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0h筆電7大優勢

小綠:筆電左邊的接口依序為電源接口,有線網絡接口,HDMI,USB3.2X2,USB3.2 4800h筆電 Gen2 Type-c,3.5耳機接口,算是比較均衡的配置。 Astraea剛買第二天我的G14也出任務了,試了有5台螢幕接HDMI Cable G14亮度全都無法調整尷尬… 核心數:不論是CPU還是GPU,只要核心數越高,就表示可以同時執行的工作越多,運行速度越快,就好像是一個人有很多隻手可以一次處理很多事情。

就連同是 8C / 16T 的 i9-9880H,也被 Ryzen H 打落馬下。 對筆電來說,處理器究竟能發揮多大效能,不僅要看核心數量、頻率規格,更重要的是看 TDP 和單位能耗比,單位能耗比越低的處理器 Boost 時間越長,效能釋放也更充分。 架構和製程大步躍進,Ryzen 4000 相對上代 IPC 效能提升 15%,單執行緒效能提升 25%,單位能效直接翻倍。 其中 15% 源自 IPC 效能提升,17% 源自設計改良提升,47% 源自 7 奈米製程提升。 所以 AMD 在 Ryzen 4000 系列捨棄 Chiplets 封裝架構,將 CCX 模組和 IO 模組封裝於同一塊晶片,IF 匯流排連線 CCX 和 I/O。 核顯模組則由橫置的 8 組 CU 組成,值得一提的是,Ryzen 4000 核顯採用 Vega 的 3D 運算模組和 Navi 架構的編碼解碼引擎、顯示特徴模組組成,效能相對上代有 59% 提升。

4800h筆電: ASUS 華碩 FA506ICB 15.6吋 電競筆電Ryzen 7 4800H/8G/512G/RTX3050

咕咕:不過老實說這筆電的螢幕亮度其實蠻低的,在戶外光源下觀看會比較吃力。 色彩方面雖然NTSC色域只有45%但日常使用方面還可以接受,但對於美工或設計方面的專業人士來說就比較不推薦使用了。 參考資料來源:XFASTESTAMD Ryzen H 為八核心十六線程設計,預設主頻2.9GHz,動態加速頻率4.2GHz,三級緩存8MB。 不同廠商可以根據自身產品的散熱結構設計或性能需求對TDP進行浮動調整,以達到更好的能耗比。 由於將處理單元與顯示單元整合在一起,Ryzen H 可以享有比對手更好的功耗表現,續航能力也將提升,而且更重要的是價格方面可以更便宜,非常適合電競筆電。

4800h筆電

APPLE商品為特殊性3C商品,經連線註冊(含開機及啟動wifi)登入APPLE ID或連上iTunes後,該商品即被註冊,且開始計算商品保固時間,經註冊商品無法還原,若申請退換貨,則需另收商品整新費用。 雖然數據部分沒有 Ryzen X 進行比較,但仍有 8C16T 的 Ryzen X 可以做為參考用。 時脈設定除了 Ryzen H 與 4900HS 有所不同外,其餘的「H」和「HS」系列產品並沒有任何差別。 在 CES 發表會,AMD 用 15W 低壓的 Ryzen U 與英特爾最新十代低壓處理器比較,據 AMD 測試,4800U 在 Cinebench R20 和 3D Mark 多核測試擁有輾壓級的優勢。 連線 CCX 模組的 IF 匯流排也進化到第二代,改善並列、延遲和處理器效能。 第二代行動 Ryzen 效能相對一代提升只 10%,相對英特爾的差距也進一步縮小,甚至開始在中低階市場侵蝕英特爾市占率。

4800h筆電: :::網站搜尋

AMD Ryzen U 擁有 8 核心 16 執行緒,但 Intel i7-1065G7 則僅提供 4 核心 8 執行緒,差異十分顯著。 AMD Ryzen HS 在 10 分鐘後的壓力測試下,溫度大致在 78 – 79 攝氏度飄動(室溫 24 度),至於時脈方面則是在 3.28 – 3.5GHz 左右變化著。 包括繼承 SMT 重執行緒技術,加入新 TAGE 分支預測,使分支預測誤命中率減少 30%,大幅提升命中精度和效能。

