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筆電2020必看介紹
LPDDR4X 雖然不具備升級性,但支援更高的等效時脈,閒置待機時的耗電量也更低。 amd 筆電2020 但3D繪圖其實比3D遊戲更吃筆電效能,所以建議要到I7+16G+RTX3060這個等級,價格大約在4~5萬之間。 答:筆電有觸控螢幕感覺可以拿到當平板用,但實際上很難用,簡單講筆電有沒有觸控功能其實沒差,因為你還是會用滑鼠或觸控板。 答:如果是長時間使用筆電,肯定是加個有風扇的散熱座會更好,真的有降溫效果,不過一般來說消費型很少人用,電競型筆電比較多人用,為何?
答:如果你同時執行很多不同的程式,那當然是多核心比較占優,如果你通常執行單一執式,那就是高時脈占優,因此你會發現越貴的CPU肯定是核心越多,時脈越高。 不過有一點我也要講,AMD比較便宜這個刻板印象那是以前,現在的AMD CPU並沒有比較便宜,只是CP值比較高。 CPU就兩家,Intel與AMD,領導品牌是Intel,市佔率也是intel較高,在同樣的等級下intel會比較貴,所以如果以CP值來考量,可能會是AMD比較高。 第13代一樣是1700腳位,有支援DDR4或DDR5,支援最新700系列主機板,但也可以裝在上一代600系列主機板。 amd 筆電2020 另外還要說的是,發表→上市→有貨→能買到→價格正常,這是五個階段,根據過去的經驗並不是有上市,你就一定能買到,而且上市很有可能還會分階段上市,所以一切還是以實際有貨組裝為準。
amd 筆電2020: 筆電推薦常見問題
宏碁、華碩、聯想、雷蛇和惠普等公司筆電產品已在 CES 2022 發表首款搭載 Ryzen 6000 筆電處理器的產品。 AMD 預計 2022 年有超過 200 款搭載 Ryzen 6000 筆電處理器的產品將上市,首批設備 2022 年 2 月開始銷售。 Ryzen 6000 筆電處理器最高階是 8 核心 16 執行緒的 Ryzen HX(45W) 與 Ryzen HS(35W),一般運算時脈為 3.3GHz,最高運算時脈可達 5GHz。 內建 GPU 核心數為 12 個,最高時脈 2.4GHz。 我們採用美國國防部的 MIL-STD 810H 標準為每一台 ThinkPad 創造了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平衡。 經過 12 項嚴格標準、26 個不同程序和 200 多項品質檢查的測試,即使是北極荒野或沙漠沙塵暴這般最惡劣的條件,這款 14 吋商務筆電也能正常運作。
- 憑藉其纖薄的機身和選配的鋁製上蓋,這款引人注目的筆電在任何工作場景都能輕鬆勝任。
- 在看完眾多我們推薦的筆電清單及排名後,想必你對2023年的筆電市場也有一定的瞭解了,但最重要的還是,就如開頭所說的,如何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筆電,不論是品牌、規格、還是預算,只要是適合你的,你用起來開心的,就是(對你來說)最好的筆電。
- 潔淨質感C面,俐落大方不易沾指紋,搭配標準獨立數字鍵,文書休閒娛樂方便順手髮絲紋理設計給你前所未有觸感。
- 由於不再使用 Chiplets 封裝,三代行動 Ryzen 匯流排頻寬和核內延遲顯著降低。
- 如有升級硬碟的計劃,需要考慮相似的問題,如原硬碟是否支持拆卸,主板是否預留更多的硬碟接口。
- 不僅速度,AMD 稱 Zen 3+ 核心能進入更深層睡眠狀態,視訊會議時減少 30% 能耗,看影片時減少 40% 能耗,達 24 小時連續影片播放。
如果你願意付出代價(而且價格不菲),你幾乎肯定會對這台機器的功能感到滿意。 如此出色的功能包並不便宜,但在我們眼裡,Spectre x 成為了Windows筆電的新標準。 總的來說,它是你能買到的最好的 Windows 筆記本電腦。 在外部,Apple 已經修復了消費者對以前的 MacBook Pro 機型的許多問題。
