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0介紹
当USB usb30 1.0相关产品陆续上市后,随着使用USB的数量越来越大,市场上也发现关于USB 1.0规格的问题,所以USB 1.1的规格在1998年正式公布,修正1.0版已发现的问题,其中大部分是关于USB Hub的项目。 USB技术的推出,可能是近代来计算机技术最重要的发展,因为USB的出现让IT产业的接口产生很大的革命,后来的影响不仅在IT产业,连消费性电子产业也到处可见USB的接口,因此USB的成功是无庸置疑的。 除了在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小笔电都是100%的标准配备外,我们也可以轻易在手机、LCD TV usb30 、打印机、复印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上发现USB的踪迹,笔者甚至看过连瑞士小刀上都有USB界面,由此可知USB真是无所不在。 就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佩服Intel与Microsoft在IT产业强大的影响力,在这两家厂商的联手之下,USB硬是把另一个接口-1394给比下去,成为主导IT设备与消费性电子产品通讯接口的标准。
而實測表明USB 3.0與藍牙、2.4GHz的WiFi裝置在靠近的情況下,出現了斷流、連線中斷、傳輸效能明顯下降等情況,而將USB 3.0的連接點做好遮蔽,或者將藍牙、2.4GHz WiFi等裝置使用延長線連接並遠離USB 3.0裝置,同時運作的干擾問題明顯改善。 以上這些數值僅供參考,它僅說明在最理想的狀況下,可以達到的傳輸速率,但是這並不符合現實的環境,實際的傳輸速率會因為某些環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下列都是會影響到傳輸速率的主要因素。 规范还将链路电流从500毫安提高到900毫安,这样采用USB充电速度会更快。 ● 兼容性议题:USB兼容性的问题众所周知,所以才有USB-IF logo验证制度的产生。 USB 3.0 logo certification program尚未完成,因此如何克服硬件兼容性的问题,是相当据有挑战性也令人感到繁琐的问题。 Mini USB 3.0接口分为A、B两种公口(Plug),而母口(Receptacle)将有AB和B两种,从形状上来看,AB母口可兼容A和B两种公口,3.0版公口的针脚是9针。
对于这样的设计参考建议,USB 3.0及NB/PC业者感到相当「无言」。 举例来说,当USB 3.0硬盘和无线鼠标的接收器要一起使用时,无线鼠标的接收器最好要用延长线接出来到够远的位置,才能顺利使用,这种作法实在很难说服消费者去接受吧。 Intel的一篇白皮书《USB 3.0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Impact on 2.4 GHz usb30 Wireless Devices》中即清楚地指出,USB3.0在使用时,会在2.4G频段增加约20dB的噪声,造成对2.4GHz ISM频段的射频干扰。 这种干扰会降低无线接收的灵敏度,进而缩减收讯范围,足以影响干扰无线设备(无线网卡、无线鼠标及无线耳机等)的正常使用。 实际上,USB3.0的扩频处理导致其频谱从0Hz一直盖到5GHz。
2013年1月7日上午消息,USB3.0推广组织周日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宣布,第一批传输速率达到10Gbps的USB3.0设备将于2014年面市,此速度将较之现在的5Gbps快一倍之多。 USB usb30 2.0基于半双工二线制总线,只能提供单向数据流传输,而USB 3.0采用了对偶单纯形四线制差分信号线,故而支持双向并发数据流传输,这也是新规范速度猛增的关键原因。 usb30 当用于消费类器件时,USB3.0将解决USB 2.0无法识别无电池器件的问题。 主机能够通过USB 3.0缓慢降低电流,从而识别这些器件,如电池已经坏掉的手机。 USB3.0可以在存储器件所限定的存储速率下传输大容量文件(如HD电影)。
- 值得一提的是,eSATA接口可以支持高达3Gbps的数据传输率。
- 开源系统方面, Linux明确的表示支持USB 3.0,前提是扩展主控制器界面(xHCI)规范正式发布。非公开版本号为0.95,还是一个待定的草案。
- 正是额外增加的4条(2对)线路提供了“SuperSpeed USB”所需带宽的支持,得以实现“超速”。
- 新的“Superspeed USB”将比现有的USB2.0速度快10倍,USB3.0规范已经进入最后的完成阶段。
- 在这一点上,串行ATA(SATA)在消费类PC的内部驱动连接性上,取代了所有其它接口。
- 因为一般ATX的设备连接口都设计成一层的高度,其所能使用的接口空间都给传统的串行通讯接口和LPT打印机占用了,根本没有余地留给USB接口,所以当时如果要想使用USB接口的话,还得使用USB转接卡,通过连线与主板上的USB针脚接口相连才能得以实现。
但仍然要注意,由于eSATA源自主板上的SATA芯片,所以具备了引导启动功能,也就是说,电脑连接eSATA硬盘或eSATA光驱可以启动系统,而这是USB硬盘、USB光驱实现起来比较麻烦的,这对于系统维护、服务器在DOS数据下进行数据交换及其重要,不过对于普通大众来说,eSATA的地位和发展或许就此终结。 USB-IF在上述前提之下,采用了PCIe的主要PHY架构,以5.0 Gbps为USB 3.0 SuperSpeed的数据传输速率,在传输编码技术的选择上,导入广为在其他高速串行传输技术所采用的8b/10b编码技术,以提高传输位的辨识率并且降低高频信号的电磁干扰。 在cable connector方面,USB 3.0新增了5个触点,两条为数据输出,两条数据输入,采用发送列表区段来进行数据发包,新的触点将会并排在4个触点的后方。
