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藝術節9大優勢
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由文化部指導,文化部近年推動藝術與科技的結合,其中「光影藝術」是最能表現兩者結合的形式,因此交由科技藝術重鎮的國立台灣美術館,策畫出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光影藝術節 年配合臺灣燈會在臺中,在傳統燈會的脈絡下,國美館與臺中市政府在思考是否創新的展現形式,因此嘗試做第一次整合,非常成功。 為太空站般的環形建設,環與環之間分層交錯旋轉,不同環上裝載著不同種類的網路資料,並兆世界頂部打開狹長洞口的空廊便是現實與該太空站的交會之處,觀眾在此一窺如鏡像世界般蓬勃運轉的網路生態,並透過手機進入互動網站,利用5G低延遲技術在網站內與作品即時互動並生成影像。
作品命名原自「元宇宙」的概念,意即在未來更理想化的虛擬社會裡,人們將以虛擬身分在其中生活,打破物理性邊界的概念。 本作品將建構擺盪於實體與虛擬之間的「舞台」,讓表演者及觀賞者在國美館的玻璃帷幕平面前,透過數位媒體呈現「遠程在場」、「虛實共演」的狀態,消弭了人、時間、空間的關係,以一種雙層結構展開鏡像迴映的效果。 台中|2022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這些生活模組物件被安置在具臺灣本島、臺中市與臺南市地圖外型的基地之中,並拼組出都會城市與廟宇神殿的樣貌,隱喻人們在都會文明中的壓抑及殘酷的現實壓力與精神寄托的交織。 立法委員黃國書表示,國美館近期積極推動社區營造,參觀展覽的人數也與日俱增,不管是前輩藝術家、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都相當多元。 2022年的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在前兩屆光影藝術節的基礎上,更加豐富,前景可待。
光影藝術節: 台中旅遊景點懶人包
這次一共邀請了來自臺灣、日本、澳洲、法國的藝術家,打造出10組具表演性裝置特質的「光之劇場」,並規劃出「光影劇場」、「光景舞台」、「光遊界面」三種不同的展出模式,帶給觀眾沉浸式的體驗。 由於今年光影藝術節以「數據光景」為題,因次特別邀請擅長創意程式設計、實驗聲響與表演藝術的新媒體藝術創作、教育者葉廷皓,以及現任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暨新媒體藝術策展人、評論與評審邱誌勇擔任共同策展人,分別展開3大展覽主題,包括「數據運算介入」、「感官資訊轉換」、「5G即時交流」。 兩位藝術家共創的〈光的時間量子〉帶來多頻道音像畫面,營造聲歷其境的體驗,作品中的畫面生成是透過重疊不成律的音符,以及複節奏的音樂結構、顆粒合成、大量處理影像紋理,並利用點雲技術來創造3D模型並營造出一種具有迷幻氛圍的視聽體驗。 同時以即時生成演算和即興隨機的技巧,在視覺畫面和聽覺體驗間建構出更多不同的可能,也是目前為止最遠距的跨國連線。
經由物聯網技術實現花叢之間的連接網絡,讓光的訊號傳播變化,如真實植物之間與環境中的信號交流。 觀眾透過〈福朗提爾壹號〉一窺如鏡像世界般蓬勃運轉的網路生態,並透過手機進入互動網站,利用5G低延遲技術在網站內與作品即時互動並影響、生成影像。 除此之外,這次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與 LINE 推出優惠活動,人氣伴手禮旅禾泡芙之家、台中大毅老爺行旅都在其中 ! 光影藝術節 遊客可享 LINE 熱點指定店家商品優惠價、滿額現折、飾品購物金、雙人客房住宿折扣。 全新創作如王連晟的〈非歐幾何延伸公設〉,這件作品巧妙地在國美館建築切角建構多條錯落幾何直線,創造帶有類拋物線的曲線,替想像中的直角做非傳統意義的空間延伸,使公共設施機轉為嶄新的觀賞空間。
光影藝術節: 台中國際光影藝術節在2022/12/3~2023/2/5展出,展覽免費看!