amd 筆電2020: AMD 2022 分析師日: AMD 筆電處理器將在 2023 年推出 Zen 4 搭配 RDNA 3 的 Phoenix APU 、 2024 年 Strict Point APU 將採 Zen 5 架構與 RDNA 3+ GPU
ThinkPad E15 Gen 4 商務筆電還配備了網路攝影機防窺鏡頭蓋,可讓您將外界拒之門外。 AMD 處理器在亞馬遜搶下前三名 AMD(超微)已經成功鹹魚翻身,既 2017 年推出 Zen 架構以來,AMD 在新一代的電腦處理器戰爭中逐漸取得上風,…… Nvidia 宣佈進一步開放 G-Sync 螢幕支援 《Wccftech》的最新消息指出 Nvidia(輝達)已經正式向 TFTCentral 確認,未來將讓原本專屬於 Nv…… 答:升級一定可以,但也要看是否划算;不要以為升級一定會比較省錢,看似省錢但實際上也沒有省多少,可能反而吃虧。 如果客戶很在意cpu散熱器的風切聲,建議一律換成塔扇,真的會安靜很多,就算是I3或I5一樣是加裝塔扇,降噪的效果會比你用靜音機殼更好。 CPU都有附散熱器,一般建議就是用原廠的即可,除非是超頻版(Intel 尾碼是K) 才需要加購散熱器。
當然,單晶片封裝也有缺點,由於晶片大小限制,CCX 最多只有兩組,也就是 8 核。 由於還需要為 Vega 留空間,L3 緩衝區和 CU 單元也得取捨。 整數執行單元,排程器從 84 個增加到 92 個,物理暫存器從 168 個增加到 180 個,從每週期 6 發射提升到 7 發射,進一步最佳化執行單元的效率及執行速度。 基於格芯 14 奈米製程表現,AMD 心裡明白,等 7 amd 筆電2020 奈米上馬,對手估計都開始用 5 奈米了。
amd 筆電2020: 散熱
在我們的測試中,該系統甚至能夠在QHD分辨率下處理最吃效能的AAA級遊戲。 最平衡的型號是500美元的規格,其中包括第8代四核Intel處理器和8GB RAM,可提供出色的性能,不錯的1080p 15英寸屏幕,甚至是256GB固態硬盤。 購買入門款筆記本電腦(尤其是500美元以下的筆記本電腦)可能會令人感到恐懼。 螢幕黯淡、塑膠做工、電池壽命低和笨拙的性能,這些簡直要變成了入門筆電的代名詞了! 具有相同處理器的 14 英寸和 16 英寸 MacBook Pro的測試分數沒有太大差異—在我們的一些測試中,14 英寸實際上優於 16 英寸。 16 英寸機箱擁有更大的電池,在我們的測試中,16 英寸 M1 Pro 型號的續航時間比 14 英寸 M1 Pro 型號長了好幾個小時。
學生筆電主要用戶為學生族群,這個群體的特點就是預算有限,但是對於筆記型電腦的配置性能要求又比較高,同時還追求時尚。 總而言之,電競筆電特點就是最頂級的配置,最優秀的散熱控制技術,外形比較厚重或者說笨重,續航能力差,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價格特別高。 架構和製程大步躍進,Ryzen 4000 相對上代 IPC 效能提升 15%,單執行緒效能提升 25%,單位能效直接翻倍。 其中 15% 源自 IPC 效能提升,17% 源自設計改良提升,47% 源自 7 奈米製程提升。 所以 AMD 在 Ryzen 4000 系列捨棄 Chiplets 封裝架構,將 CCX 模組和 IO 模組封裝於同一塊晶片,IF 匯流排連線 CCX 和 I/O。 核顯模組則由橫置的 8 組 CU 組成,值得一提的是,Ryzen 4000 核顯採用 Vega 的 3D 運算模組和 Navi 架構的編碼解碼引擎、顯示特徴模組組成,效能相對上代有 59% 提升。
