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西安事變不可不看攻略
張學良與西安綏靖公署主任、第17路軍總指揮楊虎城共同向蔣面諫,卻遭到蔣拒諫。 張學良西安事變 蔣介石令張學良、楊虎城立即進攻陝北紅軍,否則將其所部分別調往福建、安徽。 1930年9月18日,張學良發出擁護中央、呼籲和平的“巧電”,不失時機地出兵華北,10多天時間,東北軍即完成了對平津地區的佔領。 10月15日,閻錫山、馮玉祥、汪精衞聯電張學良,表示接受和平解決。 隨後,閻、馮聯袂下野,晉軍、西北軍分別為張、蔣收編。
最終,蔣介石承諾改組國民政府、停止「剿共」、聯合抗日等協議內容,但拒絕為他的承諾簽訂任何協議書。 張戎在《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一書中表示,張學良獲悉蘇聯反對他扣蔣後,他便決定保障蔣的安全。 西安事變後,中共保持沉默三整天後才發表聲明,隻字未提支持張學良任元首,相反確認南京政權。
張學良西安事變: 事變
從蔣介石的一生可以看出,儘管他和毛澤東有很多不同,但有一點非常相似,他們都是強烈的民族主義份子,這點從後來他和毛澤東都無論如何要堅持”一個中國”可以看出。 蔣介石寧肯中華民國忍辱退出聯合國,也絕不放棄大陸版圖,更不走台獨。 西安事變當天,張學良、楊虎城向全國發出關於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 這就是歷史上改變中國近代史的「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 但說張學良做事全無計畫也不盡客觀,大陸發表的史料已證實,在西安事變之前,張學良曾秘密和周恩來等共產黨人見面會談,提出”你們在外面逼,我在裡面攻,內外夾攻,把蔣扭過來”的方案。
歷史學家辛灝年表示,1935年8月以前,蘇俄一心要的是顛覆新中國——中華民國,以便移植共產制度於中國,所以,中共便在蘇俄的指使和指揮下,實行公然叛亂和公開叛國。 1935年8月後,當蘇俄面對來自德、日強鄰的威脅,為自保要求各國共產黨必須與本國政府結成反德、反日的統一戰線,以共同保衛他們的「工人階級祖國——蘇聯」。 張學良西安事變 由於中共意在殺蔣的西安事變,只能造成中國群龍無首和分裂、混亂,進而造成中國迅速為日本所亡,其結果必然導致蘇俄面臨日本侵略的巨大危險,因此,斯大林為了蘇聯的切身利益救了蔣介石一命。 南京國民政府12月12日獲知西安事變消息後於當晚十一點半,召開中常會及中央政治會議聯席會議,決議奪張學良本兼各職,交軍事委員會嚴辦。
張學良西安事變: 台灣
當時張學良被軟禁居住在臺北復興三路70號,不久後宋美齡派人陪同被軟禁的張學良前往弔唁大廳,靈堂之內,哀樂低迴,張學良靜靜看著躺在水晶棺內的蔣介石遺體,是一言不發。 但跟到處炫耀好色的男人生活在一起的女人真是天下最不幸的女人(當然張學良也有情可原,他活到一百歲,除了好色,沒有任何其它值得炫耀的東西)。 沒想到陪伴了張學良73個年頭(其中35年沒名份)的趙一荻女士竟這麼可憐,他從張學良那裡得到的評價只不過是個”很好玩的小姐”,陪他玩了一輩子,最後人家最愛的還是別的女人。 即使張學良全然不在意其它留在大陸的國民黨人的命運,他怎麼也應該記起他的親弟弟吧? 張學良西安事變 《紐約時報》在張學良去世後刊發的長篇訃告中也毫不客氣地指出,張學良雖然有20萬東北軍,但他沈迷於毒品和女色,是個出名的”花花公子”。 他的心思不在抗日,而是在和墨索里尼的女兒(當時義大利駐中國公使的妻子)打情罵俏等社交活動。
兵諫等同於軍事政變,而政變不是取而代之,就是使最高領袖成為傀儡,因為無論從常識或邏輯上,在武力威逼下即使被捉者改變政見,一旦重獲權力,絕不可能接受這種方式。 但張學良即使有這樣的認知侷限和隱秘動機,如果沒有另兩個條件,西安事變也不會發生:一個是他權傾一時。 張學良從他的軍閥父親張作霖的所謂軍事學校”講武堂”一畢業,就被任命為旅長,那年他才19歲;而當年底就被晉升為陸軍少將(全世界哪有這麼個軍事升級法的)。
