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經詳細資料
道教講“盜”與“機”大多用於內丹煉養,如張伯端《悟真篇》便說:“萬卷丹經語總同,金丹只此是根宗。 遠古的三皇五帝時代,之所以傳說是無為而治,那是因為當時的人類,其主要敵人是洪水猛獸,人與人之間最需要合作和幫助,所以當時能夠無為而治。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便開始”富貴生淫慾“,有了慾望便有紛爭,社會開始混亂,逐步走向禮治和法治。
- 目前世界有幾個國家傳授馬哈希禪法,它們是美國、英國、澳洲、印度、尼泊爾、泰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日本等國。
- 釋曰:靈山、虛空、皇極、南無涅槃之天、阿彌陀佛之地。
- 接著你把所見的聚集起來並見到形狀或物質,這是聚集形狀過程。
- 走路的內觀訓練是要在動中培養正念,因此無論是左腳或右腳,都要清楚覺知動作變化的過程,而不是只有清楚地知道現在在走路,或固定的專注在單一的所緣目標而已。
- 所以當很專注時,要小心,不要去想或者趨向偏離主題的事。
- 更有一般妄作妄為之輩,胡遭亂鬧,損陰功,敗德行。
2、人類流浪到地球來,被後天環境所拘束,認假作真,妄了源頭,嗜慾無窮,造罪無邊,失去了寶貴的大道,因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流浪六道輪迴,永無休止。 是古聖王堯帝的十六字心傳,因為人心昏沈散亂,心傾危殆不安,又道心晦暗不明,只有奉行中庸之道,不落邊見,才能遠離煩惱塵勞的牽纏,這非要下一番苦心修練才能達到。 2、佛世尊要修行人發四弘誓願,這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法門無量誓願學,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 其中的「煩惱無盡誓願斷」,列為修行重要的功課之一。 修行之人,要行無住相布施,行無為之道,效法上德之士,不落入「有」、「無」之爭執,才能恢復清靜光明的本來面目。 ,因為要甚麼就有甚麼,例如你要吃喝拉撒,都自己來做,不假他人也。
內觀經: 太上老君内观经典籍释义
對此,我們以後將加以詳述。 舍利弗回答說一個預流聖者所需徹底注意的,也是五取蘊,觀它們為無常、苦、無我。 五蘊非常明顯地是觀照的目標,即使是已成為阿羅漢。 你以同樣的方式執著於聽、嗅、嘗、觸或想。 內觀經 你以為能思考、想像和憶念的心為「我」。 因此,五取蘊就是當一個人看、聽、受或想時所顯現於六根門的名色。
進入這一階段,他對無我的道理深信不疑,知道一切只是身心緣起的造作,一個身心現起去辨識另一個身心的現象而已。 內觀經 內觀經 觀察應遍及全身,通常以觀腹部的起伏開始,他可以很快使觀照的能量延續發動,這時應注意「觸」和「認知觸」,或「看」和「認知看」、或「聽」和「認知聽」。 假使因此而感到掉舉或疲憊,就應再回來觀腹部的起伏。
內觀經: 太上老君内观经原文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 心而神自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 無,唯見於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 常清靜矣。
一般的專注是使精神集中,靜態的專注是培養定,內觀的培養是定慧並持。 培養內觀不需要一定要在靜態環境中,而是時時刻刻在行住坐臥當中都可培養,培養內觀就是保持在當下的正念中。 簡單說,在生活當中,隨時對身心的舉動保持覺醒,透過這種動態專注培養正念,就會開啟觀察的智慧,洞見身心的實相是因緣生滅法,因此體驗無常、苦、無我。 內觀就是如實觀察,即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
內觀經: 太上老君内观经
但不要氣餒,這是內觀進步的象徵。 再也沒有比覺察到可怖畏的事更令人沮喪了,他應注意到這樣的思惟,繼續觀察一個接一個生起的現象,不快樂的感受自然會消失。 假使他沒有這麼做,會讓悲傷盤據心頭,為恐懼所征服。 這樣的恐懼與內觀是扯不上關係的,因此,要精勤的觀照,不要讓它湧上心頭。 若起這些思惟,也要去觀察它,並按我們所學的步驟去做。
佛陀在《念處經》告訴我們,建立正念是通往解脫的唯一道路。 馬哈希法師半世紀以來努力闡釋及通俗化內觀的修行,而建立正念是整個內觀的基石。 內觀經 藉由觀察內在實相,如實地觀察事物的實相——這就是在實際、體驗層面認識自我,在修習的過程中,就會逐漸從不淨染污的痛苦中解脱出來。 這終極究竟實相,不論冠以任何名稱都無關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每一個人的終究目標。
內觀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原文及詳細圖解