邁入第三屆的「2022 光影藝術節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主題訂為「光‧舞弄‧影」,試圖打造台中或甚至全台灣最具特色的藝術展演活動。 不只是規劃一個個拍照景點,而是邀請來自臺灣、日本、澳洲、法國藝術家,將藝術、科技與表演加入創作元素,打造出10組具表演性裝置特質的「光之劇場」。 以「演算法進行創作」是葉廷皓認為「數據光景」與其他科技藝術展覽最不一樣的地方。 「演算法並不會完全按照藝術家的意志,它會自動去尋找要輸入的數據資料,產出影像,或者是產出聲音——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Generative art,衍生式藝術。」當衍生式藝術被創造、脫離了藝術家,它就能依藉著演算法成為「有機」的藝術品,會依據當前收集到的數據,不斷產生新的不重複的內容。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代表部長李永得致詞時表示,今年聖誕節全臺的藝文活動豐富,同時間高雄衛武營有「Taiwan NOW」臺日交流專案,由臺日合製的《阿婆蘭Aphrodite》演出;而中部則有國立臺灣美術館的第三屆國際光影藝術節的開幕式。 蕭次長提到,有黑暗才有光明,光一直是藝術家創作最主要的元素,能展現不同空間層次與速度感。 在人類文明史上,因為火而產生光,進而發展出了電,如今加入數位科技,讓當代藝術透過數位科技進行轉譯,並結合觀眾的互動與融入,呈現嶄新的藝術表現形態。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前排右4)、國美館長廖仁義(右3)、策展人葉廷皓(右2)、策展人邱誌勇(右1),與藝術家、貴賓齊聚臺上「點亮」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攝影/黃雅農,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藝術家王連晟進行開幕表演。
光影藝術節: 資訊
曼諾維奇(Lev Manovich)出席;他教授新媒體藝術與理論,最著名的作品是《新媒體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被認為是新媒體創作理論探索的重要人士。 以英國詩人拜倫的《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詩為發想,藉著詩中的「光」之隱喻,希望觀眾能在展覽所形塑的「光之劇場」裡,讓知覺與身體沉浸於數位打造的光與影情境之中,進入光影交織的世界,交融於光影和諧的曼妙氛圍。 貳進的〈福朗提爾壹號〉以網路上巨大流量的網站數據資訊做為素材,利用5G網路即時捕捉數據,來描繪出一個現實與虛擬交會的科幻太空站,觀眾可以利用行動裝置一起參與描繪景色。 〈碎形〉由笠原俊一、神田竜、比嘉了共同創作,其中笠原俊一目前於索尼電腦科學研究室擔任研究計畫主持人,神田竜與比嘉了兩人為視覺藝術家與程式設計師。 〈碎形〉是一套互動系統,讓你能與自身轉換的實體影子互動,反轉了以往人們總將影子當作干擾。
U-108 SPACE 是國立台灣美術館於 2021 年新落成的展演實驗場域,最大的特色是能提供 10K+8K 高解析度包覆式融接、結合 16.2 Ambisonics 3D 空間聲訊處理技術,進行四面環景及地面投影,使觀者宛如身歷其境,感受極具真實感的科技觀展體驗。 這個作品是這次光影藝術節中占地較大的互動投影裝置, 以系列軟體探索光線如何反射,由觀眾移動光桌上壓克力片就會模擬光線產生折射投影在螢幕上。 〈轉瞬即逝〉是一件非永久性的沉浸式聲光建築結構,以此探索短暫而不斷變化的人類經驗。 藝術家透過模擬泡泡的「魔幻感」,訴求泡泡的趣味性和孩提時期的快樂感受。 夜晚時,這件雕塑的個性會有所轉變,隨球體的反射性與外殼中的照明動畫躍動,為觀眾創造出全新的經驗。 此作概念上則是希望產生觀眾和身處環境間一種具震撼性的社會連結。
