方能有更好交流、深化感情。 1902 年鈴木藤三郎社長立聖觀音像,體恤離鄉背井的日本技術人員,也拉近臺灣農民對製糖會社的認同。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此像仿日本奈良藥師寺東院堂聖觀音佛像,鈴木社長同時鑄造四尊聖像,分別祀於橋頭糖廠、三處日本會社及住宅,深具歷史意義。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貢多拉船遊愛河

保警隊建築物保警分隊建築,屬於閩南折衷形式,而其中磚牆的簡化英式砌磚形式以及木架屋頂,至今整體建築外觀及結構體仍保存完好,這些建築形式在台灣已屬少數。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圖片授權:IG @ shasasasalea80多年歷史的太成肉包,已經傳到第三代,Q彈的麵皮包裏著炒得鹹香的豬肉內餡,一口咬下,還有熱燙的肉汁流出,不小心就會吃得滿嘴湯汁。 太成肉包除了最基本的鮮肉包,還有包入鹹蛋黃、竹筍香菇口味,而第三代研發的黑糖蔥肉包更是外頭吃不到的特色好味道。 圖片授權:IG @ chloelife鐵園迷城擺放了許多藝術家的鐵件作品,利用糖廠留下的鐵製零件,做出一個個充滿巧思的裝置藝術,不論是機器人、戰車、砲台,全都唯妙唯俏充滿童趣。 園方更在這裡種了大量的九重葛,每當花開季節,萬紫千紅的景色成為了IG必拍場景之一。

  • 糖廠俱樂部繼續往糖工廠方向前進會經過這處鐵件設計的裝置藝術,將原本工廠零件以藝術的方式呈現,有愛情拱門、繽紛蝴蝶、南瓜馬車等造景可以打卡拍照。
  • 當初鈴木社長鑄造四尊觀世音菩薩佛像,一尊祀立高雄橋仔頭糖廠,一尊祀立於鈴木社長的故鄉鎌倉別墅,另一尊祀立鈴木社長森町的龍山住宅,另一尊祀立東京深川日本製糖廠本部,具有不菲的藝術價值 。
  • 看,小小的士多,就連座椅也那麼有「Fu」,「博愛國小」四個字鏗鏘有力,字字扣人心弦。
  • 除了烤肉和控土窯之外,園區內也有卡丁車賽車場、漆彈場、視覺迷宮…等遊樂設施,適合大群朋友或公司團康預約。
  • 橋頭糖廠的北區倉庫群原作為砂糖存放倉庫及物料糖存放倉庫使用,後因建築閒置因素,於2010年10月則由十鼓橋糖文創園區進駐,並設有包括會展中心、聽雨軒、鼓樂體驗教室、水劇場、蔬苑餐廳、文創商品館、鼓文物館等設施。

圖片授權:IG @ yannshu_lin橋頭糖廠裡,有一棵令眾多攝影師都趨之若鶩的雨豆樹。 高大挺拔開展著茂密枝葉的雨豆樹,週遭使用傳統石材「咕咾石」砌成旋轉石梯,在這裡不論是欣賞藝術表演,拍照取景,或單純休息納涼,都能感受到一股猶如世外桃源般的寧靜感。 圖片授權:IG @ yannshu_lin想知道糖廠過去的輝煌偉業,就得到園內的展示館裡看看。 「製糖流程館」仔細的介紹了傳統的製糖過程,從甘蔗採收到最後的結晶包裝,一共要10幾個步驟,誰知道看似簡單的糖,居然需要經過這麼複雜的過程呢! 「糖業歷史館」中則詳盡介紹了台灣糖業發展史,遊客可在此學到,糖業在台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角色。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橋頭芸術村へようこそ!

自2001年開始,橋仔頭文史協會與一群藝術家將此歷史遺址轉化為文化保存聚落,並且展開第一期的「橋仔頭糖廠藝術村」之藝術家駐村計畫。 官方名稱橋仔頭糖廠文化景觀類型登錄等級:文化景觀詳細登錄資料橋頭糖廠,是一座位於台灣高雄市橋頭區的一座現代機械化的製糖工廠及設施群,於1902年成立,原設施隸屬於臺灣製糖株式會社。 氣勢磅礡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是南台灣第一座國際級表演藝術場館,白色波浪外形猶如一艘太空船,造型既前衛又充滿科技感,頓時吸引眾人的目光,更是社群打卡的熱門景點。 占地約有10公頃的場館內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院、表演廳、餐廳等設施,戶外擁有廣闊的青青草地,且鄰近都會公園,成為踏青、野餐的好去處。 當前,橋頭糖廠整體面積約為23公頃,其廠區整體空間大體維持日治時期的規劃格局,並保存包括社宅事務所、俱樂部、廠長宿舍、副廠長宿舍、農務課辦公室、警勤隊辦公室、製糖工場、倉庫、鐵道及產業附屬設施。

