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主義詳細懶人包

全球化發展,相互依賴程度提高,區域主義萌然而生,出現多極體系結構。 而區域本身亦有內部環境的不同需求與不同政策基本考量點,依其自身需求與能力來調整在追求利益與目標時所需策略。 在亞歐雙方體認到雙方關係發展的重要性,區域間合作的確可以帶來成員互賴的優越條件及利益,亞歐會議的成立可以說是歐洲聯盟與東亞互動過程中區域間主義的最佳成果,亦是亞歐之間組織化程度最深並最具代表性的合作指標。 因此,本研究透過新區域主義研究學派中的區域間主義檢視亞歐會議的形成與發展及亞歐雙方在互動過程中之策略考量,討論亞歐會議發展外,並探討亞歐會議對亞歐雙方的含意及未來面對的挑戰與發展。 從表八所列金額之意義,說明東亞各國的出口都相當依賴美國市場的吸納。

清大台研所所長劉震濤指出,對於台灣許多輿論將平潭定位為「一國兩制實驗區」,認為是完全錯誤的想法與誤解。 「一國兩制」即是兩套制度,各自管理各自的內部事務,既是各管各的又豈需要「實驗」? 平潭較像是對「兩岸人民融合的一種嘗試」,而非是像現在各方人馬各自政治解讀後的扭曲。

區域主義: 主要刊物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是最早以「區域經濟」命名的科研與教學機構,以劉再興、周其業等為代表,對生產力宏觀布局、區域規劃、經濟區域、投資環境等方面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編寫了一批優秀的區域經濟學教材。 中國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以陳棟生等為代表的區域經濟專家,對生產力宏觀布局、區域之間經濟關係等方面成績卓著。 除了這些中心以外,一些高校組建的學科點,以及此後組建的全國區域科學學會,推動了區域經濟學科的發展。 政治因素或許是最重要的來源,尤其是來自國際結構變遷的結果。 例如,相較於美國與蘇聯的兩極對抗與核子嚇阻幾乎創造了一個準全球性體系,冷戰的衰微與結束則在降低全球結構對區域事務影響力之餘,讓某些區域大國獲得崛起機會,並藉由推動建立「區域主權」來填補某種戰略真空狀態,一九九三年後成立的歐盟正是一個例證。

區域主義

在“新区域主义”的发展观中,维护社会公平和良好生态环境是与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同等重要的目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强调综合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环境优化的“3Es” 目标正是这方面典型的表述 。 多层是指不同层次权力组织欧盟、成员国、区域及市镇政府间不再是一种垂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而是平等与协商关系;治理是指从单一的政府行政行为到多元公共治理行为的转变,即政府不再是决策过程中的惟一主角,各种非政府利益群体工会、学校和各类经济组织等能够广泛参与决策。 美国北卡来罗那大学的社会学家 Howard 和 Harry 早在 1938年就使用过“新区域主义”,来描述当时社会文化、治经济伴随工业化而呈区域化的发展现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世界范围区域一体化的加速,这一术语迅速得以普及。 二战后的大部分时期, 西方国家政府通过干预经济促进国内落后区域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然而,社会和经济关系的全球化和市场化削弱了国家在经济管理上的能力,市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自由市场主义)。 湯紹成,「一九九六年曼谷『亞歐會議』的後續發展」,《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3期,1998年3月,頁35-44。

區域主義: 區域主義與東亞經濟合作

林文程,「中共對信心建立措施的立場及作法」,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0年1月),頁83-129。 林文程,「中共與亞太多邊安全機制」,國家政策雙周刊,171期(1997年8月),頁6-7。 宋興洲,「國際合作理論與亞太區域經濟」,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3期(1997年3月),頁27-59。 朱景鵬,「區域主義、區域整合與兩岸整合問題之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8期(1999年8月),頁71-94。 冷戰結束後,各個國家為避免被孤立,紛紛成立或加入區域或跨區域組織,區域整合成為國際體系的新現象。