張學良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蔣介石日記2個字讓張學良痛哭(圖)
從現在己部分曝光的資料看,這個事件的策劃者、發動者、拍板終結者之間的脈絡已日漸清晰。 考證張學良的中共黨員身份,勢必把西安事變的真相悉數抖出,這恐怕才是「絕對不能傳出去」的顧忌所在。 汪精衛對中日戰爭的結局倒是洞若觀火:「打下去最後只能是國民黨垮,中國最後歸共產黨;退一萬步說,假使日本失敗,國民黨也要垮臺。」真是不幸而言中了! 可以說,無論滿清、日本、北洋、國民黨,誰來統治中國大陸,都不可能如中共一般毫無人性,在和平年代餓死4千萬老百姓,虐殺、殘害舉國知識精英不計其數。 中共一度想造成「審蔣」、「除蔣」的既成事實,迫使共產國際承認。 不料,國內輿論一片反對之聲,蘇俄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亦強烈譴責西安事變,《真理報》、《消息報》痛斥張學良「是日本帝國主義的走狗,抓蔣介石是適應日本的要求」。
經過反覆磋商,達成九項協議:(1)由孔祥熙、宋子文組織行政院,宋負責組織令人滿意的政府,肅清親日派。 (2)中央軍全部撤離西北,由二宋負責;蔣鼎文即攜蔣手令赴南京,下令停戰撤兵。 (3)蔣回京後釋放“七君子”,西安方面可先發消息。 由宋氏兄妹擔保蔣確要停止“剿共”,並經過張學良之手負責接濟紅軍。 (5)宋表示先開中國國民黨中央全會,開放政權;再召開各派救國會議;蔣表示3個月後改組中國國民黨。
張學良西安事變: 日本入侵東北 張學良親下「不抵抗令」
他幾次講「應槍斃我」,我是背叛,就是這種情結的渲泄。 宋表示希望中國共產黨能成為他抗日、反親日派的後盾,主動要求中共派專人駐滬與他保持密切聯繫。 當時潘漢年正奉中共中央之命在滬、寧與張衝、陳立夫等人就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條件進行磋商。 因而,周恩來告訴宋子文,由在滬之潘漢年,負責與其聯絡,商討、實施談判達成的各項具體協議。 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號召人民及救亡領袖,要求南京明令罷免蔣介石,並交人民審判。 張學良西安事變 《張學良側寫》作者郭冠英說,”張學良這個人,大陸把他捧得太高,臺灣又把他貶得太低。”臺灣把張學良貶為”千古罪人”,主要是指西安事變導致共產黨最後坐大。
此外,西安事變使早已橫言「對西安事變絕不坐壁上觀」的日本軍閥,深有「此時不滅中國,將無來時」的感喟,從而提前了全面侵華戰爭的時間表。 西安事變後僅半年,那一場由中共所一心盼望的「被侵略戰爭」,便終於在日本軍閥的瘋狂發動下,甚至是在中共的直接誘發下,全面爆發了,再加上中共口頭「抗戰」實則漁利的做法,中華民族遭遇了亙古未有的巨大戰爭創傷。 擔心同時將面臨東西線作戰的斯大林在事變後立即親自擬電命令中共:絕不容許中共殺蔣。 希望借張之手殺掉蔣介石的中共只好派周恩來去說服張、楊以及面見蔣介石。
張學良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國內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中共鹹魚翻身,中國歷史的進程就此改變。 事實上西安事變到了後期,張學良已經向蔣介石表示了悔過,而且因此,張學良還決定不顧個人安危、護送蔣介石回南京,藉以維護蔣介石的形象和權威。 張學良與楊虎城在1938年11月起被囚禁在貴州省修文縣陽明洞。 由於和市區距離很近,不久很多貴州人都知道張學良關在麒麟洞,於是在1942年2月把張移往貴州省開陽縣劉育鄉囚禁。 1944年春天再移貴州息烽縣陽郎壩,冬天再到桐梓縣天門洞小西湖。