除此之外,白屋邀請多位藝術家進駐,隨著不同的檔期,藝術家們在白屋展示風格各異的藝術空間,將這個歷史悠久的老建築,填上新的創意與活力,甚至還會不定期開設藝術體驗活動,邀請民眾一同與藝術同樂。 圖片授權:IG @ yannshu_lin橋頭糖廠原有5條鐵道用來運輸蔗糖,而鐵道景觀休憩區便是展示這些退役老火車的地方,除了懷舊的火車頭之外,園區更透過糖廠員工的創意,將已退休閒置的台車拆解重組,創造出一系列造型特異又逗趣的小火車,供遊客在此休息時一邊欣賞回憶。 用美食享受人生的精彩、用旅遊豐富人生的視野、用相機記錄生活的美好,這就淘氣猴VS肥獅子的日常,我們愛吃、愛玩、愛分享,最愛挖掘各種特色餐廳、景觀餐廳、庭園餐廳…等等,期待與您分享更多我們的吃、喝、玩、樂。 橋頭糖廠轄區內共有五條主要運輸路線,全長63.2公里,供小火車穿梭各大小甘蔗園,在功成身退之際,園區內特闢一處五分車鐵道園區,展示各類退役之老火車頭及大型鑄件藝術品。 2016年,社宅事務所與俱樂部正式進行古蹟本體修復過程,以考究原有建築構造形式,大量採用廠區內資材倉庫的構材進行修復。 修復完成後,建築物則作為進行遊客導覽、文創展示及藝文活動等活化再利用展示館使用。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橋頭糖廠~市定文化景觀,暢遊製糖工場、日式木屋、防空洞、紅磚水塔,旅遊踏青半日景點好去處

於1998年時高雄縣政府指定為縣級古蹟,隔年2月8日高雄糖廠結束製糖作業,同年6月1日正式停閉製糖工場。 2007年糖廠廠區範圍指定為文化景觀;現址目前作為高雄糖業文化園區現地博物館使用。 橋頭糖廠創建於西元1901年的日治時期,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原名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第一工廠,光復後改名臺糖公司高雄廠,是台灣第一間新式機械的製糖工廠,有著仿巴洛克式的熱帶殖民樣式建築及等身觀音銅像等十九處的古蹟,是台灣早期製糖的重要據點工廠之一。 高雄市政府新聞資料指出,在駐日代表謝長廷、知名舞蹈家若林素子協助下,陳其邁親自寫信向渡邊龍五表達盼將山本悌二郎銅像迎回台灣;銅像在今年8月回高雄,由高雄市立美術館翻製、典藏。 今天翻製作品在橋頭糖廠社宅事務所前揭幕,重現1929年放置原樣,渡邊也親自從日本來到高雄,見證歷史時刻。 高雄市立美術館成立於1994年,座落於高雄市都會西北位置之內惟埤文化園區內,為原「內惟埤」濕地之區域範圍。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除了開車之外,也可以搭乘高雄捷運R22A 橋頭糖廠站下車,2號出口出站即是橋頭糖廠,或是搭乘火車到橋頭火車站,步行約5分鐘即可以到達。 另外,也可以搭高雄市公車:98路、紅72A、紅72B、紅72C 或高雄客運:8015、8049、8506。 隨著橋頭糖廠轉型成博物館及文創園區,其廠區各處則設有裝飾藝術及可互動設施,以利民眾參觀。 其中則包括糖廠員工利用廢棄鐵件所製作之「鐵園迷城」設施、雕塑藝術家梁任宏的作品《焊鐵妙相立千秋》、劉丁讚《紅蟲》、張新丕《消失的帝國》及黃順男《糖僧精靈》等作品。 當前原糖業的鐵道區域已被規劃為鐵道景觀區,並靜態展示包括台糖溪州牌內燃機車、台糖德馬牌內燃機車、蔗車等柴液式內燃機車,在糖廠停工後,員工曾運用工廠遺留的鐵件及木料打造「物料循環展示區」,並透過組裝,拆解或重組鐵件及木料創作出一系列火車模型。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山本悌二郎銅像賦歸橋頭 陳其邁:見證台日友好情誼

