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 的21堂課6大優點
至於如果你是基本教義派的基督徒,則可能堅持認為《聖經》的字字句句都絕對真實正確。 讓我們暫時假設確實如此,《聖經》就是唯一的真神所說的不可能出錯的真言。 然而這樣一來,面對《古蘭經》、《塔木德》、《摩門經》、《吠陀經》、埃及的《死者之書》,該怎麼解釋?
恐怖主義並不如想像中的恐怖,相反的,它是弱小的勢力不得不採取的戰略。 這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同情恐怖主義的犧牲者,但我們應該要意識到的是,為什麼「在比利時殺幾個人,得到的關注比在奈及利亞或伊拉克殺害幾百個人,會來得更多」? 21世紀 的21堂課 那是因為現代國家成功保障了政治暴力並不會侵犯我們的生命安全,而恐怖主義正是利用這點,在現代國家裡掀起與實際威脅不成比例的波瀾。
21世紀 的21堂課: 社會與公眾
在AI發展的同時,我們並沒有付出同等的努力來思考這些問題。 自電腦普及、網絡高速發展以來,人類本來可以很自豪地宣稱知識爆炸時代來臨,可以靠著掌握知識來掌控一切。 然而,這原來正是斯洛曼(Steven Sloman)和芬恩巴赫(Philip Fernbach)所講「知識的假象」(knowledge 21世紀 的21堂課 illusion)。 雖然每個人其實懂得很少,卻以為自己懂得很多,原因就在於:我們把存在於其他人腦中的知識,也看作是自己的知識。 世界正變得愈來愈複雜,人們卻以為自己就是專家,墮入集體思想陷阱,掉進黑洞,滋長著無知與淡漠。
1936 年6 月29 日,官方媒體《真理報》頭版刊出一張照片,史達林滿臉微笑,抱著七歲的小女孩瑪克麗佐娃。 這張照片成了史達林主義的象徵,將史達林擁為蘇聯國父,也大打「快樂的蘇聯童年」這個理想。 蘇聯各地的印刷廠和工廠開始用這張照片,製成數百萬份的海報、雕塑和鑲嵌畫,從蘇聯國土的這頭到那頭,都有相關展示品。
21世紀 的21堂課: 相信会是本不错的书,只是……
面對新世紀的古老窘境,並無它法,只有不斷質疑自己堅信的立場與價值,或許還有機會在舊價值中找到新出路。 那些不以宗教教條為真理、道德判斷的人,「信仰」的即是世俗主義。 他們的主要教條有兩個,一是真相(Truth),這必須用科學的方法,也就是觀察和證據才可得;二是同情(compassion),世俗主義同情的定義與傳統宗教的教條不同,世俗主義者必須去積極理解各種苦痛。
儘管如此,為鼓勵追求事實的行動,書內提供了兩條黃金守則。 如果你都是免費得到資訊,有可能你才是整個商業行為裡的商品(臉書既視感)。 二、如果覺得某些問題似乎對你特別重要,就該確實努力閱讀相關科學文獻。 這可能聽起來是個太大的題目,但智人已經無法再等待。 我們辯論生命的意義已有數千年之久,不可能讓這場辯論無限期延續下去。 迫在眉睫的生態危機、日益增加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威脅、以及新的「破壞式創新」科技崛起,都不允許我們再拖下去。
21世紀 的21堂課: 政治與政策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21世紀 的21堂課 在最後一堂課〈冥想〉,在智人物種的這一幕即將落下、而另一齣全新戲碼即將上演之際,我以一個智人的身分,向其他智人提出了一些個人意見。 《21世紀的21堂課》是他的第三本巨著,聚焦在當前世界的重大課題。 哈拉瑞教授經常受邀在世界各地演講,並為《自然》期刊、《衛報》、《金融時報》、《泰晤士報》、《華爾街日報》撰稿。 科技、政治、意义……乍看起来议题十分大,是关于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也是关乎每个人生活中的小事。
但他厲害的是作者,Yuval Noah Harari,台灣翻成哈拉瑞。 過去寫的兩本書《人類大歷史》與《人類大命運》,超級紅,我個人尤其喜歡《人類大歷史》,因為他解決了很多我過去想很久但沒想通的問題。 但是在這本書中,你會發現常常看到包括:「可能」、「也許」、「如果」…這些字詞。
21世紀 的21堂課: 作者的其他書籍
