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噸級巡防艦介紹

「上報」報導稱,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由台灣自行產製的武器裝備包括中科院的海弓三與海劍二防空飛彈(裝在三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內),兩組四聯裝雄風二型或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艦首裝備76mm快砲(中科院提供砲塔),以及兩座遙控式小口徑火砲(由中科院提供)。 而從國外引進的裝備包括MK-41垂直發射系統、固定式以及旋轉式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中科院研發中的海鷹眼應該仍在台灣海軍評估範圍中)、MK-15 Block 1B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等。 此外,反潛作戰相關系統與裝備、水面作戰的射控系統、整合式電戰系統(ESM/ECM/ECCM)、資料鏈與通信、導航系統等,仍採用外購方式獲得;這些部分包括在戰鬥系統之內,由得標的戰系廠商負責整合建置。 依照「上報」2020年12月7日的報導,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偵蒐系統」項目中,包括了固定式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旋轉式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相位陣列敵我識別儀、光電系統、S頻搜索/X頻導航雷達、射控雷達等。

(一)民國108至109年(2019至2020年)由中科院辦理戰系裝備(含外購)現或採購、科研戰係裝備海上測評及船廠選商簽約建造。 台船針對海巡署委託的「4,000噸級巡防艦4艘統包採購案」,今(9)日由台船副總經理顏聰輝及海巡署艦隊分署副署長吳金河在台船高雄廠主持第4艘巡防艦開工祈福儀式,預祝建案順利圓滿完成。 不僅是和美國海岸防衛隊傳奇級巡防艦的設計廠商進行國際合作成功的案例,也是現役海巡艦中最大型的船隻,為海巡帶來更堅強力量。 蔡總統表示,這次由台船公司所承造的 4000 噸級海巡艦,未來將配置在艦隊分署所屬的「中部地區機動海巡隊」。

4000噸級巡防艦: 首艘4,000噸巡防艦 蔡英文主持嘉義艦下水典禮

這份文件顯示在2015年,義大利SELEXES向台灣海軍簡報了該公司艦載戰鬥系統、艦載3D雷達的方案。 此外,2017年9月一份文件提到,海軍司令部戰鬥系統處主管的「定海專案」提到,法國海軍集團(Naval Group )申請SETIS戰鬥系統摩擬機展示、海軍Center A&C現地會勘、「海軍高酬載多軸飛行器」需求第二次研討會等。 上述文件顯示2015到2017年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初期探詢商情等作業期間,曾向義大利SELEXES、法國海軍集團等歐洲重要艦載戰系、雷達廠商探詢過規格資訊;當時台灣海軍顯然並沒有直接展現採購意願,但是探查了這些國際主要大廠當今產品的水平,極可能進而修改原本「震海計畫」關於戰系以及雷達的指標要求。 依照台灣軍方的武器裝備獲得建案作業規定,海軍作為需求單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系的「整體獲得規劃書」由中科院負責撰寫,而海軍提供規劃書所需的相關資料;而最初中科院完成的戰係整體獲得規劃書記載是使用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 然而後來海軍可能直接變更作戰需求,把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列為作戰需求的必要項目,導致原本的「整體獲得規劃書」的規格被推翻,必須重新撰寫。

4000噸級巡防艦

台灣海軍在2016年9月提出「震海案」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打算接替現役二代艦(如成功級、康定級、濟陽級巡防艦)成為未來海軍主戰兵力。 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具備3D相位陣列雷達以及垂直發射防空飛彈,能同時接戰大量空中目標,具備現代化防空、反水面以及反潛能力。 4000噸級巡防艦 「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從2017年開始執行合約設計等工作,然而由中科院負責研發的相位陣列雷達與戰系都太大太重、無法裝上規劃的4500噸艦體,此項目從2019年度到2021年度進度幾乎停滯,連續三個年度編列的預算大多數都無法執行而繳庫。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推動「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委託台船公司建造4艘4000噸級巡防艦,其中第二艘「新竹艦」於今(22)日正式交艦。