自明治36年(1903年)開始,橋仔頭製糖所便開始進行廠區的擴建工程,先於同年2月鋪設30英吋軌道的軌道供牛隻牽引作業,後於明治38年(1905年)鋪設電話線路。 明治39年(1906年)8月30日,臺灣製糖在東京商業會議所舉辦的第六回定期股東大會及臨時總會上宣布增資400萬日圓,並於橋仔頭增設第二工場與酒精工場,同時準備覓地設立第三工場。 等人交涉,但要到兒玉總督明治33年(1900年)5月抵達東京承諾給與新會社為期五年之資本額6%的補助,並在第一年給與12000元後,新會社的臺灣製糖投資案才順利進行。

廠長與副廠長日式宿舍於昭和15年(西元1940年)完工,以做為當時橋仔頭製糖所廠長居住的主要宿舍所使用。 該兩棟建築其官舍依其頒佈之「臺灣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規定標準性質而興建,其建築形式為木造瓦頂平房,在構造則採用台灣檜木所製之屋架、高架地板、木床束以及磚造基礎,其建築周遭面積因有腹地,因此設有前庭及後院,並因應戰時要求而與周圍地區開設防空洞。 社長於社宅事務所旁所設立,主要目的是體恤因遠離故鄉且生命受到「抗日份子」威脅的日本技術人員、以及社宅官舍場址原為墳墓地,工場開工第一年機械經常故障、運轉不順造成作業人員傷亡等,鈴木希望藉由設立聖觀音像,藉此拉近台灣工人、農民對製糖會社的向心力。 因而選擇了一個臺日雙方共同認可之宗教信仰作為象徵,自設立後,每年糖廠廠方都會定期向聖觀音舉行祭祀活動。 當前的俱樂部則被規劃為糖業文物館、咖啡館及豬仔文物館的等多功能展示館使用。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橋頭糖廠:編號15台糖冰品展售中心

山本悌二郎對台灣新式糖業卓有貢獻,台灣雕塑家黃土水為其創作的銅像,今年自日本新瀉縣佐渡市送回高雄,今天翻製作品在高雄市長陳其邁與佐渡市長渡邊龍五見證下揭幕。 早期以牛牽軌道輕便車運輸原料及成品,1907 年改採鐵道運輸,因軌距為國際標準軌的一半而稱「五分車」,橋頭車站為少見五分車與縱貫線鐵道共用的車站,目前站體重建於1930 年代,具現代主義特色,2008 年高雄捷運通車後亦於此設站,形成三鐵共構。 糖廠內保存五分車軌道,成立糖業博物館後於假日復駛列車供遊客搭乘。

  • 橋頭糖廠是台灣第一座機械式的製糖工廠,從20世紀的日治時期到1999年正式停工,後來轉型成為觀光糖廠,如今已有112年的歷史。
  • 科學家強調,如果沒有此一發現,並制訂相應的保育計畫,粉紅鬣蜥很有可能在幾年內就會滅絕。
  • 除了製糖相關設備的先進化之外,橋頭糖廠的建築也都帶有非常新穎的樣式。
  • 戰後,該銅像則與橋仔頭製糖所的機器設備被送回日本新潟縣佐渡市,並自1960年開始矗立於佐渡市真野公園內展示。
  • 橋頭糖廠五分車起站高捷橋頭糖廠站3號出口旁,終點為花卉中心,行車時間約12分鐘,途中經過鳳梨園與著名的仿三鐵共構(台鐵、高捷、大台糖小火車)。
  • 機械結構當然可以困著攝影愛好者半天,原來連工廠的牆壁也能施展法術。
  • 修復完成後,建築物則作為進行遊客導覽、文創展示及藝文活動等活化再利用展示館使用。

目前採免費參觀,若需要提供解說導覽服務則是$1500(50人內)。 戰後,橋仔糖廠廠區的鐵道及軌道仍保留原始樣態,並設有主要側線石案潭線、太爺線及仁武線分類為幾個不同屬性區域。 從產區採收的甘蔗則是經由廠區西側南北端的原料秤量場送至等候區,並在最後運往壓榨室,料秤量場東側則設有鐵道課辦公室,以及機關庫、檢車庫、內燃機修理工場、油料倉庫、道班房等鐵道設施,太爺線則與橋頭車站接壤。 自日治時期到戰後台糖公司時期,火車頭則引進由比利時、日本及臺灣機械製之蒸汽機車、內燃機車等車輛。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橋頭糖廠:編號20白屋和編號19雨豆樹廣場

