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孔廟7大優點
這要追溯回中國周朝的制度,當時稱天子的學校為「辟雍」,地方上諸侯的學校稱「泮宮」,而臺南孔廟為鄭氏王朝所興建的地方學校,自然也屬「泮宮」。 孔廟雖然沒有眾多的神像與祭具,但卻擁有不少遵照古制所作的禮器與樂器,每逢9月28日釋奠典禮時表演音樂、舞蹈,並且呈獻牲、酒等祭品,以表達對於孔子的崇敬,每年都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參觀人潮,也讓大家體驗中國傳統祭孔典禮之莊嚴氣氛。 臺北市孔廟採曲阜本廟建築形式,樑柱門窗皆未刻字顯得樸實又莊嚴,其布局依序為萬仞宮牆、泮池、櫺星門、儀門、大成殿及崇聖祠,另外可發現孔廟裡所有的柱子、門窗和其他寺廟不同,上面都沒有聯對,據說這表示沒人敢在至聖先師孔夫子門前賣弄文章;且因為民間興築,除形制與規格外,亦加入了區域性裝飾風格,即閩南地區特有之交趾陶與剪粘裝飾,尤以交趾陶裝飾為臺灣地區孔廟建築裡較特殊的一例。 旗山孔廟(原高雄縣孔廟),原為日治時期創立之旗山神社,昭和11年(1936年)創立,於民國74年(1985年)被改建為高雄縣孔廟並完工,縣市合併後與高雄左營孔子廟輪流舉行祭孔大典。 噶瑪蘭廳學(創立時已改為宜蘭縣),清光緒二年(1876年)由地方仕紳創立落成,日治時期毀損,原址位於今新民路中央市場。 諸羅縣學,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創立,已毀損,原址位於今吳鳳幼稚園,民國53年(1964年)遷建為現今之嘉義孔子廟。
但這座石坊並非創建時即有,而是到了清乾隆42年(1777)孔廟重修時才興建在東大成坊外,作為出入孔廟的主要通道。 石坊為仿木構設計的建物,結構看似單純,但細看其實有不少細節暗藏其中:坊頂中央有一葫蘆,具避邪祈福的意義;而頂端兩側有著鴟吻,橫枋下有雀替,則借用了木構建築的特徵。 此外,石坊上也刻有「加官晉祿」、「琴棋書畫」、「翔龍瑞麟」等紋飾,皆有吉祥意涵。
台灣孔廟: 台北孔廟|大成殿
而屋簷下方懸吊的木鐸,原為古代宣佈政教法令時,為了吸引眾人注意,用來發出聲響的用具,後世則將孔子比喻為木鐸,一言一行都如同木鐸般警醒世人。 相較於道教廟宇屋頂繁複的裝飾,孔廟大成殿的屋頂則顯得簡潔許多,但各項裝飾物都與孔子所處的時代背景、教育理念有著密切關係。 台灣孔廟 除此之外,在孔廟的明倫堂裡另設有4D虛擬實境劇院,將孔廟的歷史沿革與孔子的生平事蹟以高科技影像技術輔以身歷其境的特效體驗,讓觀眾瞭解孔子與孔廟的故事,除了增添趣味之外,更以嶄新的形式延續了孔廟所代表的教育意義。
- 臺北市孔廟採曲阜本廟建築形式,樑柱門窗皆未刻字顯得樸實又莊嚴,其布局依序為萬仞宮牆、泮池、櫺星門、儀門、大成殿及崇聖祠,另外可發現孔廟裡所有的柱子、門窗和其他寺廟不同,上面都沒有聯對,據說這表示沒人敢在至聖先師孔夫子門前賣弄文章;且因為民間興築,除形制與規格外,亦加入了區域性裝飾風格,即閩南地區特有之交趾陶與剪粘裝飾,尤以交趾陶裝飾為臺灣地區孔廟建築裡較特殊的一例。
- 步入「儀門」之後,就可以看見屹立在的花崗石庭院中央的「大成殿」,作為孔廟的主殿,自然飄散著一股莊嚴宏偉的氣息,屋頂兩側為孔廟特有之通天筒,據說宋朝朱熹感念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於是在屋頂設置通天筒以示崇敬,另有一說為秦始皇焚書坑儒,士子為保存經書,乃將書籍藏於竹筒內,為紀念護書有功的竹筒,乃豎立通天筒於屋脊之上。
- 為了配合即將到來的農曆兔年,台北孔廟提供不同款的兔子造型剪紙吊飾,並且邀請許多書法家現場揮毫精美的對聯、四字春聯與小斗方,免費提供給現場排隊索取的民眾,這麼多的好康,就是為了等你來一起共襄盛舉,看到這裡,還不趕快過來,記得出門前先上「臺北市孔廟儒學粉絲團」查詢各項活動相關資訊呦。
- 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你的瀏覽器並未啟動 Javascript,請啟動瀏覽器的 JavaScript 或是升級成可執行 JavaScript 的瀏覽器,以便正常使用網頁功能。