奉系由此一戰奪取了中央政權,張作霖成為了北洋軍閥領導人,奉系軍事實力此時達到頂點。 張學良還透露說,在北京辦亞運會時,當時任國家主席的楊尚昆特地邀請他在台灣的那個侄女等家人赴北京,參加「亞運會」開幕式,坐在貴賓席。 會後楊尚昆親自接見了他的侄女,並捎話給張學良,只要他願回大陸看看,他可派專機到台北接他。 但蔣介石為人話詬的是,他不是使用法律手段,而是使用「私刑」,特赦後一直不釋放,終生軟禁張學良。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評價張學良是「小事精明,大事糊塗」。 張學良在紐約聚談時則評價蔣介石「有大略無雄才」。
張學良西安事變: 張學良後世紀念
據張學良生前唯一授權的口述歷史《張學良口述歷史(訪談實錄)》披露,日軍進攻東北時,下達不抵抗命令的不是蔣介石,而是張學良。 不過,在中共大大小小的歷史書中,蔣介石卻替張學良背了幾十年黑鍋,被刻劃成不抵抗日軍侵略的不堪形像,以彰顯後來中共發動西安政變的合理性和其在抗戰中的「巨大作用」。 12月23日,宋子文、張學良和周恩來舉行談判,蔣拒絕與周直接談,即便被告知若不見周恩來,就不可能釋放,蔣仍然拒絕見周。 12月24日,博古來西安轉達莫斯科同意讓蔣經國回國,周恩來才被允許於聖誕節進入蔣的房間,周告訴蔣他的兒子經國將回國。
- 吳鐵城、張羣來島後,張學良向他們表示:“蔣軍如果奪回濟南,就可以考慮出兵”,但仍不肯表示具體出兵時間。
- 一個有奶就是娘、缺乏政治遠見的花花公子,在特定的位置和特殊的歷史時期,欲以非常手段鞏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將給國家和民族帶來怎樣深重的災難,張學良堪稱樣本。
- 斯大林表示,張學良份量不夠,不能做中國抗日領袖,中共也一時沒有領導抗日的能力,蔣介石是中國唯一有希望的抗日領袖。
- 張學良的老同學呂正操後來還專程飛來紐約,面勸張學良回大陸,但張仍是至死也沒有回去他曾說過”想極了”的家鄉,而死在海外。
- ”蔣介石亦於12月8日致電張學良:“錦州軍隊此時勿撤退。
- ”面對蔣介石的回覆,張學良只能壓抑著極大憤懣,坦然接受幽禁生涯。
宋當時將葉劍英的這個談話作了記錄,並將記錄稿封存在保險箱裡,並交待「張學良還健在,我們一定要千方百計保護他,他的中共黨員身分絕對不能外洩,等他去世後再把談話記錄拿出來報告中央」。 918事變後,日本迅速佔領東北三省,張學良背著一個「不抵抗將軍」的罵名,帶領十幾萬東北軍進入關內,接受蔣介石的委派到西北作戰。 來到西安的張學良,很自然地結識了時任陝西省主席、國民黨17路軍總指揮的楊虎城。
張學良西安事變: 北京封了 民眾搶購食物 黨魁躲哪裡?(視頻)
這次挫敗,影響了張以後對於九一八事變的處理方式,張認為,整體國防與戰爭應由中央政府統籌,以避免戰事擴大或無謂犧牲。 這次中共辦亞運會,楊尚昆特邀張學良的這位侄女等家人赴北京,參加「亞運會」開幕式,坐在貴賓席。 會後,楊尚昆親自接見他的侄女等人,捎話給張學良,只要他願回中國大陸看看,中共可派專機到台北接他。 12日5時,東北軍奉命到華清池捉拿蔣介石,蔣介石從卧室窗户跳出,摔傷後背,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被發現活捉。
- 這次挫敗,影響了張以後對於九一八事變的處理方式,張認為,整體國防與戰爭應由中央政府統籌,以避免戰事擴大或無謂犧牲。
- 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在中國社會發展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 但史達林知道只有蔣介石才有能力領導全中國軍民抗日,為了蘇聯的切身利益,必須藉中國抗日的力量,解除日軍對蘇聯東部的嚴重威脅。
- 那次慘敗,等於向日本展示了東北軍不是東北虎,而是紙老虎。
- 陸鏗曾對我說,趙一荻告訴他:她感謝蔣先生,因為沒有蔣先生的”管束”,張學良的身體早被”掏”空了。
