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鏡頭10大分析

可以多方參考其他品牌款式,絕對提供您最有人氣的商品,歡迎繼續延伸閱讀。 獨家 VR防手震系統,不再需要依賴腳架,手持即可隨時拍攝,這對常常手持攝影的玩家來說絕對是最方便的功能,不用再擔心因為抖動而喪失一瞬間的美景喔。 使用在全片幅機身上是35mm,但裝在 APS-C 片幅的機身上則變成52mm,跟人類單眼的視野範圍差不多,拿來拍攝人像跟街拍沒有問題,但若想抓較遠距離物體的特寫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雖然在臺灣只有少數用戶,但 PENTAX 的鏡頭素質在業界依然算是數一數二的優秀,尤其是玩家們津津樂道的「三公主鏡」,從鏡頭質感到畫質都足以成為品牌的代表。 這款微距鏡頭採用鋁合金外殼,並在鏡片上進行特殊的 HD 鍍膜加工,不但降低反射跟繞射的機率,而且防水、防刮及防汙,搭配上輕巧的體積及重量,是該品牌用戶絕對不可錯過的商品。 購買前請以購買當時銷售頁面資料為準自行判斷,該等資訊亦不得作為向第三人為任何主張之依據,包括但不限於:主張市場上有其他更優惠價格之補償或其他請求。

微距鏡頭

繼追求更高的畫素值之後,智慧手機又紛紛主打更多數量的攝像頭,如今就連很多千元價位的手機都配備了三攝甚至四攝矩陣。 經常關注CFan的朋友肯定知道,畫素值和鏡頭數量與成像沒有絕對的關係,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則是多攝矩陣中的一個不起眼兒的存在——微距鏡頭,以及隨Redmi K30 Pro手機發布而出現的“長焦微距”概念。 此外,還要掌握光源,盡量利用大陽伯伯的逆光源或側光源,再配合閃光燈為主體面向鏡頭前面作補光,一幅近乎完主的影像盡於眼前。

微距鏡頭: 手機鏡頭特異功能大盤點:媲美相機的超廣角微距、顯微鏡頭、百倍變焦

刀劍神域:亞絲娜超華麗土豪級手辦公開 滿分級特效 勸退級的顏值詞條封面為DX(雕像)版,預計出荷時間:2023年11月~2024年1月普通手辦版產品規格… 微距攝影裝置和操作很簡單,主要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反覆拍攝,反覆嘗試。 相信大家一定能拍到平常看不見的視角和收穫驚喜。 小夥伴們看到優秀的微距作品時,肯定都有衝動想買一隻微距鏡頭。 這個心情可以理解,但毒法師還是建議小夥們要根據自身需求來決定是否要購買微距鏡頭,畢竟好的微距鏡頭還是很昂貴的。

  •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四種名稱在蔡司光學中指的是鏡頭結構,而非是散景種類,之所以採用這種方式命名,多少還是有些致敬經典的情懷意義在內,對攝影愛好者來說或許不能算是完整複刻這些鏡頭的光學表現,但在使用上來說仍舊有不小的樂趣。
  • 除了 LED 點狀照明、光纖照明等,由鏡頭上方同軸向下照射的同軸型外,還可使用專用安裝工具,在鏡頭前端安裝 LED 照明。
  • 當然,一支稱為「微距鏡」的鏡頭在拍攝微距相片時會很稱職,但是微距鏡不一定只是用來拍攝微距作品的,反而很多攝影師也會用它來拍攝其他題材,例如人像相片,而且很多微距鏡頭也有較好的對比和飽和度。
  • 潛望式變焦機構並非手機所獨有,在歷史上就有不少數位相機(DC)曾採用這樣的設計,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在有限的空間內,安裝進更多的鏡組。
  • 需要注意的是,在顯微鏡模式下由於景深極淺,稍有手震即可能影響到影像穩定度,因此建議在手部有依靠的狀態下拍攝。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微距拍攝相當於對物體進行放大,使觀者能從中發現物體容易被忽視的一面,並獲得更多的欣賞樂趣,但是微距拍攝需要克服兩個主要的問題:一是當鏡頭非常接近物體的時候所產生的景深不足現象,二是閃光燈造成的曝光過度現象。 最短對焦距離是測量主體到鏡頭後方對焦點的距離,鏡頭後方對焦點位於相機機身中的感光元件平面。 「工作距離」這個詞彙則用來說明主體與前方鏡片群的距離。 因為微距鏡頭拍攝的距離很近,景深本來就很淺,而小光圈形成的漸層式散景又能凸顯主體,故不妨嘗試縮小光圈,讓主體對焦處清晰,透過鏡頭的光學營造自然地散景。 在每個攝影玩家心目中,總是會有一顆常駐在相機機身上充當相機蓋的鏡頭,不但體積小重量輕,還能符合所有常用的拍攝主題,讓人捨不得拔下來替換掉。 這顆鏡頭就是有這樣的潛力,50mm焦段是一般人體單眼的視角,不管是街拍或人像都能信手拈來,絲毫不費功夫,若是想要拍攝物體特寫的話,鏡頭前端還有對焦尺可以精準計算放大倍率,非常方便。

