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藥10大著數
播前曬晾,以便使傷口癒合,然後層積存放,存放時要注意防凍。 口感最脆,但不能生食,適合拿來做為點心餡料,或是煮湯、蒸熟來吃。 山藥富含鐵質,切開後容易氧化變成褐色,要避免山藥黑化的話可以去皮後泡在鹽水、檸檬水或白醋裡,或是先用微波爐、電鍋或蒸籠加熱後再去皮,可以減少氧化現象。
不過,倒是有句俗話說「小寒大冷人馬安」,它的意思是:冬至過後,天氣應該要再冷一點,這樣才符合季節變化,人畜才會平安沒災害。 如果以國曆來說,「小寒」應該是一年的第一個節氣,因為此時是國曆的一月五日。 台灣山藥 但是,一年真正的第一個節氣其實是「立春」,小朋友千萬別搞錯喲! 這個時節適逢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也是各家公司辦尾牙的日子。
台灣山藥: 山藥怎麼吃才有藥用價值?山藥功效、禁忌和保存Q&A詳解
栽培山藥通常利用薯塊進行無性繁殖,也有利用零餘子、種子或扦插枝條培育新苗。 台灣山藥 分切種薯時,宜在晴天選取無病蟲害之塊莖進行,切口愈小愈好,且應立即沾上草木灰,以促進切面木栓化,長形山藥之切口方向宜與薯條成垂直。 種薯經過催芽後再種植,可使發芽快又整齊,減少缺株現象。 催芽方法可將分切薯塊埋在濕沙裡,外用塑膠布覆蓋即可;或將分切種薯先置於冰箱中冷藏,待薯塊出現芽點時,再取出定植。 利用零餘子培育新苗時,若其重量小於10 g時,將需經2~3年先培育種薯,再進行經濟生產。 定植之株距約為30cm,行距可為100~150cm。
而紫山藥則比較少見,又可稱為紫人參,除了同樣具備一般山藥所擁有的健脾補肺、滋腎養肝、固精收澀的作用之外,更含有大量的花青素,使紫山藥的功效更加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並且糖分與澱粉含量比白山藥要低,更加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山藥有分野生山藥與人工種植的山藥兩種,野生山藥功效及風味會比人工種植的略勝一籌,目前全世界的山藥種類已知有600多種,其中約12種是較常食用的品種。 特色:山藥多生長於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之處,每年5∼8月間日照較長的時節,莖葉茂盛製造了許多養分,8月之後日照變短,就開始把養分轉送蓄積到地下塊莖的部分,逐漸形成紅皮白肉或白皮白肉的健康山藥,因此約莫9月開始即可陸續採收。 而長型山藥主要分布於中國及日本等溫帶國家,莖蔓較為纖細圓形,葉形狹長,塊莖形如長棍棒,產量較塊狀山藥低,一般栽種期在2至4月,常見品種為大汕種、基隆山藥、紅皮削山藥、血薯。
台灣山藥: 日本山藥
而以台灣來說,又有6種最為容易取得:大薯(又稱田薯、參薯)、長薯(又稱家山藥)、山薯(又稱日本山藥)、條薯(又稱紫田薯)、恆春山藥(又稱戟葉田薯)、基隆山藥。 早期中國人將山藥稱為「神仙之食」,而至今中藥山藥仍然是滋補聖品,究竟山藥功效源自何處? 現代藥理指出,這種說法很可能是因為山藥的特殊成分薯蕷皂苷(Diosgenin)。 收穫時,先清除支架和莖蔓,自山藥溝的一側挖土,直到塑料套管全部露出,把山藥和塑料套管一起取下,打開塑料套管取出山藥即可。 使用秋季收穫的山藥豆(氣生莖),按株距3cm播種,翌年秋天可收穫長20–30cm的山藥塊莖,用整個塊莖作種薯。
山藥之種植方式可分為一般種植及塑膠穴管(天溝)兩種。 除了山藥台農1 號等短圓形山藥之外,前述之其他14個山藥新品種系均應儘量採用塑膠穴管誘導栽培。 栽培場所之土壤宜疏鬆、深厚且排水良好,一般以砂質壤土較宜,富含有機質者尤佳。 種植後應覆蓋塑膠布,以防雜草;並立支架,以利通風及植株伸展。 利用穴管栽培,除了可促進產量之外,另可改良山藥塊莖之外表形狀,就薯形之整齊程度、薯皮之光滑、田間採收之省工以及採收時塊莖之破損率而言,以穴管栽培之山藥都佔盡優勢,其採收塊莖破損率近乎0%,遠非一般無穴管方式塊莖破損達35%以上所可比擬,深具栽培參考利用價值。 如豬肝因含有銅、鐵、鋅等金屬離子,容易加速維生素C氧化而使山藥營養降低。
台灣山藥: 山藥的種植 – 農業知識入口網