4000噸級巡防艦: 國防MIT》首艘4000噸海巡艦命名「嘉義」 小英明主持下水

依照2021年12月3日「台海臺海安全研析」主任梅復興在聯合報的投書,近期台灣造船界流傳,海軍正在考慮修改新一代巡防艦案構型以及執行順序,首先將原規劃為4500噸級方案擱置,並修改設計構型。 同時,先在最短時間內建造八艘2000至2500噸級的輕巡防艦 ,儘速形成即戰力,因應2027年的威脅窗口。 此報導稱,這項變更並非海軍主導,而是某位曾任軍職、現任國安會諮詢委員所提議,後經國安會軍事會談後正式提報,並獲得高層核准同意,裁示優先執行,原則上目標是首艦於2023年開工建造,以趕上前述期程(2027年形成戰力)。

相較於先前海軍為「光華五號」設計的船型,「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年份相差了至少20年;2020年代海軍船艦的技術要求與配套裝備都跟當年「光華五號」有許多不同,例如將採用的迅聯作戰系統、「海蜂眼」3D雷達以及垂直發射的海劍二防空飛彈等,在「光華五號」的時代都不存在。 而當年「光華五號」並未實現,此型船型唯一的實績反而是海巡署2000噸級救難巡防艦,艦上戰系、電子與武器裝備、消防損管與生存防護都比軍艦大幅簡化,甚至不必在主甲板上開任何大洞來安裝火砲(2000噸級救難巡防艦的40mm砲位是在主甲板以上的上層結構中)。 此外,「新一代輕型巡防艦」推進系統打算使用台灣海軍以及本島業界從沒有經驗的複合燃氣渦輪或柴電推進(CODELOG,海巡署2000噸級救難巡防艦使用的是簡單的柴油機直接驅動),加上船艦雷達匿蹤等考量,實質上船艦佈局、動力等主要系統實質上都得重新設計,甚至船體需要加長、加寬、加深都不無可能。 可想而知,以當年「光華五號」的船型設計,要根據20年後海軍「新一代輕型巡防艦」的需求,所需的設計與發展工作大致上仍等於從頭開發一艘新船,先前落實到海巡2000噸巡防艦的經驗幾乎沒有幫助。

4000噸級巡防艦: 第3艘4000噸級海巡艦今動工 醫療區獨立空調防傳染病

海洋委員會空中機隊預定未來會成立,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於2019年11月5日召開第一次「籌建空中能量評估規劃會議」,初步規劃若要將南海太平島納入海空偵巡範圍,預計要建立12架定翼機與8架直升機的規模,成立空中機隊的預算初估至少要新台幣50億元的經費。 建案程序方面,各軍種大型軍備案,軍種內部需完成必要建案流程並產出必要文件(包括作戰需求文件、系統分析評估、投資綱要計畫、工作計畫等),約在3至4月呈報國防部並交由行政院,行政院主計處約在5月會進行概算,通過後獲得國防部核定,在7月納入下一個財政年度的預算書表審議,8月正式納入行政院對下一年度預算年度的「施政計畫與預算書表」,然後送交立法院審理。 因此,如果軍種的軍備案希望在下一個預算年度排入執行,就需要在本年度上半年完成建案程序。 4000噸級巡防艦 台南艦與新北艦尺寸相同,全長98.5m,全寬13.2m,吃水3.8m,使用柴油機推進,雙軸,最大航速24節,續航力7500海里,艦上編制68人。 台南艦兩部柴油主機功率各7400KW,新北艦則使用兩部單機功率6990KW的MAN 16V28/33D柴油主機。 國防部於民國112年度國防預算書中記載,原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的建案,2019年因「中科院迅聯專案延緩」,2020年、2021年時因為「無法與中科院簽署全案委製協議書執行」 ,已編列的預算無法執行只能報繳,因此全案已於今年(2022年)7月13日修訂,改為建造2艘輕型巡防艦;此預算書中並未記載輕巡防艦規格。