- 面對著全國的聲討和蘇聯、中共的「背信棄義」,輕信盲從的張學良陷於深深地懊悔中,因此決定陪同蔣介石回南京,表示負荊請罪。
- 這些所刊布的還不是全部,只是張學良和毛澤東、彭德懷的協議等要件。
張學良、楊虎城開始對紅軍刮目相看,同時感到對消滅紅軍沒有信心、態度逐漸變得消極,也不願在內戰中消耗自己的力量。 1935年11月,當東北軍的109師被紅軍殲滅後,張學良向楊虎城袒露了「倦於內戰」的心情,楊虎城則向張學良建議:向蔣公進言,停止內戰,團結抗日。 並說,以前他在中國當記者的時候,的確很希望張學良能回去,但現在他不贊成張學良回去,因為這樣會被中共利用。
張學良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內幕:張學良叛蔣投共的秘密(圖)
事實上也獲得相當的效果,因為在我的感覺裡,以前想到張學良就是「少帥」,再加上中國方塊字「帥」字產生的聯想,就更增加了張學良英姿勃發的正面形象。 在西安事變78週年之際,《看中國》記者專訪到了曾在90年代與張學良會面,並暢談近三小時的前《深圳青年報》副總編輯、專欄作家、時政評論家曹長青先生,就「張學良和西安事變」進行分析解讀。 趙四小姐是晚年守在「少帥」張學良身邊的人,她曾對張說過:「如果不是西安事變,我們早完了,你這亂七八糟的事情,我也受不了。」可以說,趙四是用將近70年的幽閉生活換得了張學良下半生的忠誠。 毛澤東說西安事變把中共從牢獄中解放出來,確為喜極由衷之談。 軍隊僅4萬餘人,根據地只剩下陝北一隅的中共,在抗戰之後,奇跡般地創造出近百萬正規軍和220萬武裝民兵,大半個華北以及華中、華東的大部分地區都成了它的天下。 張學良西安事變 關東軍在東北的賭博獲得驚人的成功,島國為之沸騰,日本國內政治力量的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日本軍隊「下克上」的風氣和擴張的野心,在張學良的積極配合下,成為大和的主旋律,軍人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影響力直線上升。 1931年12月,犬養毅出任日本首相後,試圖控制軍隊的好戰傾向。 1932年3月,日本政府未承認關東軍一手扶持的「滿洲國」;5月15日,犬養首相即遭憤怒的軍國主義分子殺害。 張學良雖然避免談「西安事變」卻有問必答地說出他對「西安事變」的悔意,他形容那是他對蔣介石的背叛,自稱「魯莽操切,膽大妄為」。 在回答問題中,他澄清了來自中共及其同路人所製造的謠言及讕言。
良立志救國,反而誤國,想救民,反而害民,自身千方百計圖謀抗日,而自己之血反而未灑至中日戰場上一點一滴;誤長官,害朋友,毀部屬莫此為甚! 蔣介石的中央軍,卻從無大規模的投敵的記錄,甚至沒有一個中高級軍官主動投敵,相反,有兩百多名將軍血灑抗日戰場。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張學良妄想著聯合楊虎城,與延安結盟,從而得到蘇俄的大力支持,以西北割據為第一步,先做「西北王」,再進而控制全中國。 當然有史家批評,蔣介石對日本放棄戰爭索賠是「以德報怨」,對張學良(殺死了他的全部衛士等)也是「以德報怨」,賞罰不分明。
《紐約時報》在張學良去世後刊發的長篇訃告中也毫不客氣地指出,張學良雖然有20萬東北軍,但他沉迷於毒品和女色,是個出名的「花花公子」。 他的心思不在抗日,而是在和墨索里尼的女兒(當時意大利駐中國公使的妻子)打情罵俏等社交活動。 中共在1949年建政後大肆宣揚張學良、楊虎城為「千古功臣」,是民族英雄。 或許,張、楊對中共而言是功臣,但對中國而言卻是罪人,這一點張學良晚年自己也意識到了。 趙四毅然為愛追隨張學良,但因為張學良元配夫人于鳳至認為趙四小姐的私奔有辱張家門庭,所以只給她秘書的地位。
張學良西安事變: 張學良恢復自由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