◎節氣小漁夫沿海的漁民們除了可捕獲烏魚外,這個節令也是鰻魚苗的盛產期,而蘇澳一帶沿海地區還會有旗魚,這也是漁民的一項捕獲重點喔! 梅花是我國的國花,它的特性是越冷越開花,我們應該學習梅花堅忍不拔的精神。 此外,花蓮、台東的洛神花也正值盛產期;洛神花可以做成洛神花茶,酸酸甜甜又可以降火氣,非常受到大家的喜愛。 ◎節氣生活古時候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十二月初八則是民間俗稱的「臘八」。 在這一天,家中會以糯米、紅棗、桂圓、花生……等八樣食品熬成甜粥,以這「臘八粥」來祭祖拜佛。
針對病毒病而言,確保種薯的健康是防治第一要務,由毒素病地區引種時,檢疫更須嚴格。 使用4.5%印楝素1,000至2,000倍或苦楝油500倍,可得到較妤之蟲害防治效果,使用有色黏紙誘殺成蟲效果亦佳,另應清除病株可避免擴散至其他植株繼續為害。 利用生物防治方面,目前已發現有多種捕食性樁象、草蛉、薊馬、捕植蟎類以及寄生蜂等天敵,惟其使用技術尚須進一步研究探討。 過完「冬至」後,接著就進入冬季倒數第二個節氣—「小寒」了。 雖然這個時節的天氣依然寒冷,但並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
台灣山藥: 國產山藥跟進口山藥? – 農業知識入口網
藥師林東慶說明,代謝力不佳是半數台灣人面臨的最大健康問題,為了幫助新陳代謝,正確飲食、定期運動缺一不可,搭配進行才能更有效率的幫助健康平衡。 前面我們曾提過山藥有600多種,因此山藥更像是一個統稱,當中有不同品種。 「淮山」就是特指源自江蘇、安徽附近淮河地域生產的山藥,又稱為正淮山,且淮山的藥用價值、滋補功效皆略勝山藥一籌。 如果購買的山藥量比較多,短期內吃不完,那麼將山藥冷凍保存也是一個方法唷! 只要將山藥去皮、切塊、切絲或磨成泥放入保鮮袋中,再置入冷凍庫即可,需要料理時取出,不必解凍便可直接烹調,不但口感依然佳,使用上也相當方便。 另外針對皮薄的日本山藥保存要特別留意,因為它的水分較多,不適合久放,所以即使是完整的整根山藥,也建議直接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入冰箱冷藏。
◎節氣俗諺「十二月雷,不免用豬槌」這句俗諺的意思是:古時候的人認為,如果十二月出現打雷,那麼隔年就會有豬瘟,豬隻會大量死亡,也就不必使用豬槌來宰豬了。 山藥新品種桃園4號適合於新竹縣市、桃園縣市等地區栽培,土壤條件以富含有機質且排水良好之沙壤土為佳,對於酸性土壤亦能適應。 此新品種由於可延至1~3月份採收,避開山藥盛產期,且產量穩定,預計推廣後可提供農民生產高品質生鮮山藥,以滿足山藥正常產期後之市場需求,達到產期調節之效果。 目前台灣山藥栽培面積約1,000多公頃,其中北部地區以栽培長形山藥且供生鮮食用為主,薯形及品質參差不齊,產期集中於9至12月,由於供貨集中,價格較低,而1至3月因產量較少,價格較高。 為分散產期及改進品質,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於93年6月15日育成生育期長、塊莖黏度高、品質佳、產量穩定之長形山藥新品種桃園4號,商品名稱為白金山藥,可避開山藥盛產期,提供高品質生鮮山藥,滿足市場需求。
台灣山藥: 山藥的功效與營養
而鎂、鋅及維生素B1,則可促進葡萄糖代謝,有助於抑制血糖飆升。 其中,紫山藥的糖分與澱粉量比白色山藥低,因此更適合有糖尿病的人食用。 台灣的陽明山,由於溫差大、土壤中富含礦物質,水質又乾淨,因此種出來的山藥品質優良、質地細緻,其中又可細分為「陽明山刺薯、白皮削、圓形山藥、寸薯」這四個品種。
由於山藥外皮含有植物鹼,在削皮時,有些人會過敏而發癢,可以先戴手套或套上塑膠袋再處理;如果真的發癢,趕快泡在冰水中或用肥皂擦洗,就能減輕症狀。 用熟食的方式享用山藥,除了煮湯外,也可以試試快炒或氣炸,與肉類、海鮮做搭配,或是在山藥上鋪一層明太子拿去氣炸,在家也能輕鬆享受居酒屋氛圍。 塊莖富含粘質素,粘度達101.1 cps,比對照品種基隆刺薯山藥粘度67.0 cps高50.9%。
台灣山藥: 保存山藥的小撇步