海洋委員會也表示,目前「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各項建案依計畫期程順利執行,進度均符合或大幅超前,海洋委員會將逐步厚植海上巡防能量,穩健推動國艦國造政策,如期、如質、如預算完成建案目標,有效捍衛我國主權及漁權,不負國人殷切的期望。 海洋委員會表示,為落實政府「國防自主、國艦國造」政策,「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預計於2018年至2027年計10年期間,打造141艘、總噸位高達33,220噸的新式海巡艦艇,為國內造船產業帶來了空前的榮景,有效帶動造船產業鏈的發展,預估可創造8,000個以上的工作機會及高達新臺幣1,000億元以上之產值,大幅提升台灣造船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由於雷松AN/SPY-6被美國海軍採用且管制,因此AN/SPY-7就成為美國專供外銷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系列,允許輸出給等級較高的盟邦。

4000噸級巡防艦: 海巡4000噸級「嘉義艦」明天交船 配備火箭彈展現防衛國土決心

蔡總統致詞表示,今天是這個月第2次到台船,上次是海軍萬噸級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下水,今天則是海巡署首艘4000噸級巡防艦「嘉義艦」交船,連續兩次「第一」代表政府有信心要具體落實國艦國造以及強化國防自主政策,政策的推動也需要民間力量攜手合作。 台船執行合約設計及船艦建造外,未來兩年內仍須負保固、保養責任,提供後續優良的維修服務。 同時導入產品全壽期管理(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系統,整合現有管理資訊,為國艦國造修造合一做好準備。 該4000噸級巡防艦配備負壓隔離病房,一般病房也配備負壓隔離罩,更有醫療手術室及復溫室等緊急醫療救護裝備,全艦醫療區域為獨立空調系統,可有效區隔執勤及醫療人員作業空間。

另外,自由時報在9月13日報導,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中,由中科院的三項系統(戰鬥管理系統丶垂直發射系統、整合式電戰系統)研發進度落後,新一代巡防艦的戰鬥系統將改與國外大廠合作;對此一報導,海軍也予以以否認,表示此案仍以中科院科研案為主、國外廠商備案為輔。 關於艦載雷達方面,美國雷松公司(Raytheon)的新型相位陣列雷達(就是美國海軍使用的AN/SPY-6系列AMDR雷達,另有專文介紹),其9個RMA 模組構成的陣面(美國FFG飛彈巡防艦預定使用的雷達構型)即可執行反彈道飛彈任務,此構型為SPY+0,信噪比與現役柏克級神盾驅逐艦AN/SPY-1D相位陣列雷達相同。 37個RMA構成的陣面(即柏克Flight 3使用的AN/SPY-61)能在原有神盾系統 4000噸級巡防艦 AN/SPY-1D相位陣列雷達兩倍的距離上,探測到雷達截面積一半的目標(即SPY+15,比AN/SPY-1D信噪比提高15dB,靈敏度提高30倍)。

4000噸級巡防艦: 海巡4000噸級嘉義艦交船 總統:落實國艦國造

此時,海軍刻正嚴密管控中科院研發與測評工作進度,並視海上測評科研成果,如符合海軍作戰需求,才會辦理全案委製協議書簽署作業。 官員表示,中科院執行的迅聯專案,成果不如預期;為了不讓其影響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建造進度,海軍已備妥各項備案,除了改用一般巡防艦的標準來設計建造丶待中科院完成並符合海軍需求再建造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之外,若中科院最後真的不能在需求標準規格下完成,屆時也不排除直接向國外採購先進系統來使用。 在2018年5月上旬,媒體「上報」透露,「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設計雖然已經從一開始的4500噸提高到5500噸左右,但容量還是不足,裝備中科院「迅聯專案」規劃的完整艦載作戰、偵蒐系統之後,就沒有足夠的餘裕來安裝額定的武器裝備;因此,中科院方面建議,排水量應進一步提高到6200噸,以容納完整的作戰系統和足夠的武器裝備。 歐洲幾種配備相位陣列雷達、垂直發射系統的區域防空艦,滿載排水量都在6000到7000噸級之譜;更有甚者,1990年代上半台灣海軍執行的「ACS先進戰系」案,艦體設計以四千噸成功級巡防艦為母型,為了容納相位陣列雷達而加長(水線長增加了13m),水線寬也略增,排水量估計早已超過5000噸級(計畫後期估計滿載排水量已經達到6000噸級)。 依照「上報」新聞,國防部內部有意維持現有設計不更動,減列「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裝備來減輕重量,使得造艦工作能依照原訂期程推展,日後量產階段再根據測試情況予以修改;然而,海軍則堅持不能刪減系統規模,以符合作戰需求為優先。 國防部希望照原時程進行,可能關係到先前各軍種已經協商的軍備計畫的排程(將不同案子的支出高峰期錯開),並非說改就改;此外,造艦拖越晚則成本會因通膨而越高,原訂編列的預算額度可能會不夠。