同年,鈴木藤三郎於廠區中設立黑銅聖觀音塑像作為保佑平安,此外,為避免抗日者偷襲糖廠,該工廠也在建築設立防禦設施,並派遣70名士兵及自組壯丁團以協助防禦。 該廠區最初名稱為橋仔頭製糖所,後曾一度更名改為橋仔頭糖廠、台糖高雄總廠,目前該糖廠園區及相關附屬設施則是以台灣糖業博物館之名開放民眾參觀。 「高雄市壽山動物園」迎接動物園史上最大規模整建,園區增設空中長廊、 山形展場等空間,入口大門及親水廣場也重新打造,動物們的家以生態友善角度重新規劃,黑猩猩原本居住的鐵籠空間更變身「光室咖啡」,要帶給大家耳目一新的感受。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看,小小的士多,就連座椅也那麼有「Fu」,「博愛國小」四個字鏗鏘有力,字字扣人心弦。 這座紅磚水塔始建於1927年,只要是供給糖廠招待所使用,典雅的紅磚建築,的確足以和招待所的貴氣相輝映。 早期日本基於其帝國主義的心態,遂於1901年起於台灣各地引進大量椰子樹,該樹種主幹聳立筆直,甚為壯觀,是早期日本於各殖民地彰顯其帝國主義的象徵。 這座紅磚水塔主要是供糖廠招待所給水使用,糖廠招待所所招待的人,大多是來歷不淺的訪問官員。 仔細欣賞言座水塔,在它簡單的結構中包含有方形、扒形、圓形 、三角形造型。 其砌磚技術紮實,平穩的建構中又不流於呆板,稱得上是磚造建築精品。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台灣糖業博物館-橋頭糖廠新風貌-血觀音取景

橋頭糖廠早在清朝,橋頭就是生產蔗糖的重鎮,但當時台灣製糖業都還是用舊式的糖廠,多在採收後的甘蔗田以茅草搭起糖廓。 糖廓內是以牛做為動力、靠人力將甘蔗放入牛拉動的製糖石車榨出甘庶汁,之後再以大鍋熬製成蔗糖。 1901年日人在橋頭設立的橋仔頭糖廠,取代糖廓大幅提高糖的產量。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後來,橋仔頭第二糖廠、後壁林糖廠和旗尾糖廠也相繼在高雄市設立。 「社宅事務所」,目前已列為三級古蹟,是橋頭糖廠內最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 其風格基本上是模仿荷蘭在東南亞殖民地的建築樣式,和一般歐洲帝國主義在熱帶地區的殖民樣式有很大的類同。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台灣糖業博物館

部分石燈籠殘件也被放置於廠區各地,包括「竿」作為廠長宿舍的園林景觀,「笠」與基礎構建部位放置於中山堂前展示。 2008年,藝術家駐村計畫開始由橋仔頭白屋股份有限公司和臺灣藝術發展協會共同經營管理,並在不同團隊與廠商的進駐下,定期舉辦文創設計、藝文表演等活動延續至今。 隨著橋仔頭製糖廠的成功,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也隨即開始於臺灣各地設立現代化機械式製糖工廠的興建,這些新式糖廠的規模、生產形式也都以橋仔頭模式為範本進行經營,其中規模最龐大者則為1908年年底竣工,在1909年11月到1910年11月之間進行擴張的阿緱工場。 此外,為了應付糖廠成功所伴隨的大量砂糖外銷,橋仔頭製糖廠的糖業,也是間接推動高雄市及打狗港築港計畫的發展之一。