其最大的原因是:当时的主板结构是以Baby-AT板为主,USB功能接口在许多主板上都是一种可选择的功能,有些主板制造商在主板上提供了4X2或5X2的USB针脚接口,而更多的则为了节省成本,连USB针脚接口都省掉了。 另外,在BIOS固件方面也缺乏支持――当时很多主板都是只提供有USB连接针脚接口,而主板的BIOS没有真正支持USB。 这样,很多用户为了使用USB,只有通过升级主板BIOS的方法,将主板BIOS刷新到能支持USB功能的BIOS才行。 0更高的传输性能提供了更快的数据转换能力,高性能外置显卡成为可能,这意味着游戏爱好者们甚至可以在任何计算机上享受同样的显示待遇,实际上华硕在USB 2.0接口的基础上就已经研发出了这样的产品,而在USB 3.0的支持下,这一产品概念应该会得到迅速落实,毕竟有需求就有市场。 与USB同时期推出的IEEE 1394接口则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虽然IEEE 1394的理论传输速率比USB要高(IEEE 1394是目前传输速率最快的串行总线),但由于缺少了设备端厂商的支持而完全没有USB那般的普及程度。 480Mbps的传输速度可能都已经不算快了,更何况没有哪个USB2.0设备能够达到这个理论上的最高限速。
同样,其实USB3.0同样达不到5.0Gbps的理论值,若只能达到理论值的8成,那也是接近于USB2.0的10倍了。 USB3.0的物理层采用8b/10b编码方式,这样算下来的理论速度也就4Gbps,实际速度还要扣除协议开销,在4Gbps基础上要再少点。 usb30 USB3.0与USB2.0外观区别,观察USB(本身)的插口和电脑上USB插口,中间的塑料片颜色:USB3.0——蓝色;USB2.0——黑色。 当然,一些设备颜色区分并不规范,比如一些主控芯片支持的非原生usb3.0就有可能不是蓝色的,一些usb2.0的设备比如MP3,数据线等有可能是黑色或白色塑料片。
这种桥接芯片将USB2.0和USB3.0的海量存储要求转移给SATA和ATA/ATAPI通信协议。 USB 3.0,其USB速率模式稱為「Super Speed」,是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第三個主要修訂版本。 其主要技術標準有:支援全雙工,並採用發送列表區段來進行數據發送,供電標準為900mA,傳輸速度為5Gbit/s。 USB 3.0的设计兼容USB 2.0与USB 1.1版本,并採用三級多層電源管理技術,可以為不同設備提供不同的電源管理方案。
要达到640MB/s的理论速度,必须突破两个瓶颈:主板接口、存储介质。 你兴冲冲跑到电脑城,买了个USB3.0的移动硬盘回来试,发现还是USB2.0的速度,这瓶颈很可能出在主板接口上。 庆幸的是,Intel已经在最新的7系列芯片组中原生支持USB3.0,你也可以通过第三方USB3.0主控芯片来桥接出两个蓝色的USB3.0接口,从而解除主板速度瓶颈。
外观上Type-A的接头没有改变,但内部有5个连线来支持全双工,新的连接器兼容旧的插口。 Ravencraft指出一些便携式摄像机保存250Gbyte的数据,甚至一些MP3播放器和手机都增长到内置8到16Gbyte的闪存。 同期于USB usb30 3.0的发布,PCMCIA组织宣布PC设备上的ExpressCard标准的2.0版本,该标准提供比ExpressCard 1.2标准快10倍的传输速率,而且同时支持Express 2.0和新的USB 3.0协议。 “ExpressCard技术与Express和USB规范很相近,而2.0标准的发布充分利用了这两种接口技术进步的优势,”PCMCIA主席Brad Saunders表示。
虽然SATA接口可以符合SSD的需求,但是USB有提供bus power的优势,这是SATA或eSATA所无法媲美USB的地方。 今日的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PC interface的发展也由传统的并列传输方式,演进至高速串行传输。 除了USB 3.0的规格正式问世之外,SATA 6.0 Gbps 的规格也正式问世,相关的产品也将陆续于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上出现,配合已经问世且逐渐成为主流的Gigabit Ethernet,高速Serial Link的技术俨然已成为驱动计算机市场持续增长的动力。 USB 3.0具有后向兼容标准,兼容USB1.1和USB2.0标准,具传统USB技术的易用性和即插即用功能。 USB3.0技术的目标是推出比USB2.0快10倍以上的产品,采用与有线USB相同的架构。 除对USB 3.0规格进行优化以实现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协议效率之外,USB 3.0的端口和线缆能够实现向后兼容,以及支持未来的光纤传输。
对于系统和ASIC开发者而言,USB3.0芯片和IP的广泛的实用性保证了每个设计要求都可以及时得到满足。 这种全方位的支持对于像USB3.0这样的标准而言特别重要,因为速度、高级协议和各种电缆长度(从几英寸到几米)使得设计和标准兼容性成为一项挑战。 0标准,也被称作是超高速USB(SuperSpeed USB),在一些特性上是独一无二的。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 提供SEO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