未來兩大趨勢是AI以及生物科技,或許人類的行為及思考模式會被機器給摸透,甚至取代。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當然,我這邊之所以也稱世俗主義為「信仰」,是因為信仰它的人有時也很容易迷思方向,並落入「我們不會這樣」的陷阱。 但至少,它對於真相的追求能讓追隨者們比容易承認自己的錯誤、盲點。 自由主義在當代遭逢了很多危機,看似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21世紀 的21堂課: 人類三部曲: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
以哈拉瑞來說,他的書內容相當犀利批判,尤其這次的《21 世紀的 21 堂課》,拆解極權國家編造文化想像的部分不少,是否林俊宏的譯本能一字不改在中國上市,我不確定。 《21 世紀的 21 堂課》,則像是演講之後的問答,針對一般人會問的問題,一個一個回答。 所以,主題更直接,更貼近個人,也加進世界各地讀者有興趣的新主題。 一個人的價值將會取決於你可以吸引多少「注意力」、「信任」、「喜愛」,而個人品牌、說故事的能力、名氣、創意將會是成功的關鍵。 無人機搭載攝影機、雷射、超音波、紅外線、光照度、聲音感測、溫溼度計等各式感測器所蒐集到的數據及影像,是訓練AI模型的最佳材料,能夠在不同領域進行不同的應用方式。 例如在糧食生產方面可以用於辨別及防治病蟲害、營建工程則可以用於土方的計算及完工進度管理。
- 簡單回顧歷史,就會發現:政治宣傳和假資訊由來已久,甚至就連拒絕承認整個國家的存在、或刻意創造出整個偽國的習慣,也是源遠流長。
-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是他的第二本巨著,再度備受好評,已陸續翻譯成45種語文,全球熱銷400萬冊。
- 他在書裡呼籲,面對全球性的危機如:全球暖化、科技發展失控,必須要有全球的視野,並進行全球規模的合作。
- 事實上,阿拉伯文的f 就是p,巴勒斯坦在阿拉伯文寫為Falastin。
- 我們投資了許多資源在科技發展上,但我們的意識並沒有跟著那些人工智能同步進步。
當時,就像是所有俄羅斯東正教教堂都要有聖母抱子像才算完整,所有蘇聯學校也都有史達林爸爸抱著小瑪克麗佐娃的畫像。 一個懂人類過去,也懂未來可能趨勢,也寫書賺了點錢的好朋友哈拉瑞,跟你說教育的各種考量。 說明對於我們這代,以及下一代,工作意義的可能轉變。 我們該如何準備好自己,如何準備好讓小孩面對這樣的未來。 21世紀 的21堂課 不可否認,這些問題聽起來真的令人畏懼,但是,一旦主角是「人」,這些問題就不可能完全解決。 反過來說,也有好的一面,人類群體與動物物種之間,有一個非常重大的差別,就是物種常常會分裂,但是從來不會合併。
21世紀 的21堂課: 商品說明、商品評價、問與答、購買人次
人類發展的歷史脈絡來看,第一階段農業時代土地跟人民是重要資源,造就了帝王、地主,戰爭在搶的是土地以及人民。 找到良好的題目,是AI人工智慧應用能夠落地的關鍵因素,例如無人機與AI的結合,就能夠催生出許多前瞻應用。 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看好這一點,因此積極爭取「AI產業實戰應用人才淬煉計畫」補助,短短幾年內培訓出數百位人才,在各個領域發揮綜效。
還是要暢所欲言,但冒著被斷章取義用來支持獨裁政權的風險? 非自由政權的一項特徵,就在於即使非其統治下的言論自由也會受到影響。 而隨著這些政權擴張,要對人類物種的未來進行批判性思考,也就愈來愈危險。 哈拉瑞在第12堂課裡,揶揄了他所屬的猶太教社群,猶太教並不像猶太人想像地那麼重要,它就是一群邊緣民族的邊緣信仰,因為排他性極強,反而在各地的歷史裡都無足輕重。 而要說猶太教真有什麼重要性的話,那就是啟發了後世的一神教信仰。 對於這點,哈拉瑞的說法是「一神論有一點影響毫無疑問,就是讓許多人比以前更不寬容,於是導致宗教迫害和聖戰蔓延、肆虐各方」。
21世紀 的21堂課: 哈拉瑞《21世紀的21堂課》:接納移民是「責任」還是「施捨」? 4年前
喜好電影、音樂、閱讀、閒晃,覺得把話講清楚比什麼都重要。 譯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大數據》、《大數據:教育篇》、《大數據:隱私篇》、《大數據資本主義》、《大科學》等書。 全书看似在讨论21世纪的科技挑战、政治挑战等全球性议题,实则是在关照人类的心灵和生命的意义。
所以你會知道,哈拉瑞描繪的是他觀察到的整體輪廓,但在這個架構下面,其實有很多的「可能性」! 我們在閱讀當中,也應該將每一個可能性在腦中細細琢磨,才能更體會讀這本書的樂趣。 1255年8月29日,在英格蘭林肯鎮的一口井裡,發現了一位名叫休(Hugh)的九歲男孩屍體。
21世紀 的21堂課: 作者