經專家考證,橋仔頭糖廠的黑觀音與日本奈良藥師寺的觀音銅像(國寶級)是同一風格的作品,為日本佛像雕塑史上的代表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首創台糖株式會社橋頭第一工場,成為全台第一座新式製糖廠,並於一九0二年開始生產砂糖。 約一百年後的今天,為了因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及國際砂糖進口價格的衝擊,停止製糖業務。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老人是個歷史研究者,尤其對鄉村、民間信仰的歷史有高度興趣,因為如此所以被朋友稱為老人。 在研究的過程中老人也跑遍台灣各地旅遊,旅遊自然會產生遊記,因此順手放上網路,充當紀錄,也分享給大家,希望有人也能喜歡這些地方的這些事。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旅遊網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位於三民區,由於高雄市是一重工業發達的都市,科學工藝博物館配合地方特色,以蒐藏及研究科技文物、展示與科技相關主題、推動科技教育為其主要功能,為臺灣最大的應用類科學博物館。 橋仔頭糖廠於民國88年停止製糖,在91年9月經高雄市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 糖廠也轉型成為休閒觀光產業,團體機構可預約來糖廠乘坐小火車(五分車),廠區也會安排解說人員解說製及廠區的發展歷史。 廠區內也蘊含豐富的自然生態如叩頭蟲、豆娘、赤腹松鼠、薄翅蜻蜓、八色鳥、五色鳥、鍬形蟲、淡色黃蝶等都是這裡常見的;除外,廠區內還有許多建築都是日治時代留下來的如:和風宿舍、庭園景觀、防空洞、彈藥庫、紅磚水塔及倉庫等,從這些寶貴的建築,皆可為台灣經濟產業發展奮鬥留下寶貴的痕跡。

製糖的簡易流程,為甘蔗先卸至壓榨室進行壓榨娑作業,再經蒸發室加熱器、沉澱槽、壓濾機、蒸發罐,後到結晶室的結晶罐、助晶機、分蜜機構成後,最後產生出糖。 鍋爐室則作為燃燒剩餘蔗渣、蔗汁濾泥等廢物,當前,原製糖工場已被規劃成「製糖設備展覽館」,以半展示形式對外開放參觀。 白屋的所在地為原橋仔頭製糖所之招待所,該招待所最初為日式木構造建築,曾於1906年(明治39年)接待過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1955年後,為因應起居需求,兩棟建築物的內部格局進行改建,使得空間略有改變,並在1999年廠區停閉後暫供員工住宿使用。

後於2002年9月,「橋頭糖廠」經高雄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後於2006年台糖公司將工廠區及辦公區規劃為糖業博物館。 博物館由台灣糖業公司高雄區處經營管理,高雄區處轄區包括原旗山糖廠、高雄營運處等區域。。 2007年,高雄縣政府再將糖廠區範圍指定為文化景觀,並增設歷史文物館、觀光工廠等設施。 橋頭糖廠,於日治時期稱為橋仔頭製糖所,隸屬於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廠區位於高雄州岡山郡楠梓庄(現為高雄市橋頭區)。 因職工人數隨糖廠規模擴大而增加,廠區持續擴建宿舍區並建造神社,神社於1931年完工,宿舍區增建則於1938年到一段落,而為滿足職工休憩之需求,1939年再廠區東北方設立運動場、跑馬場和射箭場。

西元2011年台糖公司依原樣重新修復完成,2015年起開放外部空間供遊客參觀及拍照,內部空間也提供民眾預約導覽服務。 這棟日式老屋外觀典雅,被劇組相中作為榮獲第54屆金馬獎4大獎的電影《血觀音》拍攝場景之一,搖身一變成為追星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 社宅事務所建於1901年,為日治時期重要的建築之一,其建築結構融合木構造、磚砌與鋼筋混泥土,是臺灣建築史上重要的工程。

滿分是個喜歡出遊拍照的女孩,相信親眼看見的美景,一定比相片來得精彩;和Kevin記錄每一次的旅行,拍下屬於我們最美的畫面,寫下每一次的親身體驗,再美的景色都一定要與景合影,咱們熱愛旅行出走,並分享給和滿分一樣喜歡到處賞景美拍的旅人。 西元1902年,當時的社長鈴木藤三郎,為體恤遠從日本來台工作的的員工們,特地在糖廠內打造這座俱樂部,供離鄉背井的同仁們,有一處聚會聊天、喝酒享樂的地方。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旗后燈塔

作為早年維護橋仔頭製糖所所屬的機械設備,臺灣製糖曾進一步在糖廠內設置「株式會社臺灣鐵工所」(初名株式會社臺灣鐵工所打狗工場),該機構以專修損壞的維修與機械設施、或從改善設計。 儘管臺灣鐵工所的部份人員在1915年移出橋頭,但仍以定時修理糖業機械及窄軌道。 至於當代橋仔頭神社所保存的遺構部分,除了仍存手水舍、「橋仔頭社」神社社號標、與雌雄兩座狛犬石像之外。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