山藥用來生食,口感既黏滑又爽脆,不論是淋上符合自己口味的醬汁,或是和其他種類的蔬菜一起搭配享用,都令人食指大動。 天氣熱時,就做成涼拌或沙拉,秋冬則可以加入湯品中,或是做成煎餅也很好吃,下次不妨用不同作法,來品嚐山藥的美味。 山藥中含有黏質多醣體、薯蕷皂苷(diosgenin)等成分,其中薯蕷皂苷不僅可以抗氧化,還可以抑制腫瘤細胞、改善血脂濃度等。
- 又稱竹山紅薯山藥、血薯、民間長紅,皮色為紫紅色、肉色紅色,竹山、民間、二水為主要產區,產區自9月至隔年4月,適合加工及食用,另類用途如加工天然色素等。
- 種植後應覆蓋塑膠布,以防雜草;並立支架,以利通風及植株伸展。
- 目前台灣山藥栽培面積約1,000多公頃,其中北部地區以栽培長形山藥且供生鮮食用為主,薯形及品質參差不齊,產期集中於9至12月,由於供貨集中,價格較低,而1至3月因產量較少,價格較高。
- 山藥用來生食,口感既黏滑又爽脆,不論是淋上符合自己口味的醬汁,或是和其他種類的蔬菜一起搭配享用,都令人食指大動。
- 這個時節適逢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也是各家公司辦尾牙的日子。
- 中醫認為,手腳冰涼與體質虛弱有密切關係,而山藥可以去寒補氣,搭配入菜,例如山藥香菇雞湯,有助於改善四肢涼症。
台灣的便宜很多.台灣的也比較好保存.吃不完的在切面處塗上麵粉或放張衛生紙.然後用報紙整個包起來放在陰涼處(通風好.不潮濕)就可以放很久. 蕎麥:日式料理常見山藥搭配蕎麥麵食用,但蕎麥性寒,一起吃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建議偶爾食用,或學習日本人的飲食文化,搭配熱湯一起享用。 歐洲醫藥箱搭配「這些」營養素提升免疫力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全球健康不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包含每年冬天會流行的流感、以及這幾年流行的COVID-19冠狀病毒疫情。
台灣山藥: 四、淮山 山藥,分別有什麼不同?
烹調溫度過高,會使山藥的養分流失,生吃也較能保持山藥原味,但由於山藥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對腸道敏感的人來說,還是要注意體質,不可過度食用。 台灣市面上的山藥大多是本土或日本的山藥品種,兩者各有適合的料理方式跟良效。 此外為了便利現代人的使用,如今也推出山藥粉的產品,山藥粉功效與一般山藥效果大同小異,不過由於是乾燥後磨粉的加工產品,因此沖泡山藥粉比較不會有山藥原型的黏稠感,也很適合推薦給不喜歡黏稠口感的朋友。 但同時山藥的功效與禁忌在「薯蕷皂苷」這點上是一體兩面,因為它具有類似女性荷爾蒙的效果,所以醫生也會建議如果患有乳腺癌、子宮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異位或子宮肌瘤的女性,應該謹慎食用山藥,但少量吃也不用太緊張的。 這種成分不僅有抗氧化、抑制腫瘤細胞、改善血脂濃度的效果,也證實這種特殊成分經過化學反應後,可轉化成許多不同的類固醇荷爾蒙,促進內分泌荷爾蒙的合成,形成中醫所說的「補腎滋陰」功效,因此適量攝取山藥,可緩解更年期婦女的種種症狀與不適,包括潮紅、失眠、心悸、情緒不佳等。
為期地下塊莖充分生長,土壤宜深耕、碎土並築高畦,以促進地下塊莖充分生長,栽培區之灌溉排水系統應求完善,避免浸泡,否則易導致根系或塊莖腐爛。 新品種桃園4號其植株之藤蔓以右旋性纏繞,莖基部有刺,刺呈深紫紅色, 藤蔓具4稜翼,無毛。 葉為單葉,互生或對生,屬心臟形,具7葉脈,呈濃綠色,葉腋間不生零餘子。 台灣山藥 地下塊莖長條形,長度約119公分至169公分,表皮黃褐色,肉色雪白,質地細緻,黏度高,每公頃平均塊莖產量為4萬2,144公斤,比對照品種基隆刺薯產量增加42%。 山藥中含有獨特的「薯蕷皂素」,可以去除依附在血管壁裡的膽固醇,且作為人體激素的原料之一,能夠減緩肌膚老化,達到養顏美容、抗老化的功效。 秋天是山藥的盛產時期,外觀看似裹著一層類似樹皮的山藥,去掉皮後色澤鮮嫩欲滴,口感更是香滑爽脆,只要稍加處理,還能成為一道道清爽溫潤的健康美味。
台灣山藥: 日本山藥、紫山藥、白山藥分別適合什麼料理?山藥的功效、營養與保存方式報你知!