架構改進到 Zen+,製程升級為 12 奈米,針對第一代行動 Ryzen 的緩衝區、記憶體延遲問題最佳化,功耗比也提升不少。 除了 Legion 產品線的更新以外,Lenovo 此番也推出了一款 IdeaPad Gaming 3。 它同樣可選 Ryzen H 處理器、NVIDIA GeForce GTX 1650 Ti GPU 和最高 32GB DDR 記憶體,SSD 硬碟的最大容量是 1TB。 另外在顯示的部分,Lenovo 也有另外準備 120Hz 面板的選項。 GPU 以外,跟著就是 CPU 部分,除了已經知道的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這款 64 核心處理器外,另外就是針對筆記型電腦推出的 7nm 製程 Ryzen 4000 4800h筆電 系列。

4800h筆電: 產品標示內容

基本上,Ryzen 4000 系列目前有「-H」以及「-U」等 2 款產品,均為 7nm 製程,而且最高提供 8 核心 16 執行緒的選擇。 Ryzen 4000系列命名比Desktop走得更前,但事實它們均屬Zen 2架構,並使用7nm制程及由台積電生產,同時更會整合 Vega iGPU 4800h筆電 內建顯示。 型號方面,Ryzen 4000 有多達12款型號,它們主要分為「U」及「H」兩種,U系列著重低功耗,TDP功耗最高約15W,主要針對一般筆電或商務筆電。

  • 首先就是不輸多核心桌面CPU的效能,以我自己目前實況繪圖的桌機來說在CPU方面已經是和Ryzen2700X一樣甚至更強的處理效能,之前intel用9代 4核心的i5和6核心的i7移動處理器控制市場的局面這次被撼動了。
  • 咕咕:觸控板右邊的貼紙告知玩家筆電採用的硬件規格,一旁還有Ryzen 4000系列的CPU貼紙告知你這款筆電純正的AMD血統。
  • 小綠:拿掉覆蓋外圍的散熱片後可以發現筆電內建的PCIe Gen3 M2固態硬碟是金士頓的容量為512GB,以安裝win10系統並且更新後大約還有430~440GB左右的空間。
  • 小綠:筆電左邊的接口依序為電源接口,有線網絡接口,HDMI,USB3.2X2,USB3.2 Gen2 Type-c,3.5耳機接口,算是比較均衡的配置。
  • 值得一提的是,Legion 5 的機身設計算是比較低調,相對更電競的地方,大概就只有 RGB 背光鍵盤了。

在命名方式方面,AMD 採用了與 Intel 相同的「H」與「U」系列進行區別,其中「H」系列主要是 45W TDP,而「U」系列則是 15W TDP;另外,AMD 也端出 35W TDP 的「HS」系列。 AMD 正是抓住英特爾製程未完全普及的時間差,今年初 CES 2020 發表第三代行動端 Ryzen 處理器,也就是前幾天公布所有細節的 Ryzen 4000 系列,是 AMD 行動處理器的全面進化。 雖然英特爾 10 奈米強過台積電 7 奈米,甚至密度堪比台積電 7 奈米改進製程 N7+,但在標壓處理器的市場,AMD 7 奈米製程還是有優勢。 按照以往劇本,英特爾這時候應該使出全力,宣布 10 奈米全系列標配,再次將 AMD 踩在腳下。 迫於出貨壓力,只能先在低功耗市場鋪貨 10 奈米處理器,高階 i5 / i7 / i9 繼續用 14 奈米+++ 製程。 配備 GTX 1650 Ti GPU 的 15.6 吋版本 Legion 5 目前已經上架,在美國的價格為 US$760。

4800h筆電: 全台手機最新降價排行榜單出爐!iPhone 14 系列「它」降最多

但人們對 AMD 的期望不只如此,他們希望 AMD 能給英特爾壓力,促其快速進步。 英特爾已連續 5 代 CPU 都在用 14 奈米,10 奈米製程遲遲無法量產,要知道隔壁的手機 SoC 都進入 7 奈米時代了。 想法雖好,但由於推土機架構低效能和自家晶圓廠製程不爭氣,AMD 一直被英特爾甩在身後。 當 2014 年英特爾五代 Core 進入 14 奈米時代時,AMD 的 APU 才剛用 28 奈米,並一直用到七代 APU 。