amd 筆電2020: CPU/中央處理器
單碟512G以上或雙碟512G SSD+1TB皆可,單碟256G你就不要考慮了,你是要繪圖,你不是做文書。 不過現在雙碟的筆電很少,大部份都是單碟,而且也不一定有空間加HDD,通常只會再提供第二個M.2 amd 筆電2020 SSD插槽。 好,我今天特地寫這一篇文,我主要是想要直接報明牌,我想這樣比較能幫客戶節省時間,當然也是在幫我自己節省時間。 答:保固服務是看品牌,如果可以請優先挑選一線國內大品牌,例如ASUS、acer、msi,不然挑hp或聯想也行,因為這些是目前筆電的主流大品牌。 電競型風切聲一般會比文書型大聲一點,如果你剛好在玩遊戲(風扇轉速提高)那風切聲還會比平常更大聲,這一點無解,當然你也可加一個筆電散熱座幫助散熱。
ASUS 華碩 Vivobook X1502ZA,搭載最新的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比上一代處理器大幅提升速度,搭載 8GB 的記憶體與 512GB 的高速 SSD 儲存空間,能完成較繁重的任務。 Microsoft微軟 Surface Go3 10.5吋輕薄觸控筆電,搭配可調整的整合式支架,在高解析度的 10.5 吋 PixelSense 觸控螢幕上隨處瀏覽、工作、玩樂、學習和追劇。 最方便攜帶的 Surface 電腦經過最佳化,配備 Windows 11,可用來寫筆記、素描和觸控,是一台能同時取代您平板電腦和筆記型電腦的傑出變形平板。
amd 筆電2020: 處理器▼快選 AMD Ryzen 7商品比較表
顯示:像素越多,螢幕上可以容納的細節也就越多,看起來越清晰。 遺憾的是,某些入門筆記本電腦仍只有1366 x 768顯示螢幕,而一些商務筆記本電腦也是如此,但如果你負擔得起,我們建議至少要1920 x 1080(也稱為全高清或1080p)以上的分辨率。 高端筆記本電腦的螢幕解析度普遍為2560 x 1600、3200 x 1800或甚至3840 x 2160(4K),它們看上去都很清晰,但會消耗更多電量,從而降低了電池壽命。
它具有多項 ThinkShield 功能,包括選配的 FHD + 紅外線混合式攝影機,可讓您以笑容登入;以及電源按鈕整合觸控式指紋辨識器,可實現即時登入。 可以透過文章最上方的目錄連結快速找尋到你要的商品活動資訊,當然可以直接點擊目錄最後一個比較表進行查看所有的優惠活動。 ThinkPad E14 Gen 4 最低重量僅 1.59 公斤/3.50 磅,厚度不到 25.4 公釐/1.0 吋,非常便於攜帶。 憑藉其纖薄的機身和選配的鋁製上蓋,這款引人注目的筆電在任何工作場景都能輕鬆勝任。 它還具有功能全面的連接埠,包括用於傳輸資料、電源、視訊和音訊的 USB-C。 Lenovo 13w Yoga 可轉換筆電憑藉其防摔設計、防潑濺鍵盤、防刮螢幕以及強化的連接埠和鉸鏈,幾乎可以承受從演講廳、咖啡館到廚房餐桌的任何環境。
amd 筆電2020: 散熱效能
這款可轉換筆電最高搭載 AMD Ryzen 5000 系列行動處理器並在 Windows 11 上執行,可輕鬆完成日常任務。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在辦公室、教室還是演講廳,全套連接埠都可以輕鬆連接到各種裝置設備,包括雙螢幕。 至於AMD的客戶端處理器平台,這部份則包含了桌機、筆電,但不包含IoT裝置或嵌入式產品。 以桌機處理器為例,由於Ryzen家族處理器同樣也具備規格優、售價優,實測效能更優等特色,因此不少玩家紛紛買單,在組裝新電腦或是新買筆電時,會開始把AMD納入採購選項。