影評《一個人的異鄉》:打造環境、接住少年,避免再有人掉入犯罪深淵|黃鼎軒 我們到底是含著金湯匙還是塑膠湯匙出生,這固然天注定,但要如何用力翻轉社會結構,這是身為社會一份子的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電影《一個人的異鄉》,記錄了三位年紀輕輕就離鄉背井,獨自異鄉長大的青年。 跟著鏡頭,觀眾可以進入他們的回憶,體會內心的衝擊與焦慮。 一起打開連結,見證環境的打造,是如何協助他們實現夢想。 21世紀 的21堂課 蘇聯的政治宣傳機器,對真相的操弄也不在話下,大到整場戰爭、小到幾張個人照片,歷史都同樣遭到重寫。
21世紀 的21堂課: 《21 世紀的 21 堂課》:要不要買書的 5 個關鍵問題
2018及2020年,哈拉瑞兩度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主會議廳,發表關於人類未來的專題演說。 他也常與各國領袖討論全球議題,包括:德國前總理梅克爾、法國總統馬克宏、奧地利總理庫爾茨、荷蘭總理呂特、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阿根廷總統馬克里。 2018年,哈拉瑞發表了TED史上首次的數位分身TED演講。 歷史學者、哲學家暨暢銷書作者,公認是目前世上影響力數一數二的公共知識份子。 《衛報》讚揚《人類大歷史》一書讓非小說類市場氣象一新,使「聰明的書」(brainy books)人氣大漲。 雖然,我們一步步地走向新世紀,腦袋卻是裝著舊思維,因為我們總是順著既有價值,走在傳統、安全的老路,或者,害怕孤立,不敢挑戰既有的價值意識。
現在或許不應該一昧叫小孩努力考上醫生、律師、工程師,而是可以鼓勵他當網紅、企業家、藝術家、程式設計師。 而且不管什麼職業或企業,都必須要不停地進化學習及跨領域整合,因為隨時都可能會出現一個破壞式創新的競爭者,顛覆既有的商業模式。 本書的第三部〈絕望和希望〉則會談到,雖然科技挑戰前所未有、政治歧異激烈緊張,但只要我們控制住恐懼的程度、虛心面對自己的想法,必能成功應對。 第三部的內容包括: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面對恐怖主義威脅、全球戰爭風險、以及面對引發這些衝突的偏見和仇恨。
哈拉瑞視野恢弘,博學多聞,雖身為人文歷史學者,亦深研考古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硬科學,曾兩度獲得Polonsky原創與創意獎、軍事歷史學會Moncado論文獎。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是他第一本震撼全球的巨著,2011年以希伯來文出版,在以色列成為暢銷書之後,陸續翻譯成近50種語文,全球熱銷800萬冊,包括歐巴馬、比爾. 雖然我們只能發出有限的聲音,但組合起來卻能產生無限多的句子,各有不同的涵義。 於是,我們就能吸收、儲存和溝通驚人的訊息量,並瞭解我們周遭的世界。 綠猴能夠向同伴大叫「小心!有獅子!」但現代人能夠告訴朋友,今天上午、在附近的河彎,她看到有一群獅子正在跟蹤一群野牛。
21世紀 的21堂課: 商品評價
恐怖主義要發揮效用,靠的是按下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按鈕、劫持數百萬人的想像力。 同樣的,自由民主的危機不僅在於國會和投票所,同時也在於我們腦袋裡的神經元和突觸之中。 要說個人即政治,已經是老掉牙的說法了;但在這個科學家、企業和政府都想駭進人腦的時代,這套老生常談卻遠比以往來得邪惡。 因此,這本書雖然觀察個人行為,但也是觀察整體社會。 幾千年來,人類社群網路裡,許多的「新聞」和「事實」其實都只是虛構,講述著奇蹟、天使、惡魔和女巫的故事,彷彿有無畏的記者從地獄最深處,給我們帶來第一手的報導。 我們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指出「夏娃被蛇誘惑、所有異教徒死後的靈魂都在地獄燃燒」,也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如果婆羅門與穢多成婚,會令宇宙的創造者震怒」,然而就是有幾十億人相信這些故事,一信就是幾千年。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 提供SEO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