  • 由於不再使用 Chiplets 封裝,三代行動 Ryzen 匯流排頻寬和核內延遲顯著降低。
  • 主流遊戲筆電採用的標壓處理器,8C / 16T 的 Ryzen H 也在效能測試輕鬆戰勝 6C / 12T 的 i7-9750H。
  • 小綠:筆電內建的金士頓512GB PCIe Gen3 M2固態硬碟得益於PCI通道頻寬有讀取1429MB,寫入913MB的傳輸量。
  • 小綠:TUF筆電系列都有較為嚴格的環境測試環節,畢竟這個系列主打軍事耐用風格在筆電本身的牢固度和耐用性會比較有要求!
  • Lenovo 旗下的電競筆電今日再添新品,而此次廠方的更新重點在於靠 AMD 晶片來拉攏對價格比較敏感的玩家。
  • 小綠:Armoury Crate 統一系統讓玩家動手即可透過單一公用程式進行所有基本的設定,使用不同的自訂選項個人化美化效果、微調遊戲設定檔和調整音效設定,以符合玩家的喜好。

一台 4800h筆電 Gaming 筆記型電腦效能很重要外,散熱也是需要注意的部分,特別是如此輕薄的裝置。 ROG Zephyrus G14 採用 4800h筆電 5 根熱導管與雙風扇設計,分別針對 GPU 以及 CPU 部分進行散熱。 除此之外,Zephyrus G14 的 「Ergolift」設計也對筆電的散熱設計有所強化。 撇開CPU性能但看筆電TUF A15在外觀模具上雖然大多還是採用ABS工程塑料但質感已經比起前代有提升,A面金屬頂蓋的部分好評,鍵盤配置也不錯,喇叭音質也算OK。

4800h筆電: 【ASUS 華碩】FA506ICB 特仕版 15.6吋電競筆電(R7-4800H/8G/512G SSD/RTX3050/Win11/+8G記憶體 含安裝)

小綠:滑鼠底部除了生產序號貼紙外也有TUF的造型LOGO,滑鼠腳墊採用鐵氟龍表面非常滑順並在邊緣處設有小凹槽方便玩家替換滑鼠腳墊。 配備DPI靈敏度100至6200 dpi光學感測器,追蹤速度高達每秒220英吋,提供您在遊戲戰場上所需的精準度以及速度。 購買前請以購買當時銷售頁面資料為準自行判斷,該等資訊亦不得作為向第三人為任何主張之依據,包括但不限於:主張市場上有其他更優惠價格之補償或其他請求。 ∙此商品由「廠商出貨」,預計訂單完成付款後3個工作天內出貨(不含週六日及國定假日);若為「較長備貨」賣場,出貨日以系統呈現為準。

4800h筆電

當然,考慮到行動端對晶片面積有更嚴苛要求,之前桌面管理系統 Ryzen 採用的 Chiplets 小晶片分核封裝沒辦法於筆電使用。 好在 2017 年,AMD 終於推出 Zen 架構 Ryzen 處理器,格芯也終於開始用 14 奈米,初步趕上英特爾的步伐。 第七代 APU 到底有多慘,以當時最高階 FX-9800P 為例,效能甚至比不上英特爾 i3 低壓處理器。 AMD 的戰略是,筆電想做到低功耗,必須將傳統 CPU 與 GPU 融合,AMD 稱為「異構系統架構」,最終落實到產品,就是大家熟悉的 APU 。 咕咕:觸控板右邊的貼紙告知玩家筆電採用的硬件規格,一旁還有Ryzen 4000系列的CPU貼紙告知你這款筆電純正的AMD血統。

4800h筆電: 【ASUS 華碩】X515EA 特仕版 15.6吋筆電-星空灰(i5-1135G7/8G/512G SSD/Win11/+8G記憶體+1TB HDD 含安裝)

AVX2 指令也完全支援,位元寬從 128bit 提升到 256bit,浮點效能直接翻倍。 基於格芯 14 奈米製程表現,AMD 心裡明白,等 7 奈米上馬,對手估計都開始用 5 奈米了。 想清楚這點後,AMD 果斷放棄格芯這拖油瓶,轉頭撲向台積電和三星的懷抱。 华硕天选15.6英寸游戏笔记本希望上面一点小经验,可以帮到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4800h筆電

Lenovo 旗下的電競筆電今日再添新品,而此次廠方的更新重點在於靠 AMD 晶片來拉攏對價格比較敏感的玩家。 首先是 Legion 5,這款新機將會提供 15.6 吋和 17.3 吋兩個版本。 用戶可選最高八核心 Ryzen H 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2060 顯示卡和 16GB DDR 記憶體,而螢幕的解析度和刷新率分別是 1080p 和 144Hz。

4800h筆電: AMD Ryzen 7 4800H vs. intel Core i7-9750H 效能比較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4800h筆電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