東南亞只是一群小型國家和中等國家的集合,沒有獨霸一方的內部角色,沒有兩極化的戰略敵手,也沒有危機焦點可供激發這類機構的創建。 在冷戰期間,美國以自身為中心,用「軸幅」體系(hub-and-spoke)來組織其亞洲盟友,其中包括由一群雙邊關係(與日本、南韓、菲律賓、南越和中華民國的防衛關係),和小規模的多邊聯盟(東南亞公約組織,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美國聯盟)所組成。 Ian Morrison在其《第二曲線》一書中指出,新興市場是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的主角,而包括中國、印度、印尼、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等國家,在跨世紀的經濟發展中呈現了以下三特性:龐大的消費市場、投入全球市場競爭追求成長、產生貿易順差並累積外匯存底。 區域主義 而上述第三世界新興市場因其消費潛力成為企業在全球競爭的必爭之地,外資的投入除了加速資本累積,更帶來技術轉移,政經觀察家認為,未來這些國家將因而掌握全球經濟的主導力,為企業在全球競爭中創造第二條的成長曲線,因此,上述第三世界具市場發展潛力的國家遂被稱為第二曲線國家。

區域主義: 中國新視野-「新區域主義」崛起

另一方面,我們的確一起生活在地球上,有些共同的隱憂,例如溫室效應。 不過隨著國際市場、自由貿易、世界銀行的貸款、跨國企業、電子通訊、衛星電視、網站和電子郵件、噴射客機以及越來越多人居住在超級大都會中,現代世界逐漸變成一個全球性的單一文化。 從西方的廣告看來,全世界的人想要的東西都一樣———藍色牛仔褲、可口可樂,以及電冰箱和汽車。 當人們被捲進全球性的消費浪潮,便失去他們自己的獨立性,使得地方色彩和多樣性逐漸黯淡消失,也讓某些因應區域特殊條件而發展出來的文化模式不斷消逝。 環境倫理需要與在地的土地產生一種緊密的認同感,而全球化破壞了這種聯繫。

英國人信奉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認為自私的個體在充分發揮自主性的條件下,可以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從這個角度說,選擇脫離歐盟,奪回自主性,可以說是英國人的理性選擇。 平潭島自從於2009年中共出台「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後,取得了發展的新契機,其後不管是土木工程、基礎設施、招商引資都擁有相當大規模的成長。 作為中國在沿海新設立的「實驗區」,有別於廈門、深圳、天津等以追求經濟發展、招商引資為主的功能性經濟特區,在中央地方針對海西及平潭所公佈推出的各項政策都或多或少的提及「為兩岸統一奠下基礎」概念,這也代表平潭除了身肩海西區經濟發展的增長極任務外,更負有深層的政治意涵。 中國沿邊省區一直是交通不便的發展死角,沿邊省區與沿海省區相比,外貿額占GDP的比例非常小,甚至大大低於全國平均水準,與其沿邊的區位優勢很不相稱。 與周邊國家積極開展次區域經濟合作使沿邊地區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有助於推動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並縮小中國國內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實的試驗場,使沿邊地區成為開放前沿。

區域主義: 中國戰略著眼於國際形象和國內安定

由圖一全球經濟一體化架構可分析全球經濟發展的可能趨勢,當參與整合的國家意見領袖達成參與區域整合有利於國家整體發展的共識後,便循序推動該國經濟政策與制度的調整以回應整合的進行。 而在整合過程中,各國資本市場開放、各國經濟發展差異、國家政府機制調整,以及企業全球化發展、國際經濟組織推動等,是影響區域整合核心目標──「市場自由化」的重要因素;當上述各項問題都能產生良性的互動,國際社會即朝向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 當然,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組織、聯合國等能否發揮功能以維持世界政治經濟秩序亦為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賴怡忠,「美日同盟與亞太整合」,交流,第83期(2005年10月),頁35-37。

區域主義

為了自身利益,歐盟或許對進入歐盟和脫離歐盟設置重重制度障礙。 在民主化之後,這些國家很快就發現,老牌國家感興趣的更多的是地緣政治利益,而非它們的民主政治是否正常運作,更非他們國內經濟的健康發展。 作為地緣政治集團,歐盟已經顯得非常脆弱,因為它只有通過尋找外在的強大「威脅」,來維持成員國的「團結」。 已經有歐洲的政治人物表示,這次英國脫歐的最大贏家就是俄國的普京。 不過,任何地緣政治集團很難簡單地通過制造外在的「威脅」,來增加其內部的「團結」。 因此,相對中國大陸各地的經濟特區,與區域或次區域經濟合作區,平潭綜合實驗區多了一項被中共刻意的政治定位,綜合大陸學者的題法,亦即成為作為兩岸「融合共治」示範區,是對「一國兩制」模式進一步的超越。