始生之時,神元清淨,湛然無雜,既受納有形,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滯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隨健羨、身欲肥輕,從此流浪莫能自悟。 老 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惟有妄心。 內觀經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 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其實走路的每一個動作都必須先要有想,然後才生起走路的意志推動力,接著腳才會移步向前的,因此一切的行為都要有這些過程。
正所謂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 自暴自棄,甘墮苦海,全不思想,人稟陰陽五行而生,為萬物之首,可以行天地之全功,更可以載天地之大道。 夫天地之道,顯象於日月;而日月之道,顯象於陰陽;而陰陽之道,亦顯象於消長也。
內觀經: 佛陀教法
身、心是相依的,只是一前一後的展現,兩者之間互動微妙密切,身(色法)是我們所注意的目標,心(心法)是能觀察的知覺,從行禪培養正念中,就可獲得身心分別的智慧。 內觀經 透過內觀的智慧清楚知道身心是無常,隨順觀身心生滅變化而調欲貪,面對六塵境而心不隨境轉,獲得滅欲貪,獲得心解脫。 清靜經,是道教重要經典之一,為道士常誦的經書,全稱:「太上老君常說清靜妙經」「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清靜經」,簡稱:「清靜妙經」或「常清靜經」。 傳說為葛玄所作,因為經後有葛玄的贊語,是修道者必修必誦必研習的一部寶典,非常尊貴。
當你發覺以上所描述的三個或四個步驟已經不再容易做到的時候,則回到原來的練習方式,只注意「起、伏」。 內觀經 每靜坐四十至九十分鐘後,可做行禪,以此交替練習。 這有助於調和寂靜和精進力以克服昏沉。
內觀經: 無法觀看?
只有他確實體會的,才是他本身的智慧。 想像出來的,不過是借來的(二手或間接)知識,與他所觀察現象的實在本性或特徵不符合。 禪師將不會告訴習禪者他們將體會到什麼,但將指示他們怎樣去觀察或專注。 這與演算數學題是一樣的,教師將不會說出答案而只教導得到答案的公式。 的意思是精神與物質現象的特殊特徵。
我們必須肯定它們是最基本的。 不過,人類的努力和成就不可能減輕或拔除隨著老、病、家庭紛爭和生計煩惱所帶來的痛苦,簡單地說,這些追求帶有需要和欲望的不可滿足性。 這些痛苦不能經由物質的方法克服,只能靠鍛鍊內心、開發智慧。 那些尚未達到此智慧的行者可能會感失望,好多天過去了而尚未達到觀智。 他們常感氣餒,一些離開禪修中心而認為習禪毫無益處。 他們還未發現「行者的涅槃」。
內觀經: 太上老君內觀經
如果不能正確認識這段經文,要去獲得一個永遠不變的清凈的境界一樣是煩惱妄想。 那麼我們的心將會在清凈與不清凈中輪迴。 心則神也,變化不測,故無定形。 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腎,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隨處名也。
你清楚的看到所觀照對象的生滅,你已達到「生滅隨觀智」。 人若觀照出現於六根門的精神與物質目標,知悉它們的內在自然性質為無常、苦、無我,就不會對它們有所喜悅或執著。 因他不執著,故不會對它們有享受之心。 他不再想去享受它們,故無業力「有」的生起;無業力即無新的生,無新的生即無老死、悲等。 這是一個人通過內觀之道觀照所了悟的短暫涅槃。 以後我們將講述經由修行聖道而證得的了悟。
內觀經: 清靜經白話解
洗臉或洗澡時,完全警醒地做每一個細部動作,例如注意「注視、注視;看到、看到;伸、伸;拿、拿;觸、觸;感覺冷、感覺冷;擦拭、擦拭」。 在穿衣服時,整理床舖時,開門窗、關門窗時,拿東西時,都要專注每個動作的細節。 對初學者而言,這是一種在禪修時培養覺性、專注和內觀很有效的方法。 隨著功夫的進步,對腹部運動的感受也會越加明顯。 我們開始靜坐時,採坐姿並兩腿雙盤。
內觀經: 清靜經釋義
真正的內觀智慧是通過觀照事物的生起和消失而親自了解。 在這裡的聽眾有很多是達到這階段智慧的行者。 我不只說出個人的經驗,也不只我的四十或五十個信徒的經驗而已,而是好幾百個人的經驗。
內觀經: 太上老君內觀經原文_譯文及現代解說
這就是”常有”和”常無”的兩種不同的思考方法,一個是順著思考,一個是逆著思考。 老 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 濁,男動女靜。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內觀經: 太上清靜經
然後是促使你彎曲的心識,它好似在說:「彎曲、彎曲」,這是行。 因此在彎曲的意念中有受、想、行、識──四種屬於精神的蘊。 彎曲的動作是物質或形式,這是色蘊。 如此,彎曲的的意念和彎曲的動作形成五蘊。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