  • 依照2020年9月送交立法院的民國110年度(2021年)國防部公開預算書,民國108年度(2019年)編列籌建原型艦的預算原編列有1億6791萬元5000元新台幣,但最後沒有執行報繳回國庫1億6000萬元,連帶影響後續年度預算編列,必須調整。
  • (七):2027年3月:原型艦船廠試航,2027年5月交付海軍,2027年5月到8月進行成軍訓練,2027年8月到2028年2月進行初期作戰測評。
  • 今(22)日於台船高雄廠舉行交艦典禮,由海洋委員會李仲威主任委員及台船公司鄭文隆董事長共同主持。
  • 相較於2017年版模型,台船2020年版想像圖的雷達配置,應該是基於艦體規模限制下,對系統整體重量做出刪減與折衷;為了在防空作戰中達成不間斷的高更新率360度全空域追蹤,必須堅持四面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但考慮到艦體規模有限而改用X波段,能用較小的天線口徑形成高精確度的窄波束。
  • 耐風級數可達平均風力10級,直升機甲板機庫可供海軍S-70C(M)海鷹型直升機駐艦,武裝方面以2.75吋火箭彈「鎮海火箭彈」為主砲,另有兩座近程自動化防禦武器系統,同時配備高壓水砲、無人飛行載具等執法裝備。
  • 若遇緊急狀況,可由隨艦醫官協助緊急醫療救護事宜,必要時亦可透過直升機落艦或海上吊掛方式執行傷患後送,提升海上救援能量。

「上報」指出,海軍曾向美方詢問美國最新發展的AN/SPY-6系列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但美方目前管制不出售,且報價高達200多億台幣,直逼「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的造價,既買不到也買不起。 另外,台灣海軍也曾多次向美方提出購買二手神盾驅逐艦,但美方一直管制不對台出售(上面設備機敏性太大,超過可以對台灣出口的層級),而且美軍自身對神盾艦需求更大,根本沒有可以對外釋出的二手神盾驅逐艦。 有關艦上裝備研製與籌獲,海軍報告提到,本型艦「反潛作戰系統」、「射控雷達」、「方陣快砲」三項已獲得美國技術支援協議(Technical Assistance Agreement,TAA,屬於DCS商售管道的第二階段出口許可)同意供售,規劃民國109年(2020年)簽署商售合約(DCS),由原廠繼續向美國政府申請裝備輸出許可。 而中科院各項科研戰系裝備總計有 「戰鬥管理系統」、「垂直發射系統」、「整合電子戰系統」等三項,目前進度延展一年,預計民國109年(2020年)通過海上測試評估,民國112年(2023年)交付船廠裝艦。 而4,000噸艦艇首艘嘉義艦目前服勤於中部機動隊,第二艘新竹艦服勤於北部機動隊,第三艘則進入下水前最後整備作業,預計次月中進行命名暨下水典禮。 今日開工的第四艘艦原定明年3月開工,因應航運業景氣高升、造船需求活絡以及公司整體產能與效率最佳規劃,在良好的學習率及完整物料籌獲狀況下提前開工。

4000噸級巡防艦: 蔡英文一個月兩度主持船艦下水 總統府:有決心落實國艦國造

遇有緊急救援狀況,隨艦醫官將執行緊急醫療救護,必要時透過直升機落艦或海上吊掛方式執行傷患後送,提升海上救援能量。 「新竹艦」為海巡署推動「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委託台船建造4艘4000噸級巡防艦中的第2艘。 首艘4000噸級巡防艦預定今年底前可完工交船,後續造船也將如期、如質、如預算推動海巡國艦國造政策。 海巡署4000噸級巡防艦統包採購案上午在台灣國際造公司舉行新春開工祈福暨鋼板進料典禮,由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艦隊分署長謝慶欽、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共同主持。

