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可以讓人知興替之餘,亦可以讓一個群人在他們所推崇的歷史明鏡前顯露原形——有鑒於美國今日可見的種族問題引致的分裂,這段過去已經到了必須正視,而非僞善逃避的時候了。 奴隶契约赋予奴隶主对奴隶几乎毫无节制的权力,奴隶不过是奴隶主的财产,他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1860年南部蓄奴州有25万自由黑人,只有3.5万人生活在南部八个产棉州,受到各种限制,处境比奴隶好不了多少。 换言之,在南部,白人占有对黑人的绝对统治地位。 因为南部维持着古老的黑奴制度,古典经济学认为南部工业化的失败在与奴隶制与北部自由劳动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奴隶得不到利益工作不积极,贫穷的白人也不利于市场的扩大,南部没有北部那么广大的市场,因为其缺乏中产阶级。 軋棉機發明之前,每年從殖民地運往歐洲的棉線大約只有400捆。 1793年軋棉機投入使用之後,這個數字增加到3萬捆;到19世紀,每年棉線的出口量是18萬捆。 軋棉機發明的第二年,棉花出口超過627萬磅,短短三年間增加了40倍。 南北戰爭: 社會與公眾 南方奴隸制經濟因此獲得轉機,不僅成為南方佔主導地位的經濟制度,而且將「使用奴隸勞動種植高地棉變得遠比製造業更為有利可圖」。 於是,奴隸制從復活,發展到加強,南方寧願進行戰爭,也不願和平地放棄其「特有的制度」,和可觀的經濟利益。 早在1787年,美國南方就已經投票廢除奴隸進口,但隨著軋棉機的發明,奴隸開始迅速增加。 到1810年,南方棉花地里的奴隸已經超過100萬。 一台軋棉機造成了罕見的,甚至是災難性的後果。 如果沒有軋棉機,美國就不會有那麼多黑奴,奴隸制也會更早的解體;這樣的話,美國的內戰或許也不會爆發。 南方人說,你北方人對歐洲實施高關稅,你倒爽,可是這樣一來,我們南方各州的棉花等農產品,就必然會遭到歐洲國家的高關稅報復,從我們南方人看來,這樣做就等於是北方人掐住了南方人的脖子,為了北方人自己的發展,要把南方人置於死地。 1815年~1860年,棉花的出口量占美国出口总量一半还多。 Anth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