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5大好處

〕,我們想想-- 佛確實是個大慈大悲的大能者,祂也願意以祂那無邊的法力,去救度眾生, 可是眾生不聽仙佛的教化,不與佛合作,不照佛所說的方法,去追求解脫, 以此來論,那佛雖然有無邊的法力,也莫可奈何,更何況〔神通難抵業力〕 ,自作總須自受的,自己的命自己救,仙佛是救不了的。 修道 69: 為什麼「迷迷糊糊過一生」是很不值得的? 有個笑話說,過去有二個人,都是在路上意外死亡的,熱心的路人,就馬上報警,請警察來處理,警察來了一看,也都笑起來了,為什麼警察看了不會悲傷,反而還笑得出來呢?

修道

當然不行,那是犯「五戒」中的「淫戒」,五戒就是戒「殺、盜、淫、妄、酒」,歷代仙佛,都告誡我們修行者,要嚴守這五戒,才能修成正果,天堂是沒有破戒而又不知悔改的仙佛。 如果假借仙佛旨意,說他可以娶好幾個太太,那降臨來扶乩筆的那個靈體,絕非是善類的仙佛,而是考道的魔,魔來扶乩筆批訓,仍樣能具足神通,下筆成詩,不能因為他能寫出詩來,就認為他是仙佛,而且魔來一定會假冒仙佛的聖號,如你認理不清,你就被考倒了,那就永無成道之日了。 雖然現在的天時是普渡的時候,但是要遇到這樣的「普渡」,並不是很容易的事,仙佛跟我們說「六萬年來,才這麼一次」,可見「道難逢」,而在這普渡的時候,要遇上「天命明師」傳道,也是很困難的,也必須你要和「明師」有緣,沒有緣要求道也難,所以說「明師難求」。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知足感恩,人生最大的尊貴就是品德好,各位前賢什麼是富? 沒有欠才叫富,如果說你欠很多東西雖然有錢,那你永遠不富,因此才說知足,知道感恩的人最富有,受到別人一點點的關心,內心就充滿溫暖跟感激,所以有一句話才說:【快樂是給知道知足的人,幸福是給常懷感恩的人】。 那另外一種孝順的方法後學也覺得可以提倡一下,就是說,為人子女的,不要在讓上一代的壞毛病壞習慣,到我這裡就停止了,不在延續下去,這也是孝順的一種。

修道: 一貫道問題討論區

當然,打坐、讀書、思考都可以加快前進的步伐;身穿道袍,口誦聖號,這是結緣修行,是利用外部的環境來加持我們的心念,如果可以通達,一切都是修行的道具。 其一、修道不是去打坐,也不是念經,更不是穿著袈裟,披著道袍住在寺廟道觀里,修道是讓我們保持一顆覺察的心,如果可以明白修行的含義,在滾滾紅塵中擁有一顆清凈的心就是最高境界。 凝神得竅,則勢如破竹,節節應手。 道教教派始創於中國金代初年,創始人王喆,生於宋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陝西咸陽人。 據說,因他喜歡陶淵明,便改名「知明」,又因與陶淵明一樣喜愛菊花,而菊花在重陽節開放,便給自己起了個號叫「重陽子」。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修道

修持天道,要有真功實善,不在外表虛名;在於實至名歸,不在於浮華表面功夫。 所以形象外表,非為修真者所追求,原之本體,無形無象,形象皆為道之枝末,道德經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由此可知「道之奧妙」不假外求,只要能迴光返照,妙自生矣。 聖人云︰「行遠必自彌,登高必自卑」。 考察歷代修道者之成就,與今時修道者之成就,其理並無二致。 有的誠心不變,任勞任怨,則可以道成天上,名留人間。 有的遇到逆境,功課不專,雖掛個修道的虛名,但是經過一番考驗,便生退道之心,結果扁便隨波逐流而去,實在非常可惜。

修道: 修道学園創始300周年記念事業

後學聽到這幾位前輩的故事,每每都很慚愧—人家都這樣,我們是怎樣;以前的人是怎麼樣修道的,怎麼看待這個道,而我們現在是怎麼看待,我們來比比看。 我們大家都是跟過前人的人,有一個要思考的問題–我們都說要學前人,到底要學的是什麼,還是只是學一點樣子而已? 如果我們不懂前人的心是什麼個心,我們的心跟前人的心不一樣。 修道 總之修道的目的不是為了轉變環境或命運,而是為了讓自己心安理得,同時幫助眾生出離煩腦痛苦,所以修行絕對要自我期許做到戰戰兢兢,所謂人間私語,天聞若雷以及君子慎其獨也,做到勿自欺,無愧於天地之間,同時謹記活在當下,保握當下的念頭,隨順因緣,逆來順受,真正達到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的境界。