4000噸級巡防艦

因此,最初中科院受海軍委託規劃新一代艦載戰鬥系統時,才會選擇用業已成熟的被動相位陣列雷達。 根據聯合報報導,雖然「迅聯專案」已於2020年10月完成初期作戰測評,但台灣海軍與中科院對研發成果看法兩極,海軍認為其無法滿足「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需求,但中科院表示該院的戰系雷達裝備測試完全達標,雙方各執一詞;而對於「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執行不順,據說監察院也介入調查。 在2021年7月19日與28日,聯合報報導,海軍新一代巡防艦案延宕多年的主要原因,是中科院研製的戰鬥系統無法滿足海軍需求,但又不願交出全案主導權;艦上所需的相位陣列雷達,中科院研製的產品(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技術落後國際頂尖水平10年。 海軍雖然想要捨棄中科院、改由商售管道尋求國外廠商的戰鬥系統,但先前曾任中科院院長的軍備局副局長張冠群上將支持下,只能繼續讓中科院的裝備優先。 直到2021年中軍方高層人士異動、張冠群在2021年7月1日轉總統府戰略顧問,海軍司令部才捨棄過去幾年的沉默與被動,在6月就主動尋求接觸國際廠商;聯合報稱,高層的人事調動有如前方的「大石頭」搬開,新一代巡防艦明年(2022年)應可順利招標,但已經損失的建軍時程仍難以彌補。

4000噸級巡防艦: 海巡新式安檢勤務服上路!研改亮點一次看

海軍在2020年底就希望放棄中科院提案、尋求外購,但遭到國防部長嚴德發否決;嚴德發決定由國防部開會檢討,而現任海軍司令劉志斌和參謀總長(前海軍司令)黃曙光似乎都有所不滿而不參加。 針對以上報導,海軍司令部隨即在3月16日回應,「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武器裝備,原則上優先採用中科院自行研製、通過作戰測評合格且符合海軍作戰需求、具備服役條件的裝備;現階段有待精進部分,請中科院持續改進提升,海軍會審慎評估。 2017年版模型應該是使用衍生自天弓三防空飛彈系統的S波段大型被動相位陣列雷達,而2020年版咸信是四個固定式X波段相位陣列雷達加上一座偵測距離較長的旋轉式S波段對空搜索雷達;中科院研製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的方向涵蓋X波段到S波段,此外海軍也在考慮從國外引進合適的雷達系統。

受新冠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出入醫療院所,這也讓0至6歲兒童早療人次下降,創3年新低,伊甸基金會旗山早療中心主任許延安指出,國內慢飛天使通報數已比10年前成長6成,但如錯過0至6歲兒童發展黃金期,需花費至少10倍的時間與心力才能改善,治療刻不容緩。 在全球政治、經濟、戰爭影響下,人類文明和文化正面臨歷史轉折的困境,和平成了世人追求的最高價值,宗教更成了追求價值與啟示的重要橋梁。 中華大道國際聯合會理事長蔡八來於「第一屆世界宗教和平論壇」指出,台灣多元包容的宗教社會力,能展現慈悲、公義、和平的宗教理想境界,進而把宗教的理想世界實現出來,也強調信仰確實能為人類社會的繁榮與和平做出貢獻。 台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小內閣名單受關注,傳其有意留任現任台北市地政局長張治祥,卻被新竹市長當選人高虹安搶先一步,昨(9)日晚高虹安團隊公布首波小內閣名單,張治祥將出任新竹市政府祕書長。 對於多位局處長獲留任,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0)日大笑說,「這表示我的局處長太優秀了」,並指,據他所知,北市局處長被徵詢留任的很多。 【警政時報 徐煜勝/新北報導】 新莊分局接獲線報毒品通緝犯張嫌疑似於新莊中港路出沒,經警方於該地點埋伏蒐證,發 […] 原始新聞來源 毒品通緝犯賊星該敗|新莊警埋伏勇逮犯嫌 警政時報.