微距鏡頭: Canon RF 24-70mm F2.8L IS USM 鏡頭 公司貨

採用物體側遠心方式,同時滿足輕巧體積與高性能的需求。 這種方式雖然是直徑小的鏡頭,但因目標物側的主光線平行於鏡頭光軸,即使目標物上下移動或出現焦點偏移,也不太會影響到拍攝尺寸,幾乎不會產生量測誤差。 若有任何關於購買手機的問題,歡迎私訊或加入地標網通Line 帳號,除了購買空機,地標網通也可以搭配門號享有額外折扣,歡迎至地標實體門市詢問。 另外,Phone & Photo特別跟我們說明, 如果單純以過去12個月累計積分來排名,那麼近期才上市的好手機,例如 Goole Pixle 6a, 就很可能因此被刷掉。 為了避免錯殺新上市的好手機,他們會做對應的算法調整。

微距鏡頭可以實現近距攝影和至無限遠之間連續對焦(單反攝影控:smmapp)即可以從近攝直接切換到普通攝影狀態。 可以的話盡量不要使用自動模式拍攝,而是使用Av(光圈先決)模式。 在每張相片中,我都是拍下一個小範圍的特寫,還有對焦區域外剩餘的模糊範疇。 用輕便相機或智能手機以這麼近的距離拍攝的話,很難拍到這種有柔和模糊感、神秘感的照片。 5cm左右,超廣角和微距鏡頭則能被壓縮到5cm~2。

微距鏡頭: (四) 微距鏡頭焦距越長越好

也由於這個原因,大家喜歡在建築攝影時使用廣角鏡,讓建築物更顯宏偉、作品更具張力。 不過iPhone推出這功能後,讓有買微距鏡頭用戶,會考慮將微距鏡永久保存在防潮箱內,畢竟現在只要有 iPhone 13 Pro 系列和 iPhone 14 Pro 微距鏡頭 系列就能輕鬆拍出微距照片。 今年最令人驚豔的功能,除了電影級模式外,另外一個隱藏賣點,絕對是 iPhone 微距攝影功能,對於喜愛玩攝影的玩家或專業人士而言,這項新功能肯定能玩上一整天。

鏡頭由多達11群17片鏡片組成,其中還有1片LD低色散鏡片以及2片XLD超低色散鏡片,搭配奈米鍍膜,不但有效消除光斑以及鬼影,還能降低影像傳遞到感光元件後失真的狀況,得到銳利又色彩豐富的拍攝成果。 這款微距鏡頭是少數最大放大倍率超過1倍的商品,在同樣條件之下,可以比較輕易拍出被攝物的特寫。 當然除了微距功能以外,鏡頭的成像品質也非常不錯,由於採用圓形光圈葉片,拍攝時如果背景有光點的話,會呈現出唯美的圓形光暈,若是搭配原廠機身,還有特殊的對焦點包圍拍攝功能以及五軸防手震功能可以使用,可以拍出非常漂亮的照片。 受限於光學結構原理,幾乎每顆鏡頭都沒有辦法直接貼著物體來拍攝,會有一段沒有辦法合焦的區域。 從感光元件算起,一直到可以對焦的最短距離,被稱作「最短對焦距離」。 舉例來說,如果一顆鏡頭的最短對焦距離是50cm,那被攝物就要跟感光元件距離50cm 以上,才能順利拍出主體清楚的照片,否則會因為焦距無法對準導致整張相片模糊不清。

微距鏡頭: OLYMPUS M.ZUIKO ED 60mm F2.8 Macro 微距鏡頭*(平輸)@#@ OLYMPUS M.ZUIKO ED 60 mm F 2 . 8 Macro 微距鏡頭*(平輸)

為了對距離極近的被攝物也能正確對焦,微距鏡頭通常被設計為能夠拉伸得更長,以使光學中心儘可能遠離感光元件,同時在鏡片組的設計上,也必須注重於近距離下的變形與色差等的控制。 由於微距鏡頭絕大部分都設計成固定焦段,最近對焦距離關係到能拍攝到的物體大小,要是對焦距離較長,在室內可能要稍微後退一點才能順利拍攝,這樣的話就很難拍到特寫了。 即使因為用途關係,這類商品的最近對焦距離都比其他鏡頭還要短,但根據不同焦段跟結構設計,還是會有各種應用方式,建議還是看過實際拍攝成果,配合自身需求再選擇合適的對焦距離會比較好。