光影藝術節: 等待、陪伴微希望「光‧舞弄‧影—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由澳洲藝術團隊西蘇工作室設計,以光做為參與者展演,透過沉浸式聲光建築結構來模擬吹氣泡泡的「魔幻感」,呈現泡沫的「轉瞬即逝」趣味性,也能讓觀賞者回味童年時期的快樂回憶。 準備前往鹿港欣賞燈光藝術的朋友除自駕外,推薦可以多加利用台灣好行『鹿港祈福線』、『鹿港祈福快線』,不論是從台中高鐵站、彰化火車站都有站點可以搭乘。 最具人氣的巨大繽紛彩色泡泡,是澳洲西蘇工作室的作品《轉瞬即逝》,將吹泡泡的瞬間化作沈浸式聲光建築結構,上面更有著魔幻般的七彩光澤,好拍之餘更能回味兒時的快樂。 還有台灣團隊當若科技作品《Metastage-來場不連續的跳躍》也不容錯過,加入元宇宙、5G概念及技術,在國美館的玻璃帷幕前交織出「虛實共演」的奇幻情境。
- 圖/截自2022鹿港小鎮光影藝術節影片燈區內更有多處以『梅花鹿』為設計的光影藝術,呈現早期鹿群聚集的意象;其中像是『蓬萊仙鹿』、『鹿奔原野』都是主題燈飾之一。
- 作為互動系統讓我們能與真實的物理影子所轉變而成的自我進行互動。
- 光影節為人們帶來了新的藝術體驗,在近年受到各地城市的歡迎與喜愛,它將夜晚的公共場所與自然環境交織在一起,重塑人們感知周遭既有事物的方式,進一步提高觀眾關注作品背後內涵的機會。
- 根據《Statista》的統計數據,阿姆斯特丹燈光節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每年約有90萬人參加,是荷蘭參加人數第二高的藝文活動。
- 今年以「數據光景」為題,策劃三大主題、邀請九件國內外藝術作品,邀請觀眾一起探索光影與聲響,思辨當代科技可能性的殊異。
- 有別於去年只有Model E一支獨秀,這次鴻海不是展出自家設計的概念車,而是全數展示MIH聯盟生態系的研發成果,從外型跟Model C頗為神似的乘用車Indi One …
- 光線是最純淨的材料,可以改變有形的空間,當一項材料達到極致幽微像是人類可感知到的極限邊緣時,材料就會失去其實質性,僅保留為一種品質和空間。
大型蕈狀裝置遠看像是一朵朵水母漂浮在樹林間,以聲音作為養分與樹木共生,承載著樹木的脈搏以及周圍動物、環境變化的特殊聲響。。 種下一支支有光點心跳的花草,種下關於人造科技物與生態共生共存的未來意象,以現在進行式的「植光」,築微光中的綠色之夢。 這個感光資訊轉換裝置一次只能2到4人進去,原本以為要排隊,結果是跟現場人員預約等候叫號,需要耐心等候。
光影藝術節: 科技夢幻光牆必打卡!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數據光景3大亮點9大作品
位於新竹客運商業大樓(站前SOGO大樓)的數位動物園光雕秀,將帶領觀者前進未來,一窺一個天地萬物與數位科技並存的新竹,同時在當中演繹出新竹動物園提供動物開放式空間的概念,人們將能看見動物園裡動物們,放大十幾倍生猛「跳」到眼前等,饒富趣味。 新竹車站與日本的東京車站締結姐妹關係,因此,日本NAKED Inc.團隊延續延續2012年東京車站光雕投影的物語, 編織「光之旅行」的故事,並歷經台、日兩地實地考察,將以光雕將新竹火車站與東京車站光影重疊,還將打上象徵兩國的文化符號,包含喜鵲、櫻花等。 配樂也是台日雙語的「快樂頌」,再搭配美國、巴西等各國車站的光雕投影,在音樂的尾段融入原住民古調,展現結合在地的巧思。
邱誌勇則現任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並為新媒體藝術策展人、評論與評審。 於這次光節展開三大展覽主題:「數據運算介入」、「感官資訊轉換」、「5G即時交流」。 還是沒有獲得解答的話,葉廷皓說,不妨就直接和藝術家本人做提問吧。 「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特別規劃了系列教育活動,5G科技應用工作坊、策展人與藝術家親自帶逛的專家導覽與國際論壇單元,讓人們在看展之外能獲得更多深入理解。 展覽也共規劃了兩場國際論壇,分別探討「速度與連結:5G世代下科技藝術展演及其可能性」,與「科技藝術與光節的永續經營」。 光影藝術節 除國內學界、業界專業人士外,也特別邀請到紐約城市大學校長特聘教授、新媒體創作理論探索的重要人士列夫.