4000噸級巡防艦: 級海巡艦「新竹艦」今交艦 配備野戰醫院等級醫療設備

「上報」表示,因為很難從美國取得比較先進的AESA雷達技術,中科院目前積極與歐洲的廠商洽談,希望能取得歐洲廠商的類似技術,例如荷蘭與德國合作研發的APAR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等。 由於歐洲有多家國防工業公司都有參與APAR雷達項目,因此中科院正積極與多個歐洲公司洽談,希望取得所需要的技術,再以技轉方式來研發出海軍所需求的相列雷達。 海軍表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合約設計已在民國107年(2018年)完成,採用匿蹤設計降低雷達回波,推進系統為複合柴電(維持2017年5月15日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第一場邀商說明會的數字),滿載排水量約4500噸,最大吃水4.3m,滿載最高船速25節以上,以巡航速率(不低於16節)的續航力4500海里。 而立法院審理民國108年度國防預算之後,「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16.4872億元預算被大幅刪減14億8080萬6000元新台幣,剩餘的1億6000萬元也遭凍結,等國防部向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後始得動支;其中,戰系裝備委製款大幅刪減到只剩7531萬6000元,戰係裝備整後款則只剩468萬4000元。 依照2019年2月27日的立法院院會報告,剩餘1億6000萬預算遭凍結是因為「外購戰系裝備輸出許可獲得情形及科研裝備研發進度、民間船廠造艦設備及人才是否足以配合、合約設計及戰係裝備研發未完成、建案倉促及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規格性能 4000噸級巡防艦 需要說明」等疑慮。

其中,初步報價僅供台灣海軍建案參考,通過評估作業後,廠商才具備「戰系整合商」的資格,能參與下一階段的評選。 4000噸級巡防艦 依照2020年12月6日「上報」報導,台船人士透露海軍就「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鬥管理系統、雷達、反潛、電子戰、通信資料鏈等項目的對外訪商概況。 台船人士透露,台灣海軍說明此設計類似「神盾巡防艦」,其戰鬥管理系統整合了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射控系統、導航雷達、資料鏈路、電子戰系統、反潛系統、航行控制、通信系統以及防空飛彈等武器系統,廠商依其自身經驗規劃合適的方案。 在2020年12月7日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上,海軍參謀長敖以智回覆立委質詢時表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鬥系統採用中科院國產系統或者外購,取決於中科院報告的審核狀況;基本上,如果「迅聯專案」成功沒有問題,會納入後續規劃;若無法達到作戰需求,會考量請外國廠商對中科院作技術轉移,目前還在規劃,尚無定論。 「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在民國109年度(2020年)編列的6051萬5000多新台幣,因為研發延宕、無法執行而繳回國庫5260萬元。

4000噸級巡防艦: 中國疫情炸開 北京退燒藥被掃光

依照稍後的資料,台灣海軍在第一次招商說明會提出的建造期程是:防空型原型艦在民國112年(2023年)5月開工、民國114年(2025年)7月交艦,而反潛型原型艦則在民國113年(2024年)4月開工,民國115年(2026年)6月交艦,兩艦從開工到交付都是26個月。 依照2022年6月3日「上報」報導,海軍曾向國防部建議,提前進行代號「鴻運第二階段」的2萬噸多功能兩棲直升機船塢登陸艦建造案;然而,現階段台灣建軍備戰方向,是先完成各項不對稱戰力的建構,海軍優先籌建2000噸級輕型巡防艦為主,原規劃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以及「鴻運二階段」建造兩棲直升機船塢登陸艦案等,都被先暫時擱置。 「上報」稱,海軍此次輕巡防艦計畫除了防空型之外又加入反潛構型,主要是承襲當年沱江級雙體飛彈巡邏艦最原始規劃,包括海上反封鎖、護航、防空、反潛等功能;然而原型艦沱江(PGG-618)測試後,發現船艦噪音對反潛設備干擾太大,無法達到預期的反潛的效能,導致後續艦(塔江號起)只能取消反潛任務。 所以海軍在規劃輕巡防艦時納入反潛構型,把主被動式拖曳聲納系統放置於2000噸級單體輕巡防艦平台上,如果一切順利,就能分擔濟陽級等一級艦的沈重反潛任務。 相比於塔江級,輕巡防艦的艦體平台相對放大,擁有更多空間容納武器系統與指管通情設備,防空雷達安裝的高度也可以增加(提高對水平面的探測距離)。 此種2000噸級輕巡防艦的功能與概念涵蓋海軍現有的沱江號、塔江級飛彈巡邏艦,包括海上反封鎖、護航、防空、反潛等,並能為塔江級飛彈巡邏艦或飛彈快艇提供指揮管制與短程防空掩護等。