不過,如果您使用的相機採用APS-C尺寸感應器,100毫米鏡頭的遠攝效果可能會過於突出,所以60毫米的鏡頭應該足夠。 專門的APS-C 60毫米鏡頭價錢亦很實惠。 如果以25mm焦距的廣角主攝,在1X最大放大倍率拍攝的主體大小定為100%(25×1),那16mm超廣角微距在3X最大放大倍率下就能將拍攝主體放大近2倍,而50mm長焦微距在3X最大放大倍率下更是可以等效放大了4倍。

微距鏡頭: 【Tamron】SP AF 60mm F2 DiII Macro 1:1 G005 微距鏡頭(平行輸入)

微距拍攝時比較近,所以景深很淺,即清晰的範圍很小,為了保證較深的景深,鏡頭的光圈要儘可能小,例如:F16左右。 微距鏡頭 如果把光圈開的足夠大,還是有一部分在焦外,這時候如果想獲得更深的景深就需要幾張照片疊加起來。 最高放大倍率可能會令您感到困惑,所以只要清楚有這個術語便足夠。 現階段您只需要記住「1倍」是您可以拍攝的最大尺寸。 順帶一提,標準變焦鏡頭的最高放大倍率約為0.2至0.3倍。

  • 經常關注CFan的朋友肯定知道,畫素值和鏡頭數量與成像沒有絕對的關係,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則是多攝矩陣中的一個不起眼兒的存在——微距鏡頭,以及隨Redmi K30 Pro手機發布而出現的“長焦微距”概念。
  • 在特定地點等待主角,比起追著他們更有機會拍到好照片。
  • 近距離拍攝用微距鏡頭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景深非常窄。
  • 「工作距離」這個詞彙則用來說明主體與前方鏡片群的距離。
  • 比如鏡頭無法判斷你到底想對準哪一片花瓣或昆蟲的哪一個部位,這個只有手動對焦才能精準地完成。
  • 但是它更新換代的速度明顯沒有其他類型的鏡頭高,這是因為廠商們對旗下微距鏡頭的每一絲改進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此每一款微距鏡頭都是精工細作的產物。

通常,昆蟲仍會被露水覆蓋著,而日出的光線可能會有驚奇感。 微距攝影總是會引起我們的好奇心和驚奇感,但在2018年,它的力量可能不止於此。 這十幾年來,蜜蜂數量一直都處於危險範圍,而幾乎地球上33%的兩棲動物都被列為受威脅或是瀕危物種。 微距攝影師能夠告訴我們這些生物的現況,進而讓我們關心他們並採取保護措施。 我們邀請了五位在微距攝影界頂尖的攝影師,並請他們分享印象最深刻的回憶。

微距鏡頭: 價格區間

也可以使用對焦環先以手動微調至主體,再利用 ”自動對焦” 功能把主體鎖定,為求達到最佳的拍攝效果。 微距鏡頭 攝影者需反覆練習有關功能,純熟運用,避免於拍攝時慌亂,錯失良機。 如果想要一個便宜的好鏡頭,你可以購買二手的28mm、35mm或是50mm變焦鏡頭,並顛倒放上相機。

微距鏡頭

可換鏡相機的特色就是能夠依照不同拍攝主題,更換適合焦段的鏡頭來達到最佳效果。 一般來說,鏡頭大致上區分成廣角、望遠以及定焦3種類型。 但除了這些種類之外,還有1種強調可以近距離拍攝物體特寫,被稱作「微距攝影」的手法,就算是極小的主題例如昆蟲、花卉等,都能順利對焦,拍下細節非常豐富的照片。 較大尺寸的感光元件具備更高的動態範圍、更好的畫質,以及更高好的高感度表現,雖說 Xperia Pro-I 並不是第一款具備1吋感光元件的手機、也不是首款搭載可變光圈的機型,但結合 Sony 自家的相機科技,仍可說是相當有代表性的機種。

微距鏡頭: NIKKOR Z MC 50mm F2.8(公司貨 標準大光圈定焦鏡頭 1:1 Macro 微距鏡頭)

許多微距鏡頭在拍攝一般距離的一般主體時,一樣擁有優異表現。 100mm 左右焦段的微距鏡頭一直深受生態攝影玩家喜愛,俗稱「百微」,可以在一定距離下獲得昆蟲或是其他生物的特寫鏡頭,在使用上非常有彈性。 這款算是百微中的代表作之一,不但可以拿來拍攝各類物體的特寫,由於常焦段的關係,在拍攝人像時還能擁有糊化程度較高的散景,獨家的寧靜波動馬達(SWM)技術也讓自動對焦非常平順安靜,不造成無謂的抖動。