穿過禮門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泮池」和「櫺星門」,泮池的形狀如同是半月形,具有養殖、抵禦、防災、調溫和風水的多重意義,池中的石拱橋稱為泮橋,是一大看點,除了橋頭有文筆柱頭之外,兩側還有竹節形欄杆,不但為視覺帶來賞心悅目之效,更將「文運昌隆」和「高風亮節」的祝福寓意寄託其中。 台灣孔廟 前方抱軒為四根柱子支撐木構架,上承歇山屋頂,後方本體面寬三開間,採格扇門,屋頂為硬山頂,簷廊設有拱門。 國子監的官職分為「禮官」、「學院」以及「國子監助教」,後二者分別由陳永華以及葉亨擔任。 其中,禮官為主辦全國教育的行政機關;學院為掌握教學與考選的主事官。 一掃中國明朝末年的八股取士,實行真正的取才,使得立國不久的臺灣也能培養出有真才實學的學者;如中國清朝初年全國性的進士陳夢球以及舉人蘇峨皆為所培育出的人才。 加入收藏 您的瀏覽器並未啟動JavaScript,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或是升級成可執行 JavaScript 的瀏覽器,以便正常使用網頁功能。
台灣孔廟: 台灣的孔廟
而四根石柱的下方,則排排站了八隻小石獅,臉朝向石坊中央,彷彿表示「歡迎光臨」。 臺南孔子廟創建於明永曆19年(1665年),當時稱為「先師聖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由島上第一個漢人政權鄭氏王朝所創立,為的是在臺開辦教育,培養為國效命的人才。 臺北孔廟,由地方仕紳於日治時期倡議重建,昭和十四年(1939年)完工,民國49年(西元1960年)捐獻給台北市政府管理。 淡水廳學,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創立,日治時期除大成殿外大多損壞,原址位於今新竹中興百貨到國際戲院之間,民國47年(1958年)遷建至今新竹孔子廟。 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5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不再區分為一至三級古蹟,而採用國定、直轄市定、縣市定三級。 台灣孔廟 作為「全臺首學」的臺南孔子廟,也有著全臺灣僅有的一座「泮宮石坊」。
為了配合即將到來的農曆兔年,台北孔廟提供不同款的兔子造型剪紙吊飾,並且邀請許多書法家現場揮毫精美的對聯、四字春聯與小斗方,免費提供給現場排隊索取的民眾,這麼多的好康,就是為了等你來一起共襄盛舉,看到這裡,還不趕快過來,記得出門前先上「臺北市孔廟儒學粉絲團」查詢各項活動相關資訊呦。 台灣孔廟 儀門下的「客製祈福卡」和「紙藝DIY體驗」活動,是埋藏在台北孔廟的另一顆彩蛋,不僅完全免費,現場更有書法家直接揮毫,將書法與國畫結合,讓大家帶走一張張充滿濃厚情誼的紅色紙卡,此舉不但拉近儒家文化與民眾的距離,更將祝福傳到所有人的心裡,這就是台北孔廟為每個人準備的豐盛大禮,不只是在精神層面,就連物質上也都讓人收穫滿滿,徹底顛覆以往對台北孔廟的印象。 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12月28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級古蹟名單,臺南孔子廟名列其中。 石階正中央的花崗石石刻,被稱為「御路」或「螭陛」,在古代中國宮殿的建築形制裡,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坡道,這樣的概念被孔廟沿用。
台灣孔廟: 台南|鈺鼎步道:超親民健行步道推薦!眺望南化水庫,山川美景盡收