區域主義: 政治與政策

跨邊界次區域合作模式,對於整體中國國際戰略與國際政治的佈局,以及對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進一步對接具有重要意義。 基本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已經排除民間參與或主導兩岸政治性議題之協定。 兩岸之間的合作關係,若涉及政治性,則須採取「由上而下」,而非「由下而上」的合作模式。 然而,區域發展有其需求,依據筆者觀察,金廈尚有16項議題亟需合作,每項議題都與金門區域發展有密切關係。 此16項議題,即使部分議題權屬地方,亦有「涉及政治性」之論議可能,而權歸中央。 未來金廈尚待合作的議題不少,包括通電、通氣、通橋等,而與目前已合作的議題相較,顯有更高的難度,金廈合作也進入「深水區」。

如想對DOI的使用與概念有進一步了解,請參考華藝DOI註冊中心(doi.airiti.com) 。

區域主義: 功能切換導覽列

發展中國家在推動經濟起飛的過程中,並非所有地區在同一時期都能達到等速的經濟成長,而是在某些區域因市場機制的功能,或政府經濟發展計劃的施行,產生經濟效益,促成發展,而這些快速經濟成長的地區在整體發展中國家被視為「成長極」或「發展極」。 區域主義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對於「成長極」的論述,提出兩個可能的發展效應:一是擴散效應,二為滯阻效應。 擴散效應會促始成長極外圍地區的經濟發展;而滯阻效應則會造成成長極外圍地區的經濟衰退。 相關區域經濟發展詳細資料,請參閱于宗先主編,《經濟學百科全書:空間經濟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134~158。 永續發展的概念意指,經濟發展的目的除了重視經濟成長的攀升,亦應同時兼顧環境保護的責任,以及民族生存的文化傳承。

  • 相對而言,整合理論則著重於探討整合的過程,以及影響整合結果的因素,並試圖為整合提出評價。
  • 劉震濤以「精神家園」詮釋作為平潭「共同家園」基礎,而「精神家園」可歸納為四大要點,包括「宜業、宜居、包容、認同」,其概念為:(1)宜業:投資環境仍是台商進駐的前提。
  • 中國對木材、玉石及其他礦物的需求,損害了緬甸的環境,而且中國商人在緬甸北部的勢力壓過了當地生意人。
  • 上月中及本月初,伊拉克境內庫德族自治區、與西班牙王國境內加泰隆尼亞自治邦,先後舉辦獨立公投,兩地公投結果皆獲高票支持,儘管公投結果可能被原統治機關視為無法律效用,不予承認。
  • 白人女性主義者Gillian Rose 在其著作No Place for Women中,質疑人文主義者認為家是基本地方的想法。

基本上,區域研究中的「區域」可以區分為宏觀區域、次區域、中觀區域、微觀區域等層次。 區域原是一個空間和政治概念,隨著區域主義的發展而被賦予經濟、政治、行政和社會意義(Stephen, 2002)。 傳統意義上的區域化旨在通過統一的區域政策、行動、方案來加速經濟與環境的轉變,從而提高國家的政治效能和行政管理效率。

區域主義: 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台灣的角色

劉靜,「澳大利亞、新西蘭-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背景、意義及展望」,亞太經濟,2005年第4期,頁20-22。 楊毅,「亞太區域化與中國:區域主義視角下的戰略抉擇」,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頁84-86。 區域主義 楊長志、孫水波,「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利弊條件分析」,江蘇商論,2003年第4期,頁72-73。 陳春華,「淺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第113期),頁91-94。 耿協峰,「地區主義的本質特徵-多樣性及其在亞太的表現」,國際經濟評論,2002年1~2月,頁51-55。