本品種可利用塑膠管誘導栽培法,本田經深耕、碎土後,依行距150公分開溝後,每40公分株距埋下200公分之栽培管,栽培管與地面約成25~30度之斜角,然後將種薯埋入塑膠管前端內約5~10公分處,再行覆土並築高畦。 同時可於畦上覆蓋稻草或黑色不織布,達到防止雜草滋生之效果。 女性在迎接更年期來臨前,多半會經歷體內荷爾蒙激素不穩定的時期,應小心攝取容易影響體內激素平衡的食物。 但在更年期到來後,雌激素下降,便是食用山藥的良機,可以有效減緩骨質疏鬆。 購買山藥時,你可能也曾聽說過淮山這個名詞,究竟山藥是淮山嗎?
台灣山藥: 山藥湯品
山藥古名薯蕷,又稱淮山,原產我國、日本及亞洲熱帶地區,目前市售有本土種植之山藥及日本進口之山藥,口感以本土山藥為佳。 紫色山藥因草腥味比白山藥重,多用以煎、煮麻油或煮甜食。 深咖啡色是台灣自產的山藥.有白色跟紫色的山藥.也有長型的跟地瓜型的山藥.
但山藥的營養重點其實並不是在維生素C,而是其他的成分與健胃、降三高與抗氧化、防老化等珍貴功效,因此若剛好遇到山藥與豬肝共食,建議多吃點青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即可。 全世界的山藥有超過 6 台灣山藥 百種之多,在臺灣,山藥的種類也多達 10 幾種,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山藥種類,以及它們各自適合的料理方式。 且因為產地不同而有長形、銀杏狀之別,不過多數進口至台灣的是長形。 淡黃色的是日本進口,日本的要挑新鮮的.淡膚色就是放很久或變質了.挑淺黃色的比較好。 日本的就必須冷藏.最好也用報紙包起來.大賣場都有賣切小段的.不過貴很多.對了.如果皮都削了.就必須儘快吃完.冷藏也頂多只能放1~2天. 日本山藥在口感上較為綿密黏滑,適合生吃,可以製成沙拉、磨成細泥入菜或搭配肉類。
在口感上,日本山藥很適合生食,可以做成涼拌山藥、山藥沙拉等佳餚,或是磨成山藥泥淋在白飯上,都讓人胃口大開。 進口的日本山藥,外皮顏色較淺,體型較一般台灣山藥來得細長,水分多還帶點甘甜,磨成泥狀吃起來黏黏滑滑,其中的多醣體與黏蛋白(Mucin),可以幫助整腸,以及提高免疫力。 紫山藥的內部為紫紅色,外皮為深褐色,又被稱作紫人參,比起其他種類的山藥,紫山藥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等等。 桃園4號從種薯定植到可收穫約需時9個月,一般在4月栽種,至隔年1月間莖蔓完全枯黃後即可採收(採收期可至3月)。
台灣山藥: 四、淮山 山藥,分別有什麼不同?
有些公司還會安排熱鬧精采的節目,以及大家最期待的抽獎活動呢! 台灣山藥 由於這個時節天氣寒冷,冷鋒一道道來襲,加上流行性感冒病毒經常肆虐,因此在這裡要提醒小朋友們,必須注意身體的保暖,盡量少到公共場所,以減少被傳染感冒的機會。 ◎節氣小農夫這個時節,大多數的農夫開始採收在稻子收割後才種植的雜糧或蔬菜,例如:金針、茼蒿、冬筍、包心菜……等,這些都是這個時節的當令時菜。 利用這個時節,多攝取當令蔬菜豐富的營養,可以讓你的身體更健康喔!