所以修道如果若沒有實際的功夫,怎能證果成真? 若想果證無極,必須要平時認真下功夫,內聖外王之道都要精進,才能開花結果。 概括有四門,副科無數,對於這些功課如果沒有認真去做,將會越陷越深,難以自拔矣。 還是老話幾句『先去求道,然後從人道做起,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如果你能這樣,今生即能超脫生死,如果你只知道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而不知道去『求道』,那將來還是無法超脫六道輪迴 的。 蓋小廟當小官,蓋大廟就當大官,而蓋七層大廟,可說是大功德,將來再投胎人世間,最少也可以做個國王,為什麼蓋大廟會有如此的功德呢?

修道: 修道释义

你看顏夫子他日日夜夜認真的改脾氣、去毛病、修心性、充內德,並且把握機會行善、行道,更時時刻刻戒慎恐懼,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深怕自己有一絲一毫的差錯,乃隨時隨地迴光返照,以覺為師,所以他才可以在短暫的生命中,成就為一位了不起的聖人。 而曾夫子,他一樣修心,卻重在外在的待人處世,有形事相,所以在成就聖人的層次上,畢竟差了一點。 當他看見師尊來訪,焦急地四下張望,想找一條乾淨的毛巾,然而在那簡陋雜亂的茅舍中那有什麼乾淨的毛巾? 打鐵匠一念,把掛在脖子上的毛巾一把抓下來,在腳遏澆鐵的水桶中搓了一搓,恭敬地遞給師尊。 隨行的前賢看到那毛巾,正想上前阻止時已來不及了,師尊已經高高興興的擦完了臉也擦完了手。

修道

3: 信仰濟公都是同一尊神明嗎? 那可不見得一樣,如果濟公活佛降壇時,所報的佛號是「某某宮,濟公活佛是也。」,那就不是天外天(理天)的真濟公,他只不夠是一般的善魂,代理「濟公活佛」之神職而已,並非真濟公;再說如果濟公降壇時,又吃肉、又喝酒,那鐵定不是真濟公,真濟公是不喝酒、不吃肉的大仙佛,希望我們世人悟之。 道是天的理,人的性靈,天地人物,皆是一理所生,做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性理,物有物理,天無理不能立,地無理不能生,人無理不能活;物無理不能長。

修道: 修道真言

要知大乘佛子乃是世世願行菩薩道者,於精進中不疾不徐,無為而為,無求無執,如此方是正精進也。 我們以天堂來論,人家說「天有三十三層天」,也有人說「天有二十八天」,更有人說「天外有天」,不管是多少層天,反正天有很多層就是了,那說到地獄呢? 有人說地獄有十八層,也有人說每層地獄還有分成好多層,而且多得不得了,每層之間又沒有間隔,真的就是仙佛所說的「無間地獄」,由此看來,地獄也是有很多層。 然而憑著他們對師母堅定的信念,不論路多麼崎嶇難行,不論遇到 多少艱難險阻,他們仍一鋤一地的耕耘。

  • 因為不是我做主而修道,而是我無為而道自為之。
  • 譬如說:我們做錯事情,能夠生起慚愧心,這個慚心跟愧心,它是屬於善的,所以這一念慚愧心是善的,可解脫上天堂;可是我們做錯事情,臉不紅、氣不喘,想來想去還是別人的錯,一點慚愧心都沒有,這個就屬於不善法,就是無慚、無愧,它是屬於中隨煩惱,它是屬於隨煩惱的,伴隨而生的煩惱,所以也稱作隨惑、枝末惑,所以這一念就是不善的。
  • 在中秋節的晚上,月亮最圓也最光明,我們 月慧師母她老人家代表月亮,慈光普照三曹,應運承繼 活佛老師道盤,接掌重任,這是上天垂象,日月換肩,揭示道運的轉變。
  • 永遠也比不上,人和佛的福報,簡直不能比,所以佛陀要修行,就是這個原因。
  • 因為有求過『道』的人,他才能能真正懂得孔子學說的真實含意,而沒有求過道的人,他因為無法體會『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對於儒家的經典,只能從文字上來做論述,這些論述,只是普通的知識而已,你懂了這些知識,是沒有辦法讓你超脫生死的,你懂得這些字面上的知識,只算是『聰明』而已,還不能算是佛陀所說的『般若之智』。