4000噸級巡防艦: 彰化縣議員第一選區24搶13人人告急 民進黨4新人掃街喊「搶救」

不過這並沒有具體明確的界定,也有許多現代化的驅逐艦位在4,000噸的量級,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許多驅逐艦僅有2,000多噸,加上法國不使用驅逐艦一稱,因此也有偏高噸位的法國戰艦依然稱為「巡防艦」,而不能一概而論。 本船由接收中華民國海軍移撥之55噸級快艇改裝,配置台中港作為除污人員訓練用,於2005年11月7日退役。 PP-10087(第四代100噸級)2019年~2027年預計建造17艘,預算金額新台幣42億3,474萬8,000元。 2002年由中信造船廠製造,以前批100噸級巡防艦艇為藍本,主要修改為加高上構高度為雙層,配備20機砲。

依照2021年12月3日「台海臺海安全研析」主任梅復興在聯合報的投書,數週前中科院在九鵬基地試射飛彈,並與主動電子掃描陣列 (AESA)雷達及戰鬥指揮系統配合測試成功;然而,其進度仍遠落後於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首艦的期程,不可能用於原型艦上。 中科院發展中的旋轉式主動陣列雷達(即「海鷹眼」)雖已達到一定程度,但海軍方面目前評估,仍不認為該系統成熟度達到可進入服役、用於海軍新艦計畫的程度。 由於海軍對於中科院的雷達重量能否配合原先規劃4500噸級載臺,以及戰系性能等,均存有疑慮,所以早在一年多前(2020年)就開始向包括法國、土耳其與美國等五家外國廠商接觸,徵求戰系與雷達方案。 4000噸級巡防艦 依照2019年2月27日的立法院質詢記錄,這16億新台幣預算主體是戰系研發工作,其中15億是由中科院負責。 「上報」引述知情人士,如果要安裝中科院現行的相位陣列雷達系統,新巡防艦的體型必須放大(排水量需增加到5800噸以上),然而這牽涉到大量修改以及整個配套計畫,海軍並不同意。

「上報」報導,「二代二級艦」主要規格如下:排水量標準為1500噸,滿載排水量約2000噸,最高航速達30節,續航力3000海浬;採用模組化設計,能依照任務需求快速更換武器裝裝備。 艦上偵測與電子戰系統包括相位陣列雷達、平面搜索雷達、導航雷達、整合式光電偵測系統與紅外線熱影像儀、艦首主/被動聲納,採用中科院「迅聯」為主架構的作戰系統;艦載武裝包括76mm快砲、海劍二與海劍羚防空飛彈系統、雄風二與雄三型反艦飛彈等,左右舷兩側艙門內裝有MK-32魚雷發射器。 先前台灣海軍就曾規劃過2000噸級新一代「二級艦」;而2018年高雄海事展時,中科院與台船還合作發展的1400噸級輕型巡防艦概念設計。