區域主義

三個附近的國家為了達成共識,決定要把兩個敵人拉進一個組織來緩解危機。 區域經濟的發展已是當前國際經濟的主流,未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理想雖非一蹴可及,但在結束冷戰對立的局勢後,穩定的經濟發展已是全人類共同亟望的目標,在此共識之下,全球化趨勢自有其發展的利基。 2000萬國營企業下崗職工﹝國營企業冗員轉業﹞以及近8000萬待業﹝失業﹞人口的情況下如何推展? 而中國大陸自對外改革開放以來因社會經濟二元化、區域不平衡發展所呈現的弔詭現象等,都將成為未來社會政治動盪的誘因,進而阻礙了經濟的持續發展。

區域主義: 第 2 章 地方的系譜 p.27

功能主義論:功能主義論者認為,由於科技、經濟與通訊的快速發展,國際社會便形成相似的社會、經濟、環境問題;例如,人口加速成長、糧食供應不足、全球氣候變遷、環境品質惡化等現象。 為解決各類共同的問題,國際間合作的機會亦隨之大增,而國際合作擴大的發展將促成各國政治的結合。 至於在整合的策略上,功能主義論者主張應從爭議性小、非政治性的領域合作開始,並在整合過程中,逐漸擴大至有利於世人福址與需求的整合。 就當前亞洲經濟危機來看,多數東亞國家在面對金融管制以及自由化的兩難衝擊下,經濟議題與政治、安全考量孰重孰輕?

到1980年代末,冷戰的結束,以及全球化運動的興起,區域主義再次受到重視。 區域一體化成為當代國際貿易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其餘是多邊主義和單邊主義。 歐洲國家的歐洲聯盟能經歷超過40多年的經濟一體化,被認為是當時最成功的例子。 Savitch and Vogel(1996)認為,治理無法避免地會成為21世紀城市區域發展的一個重要範型。 新區域主義主張,公眾關心的議題與公部門的介入應同時並存,地方居民團體、社區將更關注城市區域發展,及其共同的未來;而中央政府需與各級政府,以及社區建立起合作關係網絡,區域發展始有可能。

區域主義: 地方議會的監督與發展

二○○九年,當華人逃離緬北的迫害時,中國在雲南設立難民營接納他們。 然而,與此同時,中國試圖避免就華僑的國籍一事與東南亞諸國發生衝突。 如前所述,一九五四年,中國採用了禁止雙重國籍的國籍法,而且周恩來宣布,永久生活在國外的華人應取得當地國籍。

地方是民主政治的發展基地,是公民參與、實踐主權在民的場域,其良莠與否決定一國治理的品質。 我們成立「亭仔腳ㄟ地方治理」網站,希望表達對地方事務的觀察與建議。 區域主義 新、舊區域主義的差異絕非僅在於時間發生的先後次序,更重要的還是核心概念、區域化途徑,以及影響範圍的顯著不同。 David Harvey等批判地理學家抱持地方社會建構論觀點,著重於闡述「地方會經由什麼樣的(多重)社會過程而建構」,並探究地方的意義及物質性等。

黃希惠,「後坎昆時期區域經濟一體化與中國經濟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4年第1期,頁22-24、53。 張學軍,「雙邊自由貿易區的多邊聯合-東亞經濟聯合的現實道路」,東南亞縱橫,2003年第7期,頁44-48。 林梅,「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及其前景」,南洋問題研究,2002年第2期(總第110期),頁7-12。 和矛、李飛、趙光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戰略模式選擇」,第18卷第1期,2003年1月,頁6-8。

徐兆存,「創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3卷第1期,2003年3月,頁17-20。 郇慶治、胡瑾,「聯邦主義與功能主義之爭:歐洲早期政治一體化理論」,歐洲,1999年第6期,頁4-12。 阿米塔夫•阿齊亞,「地區主義與即將出現的地區秩序:主權、自治權和地區特性」,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2期,頁63-69。 蘇長和等譯,羅伯特•基歐漢著,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2年)。 樂為良、黃裕美譯,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與國際經濟研究院原著,重估中國崛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年)。 楊宇光、楊炯譯,羅伯特˙吉爾平著,全球資本主義的挑戰:21世紀的世界經濟(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4年)。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