又說:「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他做的不是,我不跟他一樣,我不非,我不錯;我如果也要跟他一樣,自己戒律再嚴,還要批評別人、瞧不起別人,說別人過失,我自己就有過失。 這個六祖說得好,真正是提醒我們,我們自己要修行,成就功德,要真正懺除業障,你不明白這個道理,你怎麼行。 像這樣的情況都是因為心靈隨時處在不安緊張興奮的狀況下,不懂得要回歸放下轉念,智慧不夠,定靜的功夫不夠,所以我們的前輩引保師,才時時關心我們,提醒我們三寶要用,三寶要常常用,尤其在我們沒有事的時候,三寶就要把他用上,那就是在涵養我們內在定靜的功夫,一旦有事情了,你就有足夠的冷靜跟智慧去處理事情,這就是修道的智慧在生活中來充分利用。 修道 我們的前輩或引保師,都會常常關心我們,三寶有沒有忘記?

修道: 為何要「修道」,修道有哪些好處?

我們三天法會的講題是「人生的真諦、為什麼要求道、道與教的認識、天命明師的印證、十條大愿、孝道、持齋的意義、消冤解孽、魔考、天恩師德與尊師重道、信愿行證。」,這些題目,凡我一貫道弟子,都要好好研究清楚,並將這些道理,實現在日常生活之中,那你現在就是一位在世活佛,將來歸空後,必定也是成佛的。 修道 我們講到心性的提昇,免不了要對「拜明師,求大道」做一番詳細的說明,因為心性的提昇非經明師一指,是無法突破的,我們求道,經明師的佛力加被,開啟我們的智慧,讓我們深深的體會到我們原來就是一尊佛,過去就是因為不了解這一點,所以累世才在輪迴中度過,生生死死已經迷糊過了六萬年之久,這次大道普渡,我們可要把握住這大好時機,好好修辦一番,不成佛絕不罷手。 那就要看我們心性上的修持而定,我們老師濟公活佛曾經講過「你現在的心境,就是你將來的歸宿。」你現在的心是菩薩,將來你也就是菩薩,如果你現在的心境是凡夫,將來也是凡夫一個;所以心性的提昇對修道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 92: 何謂「 為往聖繼絕學 」? 所謂絕學就是歷代祖師ˋ歷代聖人所傳的〔聖道〕,這個聖道,就是能使我們超脫生死苦海的大道,也就是儒家所說的〔大人之學也〕,何謂〔大人之學〕?

而過去的人只敢行功、不敢擔過,儘管可能很苦-太太可能沒有米下鍋了,太太要縫衣服洗衣服,很辛苦。 修道 這是道親的錢,我們省了又省,想了又想,不敢用出去,用各種方法來節省。 這也是我們修道人很重要的觀念,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修道: 師尊云:修道修心,辦道盡心

人人心中,天賦靈性都是個自性佛,所以面對仙佛時,就好相看到自己得佛性一樣,對仙佛鞠躬,就等於對自己謙恭反省,做揖的時候,就好像力身行道於紅塵中,要懂得謙恭反省,要把腰放低一些,才不會碰到矮門,在來就是左腳向前跨出,好像做事一樣,凡事不可操之過急,也不要太莽撞,就如孔老夫子所說的中庸之道。 光去做不會思考,是不會合乎中道的;光思考不去做,理想也不會實現,所以為人處世種要一步步踏實的來。 所以當我們再對仙佛叩首時,就是在對我們做最好的反省,曾老夫子說過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方能成就一代聖人。 修道、學道的路途中,心要懂得去調伏、去平靜,要懂得境隨心轉,不能心隨境轉。 盛前人後來講出來這個話,他說:「感謝大家來送我,我們將來天上見!」盛前人又講了這八個字:「大家不要難過,【殺頭槍斃,告老還鄉】」這樣很瀟灑、很了不起,是不是啊?

修道

〕,所以五祖老人家才說「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五祖希望他的弟子,都能從自性上,好好的下工夫,這樣才能解脫生死,只可惜要體悟〔自性〕的真實性,不是一般簡單的事,一定要〔求道〕,才能了悟〔自性〕。 100: 何謂「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在六祖壇經上,就有這麼一段的記載,當時弘忍大師,看到他的弟子們,雖身在寺廟修行,但所作所為都不是真修行,都不是從心地上下工夫,自性仍是和一般凡夫一樣,迷昧不堪。 蓋廟的功德,可以當官,享受短暫的福報,而帶人來求道,救人的性命,功德無量,可以做佛,享受無量福報,你想一想,你要做哪一種好事?