而電競筆電則推薦升級到至少16G,因為除了多開分頁,也會同時開遊戲、語音程式之類的,而遊戲所佔的記憶體容量會更多,所以16G就適合打遊戲的你。 大多數人對Windows比較熟悉,裝載Windows作業系統的筆記型電腦也是主流,配置選擇很豐富,價格範圍較廣,基本上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預算,找到一台合適的Windows筆記型電腦。 AMD 表示,Ryzen 6000 筆電處理器將提供 H 系列,每頻率段都是一顆 45W 晶片和一顆 35W 晶片成對,提供更強遊戲支援功能及創意工作效能。 對於常需要帶著筆記型電腦趴趴走的上班族而言,真正使用電腦的時間可能只有在辦公室進行簡報或是會議上展示資料,一般來說大概只需要5~6個小時的續航力就非常足夠。 但如果是要長時間在咖啡廳或是其他休閒場所進行大量文書處理的話,建議挑選電池續航力在12小時左右的小筆電會比較好。
amd 筆電2020: 遊戲主機也大獲全勝
如果您明明是3D遊戲用途,您就不要看3萬以內的筆電了,那通常是輕薄的消費型筆電,主打上網、文書、輕量遊戲。 但店家在銷售時還是會跟你說「可以玩」3D遊戲,不這樣講你就不買了,這怎麼行,至於你買回家玩到很卡,那就不干店家的事了,早說可以玩,又不是說可以順。 至於世代,目前2023年應該要買最新的第13代(但還沒上市),目前還是第12代,但第11代的也有,我是這樣看的,第11代要買也行,但請以第12代為優先。 amd 筆電2020 筆電無論您的用途是什麼,我建議最少要i5以上,就算是文書+上網,一樣請選擇i5以上,筆電是自己在用,請不要為難你自己,買了一台全新卻很慢的筆電。
如果你只是文書上網需求,有沒有獨顯根本沒差,還不如不要獨顯(內顯即可),省點零件也比較不會耗電。 注意這邊是指看4K影片,不是讓你外接4K螢幕啊,那樣有可能會卡。 文書機就不用管刷新率了都是60Hz,如果你追求遊戲效能,電競機可以選擇刷新率144Hz即可,不用再上去了,因為會吃顯卡效能還耗電。 答:如果你有加裝獨顯,有沒有內顯沒差,因為是吃獨顯,不是吃內顯,但是我建議CPU一定要有買內顯的,這樣的好處是萬一獨顯故障,你可以改用內顯;或是你改天不裝獨顯了,你的電腦還能靠內顯當文書機使用。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您了解CPU的專有名詞與如何選購一顆合適的CPU,不過有一些比較冷門的規格,例如伺服器用的CPU,我這邊就先跳過了,本文主要還是以常用的電腦組裝CPU為主。
amd 筆電2020: CPU
如今,英特爾的主力軍依舊是14nm,10nm和7nm製程相繼難產,跳票已經成為英特爾近年來的家常便飯,「萬年14nm」和「牙膏廠」也已成為英特爾的代名詞。 亮麗的 13.3 吋 Retina 顯示器,擁有 2560 x 1600 解析度,將影像的真實感和細緻度提升至全新境界。 目前AMD的CPU大多以R開頭,如R5-3550H,R7-2700。 而英特爾的常見的CPU多以i開頭,如i U,i7-9750H,i H。 得益更高功耗比和單核效能,TDP 同為 15W 的 Ryzen7 4800U 單執行緒效能比 3700U 提升 25%。
amd 筆電2020: 需求
不過更新率再高,也要電腦效能足夠才有效果,所以請留意其他硬體規格,確保不會有跑不動遊戲的狀況。 除此之外,NVIDIA 及 AMD 也都開發出自適應同步的技術(G-Sync、FreeSync),能有效減少畫面撕裂、獲得較佳的遊戲體驗,挑選時也請確認是否內建這些功能。 最低與建議的需求配置,大概只能維持相對舒適的遊戲體驗,若想要玩起來更加順暢或習慣將畫質選項調到最高,則需要更高階的硬體規格,這點請務必注意。 早期的吸塵器機身比較龐大,用戶需要拎著機器走動才能完成除塵,而且受到電線的束縛,使用起來有些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