光影藝術節: 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國際論壇」1/14 – 1/15 正式登場! 5場主題講座 X4場專題討論 報名至1月13日止
這個5G即時網路運算影像作品,可以用手機掃描QR Code,依照互動畫面引導上傳圖片文字。 再往前走到地面的投影區,就可以看到上傳的圖片跟文字顯示在作品當中。 此外,同步特別規劃系列教育活動,5G科技應用工作坊、策展人與藝術家親自帶逛的專家導覽與國際論壇單元,讓民眾在看展之外獲得更多深入理解,打開感官,近距離享受科技藝術的所有可能。 作品坐落於國立臺灣美術館的建築切角,由許多直線所構成的類拋物線的曲線。 在數學的定義中,基於點線面公設,「歐幾里得幾何」指的是二度平面和三度空間中的幾何學;「公設」另外一個層面也延伸為於公共設施的縮寫。
〈碎形〉是一個互動系統讓我們能和由真實的物理影子所轉變而成的自我進行互動。 運用多部投影機重疊投射畫面,和全面性空間幾何及色彩校正過程創造出獨特的投影空間。 藝術家、南投縣文化局長林榮森在台中中友時尚藝廊推出「毫端清興-林榮森書法藝術時尚創作展」,展出22件書法作品。 試圖喚醒觀者的身體經驗與感知,創造⼀個由空間、光線和運動組合⽽成的獨特感官世界。 想一次逛足的話,建議下午先抵達,欣賞完9號作品後,到美術館綠園道喝個下午茶再回到美術館欣賞其他作品。 這次來到國美館看展,除了可以近距離觀賞作品、與國內外科技藝術互動,還有機會觀賞跨國藝術共演 !
光影藝術節: 延伸閱讀
策展人葉廷皓表示,此次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的作品選件,其實都與他創作身份所關注的媒材有關——聲音、影像與創意程式設計,其中「創意程式設計」是驅動此次展覽主題「數據光景」的核心。 勒赫與台灣藝術家吳秉聖的跨國連線5G異地共演,跨國共製的〈光的時間量子〉於U-108 SPACE環形的場域展演,該場域打造環景影音高畫質同步融接系統,導入高畫質及16.2聲道環繞聲場,能進行5G高速、大量數據運算,是國內獨一無二的沉浸式影音複合空間。 邁入第4屆的光影藝術節,由擅長創意程式設計、實驗聲響與表演藝術的新媒體藝術創作、教育者葉廷皓,以及現任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暨新媒體藝術策展人、評論與評審邱誌勇擔任共同策展人,以「數據光景」為題展開3大展覽主題:數據運算介入、感官資訊轉換、5G即時交流。 跨國共製的〈光的時間量子〉於環形場域中,帶來多頻道的音像畫面,營造聲歷其境的體驗。 作品中畫面生成是透過重疊不成律的音符,及複節奏的音樂結構、顆粒合成、大量處理影像紋理,並利用點雲技術來創造3D模型並營造出一種具有迷幻氛圍的視聽體驗。 同時以即時生成演算和即興隨機的技巧,在視覺畫面和聽覺體驗間建構出更多不同的可能。
主辦單位將親子創作營的藝術創作融入綠41公園的「樂游游」作品,呈現全新的多元美感及創意,展現新年新氣象。 新竹縣長楊文科邀請全台鄉親在1/20(五)前,到東興圳光藝節感受全台最美的光影藝術饗宴。 除了展出國內外藝術團隊的作品,還有國際性學術論壇與導覽活動,提供一光影藝術家與相關領域的專家充分交流的平台。 科技藝術對於當代新技術的「反思」,是科技藝術之於當代的重要意義。
光影藝術節: 台中親子景點推薦
每一件3D列印雕塑的形狀是依循編排過的身體運動軌跡所塑造,隨著光投射在雕塑上而出現的光流和其形成的動勢,時間獲得了闡述,揭示出過去、現在和未來。 種「光」的角色定義「光影劇場」、「光景舞台」與「光遊界面」,重新定義「光」在表演中主體與客體的角色,建構民眾在「觀看」與「互動」中的觀展行為與感知經驗,將觀者從「觀看與參與的介入者」轉換成為「不可缺少的作品主體」身份。 國美館作為「致力於多樣性主題規劃特展與藝術教育推廣活動」的台灣美術龍頭,雖光影節比照慣例辦理學術交流論壇,然而,社群參與程度及光影藝術推廣的深度與廣度明顯不足,更遑論要提升民眾藝術鑑賞能力與促進相關知識流動。 依照國美館現階段的辦理模式,僅能說建立了公式化的藝術節與上至下的線性宣導,「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應該還能有更多的可能與發展。