修道: “不要了 烂大街了”!抗原检测试剂遭甩卖

由於他自幼飽學詩書,不敢輕易相信,於是先請母親去求道。 師母的一生正如一粒包含著擎天撼地生命力的種籽,雖然她的生命 已熄滅了,但她用生命播的種,已換得無數生命的萌芽成長。 既然「孝道」是人天性自然的流露,又是維繫家庭、社會、國家相當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來實踐孝道,值得大家深入探討及實行;依據孝經「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之精神,來陳述孝道的實踐。 神通第一的目腱蓮以神通法力,都無法改變的業力,竟給慈悲喜捨的摩訶那摩國王所改變,原本難逃滅族之劫的釋迦族,因而免於滅族之災。 當初拿棍子打魚三下的小孩就是我,在其業產生的今天,我也頭痛三天,這是定業不減。

有了心的動念,才有世間的存在;心念滅去,所有世間的萬象都不見了。 好比一個人專心的時候,對一切外境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入無人之境。 修道的根本是“修心”辦道的根本是“盡心”,因為,“心明”才能分辨是非善惡,“心善”才會棄惡揚善,“心誠”才能精進學修,“心慈”才能利樂眾生。 “入定”是散亂心的排除,“見性”是心智功能的質變,“神通”是定心的功能,成佛是兩種“菩提心”自覺與覺他的結果。

修道: 一貫道水田

這就是業力,年紀越大,相對的煩惱看不開沒有減少,所以有很多事情,我們常常會覺得身不由己,或者是不能如我所願,這就是業障的的牽扯。 立愿簡單說,就是發出我們的良心本性。 然後再把這良心本性做出來,自己覺醒了改變了,別人也感受到了,也想要來修道了,這就是愿力。 「天道逆行」,就是以後遇到不順、不如意的事,要常回想自己是修道人,要突破,要衝破這些不順,不能刃自己隨波逐流。 若覺得行得很痛苦,還是要走過去,忍能所不能忍,才能夠有成就,假使遇到困難就退縮,那就無法登到生命的頂巔。 信了之後生意更好,這還沒關係,後來還娶了一個姨太太,他原來的太太在大陸沒有出來,因為他跑出來,他是一個有名之人,共產黨抓他抓不到,就抓他太太,結果他太太因他而頂劫。

在我們求道明師一指的剎那,就已讓您直了成佛,不論信或不信,已讓您生命進入蛻變,若加上參與道場的修辦,生命將有一股大能量,潛移默化每一位進入佛堂的道親,這是因為『道之尊貴』所使然,也是求道後自性本能的提昇。 得道得的幸運,也須學道學得勤,修道修得真,辦道辦得實,才能成道的真。 這求、學、修、辦道的整個過程,便是將來成道的資糧,透過這個過程,能讓生命更圓滿,世界更和諧,這是我們的方向目標。 求自心淨,心淨則佛土淨,這是真正取極樂世界。 如果自心不淨,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自心清淨,一天念十聲佛號可以往生。 自心淨是多麼重要,自心淨跟經題相應,清淨平等覺。

古今天下,没有不死的肉身,只有永恒的法身。 所谓:本来真性号金丹,四大为炉炼作团。 磕頭心要誠,要迴光返照,筋脈拉直,頭部放鬆,首和頭一起動,力量由腳來支撐,「叩首」非「叩手」,磕頭的動作,有發有收,頭尾動作一貫,這是一貫道的精神。 叩首要誠心,叩首的目的在於養成恭敬謙和的心,而且叩首的姿勢正確,可以打通經脈,有益身體健康。 施捨時,就好像將左手的花交到右手一樣,施來施去,都是在自己手上。

修道: 修道人的志節

我看这个故事是古代修道人写的,把修行的道理用故事写出来。 修道 老道长还讲了其他一些道理,如,如果你身边有一个人很困难,你不知道也就算了,但是知道了而没有同情心、没有想办法帮助他,那你也修不成。 问:难怪在家人难以入定,人在世间,谁能没有烦恼? 为了生存、生活,要想办法谋生,各种烦恼事太多。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