台南孔廟櫺星門遺構於2013年時,因大成門前一棵百歲榕樹病枯倒塌而意外重見天日。 作為孔廟建築群的中心,大成殿的屋頂約占總高度的一半,前有露臺、四周有短牆圍繞,加重了建築的份量感,恰如其分地表達大成殿的身分地位。 台灣孔廟 但在如此氛圍下,四周的短牆上卻安排了八隻不到三十公分的小獅子站崗,公獅子腳踏繡球,母獅子撫弄小獅,每一隻的神情、姿態都不相同,張口露牙、朝天的塌鼻子、眼睛大而圓,沒有兇惡的長相,反而增添了人性的想像,古拙可愛的造型緩和了莊嚴的氣氛,若站遠一點看,更像精心設計的視覺「嬌」點。
加入收藏 你的瀏覽器並未啟動 Javascript,請啟動瀏覽器的 JavaScript 或是升級成可執行 JavaScript 的瀏覽器,以便正常使用網頁功能。 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你的瀏覽器並未啟動 Javascript,請啟動瀏覽器的 JavaScript 或是升級成可執行 JavaScript 的瀏覽器,以便正常使用網頁功能。
台灣孔廟: 台北孔廟|建築特色
同年5月18日文化界舉行為老樹祈福的活動,而成大歷史系教授林瑞明(詩人林梵)當天和忠義國小的學生一起在臺南市政府舉辦的「老樹千百歲‧台灣好蔭象」茶會祈福活動上朗誦他為老樹所寫的詩〈老樹之歌〉,不斷祈求「老樹、老樹,不要死」。 但在民國一百年(2011年)的3月7日被判定死亡,同年4月砍去枝條以防掉落砸傷遊客。 步入「儀門」之後,就可以看見屹立在的花崗石庭院中央的「大成殿」,作為孔廟的主殿,自然飄散著一股莊嚴宏偉的氣息,屋頂兩側為孔廟特有之通天筒,據說宋朝朱熹感念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於是在屋頂設置通天筒以示崇敬,另有一說為秦始皇焚書坑儒,士子為保存經書,乃將書籍藏於竹筒內,為紀念護書有功的竹筒,乃豎立通天筒於屋脊之上。 同樣屬於孔廟特有的,是屋頂上一排的梟鳥塑像,據說梟鳥雖然是兇殘的鳥類,但也受到孔子的感化,所以將其置於孔廟屋頂,藉以傳達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 「臺南孔子廟」作為臺南為文化古都的核心,南門路上綿延的紅牆在穿透樹梢的陽光下顯得神聖,也呈現著臺南古都的獨特韻味,以歷史悠久的孔廟為中心,串聯起舊街區並連接附近主要的古蹟點,大南門、府中街、延平郡王祠等,是一個可以穿街走巷盡情享受古城氛圍的文化園區。
臺北市孔廟於1927年興工,座落於文風丕盛的大龍峒老街裡,在臺北市政府規劃推動的都市更新下,與大龍國小、保安宮形成「廟、學、宮」的大龍峒文化園區,具有典儀場所、儒學象徵與市定古蹟等多重意涵。 澎湖孔廟,原為文石書院,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創立,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改建為澎湖孔子廟。 黌門是臺北孔廟的大門(西邊門),「黌」的發音為「ㄏㄨㄥˊ」,指的是學校,進入後位於左手方向的現代化建築是「明倫堂」,主要以講習經典,教育學生明人倫之道為主。 臺南孔廟的格局為標準的「左學右廟,前殿後閣」的三合院,有三進兩廂,也是全臺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 右廟的第一進為大成門,清朝時左右設有名宦祠與鄉賢祠,第二進是大成殿,供奉孔子牌位。 左學為明倫堂和文昌閣,堂前原有兩廊,分列六藝齋、後建教官廨舍及齋廚,東邊建朱子祠,朱子祠在日治時期毀壞。
台灣孔廟: 台北大同|台北孔廟:傾聽孔夫子的教誨,來場中華文化巡禮,DIY祈福卡、紙藝體驗
上面刻了龍首,並環以琴棋書畫(合稱「四藝」)的浮雕,表現儒家傳統文人的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門藝術。 在屋脊正中央的雙龍兩旁,立了兩個藏經筒(通天柱),這是孔廟建築專有的裝飾,象徵孔子「德配天地、道貫古今」。 站在垂脊上的一排小鳥,則是「鴟鴞」,為詩經中記載的惡鳥,比喻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使得惡鳥也被感化因而追隨。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