因拍攝的主體都非常細少,微距攝影是會比較容易產生震動,為減少震動及得到更清晰的影像,使用三腳架或單腳架是會有助減輕震動所產的問題的,再配合快門線使用,則事半功倍。 但要注意使用三腳架會減少攝影者的機動性,對於一些移動較快的物種則避免使用三腳架了。 恰當的拍攝設定是一張影像的重要元素之一,一旦設定不當,過大的光圈設定會使影像含糊不清,或是過細的光圈設定更使影像主體與散景主客不分,做成散景雜亂美的另類視覺。

微距鏡頭: 【SONY 索尼】FE 90mm F2.8 G Macro OSS SEL90M28G(公司貨 全片幅 E接環 1:1 微距鏡頭)

此款是富士接環系統中少見的微距鏡頭,並具備防手震功能,減少鏡頭重量所帶來的晃動,且不論有或沒有開鏡頭補償,色散所產生的紫邊或綠邊是近乎於零。 微距鏡頭 加上光圈全開時的表現也相當優異,而且不僅是近距離的畫質好,在50cm 到無限遠的地方對焦表現也相當不錯。 職業為電視/電影劇照師,主要為戲劇拍攝宣傳用途的平面照片,因此經常隨著劇組上山下海。 認為一旦錯過當下的精彩畫面便沒有重來機會,因此觀察周邊美好的事物已成為本能反應,且為了在不同狀況下以及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拍攝內容,對於器材的選擇、使用有一定的鑽研。

在微距拍攝中,你會發現任何一點兒微小的晃動對於圖像來說都是毀滅性的。 可是就算你有一雙鋼鐵般的麒麟臂,能夠保證低速快門不晃動,但是風吹樹葉,花花草草小昆蟲們可是會動的啊。 如果使用閃光燈,一個柔光罩就顯得很重要,柔光可以使光線不至於那麼生硬。 如果沒有專門的柔光罩也沒有關係,你可以找一個任何白色的半透明的材料遮擋在閃光燈和主體之間充當柔光罩使用。 閒暇之餘喜歡下廚料理,在個人專頁上分享了許多簡單快速的料理,並且跟攝影器材一樣,喜歡購買各類型廚房用具,善用手上的道具做出美味的成品。

從某種層面來說,如果將微距攝像頭歸類到“湊數”的鏡頭陣營中可能有失偏頗,因為微距的確是現實中經常用到的拍攝場景,而且不同的微距鏡頭或演算法之間的效果也存在極大的差距。 如果攝影者在戶外進行拍攝時,利用自然光以及一面或者兩面反光板,就能夠有很好的效果,並可以消除陰影。 微距鏡頭 在室內,通常利用普通的燈光以及簡單的反光板就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不過攝影者必須注意的是,要調整相機的白平衡設置以降低白熾燈產生的黃光偏色影響。

專業人像攝影師訂製調光,打造棚拍級更美光源。 5+5光學鍍膜,鏡頭正反5層鍍膜,增加更好的透光性。 兼容大部分手機,創新氣囊燈夾,卡口寬1.3cm適用市面上大部分智慧型手機。

微距鏡頭: 使用光圈先決模式

感光度 ISO 也不能過高,過高的 ISO 會使影像太多雜訊,有損影像的視覺美,太慢的快門也可能因環境所帶來的微動而導致模糊不清,故有恰當的設定是必要的。 看完影片後,你會發現+10~12的微距鏡拍起來大概有5~6排的蛋蛋可以對上焦,所以可以表現出比較多你想展示的部分。 在正式拍攝前,先鎖定對焦距離,當物體快速通過設定焦距內時迅速按下快門,多嘗試幾次就能抓到訣竅。 或是想要背景模糊增加速度感,也可以先鎖定對焦,等速地跟著被攝物移動,一樣在設定的對焦距離按下快門,就可營造背景流動、主體清晰的畫面。

微距鏡頭: 更多iPhone 推薦文章

這一回的「O巴採購指南」,我們來為大家介紹幾款拍攝微距適用的器材,目前Olympus的微單眼系統已經有二十多支的產品,在這其中也有許多適合近距離拍攝的鏡頭。 現在EF鏡頭系列有93支鏡頭,包括大光圈、微距和魚眼鏡頭,焦距範圍由超廣角的8毫米到超遠攝的800毫米不等。 這些鏡頭只需接上EOS相機,就能創造出無窮無盡的攝影表達手法。 譬如說,遠攝變焦鏡頭可以特寫遙遠的主體,但往往比標準鏡頭大而且重。 同時,微距鏡頭拍攝的作品視野獨特,但對相機震動非常敏感,所以要用三腳架支撐穩定。

瘋先生分享利用 iPhone 微距攝影照片供大家參考。 最近對焦距離是主體和鏡頭後組焦點 (位於相機機身感光元件平面) 之間的距離。 「可用距離」一詞是指主體與鏡頭前組鏡片之間的距離。

微距鏡頭: Laowa Argus 45mm f0.95 FF – 標準大光圈鏡頭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