台灣山藥: 保存山藥的小撇步
慎選高產優質且抗病蟲之適當品種,為山藥產業發展之首要關鍵。 通常利用其30~80 g左右的薯塊,於每年清明節或2~4月間進行無性繁殖,此時期溫度正逐漸上升,種薯即萌芽出土,其發芽適溫約為17~180C左右;莖蔓生長適溫約為25~260C;新薯塊之發育適溫約為22~230C,故每年於11~12月間,塊莖之生長發育與充實將達到最高峰。 就整個山藥生長期而言,溫度太高、太低或乾旱太久,將不利其生長發育;就雨量而言,在600至3,000mm之降雨量地區,均可栽植山藥。 選擇薯形良好且無病蟲害之塊莖為種薯,切取種薯時,每切塊需帶有芽點,才能發生不定芽。 台灣山藥 分切種薯時,宜於晴天進行,分切後其切面應沾粘草木灰,經日曬3~5日後,以促進切面之癒傷組織形成,減少病菌感染而導致腐爛。
台灣種,體積最大,產區多位於基隆,因此又稱基隆山藥,市面上購買的山藥多為此種。 又稱竹山紅薯山藥、血薯、民間長紅,皮色為紫紅色、肉色紅色,竹山、民間、二水為主要產區,產區自9月至隔年4月,適合加工及食用,另類用途如加工天然色素等。 台灣山藥 又稱白皮白肉山藥,皮色為黃褐色,皮層淡黃色,肉色白色,士林、北投、淡水、三芝、石門為主要產區,產期約10至4月,適合食用及加工。 當時序進入秋天,季節轉換容易引發呼吸道問題,以中醫觀點而言,建議多吃些白色食物,可以潤肺抗燥,而山藥就是很棒的選項之一,其他白色食材則包括:白木耳、蓮藕、薏仁、百合等。
目前台灣栽培的山藥可以外型分為塊狀山藥及長形山藥,肉色大致分為白色、黃色及紅色,農委會表示,塊狀山藥主要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薯形大,產量高,目前台灣栽培品種為台農1號、竹山紅薯等。 山藥富含雌激素,有「荷爾蒙之母」之稱,荷爾蒙分泌不穩定、有在服用添加類雌激素的藥品的女性,應注意適量食用,避免山藥成分破壞體內激素平衡,反而造成不適。 台灣山藥口感上較為柔韌有嚼感,多半有經過炮製,建議一定要煮熟再食用,入湯菜或是熬粥,都能滋補養生。 《本草綱目》中提及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山藥成分中含有澱粉酶、多醣體、黏液蛋白、維生素等眾多營養,因此中醫常用於治療脾虛泄瀉、虛勞咳嗽、健忘煩熱、遺精帶下、小便頻數、夜尿、盜汗、糖尿病、婦女白帶。
台灣山藥: 日本山藥、紫山藥、白山藥分別適合什麼料理?山藥的功效、營養與保存方式報你知!
一般我們在市場上所看到的山藥是改良品種(大汕)居多,質地鬆軟不耐久煮,不過~我建議可選擇真正的台灣原生種,其實品質與口感,不論是生食或熟食絕不亞於進口的,而且~比進口的新鮮、耐久煮既香又Q。 紅棗:紅棗和山藥搭配,可健脾養胃;另外,其中含有天然的植物荷爾蒙,也很適合成長期的女孩或產婦食用,例如山藥枸杞紅棗雞湯、山藥炒紅棗。 藥師推薦苦瓜胜肽挑選3方法 苦瓜胜肽、肉桂具有生理調節的效果,是近年在特殊族群間相當火紅的保健食品,而苦瓜胜肽加肉桂真的可以幫助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嗎?
台灣山藥: 山藥湯品
「基隆原生種」山藥,皮色為黃褐色,皮層淡黃色或但紅色,肉色白色或淡黃色,主要產地為瑞芳、雙溪、平溪、貢寮、淡水、三芝、汐止等區,產期約10至2月,其肉質細緻且黏性高,口感較為綿密。 又稱紅皮白肉山藥、北投山藥,皮色為紫紅色,皮層淡紅色,肉色白色,士林、北投、三芝、金山、石門為主要產區,產期約9至4月。 又稱大憨薯,皮色為黑褐色,皮層淡黃色,肉色白裡透淡黃色,竹山、民間、埔里、集集為主要產區,產期約11月至4月。
台灣山藥: 國產山藥跟進口山藥? – 農業知識入口網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