本屆光影節特別將展期訂在聖誕節開幕,展期持續至明年2月28日,非常歡迎觀眾在連續假期、春節期間來到國美館戶外園區參觀光影藝術節。 「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數據光景」於2022年12月3日至2023年2月5日,在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外廣場、U-108 SPACE展出。 今年以「數據光景」為題,策劃三大主題、邀請九件國內外藝術作品,邀請觀眾一起探索光影與聲響,思辨當代科技可能性的殊異。 國美館說明,除了打造精彩魔力的光影舞台之外,也規劃了一系列精彩相關活動,包括以互動科技及5G為主題的國際論壇、藝術家講座,以及多場親子活動,歡迎民眾一起參加。
它的特殊之處在於並未使用任何探測器,而是直接讓多部投影機投射出巨大螢幕表面,全面性空間幾何及色彩校正過程創造出獨特的投影空間。 該場域打造環景影音高畫質同步融接系統,導入高畫質及16.2聲道環繞聲場,能進行5G高速、大量數據運算,是國內獨一無二的沉浸式影音複合空間。 這是U-108 SPACE成立以來,同時結合視覺與聽覺共演,更是目前為止最遠距的臺灣/西班牙跨國連線,相當具有指標性。 光影藝術節 這個作品是這次光影藝術節中占地大的,主視覺牆以及兩側雷射光聯合打造聲光秀相當精彩,可以掃描QRcode體驗互動。 本次光影藝術節此前面向全球光影藝術家、燈光設計師和數字媒體藝術團隊等進行徵稿,共吸引近20個國家的藝術團隊的百餘件光影藝術作品參加,最終遴選了16個國家的40多個藝術團隊的40多件作品參展。
圖/彰化縣政府特別是燈區內還有綿延好幾百公尺的『巨龍』穿梭於其中,點燈後的模樣更是吸引不少遊客朝聖。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及服務條款。 100個燈管人在玻璃帷幕上,搭配電玩類型音樂,如同逐格動畫一般,上演1980年代復古遊戲畫面,個人覺得是所有作品中最老少咸宜的有趣作品。 才晃眼幾年時間,作家羅毓嘉的同遊戰袍就從水男孩的火辣熱褲,換成腳踩高跟鞋、手拎茄芷袋的阿姨look。 詩人出道的羅毓嘉,在成為「阿姨」之後,開始學習如何收起鋒芒,前人說「溫柔敦厚,詩教也」,那是歲月交給他的處世之道。
今年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邀請擅長創意程式設計、實驗聲響與表演藝術的新媒體藝術創作與教育者葉廷皓,以及現任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所長暨新媒體藝術策展人、評論與評審邱誌勇擔任共同策展人,以「數據光景」為題,展開3大主題:「數據運算介入」、「感官資訊轉換」、「5G即時交流」。 相較往年,更著重互動、沉浸、跨領域特質,透過創新的合作方法,深入感官體驗;同時也探討在當代科技技術發展中,數據如何成為支撐與驅動藝術作品的力量,轉換出邀請民眾打開感官體驗的藝術方式。 今年有6組台灣藝術家及3組國外藝術家展出,即便國美館閉館期間,民眾也可在戶外欣賞作品,展期橫跨農曆春節。 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透過科技、藝術、文化對話,作品聚焦聲音、影像、光線的沉浸及環繞,且重視互動性,邀請觀眾進入作品中近距離感受,甚至成為創作的一部份。
台中|2022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當展演開始的時候,整個感受很不一樣,情緒隨著玻璃帷幕上的動畫起伏。 前幾年是超吸睛的大型裝置藝術,今年則變的相對有深度一點,很推薦大家靜下來,慢慢感受作品想傳遞的意境。 原本在台中市西屯區中央公園登場的中台灣燈會,因疫情取消,但台中市民仍可參加國美館舉辦的「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在多個大型光影裝置期間遊走、互動,歡度元宵佳節和228連假。
光影藝術節: 展覽資訊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