以上整合測試工作都是照中科院最初版本的「整體規劃書」,使用被動相位陣列雷達,這些到2020年10月才完成所有的海上作戰測評(而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合約設計已經在2018年完成)。 而台灣海軍在正式啟動巡防艦設計工作時,卻將目光轉向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以中科院在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的研發進度,勢必趕不上原本台灣海軍希望的期程。 2017年3月開幕的中科院願景館的展示中,首度展出一種外型類似歐洲Thales SMART-S Mk.2的旋轉式雷達,隨後也在同年8月的台北航太國防展中展出,在2020年被中科院公開稱為「海鷹眼」主動相位陣列雷達,這是中科院研製的第一種固態電子掃描雷達;然而,此種全新雷達的成熟度,已經注定無法趕上「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訂的建造時程。 在2017年度國防預算中,「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原希望在該年度確定首艦主承包商,在2019年開工建造(隨後不斷推延,2019年提交的計畫推遲到2021年開工,2020年底台船的資料又指出預期在2024年5月才能開工)。 在2021年12月29日,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審議民國111年度(2022年)國防預算時,對於立法委員關切延宕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海軍參謀長蔣正國表示,新巡防艦案並沒有喊停,只因部分科研案項目需要再精進,以及部分裝備需要確認,導致計畫延宕;蔣正國強調,巡防艦原型艦案還在評估,海軍會按國軍建案投資規定辦理,希望明年能作定案;此時構型還在評估,沒有定案。 部分立法委員關切巡防艦案的雷達問題,包括體積重量過大無法整合到海軍規劃的艦體、中科院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水平落後等,蔣正國表示相位陣列雷達科研案大概是十年前啟動,當時(中科院)技術水平只能研發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因此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系的「整體獲得規劃書」使用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隨著作戰需求演進,海軍的確希望改用主動式相位雷達,全壽期目標是40年。

4000噸級巡防艦: 【能打戰,也能人道救援】海巡署史上最大艦艇!4000 噸「嘉義艦」下水創 2 大里程碑

「迅達計劃」進度嚴重落後,將系統小型化、降低安裝重心等相關設計遇到瓶頸,導致裝上規劃中的「震海計畫」艦體平台出現困難。 依照此報導,中科院在「迅達計畫」發展的艦載相位陣列雷達,仍是源流於陸基天弓飛彈 系列的被動相位陣列雷達為基礎;歷年來雖然陸續更換更新型的硬體設備,但這種被動相位陣列雷達的整體架構(例如後端集中式的行波管發射機,透過複雜的導波管將射頻能量傳遞到天線陣面)已經落後,先天上很難進一步提高性能與縮減尺寸重量。 依照「上報」指出,海軍對於海基型相位陣列雷達的性能規格,要求偵測距離可超過300公里;雖然目前中科院的相位陣列可以滿足此一指標,然而整個系統體積重量超過「震海計畫」艦體載台容許的餘裕。 依照報導,中科院曾嘗試將雷達後端部分設備(信號處理端與資料處理端)分裝在不同處,避免所有沈重設備都放在與天線同一層甲板而使重心過高,然而分開布置之後卻發現信號傳輸過程扭曲失真;此外,中科院也嘗試進一步將信號處理器小型化,但穩定性還不夠,目前尚未突破關鍵技術。 因應航運業景氣高升、造船需求活絡以及公司整體產能與效率最佳規劃,海巡署委台船建造的4艘4000噸級巡防艦的第3艘CG5003,提前8個月在28日上午在台船高雄總廠舉行開工祈福儀式;已於4月底下水的第2艘4000噸級巡防艦新竹艦,目前已進入裝備運轉測試高峰,預計7月底進行繫泊試俥,年底完工後進行測試。

4000噸級巡防艦: 美國各州紛開設駐台辦事處 提升地方層級往來

海巡委由台船公司預計打造4艘4000噸級巡防艦,耗資104億餘元,此級艦最大特色就是艦上設有「負壓隔離病房」,號稱達野戰醫院等級,而此病房設置,在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尚在期間,頗受關注。 第一,這艘4,000噸級的巡防艦,不僅是和傳奇級巡防艦的設計廠商,進行國際合作的成功案例,也是現役及建造中海巡艦的最大型船隻,可說是為海巡帶來更堅強的力量。 我們將把它命名為「嘉義艦」,希望這艘船能夠和我們海巡弟兄姊妹,一起守護好臺灣的海岸線。

由香港SEO公司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